情緒坦然,雖然猶豫著是否需要紀錄,是否有其必要性,文字有些複雜!或許有些多餘和矛盾,沒有多少人知道我竟然又報名了,而且是那樣不討喜的賽事。或許有些衝動,但一切仍按部就班,沒有絲毫偷工減料!
故事回到一月!
不甘心嗎?是要來報仇的嗎?不想嘴硬說不是!但人性太難,本質上就是!
賽後,當天下午就馬不停蹄的直接趕回台灣,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睡意。跑得還行!完全可以感受到大家真心的祝福鼓勵,對於回覆我只是淡淡地笑著點點頭,我在意的只有最後那100秒!對於結果,勉強可以,說滿意還差一點!
跑後當下完全沒有異狀,正常的行走,還在沾沾自喜地對自己的狀態感到驕傲。隔天卻難得出現穿了ZOOM VAPORFLY 4% 從未有過的痠痛疲勞感,自賽前的大腿緊繃到賽後第二天的爆裂感,難得的舉步維艱,不想承認沒有盡力跑都不行!
第一次在全力跑完一場馬拉松後,這麼快又開始恢復練習,尤其還是在尚未計畫下一步的前提下!
那一點點的不甘心作祟!
賽後第四天,第一次恢復慢跑,無法忘記當時極度痠痛的疲勞,幾乎無法呈現跑步正常的著地感;賽後第六天,進行第一次的配速跑!狀態上貌似恢復,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正式回歸參與他們的練習。就在猶豫及現實衡量評估下,更大膽地報名七周後馬拉松賽事。
報名資格: 競速菁英馬拉松組年齡限制為2002年以前出生且曾參加過2017~2019年1月間任一全程馬拉松賽於4小時內完賽者,需於網路報名時同時上傳成績證明供審核。
臺北國道馬拉松
七年前,那年剛接觸跑步,但他已算是馬場上的好手,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是在石門水庫,那天天氣舒適而且涼爽,或許是起跑時間有些晚,整路上好是熱鬧。
當時什麼也不懂,沒什麼目的一個人隨興跑著,慢慢感覺後方清脆的節奏聲傳來,也年少不懂事的自視甚高,有人想要上來骨子裡就是不想輸,但實力遠遠不如人還是被輾了上來!
他一直是禮貌友善的,更放慢腳步小聊幾句,當時他已有半馬八十分出頭的水平,共跑時的他自在輕快對照我的精疲力竭已成明顯對比,我對於半馬九十內的世界難以想像,差距甚大更是在剛踏入跑步領域初期,尊敬並且崇拜的對象。
跑後彼此留下聯絡方式,更沒想到一直到現在我們依舊關係緊密密切,頻繁的一同練習、一同參與大大小小團隊接力賽事,但不可思議的是,沒有刻意閃躲,卻對於賽事的鎖定與挑選完全不同,我們很有默契地幾乎沒有一起競賽過。
這次終於要站上相同的起跑線,一切依舊順其自然,破三目標之後的下一檻也無須多說,但如果真的能夠一起,那就太美好了!
心裡是這樣想著,無論如何 我們會努力把對方帶回來的!
如果可以的話!
但人終究不是機器,不是上油重開機就更新完成,就在這樣躁進堆疊下的第二周,困擾幾近兩三年的梨狀肌痠痛感瞬間升級到刺麻,甚至睡眠時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不想只是消極靜靜休息的不痛就好,甚至貪心的想「一邊恢復,一邊訓練,維持運動表現,最好還能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強!」,期間就是上班下班、復健、恢復、跑步,上課下課的週期Repeat!
八周週期,更強更長!
修正之前總是間休補水過久的陋習,長距離練習總是切斷而缺少連貫的支撐,更把往常田徑場的有氧配速跑搬去場外,用一些小細節的調整去模擬更貼近比賽的真實,練習距離時間長也不親切,也不強迫自己非得要有伴,八成的周末練習幾乎是獨跑,幾次幾近昏頭的長距離下 (36Kup*3 & 25Kup*3 場外配速跑),對於生理心理給予自己的無形限制和束縛慢慢敢去勇敢突破,原來自己以為的不可能和不可以也可以這樣做!
賽前一周結束最後的配速跑練習,隨手看了當天的天氣預報,壓不住內心的興奮而得意著!下雨又稍低溫,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狀態啊!
賽前一周跑步減量、頭髮減量、腳毛修剪,賽前三天食量順勢加量,賽前二天,大量補充能量水分,有些迷信沒有太高深的科學根據但慢慢卻變成習慣,對於成績有沒有實質幫助,也沒有計算,但心裡卻是踏實平靜許多!
