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葬》讀後-如花落的大正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讀後感

連城三紀彥(れんじょう みきひこ,1948年1月11日-2013年10月19日 )是推理與愛情小說雙棲的作家,寫作風格著重文藝性,在幻影城先以推理小說出道,接著轉為創作戀愛小說,也創作出知名的作品「情書」。花葬被視為他在推理小說的經典集,其中的短篇故事裡多以男女之情為主,他融合細膩耽美的文字和精巧大膽的詭計,也讓他成為唯一冠上「新耽美派」的推理作家。 在重回到推理小說的領域後,他也創作出「人造花之蜜」這本我很喜歡的小說。

因父親背景屬於「淨土真宗」,所以他曾在1985年東本願寺出家,法號「智順」。東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教派東本願寺派(大谷派)的本山,而大谷派跟台灣有些淵源,該派系曾在現今的台北市萬華區建立東本願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由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所占用。1967年台灣省保安司令部遷出後,中華道教總會和中國佛教會皆希望接收東本願寺寺產,但最後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標售予民間。



raw-image

年代背景

來談談故事裡的年代感,日本從明治時期歷經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後進入到大正時期,連年的軍事行動對日本的財政可說是負擔極大,這樣的問題間接造成政府內部對於戰爭持續與否出現意見分歧,而民間亦同,也因此在明治末大正初的1901年到1913年間總共換了五次內閣總理大臣。等等,兩年換一個也太頻繁了吧!這樣都不怕政局動盪嗎?這樣的疑問如果仔細看過當時的名單就煙消雲散了,雖說是12年換6次,但其實也就兩個人在輪替而已,還是哥倆好的我推薦你、你推薦我的互讓。連續倒閣的原因並非全是民心背離,有時也夾雜著政府內部鷹和鴿的鬥爭,但人民意識抬頭也讓後世認為這是民主在日本的萌芽期。

大正是個注目程度很低的年號,這也不是大正天皇的問題,在他任內其實也出過許多大事,然而一來身體不好造成大正天皇在位僅短短14年,期間又是政變又是暗殺的,能穩定大局並順應世界風潮奠定日本民主的根基,已屬難能可貴。二來前朝的明治長達45年、傳承的昭和天皇更是治理了62年,讓大正就像是被夾在早餐店三明治裡的火腿一樣,輕薄到沒有存在感。但或許是受到國際情勢的影響,大正雖然倏忽即逝,仍舊在後來的史學家和文學家評價裡獲得「大正民主」和「大正浪漫」的美名。然而昭和時期的經濟蕭條和兩次內閣總理刺殺事件讓這基礎逐漸崩壞,最終走向軍國主義的不歸路。


raw-image

以大正為背景的創作相對來說算少數,最有名的莫過於鬼滅之刃,但當我大致查閱同年代背景的故事後,其中最引我注意的應該是【夢喰見聞】。喰這個有飧和餐的讀音,我個人比較偏好餐這個一樣有吃意思的讀音,相較來說飧的意思比較偏向名詞餐點。夢喰見聞的年代是大正末年,故事透露著繁華衰敗、人心迷惘的感覺,主角「貘」以惡夢為主食,噩夢越痛苦,他就越享受。如果說讀完【花葬】剩下的是無奈感,那【夢喰見聞】所能見者就只有惡意了。

【花葬】在背景設定上定於大正末到昭和初期,故事裡便有些許要素透露出曾經繁華的影子,像是【藤之香】的常夜坡、【桐棺】的萱場組和【白蓮寺】的真宗清蓮寺等等,都曾是故事發生地很重要的代表,但時過境遷,花會落、燈會熄,當故事在昭和年間作結時,只徒留追憶情懷。

以故事的第一篇【藤之香】為例,敘事者本身是鄰鎮一間小和服店的老闆,但沒有生意頭腦便把店面交給掌櫃後,來到常夜坡並結識了一位名叫「縫」的中年女性,她為了負擔故鄉生病丈夫的醫藥費,孤身一人做著女侍的工作,在結識敘事者後因經濟負擔且兩人相互吸引下,便決定租屋同居。長夜坡以花街聞名,多是離鄉背井的人,像縫就需要不時與故鄉的丈夫連絡,在該處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形下,他們會找一位代筆人幫忙寫信。這代筆人雖然來歷不明但很得人緣,會在幫忙寫完書信後不收分毫,對當時收入不高又要寄錢返鄉的花街來說,無疑是頗受敬重的存在。就在此時,常夜坡發生了一連串命案,而警方開始懷疑代筆人是兇手,原因是其中一名被害人問投宿旅館的掌櫃:「聽說這附近有代筆人。」據此,警方沒多久就逮捕了代筆人,也在當晚,代筆人在遺書承認自己是兇手並自縊而亡。在敘事者領回屍體後並海葬後,他從船上是這麼描述花街。

