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本只有李琴峰可以寫的小說:《倒數五秒月牙》

2022/01/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想看小說又怕踩雷,想看書又怕字太多的人,如果想挑一本小書來喚醒塵封已久的感性,那麼,《倒數五秒月牙》是一本相當適合閱讀的書。這本書由台灣作家李琴峰以日文撰寫,再自行翻譯為中文書,不長的篇幅中,灌入許多面向的議題,書中許多描述,更是只有台灣人才能深刻體會。這注定會是一本經典,雜揉文化嵌合與幽微情感的作品。
因為芥川獎而聲名大噪的《倒數五秒月牙》,最多人閱讀評論的角度都以「女同志」做為起手式,再來,則是煞有介事的說,這是一本「溫柔的女性書寫」。當然,這兩個議題確實是《倒數五秒月牙》很大的看點,但僅挑選這兩個抓眼球的標籤分享,卻忽略其他成就芥川獎入圍的元素,未免太可惜,因此,我很想用不同的切角,撰寫我看這本書的感想跟體會。
看到各種形形色色女性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其實是很讓人振奮的事情,而我對千篇一律的書評頗有微詞的原因為:在一個女性身為女性或女同志之前,她先是一個人類,因此,她們的行為或作品,更根本上,同樣會具有觸發所有人類共鳴的感動,一昧強調「女」,有一點點可惜。
對我來說,這本書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為李琴峰寫實且深刻的描寫了她所看見的台灣、日本,以及夾雜其中不可分割的中國文化。能夠這麼樸實的將個人的經驗以非母語的文字撰寫成冊,並傳達給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我由衷覺得尊敬與佩服。
因此,以下算是節錄少部分書中字句,點出我心中受到撼動的那些時刻,當作本書的觀後心得,算是紀錄,也希望拋磚引玉,能吸引有興趣的人閱讀這本書。

台灣文化

《倒數五秒月牙》收錄兩篇故事,一篇為同名故事〈倒數五秒月牙〉,另一篇為〈聖夜絲〉,兩篇故事的主人翁都是從台灣到日本求學進而開始工作。第一篇〈倒數五秒月牙〉中,藉由主角回憶的方式,描述老家祖母每日上香祭拜神明及祖先牌位的光景。
『神明廳地板磁磚已處處碎裂剝落,廳裡設有神壇與供桌,神壇前擺著上香用的香爐。神壇分為中、右、左三塊,分別供奉玉皇大帝、觀音菩薩及祖先牌位。祖母會從香盒取出三炷香點火,以中、右、左的順序虔敬禮拜,禮拜時總兩手小心翼翼地捧著香,閉著雙眼,口中以台語念念有詞。
「信女林曹君佩請玉皇大帝著愛保庇,保庇咱全家平安健康,拚生理(做生意)的趁(賺)大錢,咧讀冊的攏(都)考第一名,請恁著愛保庇。」
中、右、左都拜過之後,祖母便會在神壇前的香爐插上一柱香。香爐裡堆滿香灰,看起來狀似三叔火化之後的骨灰。
祖母念禱詞時,總叮嚀我也要雙手合十,跟著禱告,但我實在不知道該禱告什麼,便常從旁偷瞄祖母側臉。』
這是台灣人在神桌前、公廟前熟悉的場景,不過如果要將這些步驟好好說明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能夠細膩的描述家中長輩捻香祭拜的過程,並且同時把兒時的好奇與聽話的思緒一併織成文字,這實在是過人的能力。

