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2/17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02/17電子報:你我都是做工的人

newsletter 02/17 on workers as you and me
請多多支持鼓勵和訂閱我的電子報:每一天的生活 Daily Michelle

Good Evening!

開工大吉 lah!
我今天年後第一天值班,昨天因為也買不到更晚的車票,所以只能夠早早回來,準備今天的開工;大家都還好嗎?已經上班幾天了,還是正要回來上班?聽說開學好像是下一週的事情,所以可能學生還拖著腳步慢慢舒醒中吧!不過,怎樣都好,平安健康至上,請大家即使一下子上工,也請務必不要太用力,還是讓工作與效率,逐步提升到常態程度,給他個一兩天的時間恢復吧!
我的這個年過得非常的平靜,一來是所有家族的活動都取消,二來是我就跟著我爹娘的生活生活;沒有了家族的活動,就不會有從年前的過度準備,更不用說活動當下的耗神又耗力,千萬不要說是一年一次而已,但這樣的操動程度,是會帶傷的 (身心靈都是),要不然我媽怎樣每每都在吃藥局的痠痛配藥包,先吃個幾包預防,之後再吃個幾天恢復的 (我也一樣跟著吃),這樣的狀況呢?所以前天我很認真的問我娘:”今年有沒有比較舒服輕鬆 (台灣台語)”,她直接回我:”好太多了!”。
我爸因為痛風的反覆,還有之前幾次因為中風的後遺症無力而跌倒,其實身體的行動已經很不方便了,我也跟我台南的同輩家人說,今年沒有去拜年走那初一還是初三的,是正確的!可以想像,這樣一趟出去,不說車程了,塞車會發生的身體狀況 (已經很多次了),還有抵達活動地之後,其實除了聊天就是坐定靜態然後一大長段時間,再加上吃吃喝喝,我心想那身體的狀況絕對不會是受控;更不用說-喝水這一件最基本最關鍵的事情,其實也都已經是標準下以下太多了。
老化,已經是我爹娘面對的最主要的議題;另外更延伸出來的問題是,”老扶老”,特別是當子女不在身邊的狀況;丈夫與妻子的相互扶持說起來似乎很美麗,但當75歲與80歲的伴侶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又特別偶有狀況發生時,就不僅只是表面單純,還有更深沉的問題,有待商確了;我姊這過年期間,常說:”人家說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的,是有道理的!”,確實是如此,畢竟相比於兩個古稀以上之年的老人家,實在是好照應太多了。
這絕對也算是”做工”的必要,更是你我沒有做工就會後悔,或正在後悔自責不斷的事,因為之前沒有更好更早的投入在照顧之中,只是乾巴巴的眼看著那老化的過程;有人說,越來越綁手綁腳,確實,因為其實如果有這樣的連結,我們都是走不遠的,也不太能離開;這樣的心情現在,只希望能夠多一點相處多一點照顧多一點是一點。不知道你是不是也這樣以為?做工永遠不嫌晚,現在開始做就是了!
新聞快訊:我說,緬甸政變軍政府給的指控,真的是有夠蝦的,第一個是六台對講機,第二個是違反天然災害,我是連續兩個黑人問號圖,還有更扯的嗎?(老實說,比起政變軍政府,我還比較願意支持翁);川普第二次彈劾沒有過,大家知道這個訊息嗎 (2/3票是真的很困難;但聽說我爸過年期間發出驚人的聲量,批評這就是美國的民主,讓我認真以為他真的好元氣啊!)?;WHO緊急通過第二種疫苗 (AZ-Oxford)的使用,希望能夠挹注COVAX的儲備,並在年底之前能夠提供全球約20億劑;英國首相推動全球流行病條例 (pandemic treaty),希望今年G7峰會能夠有更solid的討論與結果;
進入正文之前,也請讓我帶你走走,這過年期間的 [特刊];雖然不長不短,但好像我也寫了不少:
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看到這些內容,但多少都是隨著我過節的一些以前常做,現在在做的一些,老程序;每一年差不多都是這樣過,但因為今年的疫情,所以做了一些改變,但爭取到的是,更多與我爸我媽我姊的年節的相處時間。因為我提早在小年夜之前回到高雄,所以我也有一些些滿臨時的小見面 (下面),請放心這些見面都是一對一的。
photo credit to http://bit.ly/3bbP2lN
photo credit to http://bit.ly/3bbP2lN
疫情快訊:匈牙利,是歐洲第一個國家,允許使用中國製疫苗 (Sinopharm);印度將增加五倍的疫苗注射站,以期在八月前達到全國接種300,000,000人;北韓駭客嘗試駭入Pfizer,竊取疫苗資訊;
因為是剛剛開工的第一天,所以我也想要來撿一撿,這過年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情,還有一些反思:

