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個生命要怎麼擁有另一個生命?(上)|思想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舊生態體制提供了生存的條件,也形成系統裡的限制,集約式農業也是演變來的

文明的演進最早是以「環境」為制約的。走到最後因為有各種文化因素,而形成社會變遷,社會變遷又雙向的去改變了文化組成,最後也改變了環境,如此相互影響著。

哈拉瑞在《人類大歷史》一書裡提及:「考古證據顯示,從狩獵、採集(有如原始的豐裕)過渡到定居農業,人類變得更勞苦、營養單一、疾病纏身,而且還受到國家統治,人類為何自找麻煩?」

舊生態體制提供了生存的條件,也形成系統裡的限制,於是乎,人類社會從自給自足的農業時代,轉型成大量機械化生產的工業時代,至今邁入以大數據為本的資訊時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70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糖漬檸檬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xJames-avatar-img
2022/10/10
一出手就好重的文章XD 發展真的是難題啊,資本主義的無限輪迴很難停下來的。
予晞🌸-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11
哈XD 其實是上週就寫好,但一直覺得有需要修改的段落(結果也只改了幾行字)我覺得資本主義不是壞事,只是它佔據社會太大的比例,如同葷食沒有不好,只是期待看到更友善的葷素共食社會。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予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3
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碳中和已成為重要議題。文章探討碳稅對企業的影響,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經濟負擔,並提出交換經濟作為新解決方案。交換經濟強調基於需求的資源配置,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生產和資源浪費,促進社區合作及創新,最終推動淨零碳排的實現。建立信任和合作機制是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2024/09/23
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碳中和已成為重要議題。文章探討碳稅對企業的影響,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經濟負擔,並提出交換經濟作為新解決方案。交換經濟強調基於需求的資源配置,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生產和資源浪費,促進社區合作及創新,最終推動淨零碳排的實現。建立信任和合作機制是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2024/09/23
未來房價上漲的趨勢不僅與全球將針對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排放徵收碳稅之外,還與全球疫情後的工人短缺息息相關。薪資成本的不斷增加最終轉嫁到房屋建造成本上,使得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將房地產市場視為經濟的火車頭,但我不禁想問:這輛龐大的火車頭究竟要帶我們走向何方?
Thumbnail
2024/09/23
未來房價上漲的趨勢不僅與全球將針對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排放徵收碳稅之外,還與全球疫情後的工人短缺息息相關。薪資成本的不斷增加最終轉嫁到房屋建造成本上,使得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將房地產市場視為經濟的火車頭,但我不禁想問:這輛龐大的火車頭究竟要帶我們走向何方?
Thumbnail
2024/02/04
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才是資產。而這樣的資產,不僅僅在指涉金錢,也會是向善的資產、永續的資產、快樂的資產、天賦的資產、哲思的資產;也不僅僅是屬於個人,更會屬於國家、社會,乃至於存在的萬物,都將受惠。最後,讓「善的正循環」這件事,成為最基礎的資本。
Thumbnail
2024/02/04
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才是資產。而這樣的資產,不僅僅在指涉金錢,也會是向善的資產、永續的資產、快樂的資產、天賦的資產、哲思的資產;也不僅僅是屬於個人,更會屬於國家、社會,乃至於存在的萬物,都將受惠。最後,讓「善的正循環」這件事,成為最基礎的資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農業的發明宛如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自此人類再也回不去昨日世界。自此人類文化的變遷快速超越了幾百萬年的自然演化。我們已然創造出一個新世界,不過我們的身體還停留在昨日世界,我們的身體仍以石器時代演化出的機制對應這個新世界,尤其是飲食。身為雜食者,我們幾乎甚麼都吃,而我們的身體對於於高能量食物的深情偏好,
Thumbnail
農業的發明宛如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自此人類再也回不去昨日世界。自此人類文化的變遷快速超越了幾百萬年的自然演化。我們已然創造出一個新世界,不過我們的身體還停留在昨日世界,我們的身體仍以石器時代演化出的機制對應這個新世界,尤其是飲食。身為雜食者,我們幾乎甚麼都吃,而我們的身體對於於高能量食物的深情偏好,
Thumbnail
人類已經缺乏思考很久了,主流思維告訴你工作創造價值!要工作你才有價值,這種教育思維占據了所有人的腦袋裏面,上一代教育你好好念書,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後呢?賺錢生活!過一輩子的賺錢工作週而復始的像生物機器人一樣,這就好像是被程式設定了一樣! 當我提出這樣的思考時會有很多人提
Thumbnail
人類已經缺乏思考很久了,主流思維告訴你工作創造價值!要工作你才有價值,這種教育思維占據了所有人的腦袋裏面,上一代教育你好好念書,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後呢?賺錢生活!過一輩子的賺錢工作週而復始的像生物機器人一樣,這就好像是被程式設定了一樣! 當我提出這樣的思考時會有很多人提
Thumbnail
〈原初豐裕社會〉文中重新檢視狩獵採集社會,解釋其生計模式如何使之成為「原初豐裕社會」,藉此檢討歐洲社會長期存在的進步觀思維,對演化式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原初豐裕社會〉文中重新檢視狩獵採集社會,解釋其生計模式如何使之成為「原初豐裕社會」,藉此檢討歐洲社會長期存在的進步觀思維,對演化式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不斷地製造,再不斷地銷毀,也是為了服膺GDP而生的非常態。
Thumbnail
不斷地製造,再不斷地銷毀,也是為了服膺GDP而生的非常態。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Thumbnail
現在的人被教育著為了生存而種植作物生產食物,沒有人懷疑這是錯誤的,森林裡充滿著各種的植物動物,可以食用的植物俯拾即是,只是人類缺乏對於各種可以食用植物的認識,住在原始森林部落裡的人們,可以應用著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生存,辨識著各種可以食用的植物或者藥草,因此就算沒有耕作或者醫生他們還是能夠本能的生存.
Thumbnail
我們不能光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待這幾千年的歷史;我們也應當用的當代人的觀點來看當代,可能更具代表性
Thumbnail
我們不能光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待這幾千年的歷史;我們也應當用的當代人的觀點來看當代,可能更具代表性
Thumbnail
人類有許多時候自視萬物主宰,而任意地使用自然資源,萬物為了生存,必有其生存手段,但是手段中必須是踐踏牠者的屍體嗎?或是殺伐對方的族群?
Thumbnail
人類有許多時候自視萬物主宰,而任意地使用自然資源,萬物為了生存,必有其生存手段,但是手段中必須是踐踏牠者的屍體嗎?或是殺伐對方的族群?
Thumbnail
我們在百年內讓整個地球幾乎變了一個樣子,工業革命的確是人類史上極為重大的突破,它使人們的生活徹底翻轉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世界,也幾乎都是工業革命後的成果。但是這樣的巨大成就,以某個角度來說,它也是一把雙面刃。
Thumbnail
我們在百年內讓整個地球幾乎變了一個樣子,工業革命的確是人類史上極為重大的突破,它使人們的生活徹底翻轉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世界,也幾乎都是工業革命後的成果。但是這樣的巨大成就,以某個角度來說,它也是一把雙面刃。
Thumbnail
這場革命的起點就是我們的餐桌。透過飲食的選擇,看到食物與環境的關係,進而找到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建構人類文明永續之路。
Thumbnail
這場革命的起點就是我們的餐桌。透過飲食的選擇,看到食物與環境的關係,進而找到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建構人類文明永續之路。
Thumbnail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心得—自然環境決定世界現狀?
Thumbnail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心得—自然環境決定世界現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