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家裡面有一對父母與兩個姐姐,是的,我是一名獨子,在學生時代之中與過去,當他人曉得我的背景時,有的人會說,你好好喔,是獨子家中又有兩個姊姊,根本是家中的寶啊!當時懵懂的我,似乎還蠻享受這種有著小小特權的身分,畢竟在和家中兩位老姊相差六七歲的童年之中,或許沒有太多童年玩伴是缺點,但從另一個角度想,沒有人能共搶玩具、電腦等資源,一個人悠哉悠哉的,倒也是挺不錯的。
孤單是偶爾竄出的念頭,但很快的。媽媽帶著我進入附近的托兒所、補習班,誤打誤撞地也和同年紀的小孩子們,進入接受義務教育的小學生活。印象很深的是當時教我的老師和過去教導大姐的班導是同一位老師。
她在剛開始即問了全班一個問題:「有念幼稚園的舉手?」。舉望四周,每個幼稚的手在我的四周蔓延起來,是的,因為班上有39名學生,但只有區區不到三人沒有念,其中包含了我。回家問媽媽,他說你有念一年的心算跟補習班啊!
但補習班沒有教ㄅㄆㄇㄈ,那對我根本是無字天書一番的困難,因此小一整整一年,功課除了數學以外,都是介於後段班的成績,最怕的是段考前的聽寫考試,ˇˋˊ˙四聲根本是用猜的,最後免不了的,吃了許多令人抽痛的竹筍炒肉絲,這些在童年歲月時,根本不懂甚麼叫做好或壞。
只知道當學期成績單發下時,其他的朋友全部都優可以上台被叫做模範生,而我拿著非甲即乙,甚至見過丙或丁的成績單時,那個老師在我面前,我的耳邊吸入一句:「為什麼你和你的姐姐資質差那麼多?」即使童年無知,但是,心裡的難過仍是少不了的。沒人喜歡被比較,但比較是難免的,如果暫居上風那還能謙虛客客氣氣的裝作不知這回事,可是被比下去時,感覺就差了。
於是在一年半後,小二即將下學期時,不知哪來的勇氣,向媽媽說了我要轉學的決心,講了很多理由,像是小青梅也要轉,好多人都要轉,水溝好臭,班上人太多了,小班制可以有更完善的照顧等等的理由。當然心中沒講的是,如果一直待在西門國小,那個心中被老師拿來和家姊比較的陰影,揮之不去。
這是我第一次和老媽作革命式的反抗,起初她是強烈反對的,但毅力這回事真的很神奇,終於在一個多禮拜像蒼蠅般的煩人後,他不耐煩的帶我在寒假後開學第一天,辦理了轉學手續,成為頂埔國小,區區只有兩班,每班29人的其中一員。
這件事在當時看來或許只是很小微不足道的改變,但在轉學後快要十七年後的現在,其實是個很關鍵的轉變。
首要的自然是在新環境中,認識了許多朋友,因為頂埔並不像西門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學童主要來自和香山劃分的學區,還有1/3的轉學生,轉學生裡學童的家長心中,大多有著共同的看法,像是他們喜歡小班制的教學方式,所以為了孩子的成長她們選擇將戶籍遷過來。
別小看這一點,身為哺乳動物的我們,有很多行為都是為了後代而行動,因此那些舉動,無意間的篩選了家長的性格。簡單的說,如果她怕麻煩或不在意孩子,那最後根本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發生,大概就在原本的學區渡過了六年。
可是他們希望孩子更好,所以他們將孩子遷移過來,無意間的,將大家聚在一起的動機讓環境變得更加宜人後,一個班上的學習風氣就能自然而然地將孩子往上提升了。
當然更加明顯的一點,是老師的因地制宜的教學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小五、六的素華老師,她鼓勵學生們創作,不管是在美術或作文上,他非常注重作文,那時我們寫作時,要分成兩種,首先是將草稿騰在草稿簿上,再經過她的建議與修改後,寫在稿紙上。有些比較好的,她幫我們寄到國語日報上,班上的許多學生因她的幫忙而讓作文上了報,其中包括你的兒子,上了兩次。
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寫了一個關於─我的夢想。寫著想成為太空人,在許多星球旅行,渴了在水星喝水,在土星光環上慢跑等等的天馬行空,她看了很喜歡,幫我寄到比國語日報更高一階的中央日報上。最後雖然沒有上報,但真的很感謝她的幫忙,如果沒有她的殷勤教育,也許現在的我就不會那麼喜歡閱讀與寫作了吧。
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顯而易見的重要,像上面的同樣寫作主題,在國中時寫給當時的國文老師,她只給我低於平均的分數,然後在建議時寫了句:「實際點比較好」。很慶幸的是在小學時期遇到總是不斷鼓勵人的老師,因為人的惰性與刻板印象使然,所以在植入一套價值觀後,要再受到影響就已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童年轉少年時期的摸索中,頂埔國小的那四年半生活,至今仍令人懷念,當然,也扮演了關鍵的自我養成第一步。
一切的一切,都始於剛開始的「轉學」,這項小小的改變做起。
