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進棒棒噠!皇民基地宣傳樣版SO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時代的籠罩下,人們如何面對大環境的課題,繼而活出生命的意義——是歷史小說最引起我興趣之處,在遑遑恢恢鋪蓋間的個人,無意中也使歷史像是多面的稜鏡,映射出多面的色波。

龍瑛宗在<日人文學在台灣>一文裡,直接點名了西川滿與 #濱田隼雄,今天所介紹的 《#南方移民村》更是被批評「作品裡的人物是死靈魂,完全是濱田隼雄的傀儡」、「一切的一切跡近空虛,這篇也是會被投進忘卻的池塘裡面去」。

甚至濱田本人也在戰後「轉向」,自白「身為陷入戰爭中而失去作家精神的人,我引以為恥」。

不過我自己倒蠻喜歡這本書的,對於裡頭的政治意圖也只是隱隱約約,可能內心親日的大和啦啦隊情不自禁就跑出來了

作為戰前與西川滿同席的日人作家代表,1942年出版的《南方移民村》不僅獲得「台灣文學賞」,也在日本官方舉行的「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裡獲得「台灣文化賞」,雖然說是迎合上意的作品,但也不妨礙其作為小說的好讀性。

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來台墾荒的日本人,是如何過日子的吧!

|所有的不幸都肇因於貧窮

#神野珪介 並非出身醫學院,而是跟著臨床醫師見習休業後參加檢定考試合格,在彰化執業。
雖然說在日本鄉下難以為繼的貧困下,才來到台灣;但不比大都市的農業城鎮,盛行的漢醫咒術乩童,還有眼紅排擠他專門治療瘧疾名聲的本島醫師,最後選擇到東部的移民村擔任公醫。

由日本私人企業經營的 #台東鹿田村 不比西岸由集團壟斷的糖業會社,東部交通不便、墾地條件差及原住民侵擾,被哄騙來這「新天地」的內地東北移民,只好陪著公司「共體時艱」。
一方面要適應炎熱氣候與瘧蚊恙蟲,一方面收成不易反而積欠公司債務,在回鄉無望而墾地貧瘠的情況下,酗酒成了唯一解脫。

瘧疾是六十戶人家的常態,營養不良更讓人心懶散;幸好有派出所警察 #石本 與公司新派的指導員 #國分 ,能夠集思廣益共同振奮村子的發展。

國分積極熱情地說明計劃:
1、開墾水田:糧食自給自足,才能生根台灣
2、改善技術:實驗養育耐旱陸稻、甘蔗換成大莖種
3、凝聚人心:成立互助會,讓大家同心協力解決遭遇的困難

國分為村民解決一旦染上就只能報廢甘蔗的露菌病、重整排水措施讓甘蔗健康生長,並發掘居民長才投入工具的改良。
激勵年輕人不要當內地的寄生蟲,唯有將台灣視為埋骨之地,才能真正宣揚國威;同時倚重老人的經驗,使之成為地方有力的精神支柱。

珪介將治癒瘧疾與驅除寄生蟲,作為首要之務;妻子 #靜枝 從台東市街買雞回來飼養,晚上教村裡的女孩們裁縫。

石本協助勸導村民戒酒,將心力投注在興盛村莊的計畫內。

就這樣,人心漸漸溫暖而勃發了起來;大家一起期待著出穗收成,支持著彼此。

|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堅毅

當水從黑壤上漫開,人們歡欣鼓舞;從水田上收穫的是他們不屈不撓的努力,他們遙望。
六月的颱風來了,村裡耆老 #嘉兵爺 眼睜睜看著國分被崩潰的堰堤壓落水底,整個村子也跟著急速萎縮。
失去了國分對於村子的愛,珪介決定扛起重擔;他從有為的年輕人挑選,帶至西部進行考察。

#市治 向同伴們分享「銷魂」的心得:會社集眾多人力開墾的旱石地、總督府鑿做的嘉南大圳、天文數字般的年收成。
#彌太郎 卻提醒他,要著眼於他們能做的落地生根,而不是追求如西部一樣,那不如直接移居。幡然醒悟的市治,把眼前立刻能進行改善的措施,跟一太、#嘉久治 一塊心熱地討論了起來。

