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創作螢光筆」系列時,其實想了很久、很多。其他就先不提了,只先說其中一個主要的疑問──為何讀文學獎作品?
大概有三個原因:
1.文學創作者的一大門檻。
似乎許多人都認為這是文學寫手的新手村。是一種門檻,或是類似於某種成年禮。
眾所周知,新手村就是打下一些文學獎,成為一個披星或戴月光芒的寫作者,未來的書寫之路可能、也許、大概會因此順利一些。
當然,沒有也不一定有關係。
可是,我就是想過這個門檻,拿個月亮或星星啊哈哈哈。
在文學創作這條路上,我不想跳過這個村,就到那個店。
2.考試要看考古題,論文要文獻回顧,投稿要看得獎作品。
如果我不讀得獎作品,那我怎麼知道我寫的東西所處的位置?
是好是壞,是方是圓,自己想破頭,不跟其他作品比較,那心中就是沒有資料庫比對。
沒有東西參考、遵循,也就沒辦法改進。
沒看文學獎作品,我怎麼知道評審說的俗套,是怎樣俗,哪種套?
反過來說,如果我只看一些長篇經典,雖然也是很有幫助,但畢竟體裁和方向不是完全是文學獎方向,在投稿文學獎方面,難免會事倍功半。
總之,要投稿,就要清楚投稿和獎項運作,去觀摩作品,應該是很基礎的事。
3.培養基本功
如果評審評一次就要讀20幾篇至百篇的作品。
平時也看爆各種好作品,寫了幾百萬字。
那作為新的創作者,沒讀到那種量,又想寫出超越前人的作品,那不是一定程度的妄想,就是打誑語。
讀得獎作品,會讀到一些平常我可能沒興趣、沒共鳴的作品。我認為拓展自己的視界是重要的,讀文獎作品剛好可以順便培養這件事。
想怎麼Output,就要怎麼Input。
* * *
我想一路把文學獎作品當考古題全部讀一遍,因此開始了這創作螢光筆系列。
我會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什麼寫作技巧或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會放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
我的目標是從已經篩選出的好作品中,也就是得獎作品中,學習作品的章法結構、技巧形式、創作者心態。
也為了破除我自己內在眾多的小警總(超、多、的),畢竟怕東怕西其實就無從下筆。
如果看到已經有人做了類似的事,那作為創作者,也會少了許多擔心,更能安心的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