初三-也不一樣
上一篇 [特刊] 說到還要再講講初三,所以這不就來了嗎?XD;初三,通常是我爸家族這邊的親戚,下來高雄來,集合在安置家族親人神主牌以及骨罈的寺廟,進行參拜之後,中餐會留在寺廟圍爐辦桌,一整個家族大概都要佔到 2 桌左右的座位,跟著寺廟還有一眾參拜信徒,一起吃素祈福,之後回到我家,繼續吃第二遍,等於是開葷,一直到差不多晚上六七點的時間,大家互相道別,明年見!
我先講一下順序,進入寺廟之後,基本上就是到主殿 (大雄寶殿) 合掌祈禱,之後會帶著準備好的水果 (數樣;可能各家都自己會帶),以及現場採買的 ”往生紙金” (是一個大約A4大小的黃紙封口紙袋,裡面裝的是用紙折的元寶)-分別押上家族各男性血親兄弟的名字 (敬拜),中間寫上給家族歷代祖先 (可以想像是在寫郵局的匯款單),就像是陽世過年給紅包的那種概念;把所有機械都帶齊了之後,我們一行人,坐電梯的等電梯,還可以走路的就走樓梯上去-五樓的靈骨塔,進入室內之後,將水果紙金放在供桌上,打開這裏所擺放的所有家族親人的塔位 (開門;一整排都集中在一起),燒起了符合到來的子孫人數的香束,分配完所有人一人人手一支香 ,由家族的長到幼,大致上有個順序位置的,對著中立的地藏王菩薩敬拜,之後再面向所有親人的塔位方向,再一次的敬拜,之後插香放置到屋外的香爐;之後呢,大家會稍作停留,又或者是大家都一個接著一個,去看看-那已經看過一年又一年,但其實也不太清楚誰是誰的,骨罈,就很像坐過山車那樣,從一頭進去,合掌敬拜,一個接著一個,再從另外一端走出來;這樣走過一輪之後,就是把水果留下桌上,把帶到一樓的十八羅漢圍成的燒金區去,把各家代表的紙金紙袋疊好,燃燒,燒到最後時,一行人開始繞著這一圈 (火圈),持唸著佛咒,三圈後,結束這祖先敬拜的儀式。
下來 (五樓) 之後呢,其實大家都是等著吃午餐,但我們有些人都會走進大雄寶殿,一起跟著一眾的師傅僧人,做午餐之前的佛拜,還有參加最後的捻香儀式,還有拿到農曆年的佛禮 (可能是一個小掛示,或者是小飾品);午餐前,會聽到師傅拿著木槌槌打著吊掛的板子,提醒大家可以開飯了;大家就位之後,還是會有一段唱頌,才開始可以用餐,因為是過年所以餐式還有上菜方式,多有辦桌的感覺;大約用餐超過3/4的時間,也會有一段的結齋的唱誦,之後就是大家個別的收拾,把碗筷餐具等拿到外面的集中區擺放。
結束了寺廟齊拜的這一局之後,就是開始作戰了!因為所有人,一行總共可能20~30人,同一時間會出發到唯一在高雄的我爸的家;從停車一開始,就是一個挑戰,特別是那窄小的巷街裡面;其實也沒有什麼,就是所有人擠爆我家一樓二樓三樓的一整的下午,要說下午茶也好,但就差不多是那流水席的概念,先上一桌幾十道的大大小小桌菜,都是我媽從好幾天前備料,然後這一天(初三)一大早六七點起床準備的,各種你在任何婚宴都可以看到的那個樣子;不夠,哪裡缺,隨時下到一樓廚房,繼續準備;該泡茶的時候要抓好時間,該切水果的時候要開始動作;這個流水席,以前靠我媽一個人,現在頂多加上我姊和我等小廢物的助手,但差不多就是這樣,服務著一眾親戚,還會加上一些突如其來說要來一起加入的親戚的朋友。