語言的隔膜

除了對不同文化及行為的描寫,李琴峰對語言之間的轉換,也客觀的予以紀錄,就像是刻意抽離第一視角的自己,選擇用旁觀者的眼光,觀察「翻譯語言的不可能性」。
『單字書裡副詞的單元有個「一生懸命」(拚命)這個單字,令我印象深刻,例句是「英語を一生懸命に勉強します」(拚命學習英語)。這個單字字面慘豔,宛如滲著點點鮮血,望著這四個字,我原先還覺有趣:真不愧是認真到底的大和民族,為了學英語可以把自己的一生和生命都懸吊起來;然而後來才覺得,的確,為了獲得話語,人們有時是真的得賭上性命的。
從中文世界進到日文世界的那一剎那,我失去了漢字的支撐,語意的道路遭到撤除,雙腳無法腳踏實地行走,彷彿走在一團柔軟虛無的氣體之上。義大利麵成了スパゲッティ或パスタ,千層麵成了ラザニア,通心麵成了マカロニ,速寫是クロッキー,素描是デッサン,聖誕節則是クリスマス或ノエル。「顏色」和「領子」都是カラー,因此ホワイトカラー令人分不清是「白色」還是「白領」。埃及(エジプト)沒了塵埃,美國(アメリカ)不再美麗,芬蘭(フィンランド)荷蘭(オランダ)波蘭(ポーランド)的植物也都不見了蹤影。』
關於翻譯的不可能性,李琴峰在中文版的後記有特別說明,翻譯作品是否有辦法達成「透明的翻譯」?對於文化背景、社會、歷史脈絡都不同的人,是否真的有完美的翻譯,既可以完整保持原文作者的想法,又能兼具信雅達的翻譯詞句呢?由同是作家又為譯者的她來剖析這個問題,其實相當有趣。對於此書的翻譯思路,也同樣收錄於後記中,有興趣的人不妨自己找書來看看。

台灣、日本,與夾在中間的中國

我不是語言專家,也沒有針對此議題掉書袋的能力,若要類比的話,應該就是個愛聽音樂的普通人,還沒有當個音樂評論家的深度。
故事的某個段落中,主人翁寫下一首七言律詩,想贈與心上人。
文言文、近體詩具有一字多義的特性,雙關、引用、弦外之音更是比比皆是,只要你看的懂《後宮甄嬛傳》應該就能略懂一二(笑)。在這個台灣化、在地化、本土化逐漸綻放的世代,說漢語多美多優雅,彷彿變成一種原罪,可是我仍然認為我們義務教育學習的古文,是很美的東西。
不論是日本、韓國,或是越南,多多少少都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悠久的文化傳承,不論變形成什麼樣子,冠上什麼名字,都具有特殊而悠久的意義。書中反覆交錯著日本、台灣、中國三地的語言、地名和食物,好像在側面擦碰出一些輪廓,卻又沒辦法確實把握住,這樣的朦朧感,讓人有空間去思索本地與異地間若有似無的聯繫,引發閱讀人安靜的思考何謂「意識形態」。
在片段化、標籤化、過度簡化的網路世代,需要這樣不帶評論的故事,讓台灣人思考更高維度的國族意識。

這本小說只有李琴峰可以寫

話題扯的有點遠,我想,如果作者本人看到我的觀後感,可能覺得我過度延伸,不置可否吧。
我之所以認為這本小說只有李琴峰可以寫,是因為她一直以來有意識的在認識台灣、認識日本、認識語言、認識自己。正因為她具有這樣出色的觀察力、出色的語言能力,身為同志又是女性的身分,才能讓她寫出這樣精煉深刻的故事。這跟跨領域有一點像,又不太一樣。
我跟許多一般的雜食閱讀者一樣,直到今年(2021)看到芥川獎的公布訊息後,才知道李琴峰這位作家,看了李琴峰的演講逐字稿之後,讓我萌生想找她的作品閱讀的念頭。老實說,要不是芥川獎光環,在書店看到這樣的書封,我應該會毫無懸念的忽略掉。她在芥川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講上,有一種無畏一切標籤,經過漫長深沉思考後,選擇接納自己,勇敢對抗世間一切的態度。這樣的李琴峰,讓我肅然起敬。
因為她選擇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追隨他人的道路,所以才能把異於大部分人們的人生經歷,化為一顆一顆文字,串成語言的珍珠。
而這不過也是屬於她的日常。
書名:倒數五秒月牙
作者:李琴峰
譯者:李琴峰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21/01/21
4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