又是一個花街夜晚的開始。 連綿在坡道兩旁的旅社和妓院,點點燈光如發亮的念珠直攀天際,但,是的,當時在我眼中,那宛若一座從浪濤間通往上天的橋。

即便日本當時處於經濟起飛之際,也能從此看出不是每個國民都能分到甜美的果實。社會中,始終存在著賣力工作卻只能求溫飽的階層存在。在故事的尾聲大正時代結束了,常夜坡也熄燈了,畢竟要進入一個動盪的時代,沒人還有心力嬉鬧尋歡。隨著阿縫的逝世,故事也在無奈的氛圍中畫下句點。


raw-image
raw-image


女性意識抬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遠在天邊的日本開始發起戰爭財,這不僅緩和了國內的財政危機,也讓日本的軍事工業興起,連帶國內整體產業加速發展,社會竟然是一片欣欣向榮。再加上日本華族受到19世紀以歐洲為中心所發展而來的浪漫主義影響,個人與社會壓迫的對立變成了一門顯學,搭配上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倡民族自決原則,在那瞬間,各個民族、各項職業以及性別意識等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這邊大概聊聊女性意識的地位,在大眾消費型社會裡,最明顯的代表就是衣食全面西化,男生在改穿西裝這部分並未受到太多阻礙,然而洋裝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女性著洋裝容易與社會觀念中的女優連結,甚至被視為外國人的妾,其地位終究是不比上流階層有著良好素養的大家閨秀。這樣的現象要一直到女性上班族開始普及後,才慢慢開始被社會所接納。

當時社會也開始期待女性能積極參與公眾事務,並努力為自己發聲。對中上階層來說,女性就學是一種彰顯家中財力的證明,甚或在女性之間也發展出以有無受教育來區別階層的觀念。然而可惜的是,當時即便鼓勵女性走出家庭,但社會仍舊視女性與家庭為不可分割的存在。期許女性在參與公共事務時,仍能兼顧家庭和小孩。以彰化節孝祠為例,該祠建於清光緒12年(公元1886年),主要奉祀清代台灣中部地區的節孝婦,日治大正8年(公元1919年),吳德功將節孝名錄加以輯錄,成《彰化節孝冊》1書。其書中記載:

婦人嫁後,夫死殉死者曰烈婦。未過門聞夫死而守節至六年者〔曰〕節婦;身故始可報請旌表。若現存節孝婦,守至五十歲始可報請旌表。但凡節婦或養公姑育子,使夫祀不絕,故謂之孝。

當時台灣總督府巡視各地表揚了孝子、節婦、義僕這點可知,女性的「節」是要透過服侍公婆、對先生守貞等面相才得以凸顯,在當時被視為女性德行的典範。但這些表揚不會看到有貞夫或烈夫的存在,喔,烈夫可能有,會打人的那種。


raw-image

在【夕荻殉情】這篇裡,故事從敘事者小時遇見的一對意欲殉情的男女開始說起,女生是明治末年日本大臣但馬憲文的妻子但馬夕,男生則是寄宿但馬家的書生御荻慎之介。雖然當時新聞大幅報導,但有件事只有當時撞見這對殉情者的敘事者知道,那就是在他們分開後,敘事者遇到了一位緊追在後的人,而那人不曾被報導自然也無人知曉,敘事者也開始追查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故事裡對但馬憲文來說但馬夕只是掛名妻子,僅僅是個顧家的存在,當時他在外頭還養了兩個小妾,也因為他對夕的冷落,甚至讓小妾肆無忌憚登堂入室。這樣的畫面讓當時的慎之介來說十分難受,除了對夕產生近乎愛憐的心情,更讓他對但馬憲文感到憤怒。而自從嫁入這不幸福的婚姻後,夕便將身心寄託在【萬葉集】上,甚至打算在每日一首抄寫完後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的兩人相遇且相互吸引對方,卻有道名叫但馬憲文的門檻分隔兩人,於是雙方私下約定在荻花盛開時殉情...... 對明治時期的女性來說,家庭和丈夫才是妻子的榮耀之處,然而在兩者皆失的情況下,但馬夕的人生在社會上來說已是失敗至極,也或許是這樣才讓她決定至少在最後自己選擇人生結局,與所愛的慎之介一同長眠於荻花叢中。