我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疑問都是,為什麼我初三要這樣辛苦 (我也越來越感覺初三這一天到底是多大的負擔),為什麼總是一堆人要來到我家,然後還特別是我還要忙活到根本我應該是出勤或者是出隊的感覺;人家說過年,應該都是充滿歡樂喜慶的氣氛,但我的過年往往都是充滿了戰鬥的殺氣;這幾年因為我越來越擔心我媽,特別是一位75歲的老婦人,要一個人準備這樣多的東西,我是不捨為多,但似乎我可能也無法阻止太多,我更不能還像個未成年的小屁孩那樣任性;因為這就是她們老一輩人說的,這就是走春,這就是過年,這就是人情,這就是情分,諸如此類的;只是,我常常想著,如果情分這件事情,要比起平時,難道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夠一一落實嗎?
我要先說,我很喜歡過年大家開開心心聚在一起的感覺,我覺得最接近我理想中的模式,應該就是我分享的初一早午餐的故事;挑一個時間、地點,以及共同進行的一件事情,大家齊聚,聊天話家常;就這樣簡單,但又充滿我一輩眾姊妹的回憶。我媽常說:”一年就一次,沒有關係啦!”,但我還沒有說的是:”一年就少一次,一次比一次傷”,但我沒說出口;我自己想過,我每一次短短回來過年,就五六天,準備這些就會花了,或逼著我不得不加入的,已經一半都耗去了,雖然我一年一次,但回來的每一次都是痛苦,那到底還有什麼意義?其他的家族的dynamics,我就不多說了,有酸有甜,更有苦有辣,那不是我能夠插上嘴的地方。
但我認為過年這一串的儀式,搬到家族的活動上來看,確實有滿有意思的發現,那就是從我的父祖輩,到現在我這一輩;放眼望去的都是女性的操持付出,而男性的角色永遠被擺上面,只可觀不可褻玩焉的那種 (我下跪道歉);其實這家族的禮拜,還是以男性的角色與角度為主 (甚至連我們站在佛桌年拿著香支的時候,還有那虛無飄渺的前後順序,C位之類的模糊概念),甚或來到我家之後的家族聚會,先坐上二樓的人,以及還留在一樓做工的人,依舊壁壘分明;但其實每每我都很好奇,即使你也一起跟著拿起香來,認真地-你嘴內所禱唸的祈辭,到底又會是什麼呢?就像是每每我都會專心聽著我娘口中若有似無的禱念;又或者是今天初三大家齊聚來到我家,每一個人老中青三代,到底心裡面想著的是什麼,我真的很好奇!。這,我還可以說很多 (以後再說吧),但這樣的舊習還是說慣例,或有或無仍不斷的上演,我希望到我這輩,就可以了。多少,我的不生不養,要出家,可能就是這樣來的吧。
好家在,今天這些事情通通沒有,只能夠寫兩個字-平安!我還是要說,我喜歡團員,我喜歡齊聚一堂;但我就是不喜歡有一方好像受到壓迫的感覺,就如我的自覺。當然,我更期許自己,不要變成任何一方任何人的壓迫。

還有些有趣的東西,也跟你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