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螢光筆#1】〈客觀結構式臨床測試〉余廸麟⠀第22屆臺北文學獎小說首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等到你真的踏進臨床,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必須選擇要走哪一邊時,只要最後能沒事就好。」⠀

▲防雷線,防雷線▲⠀



作者1993年生,目前是住院醫師,得了許多厲害的獎項。⠀

此篇以第一人稱但個性隱去的敘述者我來描寫,醫學養成過程中,個性、未來結果很不同的三位大學同學。⠀

一位高材生後來跳樓。一位當年就很鑽漏洞的後來搞緋聞被封殺。一位因為很愛辯有點一絲不苟,被孤立後遠赴國外不回來。⠀

只有敘述者我成為這個體制內的醫生,成為這個考試的主考官。徬徨,但仍要提攜後進。⠀

是一個存留下來的人講故事的結構。⠀

一個「我是唯一逃出來向你告密的人」的結構。⠀


★創作螢光筆★

◆寫自己生活中熟悉、專業的部分。可模仿。⠀

◆這個故事結構:我是唯一、最後、說這故事的人。但這故事是關於我身邊某人的奇異事跡。⠀

◆前後短短重複的部分作為切入點,但開頭先從一個關鍵觸角延伸出去,收尾時則從另一個原本在開頭看似不重要的地方,無論是問號、驚嘆號,從那收尾。(也類似電影,繞一圈回到故事起點,再看同樣的段落就有物是人非的疊加感受)。⠀

◆別說教,講故事就好,講好人的故事,不做過多評價。作者也沒糾結在測驗本身,而是延伸出去後就講好每個人的小故事,偶拉回來,再講別的小故事。「我」近乎隱身,讓其他有特色的角色做好自己的角色。⠀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在創作的路上,你會怎麼選擇呢?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哦~⠀


raw-image

#創作螢光筆 #文字 #語錄 #文學 #文學創作 #文學獎 #台北文學獎 #詩 #新詩 #余廸麟 #客觀結構式臨床測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凱 Mukai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木凱 Muk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5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Thumbnail
2021/06/05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Thumbnail
2021/06/02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Thumbnail
2021/06/02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Thumbnail
2021/05/17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2021/05/17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的作品大多在100~3000字的幅度裡擺盪,這是我的舒適圈。 在這種長度,開頭與結尾顯得很重要,兩者相加幾乎佔了一半以上。 就像在只有三十公尺長的泳池裡游泳,這堵牆與那堵牆,怎麼使用兩者很大程度決定了作品的成敗。偏偏我又是很喜歡蹬牆的選手。 這個比喻有個好處,蹬牆很容易被視為偷懶。啊我就喜歡偷懶。
Thumbnail
我的作品大多在100~3000字的幅度裡擺盪,這是我的舒適圈。 在這種長度,開頭與結尾顯得很重要,兩者相加幾乎佔了一半以上。 就像在只有三十公尺長的泳池裡游泳,這堵牆與那堵牆,怎麼使用兩者很大程度決定了作品的成敗。偏偏我又是很喜歡蹬牆的選手。 這個比喻有個好處,蹬牆很容易被視為偷懶。啊我就喜歡偷懶。
Thumbnail
一個作家不怎麼樣的鐵證在於,一年當中最受歡迎的就生日感言。然則天命如此,能寫即是福氣,也必須抱著缺憾寫下去: 一、健康仍然最重要。人生的這階段,開始頻繁的送走認識的長輩、甚至是同學、晚輩。往後看,我只知道這應該是旅程的後半段了,不知道終點還有多遠。旅途上還有許多精彩的風景,要想經歷的話,得努力保重殘
Thumbnail
一個作家不怎麼樣的鐵證在於,一年當中最受歡迎的就生日感言。然則天命如此,能寫即是福氣,也必須抱著缺憾寫下去: 一、健康仍然最重要。人生的這階段,開始頻繁的送走認識的長輩、甚至是同學、晚輩。往後看,我只知道這應該是旅程的後半段了,不知道終點還有多遠。旅途上還有許多精彩的風景,要想經歷的話,得努力保重殘
Thumbnail
人物故事 關於 教授、警衛以及療養院 因為不斷的與人們相遇,我才成為這樣的自己。
Thumbnail
人物故事 關於 教授、警衛以及療養院 因為不斷的與人們相遇,我才成為這樣的自己。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學校那邊有點進入學測備考模式,我EJU只剩173天,真的沒問題嗎? 自從日文面試以來,我對交換失去了任何信心。 就是一團槁木死灰,冀望著死灰復燃,死灰當活灰醫。 以下是我新的連載,另外,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會把另一篇的內容搬家過來。 小說從這邊開始 人,是感性且公益的。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學校那邊有點進入學測備考模式,我EJU只剩173天,真的沒問題嗎? 自從日文面試以來,我對交換失去了任何信心。 就是一團槁木死灰,冀望著死灰復燃,死灰當活灰醫。 以下是我新的連載,另外,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會把另一篇的內容搬家過來。 小說從這邊開始 人,是感性且公益的。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Thumbnail
回復意識的瞬間,粵語撞入耳內,熟悉的聲線叫人懷念,證明我的編輯嚇得快要心臟病發了。 數秒鐘能夠做到及發生很多事情:被子彈射傷後倒地慘叫、聆聽各式各樣的聲音和說話、在兩個選項之中擇取其一、理解一串數字背後的意義……483762。
Thumbnail
回復意識的瞬間,粵語撞入耳內,熟悉的聲線叫人懷念,證明我的編輯嚇得快要心臟病發了。 數秒鐘能夠做到及發生很多事情:被子彈射傷後倒地慘叫、聆聽各式各樣的聲音和說話、在兩個選項之中擇取其一、理解一串數字背後的意義……483762。
Thumbnail
這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在敘事中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可以遮蔽的處所。勇敢意味著什麼?跳出舒適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或漸漸地聆聽自己?旅行或冒險在本質上是否相似?治療少年的醫師、陪伴少年的護理師、還有嚮往熱情的老師,卸下角色的面具,每一個人也都是有故事的人,繼續聚在一起創作故事。想起哈克說自己設計這麼多…
Thumbnail
這是一本好的故事書,在敘事中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可以遮蔽的處所。勇敢意味著什麼?跳出舒適圈?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或漸漸地聆聽自己?旅行或冒險在本質上是否相似?治療少年的醫師、陪伴少年的護理師、還有嚮往熱情的老師,卸下角色的面具,每一個人也都是有故事的人,繼續聚在一起創作故事。想起哈克說自己設計這麼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