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人類多聰明,植物永遠是贏家:種子的勝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註:原文刊載於個人部落格【畫科普:植物繪圖與科學傳播】
老實說,這本書偏硬,光從目錄密密麻麻的字,就能想見豐富的內容。如果平時沒有閱讀習慣,但想更了解植物的人,建議從《撼動歷史的14種植物》先閱讀。如果你對植物有些先備知識,閱讀《種子的勝利》,絕對、肯定讓你大呼過癮。
若說種子構成人類文明,一點都不為過。亞洲人吃的米飯、製作麵包的小麥、加工成糖漿和各種添加物的玉米、有黑金之稱的咖啡、製作巧克力的可可豆、中亞的名產椰棗、做衣服的棉花,甚至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都是來自種子。
這本書的切入角度很值得人玩味。植物是需要被重視的一類生命,絕大多數呼籲人類注意植物的方式,是從保育、環境著手,暗示你植物消失將導致地球環境劇變,帶點恐嚇的意味,這當然是事實,但很遙遠。
然而《種子的勝利》反其道而行,真切的與讀者分享植物帶給全體人類的巨大利益,以及人們為了利用植物賺更多錢,不惜投入大量資本、要求政府興建運河,以及建造大型種子銀行,好保存各式各樣的種源;發起國際間的種子交換平台,學術界還有許多任重道遠的學者研究各式各樣的種子。
除了hardcore的植物學知識,書中也穿插了作者與小孩一起進行的小活動:在花園種豌豆,重現孟德爾遺傳實驗,或是爬上梯子,試驗各種風力傳播的種子可以飛多遠。
如果用擬人化的邏輯來思考植物的生存策略,你會發現植物為了留續基因,跟人類妥協的方式真是毛骨悚然。其一是被人類種在農場跟溫室當中,利用育種或扦插等技術,選殖人類偏好的品系,對植物而言,這真是確保自己能擁有大量族群的好方法!但對象是人的話...應該是驚悚片的劇情。其二是,植物有大量種子被人類加工利用,種子相當於人類的胚胎,用人類或動物來代換種子,意味著大量的殺嬰行為,則變成了反烏托邦的故事。不過這也源自於他們不像動物一樣,每個植株都能自由移動遷徙,用人的價值觀硬套在植物身上,不過只是以管窺天吧。
植物改變了地球的生態,驅使各種生物為其授粉,儘管不能移動,種子卻能長距離飛揚;人類以為掌控了植物,利用了植物,但這何嘗不是植物設下的圈套呢?將尺度拉得更遠,社會是依傍自然資源而建立的,回到最初,植物仍然是莊家,它發行的貨幣,是各式各樣的種子,我們不知道自己是遊戲的一部分,津津有味的創造各種人類的規則和遊戲。
avatar-img
4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何郁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註:原文刊載於個人部落格【畫科普:植物繪圖與科學傳播】 集叛逆、新潮、不按牌理出牌於一身的《圈外編輯》,很難想像它出自於一位年屆六十的編輯大叔。本書由都築響一口述,責任編輯整理完成。就跟作者一樣,下標跟開頭都還算中規中矩,但過不了多久就照著作者本人的意志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了呢 (稱讚意味)。
註:原文刊載於個人部落格【畫科普:植物繪圖與科學傳播】 你是否覺得自己很努力,卻不見進步?你是否覺得自己對某方面沒有天份,因此從未嘗試某項你很感興趣的技能呢?又或者,你是否查覺自己在某方面有天賦,卻總是沒辦法善加利用這份天賦,以至於漸漸埋沒它呢?這本書舉出...
註:原文刊載於個人部落格【畫科普:植物繪圖與科學傳播】    金雞納樹,名稱聽起來很喜氣但也很陌生,縱然它們今日已不再重要,消失在歷史洪流中,但不可否認的是,金雞納樹在全世界以及臺灣,都曾經是個炙手可熱的藥用植物,臺灣更曾大面積種植金雞納樹,用以供應到南中國,給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使用。...
註:原文刊載於個人部落格【畫科普:植物繪圖與科學傳播】 集叛逆、新潮、不按牌理出牌於一身的《圈外編輯》,很難想像它出自於一位年屆六十的編輯大叔。本書由都築響一口述,責任編輯整理完成。就跟作者一樣,下標跟開頭都還算中規中矩,但過不了多久就照著作者本人的意志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了呢 (稱讚意味)。
註:原文刊載於個人部落格【畫科普:植物繪圖與科學傳播】 你是否覺得自己很努力,卻不見進步?你是否覺得自己對某方面沒有天份,因此從未嘗試某項你很感興趣的技能呢?又或者,你是否查覺自己在某方面有天賦,卻總是沒辦法善加利用這份天賦,以至於漸漸埋沒它呢?這本書舉出...
註:原文刊載於個人部落格【畫科普:植物繪圖與科學傳播】    金雞納樹,名稱聽起來很喜氣但也很陌生,縱然它們今日已不再重要,消失在歷史洪流中,但不可否認的是,金雞納樹在全世界以及臺灣,都曾經是個炙手可熱的藥用植物,臺灣更曾大面積種植金雞納樹,用以供應到南中國,給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使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馴化對作物本身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馴化症候群」了,可以吃/用的部位變大、從雌雄異株變為雌雄同株、多年生/二年生變成一年生、從異株授粉變為自花授粉、可食部分變得美味... 但是,馴化還會對作物有其他的影響,而且,有些是不可逆的!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整理相簿時,看見去年11月拍了,卻忘了PO出來的圖書館主題展出;種子華麗轉身大改造。 小小的種子,肩負著傳承世代的使命。為了讓物種生生不息,種子因循生長環境,演化出獨特的外型與傳播方式。 模樣討喜的種子相當受歡迎,於近年興起一股收藏熱潮,也常作為手工藝素材。 當種子被帶離生長環境,成為人類的收
Thumbnail
馴化對作物本身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馴化症候群」了,可以吃/用的部位變大、從雌雄異株變為雌雄同株、多年生/二年生變成一年生、從異株授粉變為自花授粉、可食部分變得美味... 但是,馴化還會對作物有其他的影響,而且,有些是不可逆的!
Thumbnail
隨著農業的開展,隨之而來的馴化與育種,影響了植物與它的好伙伴-微生物體-的互動。這使得植物需要更多肥料、需要更多農藥。 如果可以讓植物能喚回它的好伙伴,或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肥料與農藥了?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整理相簿時,看見去年11月拍了,卻忘了PO出來的圖書館主題展出;種子華麗轉身大改造。 小小的種子,肩負著傳承世代的使命。為了讓物種生生不息,種子因循生長環境,演化出獨特的外型與傳播方式。 模樣討喜的種子相當受歡迎,於近年興起一股收藏熱潮,也常作為手工藝素材。 當種子被帶離生長環境,成為人類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