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電影《孤味》觀後感—沒說出來的愛,名字還是叫愛,只是那份愛不是人人都能夠用真心去理解!

《孤味》這部片一直是我的片單之一。在我還沒看這部片之前,因緣際會先聽了徐若瑄《別人的》這首歌(這首歌同時也是這部片的片尾曲)。聽著歌,我猜測這部片大概是在描述傳統婚姻或子女離家的故事吧!
然而,當我真正看完了這部片後,才深刻明白它在說的是許多很深層又複雜的愛,母女之間、夫妻之間、親人之間....,這些愛,有些很曲折,有些甚至看起來很不像愛,但是,愛過的人都知道—「不想再愛了」的這種情緒是去愛過的人才會有的。
這部片不得不說每一位演員都很厲害,因為這麼內心的戲碼,卻可以把情緒演得這麽到位,實在不容易。雖然我覺得這整齣戲的節奏屬於比較平實緩慢的,但若能耐心看完,情緒的張力肯定能感受得到(據說我朋友的媽媽在電影院看到淚流滿面,也許是因為故事的背景更像是在他們那個年代;也或許是因為生兒育女什麼人生大事他們那一輩都經歷過了吧)。
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也似乎都有自己的秘密,如果說那個秘密是藏得很深的「愛」,是不是有點可惜?還有點自私?人終究有一天要入土為安,如果把那份愛也葬在土裡,不就有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有人知道了嗎?有時候,我覺得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一個人並不難,最難的是把愛的心意用對方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他
《孤味》的劇情線都圍繞在女人,所以若要說這是一個寫給女人的故事一點也不為過。由陳淑芳飾演的母親,看起來獨立且強勢,然而,在她的內心裡卻相當重感情,不論是對於自己的兒女,還是外遇的丈夫,她始終都有放不下的心情。從她說:「做夫妻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還有她對面臨化療手術的大女兒阿青說:「回來家裡,我照顧妳」,這些話聽似簡單平凡,但她都是到了緊要關頭才肯說出口。這讓我感到愛要及時,尤其是看到劇中母女爭執時,她狠心地對大女兒說:「妳就是這樣,才會得癌症」,那番的心痛的感受,我彷彿能夠共鳴。我感嘆著活到現在,許多最難聽的話,總是對著家人和愛人說,如果不是為了逞一時口快,我們興許就不會有這麼多遺憾了
由謝盈萱飾演的大姊阿青給人一種放浪不羈的形象。阿青總不愛替自己解釋的個性,造成許多人對她的誤解。同時,也因為她在感情上定不下來,被母親指向與出軌的父親如出一徹而成了箭靶。阿青說:「為什麼人明明知道是對自己有害的,還硬要去做呢?」我覺得這句話其實也是她說給自己聽的。我們人真的很奇怪,總是希望什麼都不說,別人就能夠了解自己,可是偏偏無法被充分理解的我們還會去責怪別人。自私地總要別人去猜測自己的心,會不會其實是一種幻想和自我封閉呢?
飾演二姊的徐若瑄是這一家最會念書的孩子,當上了醫生,可是她對於小時候的記憶卻是母親希望她出人頭地而給了她潛在的壓力。有句台詞聽起來格外心酸—「小時候,我只要一得獎,爸爸就會來學校看我領獎,所以,我就拼命地想得獎;可是後來,連我醫學院畢業典禮,他都沒有來」。我想有多少孩子找不到為什麼要讀書的目的,或許並非因為他們就是討厭念書,而是這社會把求學這件事強加了太多非本質的意義,進而扭曲了念書的本意。可惜的是,在這樣成長背景下的二姊,卻一樣給了自己孩子念書的枷鎖。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雖然人之常情,但看著那樣便失去自由的唯一童年和青春就這麼不屬於自己能作主地逝去,真是不知演到了多少人的辛酸。
在《孤味》中飾演小妹的孫可芳,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接管餐廳,雖然看似是與母親最親近的人,但卻也是不知道家中最多事情的人。看著小妹這個角色,讓我覺得讓整部戲達成了一種平衡,因為雖然都是一家人,但小妹卻格外地與父親的外遇對象—蔡小姐熟悉,她的詮釋讓我看見了一種不同的換位立場。表面上小妹對於父親的喪事辦理好像與母親意見相左,但其實後來看來看去,才發現她們不都是出於愛嗎?小妹只希望能幫父親完成最後的遺願,而身為獨力扶養孩子的母親只希望明白自己還是被丈夫愛著。
這部片有很多情感的層面需要慢慢去體會,我覺得這不僅只是屬於這齣戲裡這家庭的故事,而是藉由很多隱喻的方式演出了很多家庭的故事。那些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牽連、體諒和難以述說的愛這部片都演了!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經」的確說起來三天三夜可能也說不完;這「經」也的確常常難唸到可能會想放棄,但家人間若還有愛,這輩子難以放下的,請說服自己盡早看開;別再說要彼此原諒,若能彼此相愛,我會覺得此生還能過得幸福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