特意小心地調整最後階段,也自覺狀態更好了!但卻在最後關頭,後臀的刺麻無預警襲來,本來最後一次的預約門診只是想保養放鬆預備用,卻真拿來治療,這不定時炸彈如影隨形,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整理好上場的服裝,能量膠塞進腰包,安靜調了凌晨三點的鬧鐘,不是很安穩的睡睡醒醒。幾次低溫挾帶不留情面的雨,失溫經驗後不敢高估自身造熱的抗寒能力,最後關頭才又穿上長袖。
默默一個人開了夜車前往會場,沿途暴雨持續,既使刷了雨刷也視線模糊,真的想要繼續跑下去的動力有些動搖,好不想跑!好不想跑!好不想跑!尤其還有點腦脹眼昏的狀態下。
套了雨衣還是不得已的下了車,跨出敦煌路口6號水門,沿著匝道漫步走上正式賽道(中山高速公路五股-汐止高架段),有種壯士斷腕的意志卻又有些無奈!
但好像也沒有退路!
最近小幫手滿常提到體感boy說的話。(雖然我們比較常討論的是 為什麼中年大叔要自稱 boy?)
體感 boy: 不要被每公里、每五公里分段的冰冷數字捆綁而受限,只要你夠熟悉夠了解自己在全馬過程中每個階段身體應該有的狀況,無論是呼吸還是肌群作動,身體自然會調整到你當下最適宜的配速。 試著在往後的每一場比賽中仔細觀察,認真體會在42.195公里這段路程裡不同當下的狀態,跑到後來都會發光發亮!《東馬老司機 駕著百傑的夢》
https://ppt.cc/fGdhax
還沒起跑就感覺到悶熱,把禦寒長袖脫去偷偷塞進賽道的某個角落,起跑約兩公里,脫下雨衣。
起跑開始,跑的過程忽快忽慢,節奏上難以掌握。路況難易度不高,但就是一直進入不了所謂舒適體感(?!)!
19’36”(3’55”/km)、20’13”(4’03”/km)、19’56”(3’59”/km)、20’33”(4’07”/km)
進入第一個水站,不順手的拿起第一杯水,不自覺嗆了一口!萬萬沒想到,是左手取杯,驚覺這段原路折返的賽道規劃,原來為了有效降低水站安排及數量,直接在賽道正中間擺置,下一站試圖在左手取物再轉換於右手,結果反而灑了整身。自認還算滿會補水,意外踢到了鐵板!
低氣壓氛圍,怎麼樣就是不協調,什麼再小問題都無限放大!聲音不斷傳出:
真的好不想跑!今天就先這樣吧!
約在18~19K時,速度已維持不住,4’17”、4’13”,很想繼續堅持,但自己心裡清楚再這樣跑下去,意義不大!卻仍然忍不住問了旁邊跑友一句:
這樣還有機會?
他的回答也很果斷:很拚!不可能!
一直到現在仍然很後悔我是完全沒有掩飾而且直接地脫口而出:X!怎麼這麼XX!
自認雖不是多麼正向和勇敢,但在那樣沒有盡頭的快速道路高架賽道上,無止境的沮喪情緒和煎熬,我很抱歉當下是這樣直接地把這負面情緒和憤怒拋出去,是否有影響到他後續的狀態,我不清楚!但一直覺得心態的不健康,尤其還間接干擾旁人還想繼續向前的腳步!
折返就是眼睜睜的看終點拱們在前,卻還要安撫自己:嘿!比賽才剛開始,再乖乖回去一趟吧!
那樣的視若無睹需要很高的勇氣和力量!或許平時被寵壞了,沒看到也沒聽到習慣的聲音,每跨出一步都是矛盾,這一步出去完全沒有目標和目的,到底還要不要再繼續下去,反覆的問著自己!
經過25K里程牌,停下來了!
雨徹底停了,濃霧也慢慢散去,甚至太陽還出來了。害怕和認識的跑友對到眼,低著頭走回過頭也把號碼布拆下,折返走回去的路上,意外出現不少剛剛沒有注意到的風景。遠處清晰可見的101,下方的松山機場排列整齊的待飛機群,甚至依稀還看到彩虹伴隨著賽道,微風吹起來有些涼意,這冷風與陽光可以想像回程他們的艱辛,也只能內心給予他們輕聲地加油!
不停來回往返的醫護交管詢問是否需要載一程,雖然瀟灑地說不需要,但後來走著走著也是有點後悔那樣的傲嬌!
回到終點,領個毛巾披著,沒有逗留就慢慢走回車上,開車回家!
三點多起來,然後一個人默默的跑,又神不知鬼不覺的結束,真的就是去跑個 Long run 而已!25K 還跑得比練習時更差更短!真不知道在幹嘛!
僅以唯一一張賽事遺照,祭念這一回合!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 Finished.
高雄國際馬拉松 Finished.
金門馬拉松 Finished.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 Finished.
臺北馬拉松 Finished.
國道馬拉松 Did Not Finish.
就在此時,經歷台灣九成 (或許還有,台中、台南等等!) 在田徑運動認可(AIMS/IAAF)且丈量標準的馬拉松賽事,未來除非有很重要的人或是活動邀約及其必要性,我想可以直接地宣告台灣馬拉松賽事完全結束。
真的可以很果斷地說,外國的月亮 真的比較圓!
繼續 待續
*照片資料來源:匡寓/中華民國路跑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