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在2017年的短片版中,有段臺詞詮釋這個詞是代表著專心致意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的意思,電影版中則沒有對這個詞有多的解釋,但片中一種孤獨而生、自己專心過著生活的氛圍,無需言語也表達得淋漓盡致。
盡管,也是這個「不說」成為了劇中母女四人共同的心病與折磨。
我很喜歡淑芳阿姨的表演,從她的姿態就可以讓人入戲,她的身姿始終端正,舉手投足都可以看到她對自己肢體的掌握(每一場拿麥克風唱歌那個手),讓觀眾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高雅、有權力的女性。在劇中,她無論是和女兒、客人、醫護人員,甚至是蔡阿姨對話時,你都可以從她的姿態裡,感受到這個女性無時無刻都用著強大的心理能量在控制住自己、控制住場面,我們也可以從中了解到,這就是她一生以來,掌握住家庭、人生的方式。非常、非常辛苦的方式。
但姿態只是女主角秀英的一面,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她「說」了什麼,和「不說」什麼。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最多的是她對丈夫的怨,對自己要拉拔三個女兒的苦,以及希望女兒們都能發展得很好、家庭圓滿的願望。可能會讓我們想起身邊的長輩們,她們多和我們談的是對生活上的叮嚀、對我們未來的期望,兼雜一些小小的對我們的抱怨,或許有時讓人覺得煩,甚至覺得怎麼老是在說一樣的事情,導致最後關係變得聽而不聞。
可比起「說」,更重要的是秀英「不說」的那些事情,她的脆弱、她的害怕都是她不能說的部分,但在劇中的環境下,不是她不願意說,更難的是她何曾能有訴說的時候。相應的表演上,我很喜歡導演的安排,讓年長的秀英始終沒有爆發性的情緒宣洩、大哭,而是內斂的,極富控制力的,這不僅是符合一個老人發展對於悲傷和挫折的反應,更是飽滿了這個角色的一個選擇。
我們都知道秀英有滿滿地委屈跟恐懼,但她的人生難題,從來不是大哭一場就能簡單解決的,假如她一直是個會任意崩潰的人,她會如何看待自己受娘家的照顧和對娘家的虧欠;又要如何面對自己跟女兒之間想靠近又充滿張力的關係;最後,她要怎麼能接受自己跟丈夫年少時深刻的愛,與最後自己可能不再被愛的恐懼。
所以秀英只能夠忍,hold住自己,眼淚可以在眼眶,但絕不可以落下來。只有這樣自己才不會倒下;也只有這樣才能一家周全。
但她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不說,在三個女兒與自己的母女關係間,各自刻下了深深的印痕。講到這邊我感覺有些諷刺,秀英正是因為種種人生的矛盾,選擇了吞忍、內斂,只希望自己與女兒間能夠緊緊相繫,可由於她以「絕口不提」的人生觀,來養育女兒,反而造就了新的矛盾,而且是和三個女兒,一人一個矛盾。
孫可芳演的小女兒佳佳,可以說是秀英的背骨仔,從小最受寵的么兒,但卻在喪禮這件事上處處跟母親唱反調。先談角色設定上,佳佳的性格上實在最不為我喜歡,加上孫可芳外型年齡的關係,我對於她跟淑芳阿姨是母女關係有些難以接受(我甚至有在想,其實可以把小女兒叛逆的戲分分給大女兒就好了)。
不過我覺得在角色動機上(跳脫觀眾的全能視角),劇情給的細節倒還可以說服人,因為她就是一個「什麼都不知道,覺得全世界都在瞞她,也覺得沒有人認為她長大了」的女孩,所以她激烈的抗爭,縱使要跟母親上演喪禮上的法事battle也在所不惜,或者說若不是這麼受寵的么兒,還找不到合理的動機讓她如此背骨。
而大女兒阿青,跟二女兒阿瑜的故事,則跟母親秀英糾纏的更深了一些,這也是我覺得角色設計上比較巧妙的地方,她們在某個層面都共享了母親生命中的苦跟痛,但各自又發展了不同走向與認同,一個像母親、一個像父親。可嘆的是這兩人心中一樣充滿了矛盾的掙扎,看戲的過程中,我不禁會去想像,是否在父親外遇的當下,實在太痛、太震驚了,兩個當時年幼的女兒(女孩)無計可施,只能抓住她們當時最接近的兩個成人的形象,去盡力模仿,但在最終仍然發現自己只是個女兒,終究無法為母親撫平父親造成的傷。
整齣戲裡面我最喜歡的台詞大概就是阿青的:「我們都知道我不是他,我沒有辦法為他做的那些事跟妳道歉。」,這句話道盡了阿青跟阿瑜的心境,她們兩個都陪母親背負外遇的傷痛,甚或去彌補父親對母親的負累。但當她們成長以後,開始意識到自己在無意間為父母的問題背負了太多時,只好用一種對抗的姿態去試著分出原先就該存在的界限,雖然這個分開一樣是衝突,但也是一種必然。
整體而言我認為這部電影最打動我,又能讓我對許多細節念念不忘的優點是,它很貼近我所認知的台灣家庭,我看到這個家在矛盾衝突下,還能保留綿密的情感連結,姊妹之間各對母親有不滿,但彼此間又有著拮抗的作用,不至於讓其中一方過度衝突,導致家庭破裂。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部電影比想像中溫吞,沒有那種大風大浪的轉折,直到最後,母女之間的關係也依然沒有說得很通。不過我很喜歡結局時秀英的放手,這個放手的轉念,讓我可以想像未來她與女兒間的關係,能更通透而澄澈。下次母女相聚,她們就能說得更多更廣了。
※圖片來源:
孤味官方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