新來的指導員只問公事,無意加入村子;新來的小學校長也不關心孩童教育之外的生活;他們的新希望是警察出身的 #林庄長。首先組織了「戒酒同盟」,利用固定集會讓大家能一起解決遭遇的困難;之後前往拜託廳長協助開設托兒所、向總督府請求「增設防禦柵欄」的補助以抵擋野豬。

村民再度恢復活力,興致高昂地向總督府申請開埤圳的經費,指導員也逐漸對村民敞開心防,在提高蔗糖產量後,成功申請「青年訓練所」的經費。

|要迎向美好未來的不二就是更往前進

服滿三年兵役的彌太郎是唯一倖存的年輕人,從嘉兵爺口中聽聞,陸稻旱害以及因颱風而全部泡湯的水稻,還有七七事變後總督府推行的東部工業化,鹿田村的勞動人口正不斷流失中。
持續堆高的欠債,允諾卻反悔的自有土地,這些都讓村民灰心喪志;公司不能體諒,反而指責村民不夠勤快。
就在這時,郡公所傳來宣戰大詔,戰線持續朝東南亞挺進,舉國之力即將打造的「大東亞共榮圈」,在彌太郎心中燃燒。

日本的命運即將跨越島上山海,推向更遠方的遼闊海面。
嘉兵爺提議的遷村,只是另一個父祖輩經驗失敗的可能;他要向村里提議,在這裡的技術不妨更遠大地移植到南方國度的蒼空下。

「他的腦海裡想像著明天搖旗子慶祝的行列,從一個一個蕃社,從本島人部落到鹿田的神社,還有甘蔗田中經過的景象。而想像的翅膀更伸展,台北每一町的旗,東京旗子的浪潮,一波波飛揚⋯⋯

山坡路綿延著。」

雖然文末很明顯地是在為殖民政策的南進進行意志上的配對,但書裡頭將這些移民的希望嚮往與失魂落魄,在不斷起伏的節奏裡,牽引著讀者跟他們在東部的藍天綠地下,胼手胝足。

確切遇到的困難與打擊,以及如何倚靠技術、意志克服的眾人之力,彷彿就像是一支千錘百鍊的軍隊,即將一一滴落於南洋的島嶼,成為均霑的榮光。

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即使是立基於服務政治的「幻想」,但能寫實地關懷筆下人物,讓他們的熱忱與頹喪透出紙背,仍能顯見濱田隼雄的才華。
當然也許是因為我並不生在那個年代,但以日本人的身分記述日本人的奮鬥歷程,這樣的作品對我來說還是深具吸引力。

希望你們也喜歡,那我們就下一篇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ㄓˊ感書店的沙龍
5會員
58內容數
個人書評為主,因私人因素離開教育界後,期許提供新課綱下國文教育的多元選書,成為體制外的教育助力。 著重議題討論與台灣文學,若有講座研習或課程設計,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原本在崎玉市任教的島津, 因一次跟家長會長起了衝突, 遭到校方貶職,被調到了岐阜縣, 名為《八犬村》的偏僻鄉下就職。
Thumbnail
原本在崎玉市任教的島津, 因一次跟家長會長起了衝突, 遭到校方貶職,被調到了岐阜縣, 名為《八犬村》的偏僻鄉下就職。
Thumbnail
本書是曾任朝日新聞記者的野島岡所寫,初次認識這位專家是透過范琪斐的訪談,我覺得是認識中日臺關係的一個不錯的切入角度,且讓我寫寫流水帳。 從日港臺中立場下手分析的脈絡 為什麼野島岡要寫這本書?看完我覺得他是有感新聞與傳媒因為中國勢力影響有偏激且失衡之嫌,因而產生記錄整理的念頭。開篇明言臺灣與香港有
Thumbnail
本書是曾任朝日新聞記者的野島岡所寫,初次認識這位專家是透過范琪斐的訪談,我覺得是認識中日臺關係的一個不錯的切入角度,且讓我寫寫流水帳。 從日港臺中立場下手分析的脈絡 為什麼野島岡要寫這本書?看完我覺得他是有感新聞與傳媒因為中國勢力影響有偏激且失衡之嫌,因而產生記錄整理的念頭。開篇明言臺灣與香港有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