細觀各個短篇,連城三紀彥沒有選擇將壓力鍋套在主要敘事者身上,敘事者AKA.男主角多是扮演類似旁觀者的腳色,脫離在故事外口述身旁過客上演的人生劇場。故事裡常由女性角色背負壓力來推動劇情前進,她們所求不同也都有各自的包袱,卻相同的都要透過百般無奈才能看出人生壓力所在。【藤之香】的縫看著期望的未來如此接近,卻無奈被病重的丈夫所累而只能持續犧牲自己;【桔梗之宿】的小玲自小踏入風塵自認看盡人生百態,但卻殫精竭慮只想化成純白花瓣留在摯愛心中;【返回川殉情】的琴江、文緒和朱子,有人被詩人苑田的執念所逼迫,有人為詩人苑田的真情而奉獻,造就三段不同的悲歌。花開都是一時的,正如連城三紀彥筆下的女性都能見到須臾的人生曙光,但起心動念的追求卻往往是加速曙光消逝的原因,最終不得不親手埋葬自我。

抽離來看,我對角色在故事中每項抉擇會設想出多種可能的決定,也許會在故事某處覺得這角色也太笨了,怎麼會作出這種決定,但當故事結尾時回顧整篇文字,往往才發現角色終歸是陷在時代的漩渦中無法抽身,我那些自認可能會導引出不同結局的分岔路,實際上甚至不會是個選項。在大正這樣短暫綻放的年代,或許也加深了故事從繁華步入衰敗的無奈感。

