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在二次大戰爆發前,就已研發並生產了數個型號的飛機,但戰鬥機方面強烈依賴國外的貨源,最多也只獲得授權生產,在冬季戰爭(Winter War, 芬蘭語:Talvisota, 1939-1940)前後姑且能靠這種方式滿足空軍的需求。然而,這種情況在1941年芬蘭加入德國的陣營-爆發繼續戰爭(Continuation War, 芬蘭語:Jatkosota)-之後,與西方盟軍(英國、法國、美國等)的軍機交易鍊因此斷裂,導致過去使用這些國家之戰鬥機的芬蘭頓時面臨後勤困難。
在這期間,IVL受到了德國不少的幫助。一位來自漢莎-布蘭登堡飛機廠(德語:Hansa und Brandenburgische Flugzeugwerke)的主管人員,名叫恩斯特.施耐德(Ernst Schneider, 生卒年未明),在IVL首任總監亞瑟.山謬.亞爾維寧(Asser Samuel Järvinen, 1892-1935)中尉的聘請下,成為了IVL的生產技術總監,這位施耐德還從德國帶來了五位專業人員協助工作,原先還計畫額外聘請十二名芬蘭籍技工,最後因為語言不通而作罷。
然而,此時的國防委員會(芬蘭語:Puolustusneuvosto)主席卡爾.古斯塔夫.艾米爾.曼納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 1867-1951)反對設廠於坦佩雷,他認為坦佩雷是芬蘭重要的工業都市,它可能在戰爭時期遭到蘇聯的空襲。因此,曼納海姆建議設廠在坦佩雷更西方的沿岸城市-瓦薩(Vaasa);政府方面,於1931年是希望在帕羅拉(Parola)設廠。帕羅拉距離蘇聯的距離並不比原廠芬蘭堡還遠多少,但是這裡覆蓋率廣的森林可以作為工廠的掩護,有必要時也能將廠區分散在森林中,而軍方也能為此提供防空掩護。然而,坦佩雷市方面表示,他們已經為機場的開闢砸下資金投資了。最終,在許多考量之下,國防部決定將VL新廠區設在坦佩雷南方不遠處的哈爾瑪拉(Härmälä),於1936年遷移完畢。
有了更大的廠區與鄰近的機場可供使用後,VL終於可以生產大型飛機了,如1938年從英國獲得生產授權的布里斯托「布倫海姆」轟炸機(Bristol Blenheim)。除此之外,也能著手利用新機具與技術設計新式飛機了。轉移到坦佩雷之後設計的第一款飛機是「暴雪」(VL Pyry)教練機,設計於1939年、服役於1941年,是一款專門為戰鬥機飛行員提供飛行訓練的雙座教練機,外觀近似1937年從荷蘭取得生產授權、用以替換過時的英製格洛斯特「鬥雞」式戰鬥機(Gloster Gamecock)的佛克D. XXI型戰鬥機(Fokker D. XXI)。
這個計畫交由VL接手,並由VL前主席設計師、時任工程隊長的托爾斯蒂.拉斐爾.維爾科拉(Torsti Rafael Verkkola, 1909-1977)擔任首席設計。「暴雪」教練機與「暴風」戰鬥機就是他的作品。托爾斯蒂基於空軍的要求,以BF-109為基礎進行修改,好讓它能夠以本土的材料製作、以本地的技術生產。VL的技術組研發出了兩款相似、但稍有不同的戰鬥機設計藍圖-「陣風」與「颶風」,二者都是基於BF-109G-2的動力部(引擎、冷卻、螺旋槳等)與武裝(主要是機砲)為基底的「原創設計」。換句話說,它們是「不是仿造的仿造機」。
VL「陣風」:
「陣風」是該計畫的其中一款設計,使用德國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DB-605A-1引擎與BF-109G-2的螺旋槳(VDM / LMT 9-12087 A)與整流罩,武裝則是一門MG151/20毫米機砲(備彈200發),與BF-109G-2一樣位於貫穿引擎、螺旋槳與整流罩中央。機身與機翼則為全新設計,除了必要部件以金屬製作,其他幾乎以全木料製作,其中機翼以小幅度的倒海鷗翼設計。「陣風」比BF-109G-2更加小巧緊緻,被定位為「輕型戰鬥機」(Lightweight Fighter)。同時搭配BF-109G-2的(窄)起落架系統與諾基亞橡膠廠(Suomen Gummitehdas Oy Nokia)製作的輪胎。在座艙內裝部分,即使芬蘭自1930年代後期就自行研發、生產了高品質的精密儀表,但由於芬蘭各種廠房在戰爭期間都將心力集中於維修上,產量並不足,因此「陣風」在設計上有考慮使用繳獲並修復的蘇聯製儀表。瞄準具方面,應會使用芬蘭維伊薩拉公司(Vaisala Oyj)生產的TH-m/44Kk瞄準具(芬蘭語全稱:Tahaton Malli/44 Kone kivari, M/44型機槍瞄具)。
武裝:「颶風」的火力配置與BF-109G-2一樣採集中於機身中軸線的設計,即機鼻機槍與螺旋槳中間的「軸砲」。但除了MG151/20軸砲,芬蘭將「颶風」的機鼻機槍改成芬蘭國立步槍工廠(芬蘭語:Valtion Kivääritehdas, 簡稱VKT)設計的LKk/42,12.7毫米重機槍,這是芬蘭基於瑞典M/39,13.2毫米重機槍(瑞典語:Automatkanon M/39, 瑞典定義為「機砲」)改膛的版本,而瑞典又是購自或生產授權自比利時國營埃斯塔爾(瓦隆語/佛蘭芒語共用:Fabrique Nationale de Herstal, 簡稱FN)基於美國白朗寧(Browning)M2,12.7毫米重機槍為底設計的版本。這讓「颶風」的火力輸出達到了每秒2.46公斤,略等於BF-109G-6初期型的輸出量。
以一個本身就具有優秀研發力,且已有技術實用經驗,更擁有豐厚資源的國家來說,自己研發並生產一款符合軍方需求又可靠的戰鬥機就技術層面來說並不是難事。但對於像當時芬蘭一樣又窮、又缺乏經驗、更沒有資源的國家,要自己設計出一款優秀的國產飛機則變成無比困難的事。以芬蘭的條件來看,向友好國家直接購買戰鬥機或購買生產授權是最好的選擇,但芬蘭自獨立以來,不只在戰鬥機上,在各種武器上一直嘗試國產國研、自給自足,目的除了降低購置成本以外,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不想在國際上受制於他國,無論是地緣上的封鎖或政治上的施壓,國產國研可以使芬蘭至少在最低限度上維持一定程度的可用戰力,並使芬蘭能夠以一己之力維持一直以來秉持的中立原則,而這也是曼納海姆元帥從芬蘭內戰(Finnish Civil War, 芬蘭語:Suomen sisällissota)時就不斷強調的。雖然二戰結束後至今的國際局勢與產業結構變化,已經無法使芬蘭完全「吃自己」了,但那個「保護自我」、「維持生存」的原則是始終未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