謝謝媽媽的支持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ant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年多以前的五月,是第一次提起背包踏上飛機,前往台灣國土之外探索的日子,那座城市叫做上海,正在興辦全世界最大的世界博覽會,因為講華語也能通的緣故,人生地不熟的我,倒也平平安安地回到寶島台灣。帶回了許多收穫,對於世界終於有了不只是地理課本、地球儀以及平面雜誌報導的被動看法。   當然,也對那時成年已滿
兩年多以前的五月,是第一次提起背包踏上飛機,前往台灣國土之外探索的日子,那座城市叫做上海,正在興辦全世界最大的世界博覽會,因為講華語也能通的緣故,人生地不熟的我,倒也平平安安地回到寶島台灣。帶回了許多收穫,對於世界終於有了不只是地理課本、地球儀以及平面雜誌報導的被動看法。   當然,也對那時成年已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文/達達 開學的時候,班上來了一位轉學生,他叫阿燊。阿燊和我們不一樣,他有時會生氣,有時候又會難過,很難捉摸。因為轉來學校,平時他也不知道哪裡上廁所,哪裡玩。看著他這樣,我挺身而出,跟老師提議:「老師,我可不可以帶他去學校認識環境?」老師說:「太好啦,我正煩惱著有誰可以帶他熟悉學校環境。你願意站出
Thumbnail
在志願調查表上填入「役者」的國中生裕貴,父親是大眾演劇劇團的團長,自幼受到薰陶而立志成為「演員」,擅長扮演女角的他仍在向劇團成員們努力學習。擁有如此特殊家庭背景的裕貴,從小就跟著父親四處巡迴表演,每個月演出結束後他都得「轉學」,因此他沒有同年齡的知心好友,因此才不願告訴新同學自己的另一個身分,他每天
本文講述了一名小學六年級轉學生阿朋的悲劇故事。他來自單親家庭,因父親無法有效管教而變得行為偏差,最終因為過度缺課、與同學關係疏離,以及與導師的衝突,導致其走上不歸路。文章探討了教育體制的缺陷,以及社會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轉學生的惡作劇:穿越時空找回勇氣的成長冒險旅程 おいべっさんと不思議な母子》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劉姿君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5/05/06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為一個小學老師,日高博史低調度日,所有行為以不接到家長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玩轉學校」,是一個在台灣各地嘗試翻轉傳統式教育,轉而持續推廣遊戲式教育教理念的優秀團隊,而玩轉學校所設計的遊戲都是以「認、真、好、玩」四個字的核心理念為出發,期待在遊戲的過程中能讓參與的兒童「認」識自己、「真」實體驗、共「好」雙贏、「玩」出熱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文/達達 開學的時候,班上來了一位轉學生,他叫阿燊。阿燊和我們不一樣,他有時會生氣,有時候又會難過,很難捉摸。因為轉來學校,平時他也不知道哪裡上廁所,哪裡玩。看著他這樣,我挺身而出,跟老師提議:「老師,我可不可以帶他去學校認識環境?」老師說:「太好啦,我正煩惱著有誰可以帶他熟悉學校環境。你願意站出
Thumbnail
在志願調查表上填入「役者」的國中生裕貴,父親是大眾演劇劇團的團長,自幼受到薰陶而立志成為「演員」,擅長扮演女角的他仍在向劇團成員們努力學習。擁有如此特殊家庭背景的裕貴,從小就跟著父親四處巡迴表演,每個月演出結束後他都得「轉學」,因此他沒有同年齡的知心好友,因此才不願告訴新同學自己的另一個身分,他每天
本文講述了一名小學六年級轉學生阿朋的悲劇故事。他來自單親家庭,因父親無法有效管教而變得行為偏差,最終因為過度缺課、與同學關係疏離,以及與導師的衝突,導致其走上不歸路。文章探討了教育體制的缺陷,以及社會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轉學生的惡作劇:穿越時空找回勇氣的成長冒險旅程 おいべっさんと不思議な母子》 ✍️作者:喜多川泰 譯者: 劉姿君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5/05/06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作為一個小學老師,日高博史低調度日,所有行為以不接到家長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玩轉學校」,是一個在台灣各地嘗試翻轉傳統式教育,轉而持續推廣遊戲式教育教理念的優秀團隊,而玩轉學校所設計的遊戲都是以「認、真、好、玩」四個字的核心理念為出發,期待在遊戲的過程中能讓參與的兒童「認」識自己、「真」實體驗、共「好」雙贏、「玩」出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