參考資料

  1. 中西美貴(2003),〈挪用現代─大正時期台灣人民的不同殖民地經驗〉,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陳翠蓮(2013),〈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師大臺灣史學報6期。
  3. 竹村民郎(2010),〈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 連城三紀彥,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連城三紀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皓清的沙龍
53會員
45內容數
希望故事不只是故事,在不同文獻的延伸閱讀後,能從新的視角看出不同世界。請陪我一起擴展視野、加深理解。 https://linkby.tw/novelplugin
皓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新井久幸的《原來謎團是這樣鍊成的》是一本能提升讀者「推理」小說品味的指南。
Thumbnail
2025/02/19
新井久幸的《原來謎團是這樣鍊成的》是一本能提升讀者「推理」小說品味的指南。
Thumbnail
2025/01/18
《革命前夜》以文字描繪出動人的樂曲與深刻的人物情感,為讀者帶來一場音樂與歷史交織的感官盛宴。故事以1989年東德為背景,描述一位日本鋼琴留學生真山柊史在充滿灰暗與壓抑氛圍的國度中,追尋音樂的真諦,並與性格迥異的音樂家們相遇、衝突、和解。
Thumbnail
2025/01/18
《革命前夜》以文字描繪出動人的樂曲與深刻的人物情感,為讀者帶來一場音樂與歷史交織的感官盛宴。故事以1989年東德為背景,描述一位日本鋼琴留學生真山柊史在充滿灰暗與壓抑氛圍的國度中,追尋音樂的真諦,並與性格迥異的音樂家們相遇、衝突、和解。
Thumbnail
2024/06/26
好難得,真的好難得市面上會出現推理雜誌,這不入手實在是說不過去,而且2月1本、6月1本,而且還有另一集團的《推理》,索性便一次入手,來看看能有別與長篇故事的短篇合集能帶給我們甚麼新火花。
Thumbnail
2024/06/26
好難得,真的好難得市面上會出現推理雜誌,這不入手實在是說不過去,而且2月1本、6月1本,而且還有另一集團的《推理》,索性便一次入手,來看看能有別與長篇故事的短篇合集能帶給我們甚麼新火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所站立的景點在日本國人眼中的輕重、我旅途中的飲食在歷史脈絡下所佔據的經典位置——唯有當這些價值明朗,我才能夠更加感受到這趟行程有多麼無可取代。而這兩本書就是我所尋找的眾多線索之一。
Thumbnail
我所站立的景點在日本國人眼中的輕重、我旅途中的飲食在歷史脈絡下所佔據的經典位置——唯有當這些價值明朗,我才能夠更加感受到這趟行程有多麼無可取代。而這兩本書就是我所尋找的眾多線索之一。
Thumbnail
坂口安吾,與太宰治、織田作之助同為無賴派的代表作家,本書收錄其筆下五篇作品:〈盛開的櫻花林下〉、〈閑山〉、〈夜長姬與耳男〉、〈禪僧〉、〈紫大納言〉。這五篇中,除了〈閑山〉,皆有一名為愛所困的男性,他們不知何為愛情,不知如何處理這份情感,更不知如何實踐「愛」。
Thumbnail
坂口安吾,與太宰治、織田作之助同為無賴派的代表作家,本書收錄其筆下五篇作品:〈盛開的櫻花林下〉、〈閑山〉、〈夜長姬與耳男〉、〈禪僧〉、〈紫大納言〉。這五篇中,除了〈閑山〉,皆有一名為愛所困的男性,他們不知何為愛情,不知如何處理這份情感,更不知如何實踐「愛」。
Thumbnail
川本三郎本身的經歷早期卻是波瀾萬丈,備受爭議。在六零年代,他因為私下採訪安保事件嫌犯並湮滅證據,走在「記者道德」與「公民道德」的法律邊緣。最後還是因為受不了精神壓力,遂向警方坦承事件發生經過而身繫囹圄。因為這樁「朝霞自衛官殺害事件」,他成了日本最受爭議的文壇評論家......
Thumbnail
川本三郎本身的經歷早期卻是波瀾萬丈,備受爭議。在六零年代,他因為私下採訪安保事件嫌犯並湮滅證據,走在「記者道德」與「公民道德」的法律邊緣。最後還是因為受不了精神壓力,遂向警方坦承事件發生經過而身繫囹圄。因為這樁「朝霞自衛官殺害事件」,他成了日本最受爭議的文壇評論家......
Thumbnail
本書的寫作手法是類似《羅生門》的多方敘述。小說中有一名年輕的男子在追查花魁葛城失蹤,透過遊郭之中不同人物的描述,拼湊出花魁失蹤的真相。這些訪談基本上都是以第一人稱描述,將江戶花街的生活型態、眾生相點出。
Thumbnail
本書的寫作手法是類似《羅生門》的多方敘述。小說中有一名年輕的男子在追查花魁葛城失蹤,透過遊郭之中不同人物的描述,拼湊出花魁失蹤的真相。這些訪談基本上都是以第一人稱描述,將江戶花街的生活型態、眾生相點出。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我們一起跟著司馬遼太郎的視角,來理解了金閣被燒毀的這個歷史案件,這一次,我們改由三島由紀夫的視角,透過他在案發之後與縱火犯林承賢的長談,最後以小說的方式呈現對這個事件的理解。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我們一起跟著司馬遼太郎的視角,來理解了金閣被燒毀的這個歷史案件,這一次,我們改由三島由紀夫的視角,透過他在案發之後與縱火犯林承賢的長談,最後以小說的方式呈現對這個事件的理解。
Thumbnail
這本書充斥各式男男女女的情愛糾葛,有些是以愛為名的假象;有些則是愛得沉醉頹靡。作者把生命寫得如知大限將至的花朵,其枯萎前綻放之姿更顯得彌足珍貴,《花葬》或許不能帶來甚麼人生哲學,但肯定能給讀者一場優美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這本書充斥各式男男女女的情愛糾葛,有些是以愛為名的假象;有些則是愛得沉醉頹靡。作者把生命寫得如知大限將至的花朵,其枯萎前綻放之姿更顯得彌足珍貴,《花葬》或許不能帶來甚麼人生哲學,但肯定能給讀者一場優美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在時代的籠罩下,人們如何面對大環境的課題,繼而活出生命的意義——是歷史小說最引起我興趣之處,在遑遑恢恢鋪蓋間的個人,無意中也使歷史像是多面的稜鏡,映射出多面的色波。
Thumbnail
在時代的籠罩下,人們如何面對大環境的課題,繼而活出生命的意義——是歷史小說最引起我興趣之處,在遑遑恢恢鋪蓋間的個人,無意中也使歷史像是多面的稜鏡,映射出多面的色波。
Thumbnail
幕府公認的高級花街,武士及公家遊興之所,欣賞才貌雙全的太夫演出精湛的歌舞音律,江戶時代時的島原風花雪月、發展盛極一時。
Thumbnail
幕府公認的高級花街,武士及公家遊興之所,欣賞才貌雙全的太夫演出精湛的歌舞音律,江戶時代時的島原風花雪月、發展盛極一時。
Thumbnail
連城三紀彥(れんじょう みきひこ,1948年1月11日-2013年10月19日 )是推理與愛情小說雙棲的作家,寫作風格著重文藝性,在幻影城先以推理小說出道,接著轉為創作戀愛小說,也創作出知名的作品「情書」。花葬被視為他在推理小說的經典集,其中的短篇故事裡多以男女之情為主。
Thumbnail
連城三紀彥(れんじょう みきひこ,1948年1月11日-2013年10月19日 )是推理與愛情小說雙棲的作家,寫作風格著重文藝性,在幻影城先以推理小說出道,接著轉為創作戀愛小說,也創作出知名的作品「情書」。花葬被視為他在推理小說的經典集,其中的短篇故事裡多以男女之情為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