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蘇聯,芬蘭只擁有數量稀少且落後的坦克。芬蘭於獨立後不久的1919年,就從法國購買了第一批坦克—32輛的雷諾(Renault)FT-17。這種坦克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是第一輛採用全方位旋轉砲塔的量產型坦克,在那個時代還算是相當新穎的。這32輛雷諾坦克中,下有14輛是裝備37毫米的皮托(Puteaux)SA-18主砲—「雄性」(Koiras),另外18輛則是裝備8毫米的霍奇基斯(Hotchkiss)Mle1914重機槍—雌性(Naaras)。1920年法國又額外提供2輛,雌雄各一輛。
然而,由於芬蘭無任何生產或研發坦克的能力,同時軍方也因為地形與經驗問題而對這種「新武器」不予以重視,一直到30年代,這些已經老化、落後的雷諾坦克仍在芬蘭現役裝備中,除了因為彈藥統一的因素而將雌雷諾的機槍改裝為芬蘭產的馬克沁(Maxim)M/19-31重機槍以外,芬蘭的裝甲部隊沒有再進行任何更新。
不過芬蘭軍方並不是沒有注意到武器老化的問題,需要新武器來面對日益變化的戰爭。30年代初軍方就武器更新方面進行討論,最終決定於1933年從英國訂購三種坦克進行篩選:卡登.洛伊德(Carden Loyd)Mk. VI型小坦克(VAE 115)、卡登.洛伊德1933型小坦克(VAE 503)與維克斯(Vickers)6噸B型輕坦克(VAE 546),英國人還為此競標案額外免費提供一輛兩棲型的卡登.洛伊德小坦克。最終芬蘭人選擇了維克斯6噸B型,於1936年決定訂購32輛來取代老舊的雷諾坦克。
為了節省經費,購買這些維克斯坦克幾乎是「裸車」,沒有裝備光學瞄準具、通訊系統、座椅,甚至武裝都沒有—芬蘭人預計裝上同時期跟瑞典購買的博福斯(Bofors)37毫米反坦克砲。順帶一提,這些芬蘭訂購的坦克並不是完全原裝型的,因為在製造過程中,英國人發現另一買家—波蘭的訂單中有引擎過熱的問題,因此在芬蘭的版本換了一種較大一點的引擎,因此車體比英國原裝版稍長一點,同時砲塔也因此右移。
這些坦克會送達芬蘭後再進行武器、配置裝配。然而,戰爭來得突如其然,1939年冬季戰爭爆發時,只有26輛維克斯坦克抵達芬蘭,甚至沒有一輛是裝配完畢可以送上戰場的情況。直到1939年末,才有10輛勉強完成裝配。這些維克斯坦克在裝上簡簡單單的座椅、博福斯37毫米主砲,以及國產的簡易十字瞄準具後,即將被投入戰場,而這個戰場就是我們今日的主題—洪卡涅米之戰。
蘇聯:
蘇聯投入冬季戰爭的坦克數量是芬蘭所比不上的,其質量更不是連砲都沒裝的芬蘭可比擬的。自從30年代蘇聯成功基於英國維克斯坦克而發展出T-26輕坦克後,蘇聯裝甲部隊的整體實力都在穩定增長,也發展出各式各樣,各種不同種類的坦克。這裡就只簡單介紹三種蘇聯在冬季戰爭中最為常見的坦克—T-26輕坦克、BT輕坦克與T-28中型坦克。
此時蘇聯坦克類型類似於英國人的模式:伴隨著步兵行動、行動緩慢的步兵坦克,如T-26與T-28;突入與側襲用、高機動性的騎兵坦克,如BT系列輕坦克。這兩種類型的坦克都有被運用於冬季戰爭,但由於芬蘭深厚的積雪與茂密的森林,兩種類型的坦克都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在對付芬蘭的戰爭中,這三種坦克通常都一同被編入蘇聯的裝甲部隊中,因此沒有明顯的任務差異。
T-26是蘇聯基於英國維克斯坦克所發展出來的蘇聯國產輕坦克,有將近50多種延伸型號,從噴火坦克(Flame Tank)到遙控坦克(Teletank)都有以T-26為基礎發展出來。當然,最常見的還是標準型的坦克—配備主砲或機槍的裝甲載具。標準型T-26主要有兩種配置:配備兩支DT機槍的雙砲塔版本(1931型)與一門45毫米20-K主砲與一支DT同軸機槍的單砲塔版本(1933、1938/39型),1934年起蘇聯開始只生產後者的版本,但二者都有被投入冬季戰爭中,也是戰爭中最常見的蘇聯坦克。除此之外,也有部分T-26裝備了通訊系統,砲塔外圍有明顯的一圈「環狀天線」。
BT系列是同期蘇聯生產的另外一種輕坦克,主要量產型為BT-5與BT-7,二者差異不明顯。武裝配置跟單砲塔型的T-26是類似的(有些型號砲塔後方還裝有額外的機槍),裝甲也差不多,落在10至20毫米左右,可以抵擋大部分的步兵輕火力,但卻難以抵抗同時期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步槍(Anti-Tank Rifle)、火砲或其他爆炸物。相對於T-26,BT擁有適合複雜地形的克里斯蒂懸吊(Christie Suspension)與更好的引擎,因此機動性與速度都比T-26更佳。然而,這種優勢並不適合大雪紛飛、森林茂密的芬蘭,它們在芬蘭的表現比T-26更為糟糕。同樣的,一樣有「環狀天線」砲塔的版本。
T-28是同時期蘇聯的中型坦克,是一種典型的步兵坦克,用於步兵支援上。武裝配置上擁有一個配備火砲、同軸機槍、後方機槍的主砲塔,以及兩個配備DT機槍的副砲塔。裝甲方面比前二者輕坦克略厚一點,但仍扛不住芬蘭人的博福斯37毫米反坦克砲之攻擊。投入芬蘭的T-28有兩種型號:使用短管76毫米KT-28主砲(1934型)與長管76毫米L-10主砲(1938型)—後者在冬季戰爭更為常見。與T-26與BT一樣,有「環狀天線」砲塔版本。
T-26與T-28是冬季戰爭最為常見的蘇聯坦克,BT則相對沒有那麼常見,這可能與部屬方針有關。這三者皆是符合30年代標準的坦克,雖然稱不上「無敵」,但面對缺乏重武器與反坦克武器的芬蘭人來說,這些龐然大物就足以讓他們產生恐懼感。它們在冬季戰爭中糟糕的表現與嚴重的損失主要是戰術失誤與缺乏良好的步兵-坦克偕同有關,並不是這些坦克的「硬體」問題。
洪卡涅米之戰的蘇聯方主角,是芬蘭維克斯坦克的血親—T-26輕坦克,因此某方面來說,算是一種「兄弟鬩牆」。
二、捲土重來:蘇聯的第二波攻勢
當1939年11月30日蘇聯對芬蘭發動全面攻擊之後,蘇聯領導人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 1878-1953)認為能在兩周內佔領芬蘭或迫使其投降,迅速的結束這場「衝突」。然而,雖然蘇聯軍隊在一周內就推進數十公里,僅面對芬蘭薄弱的抵抗,但那只是芬蘭整個遲滯作戰的一部分,至12月8日,除了北方的佩察摩(Petsamo)一帶的進展較為順利以外,蘇聯大部分攻勢都停滯了,尤其是關鍵性的卡累利阿地峽(Karjalankannas)。原因有很多,這裡就不詳談,總而言之,在整個12月至隔年1月初,蘇聯對芬蘭的進攻相當失敗,不但未能達到目標,損失也相當慘重。
經過1個月左右的停滯,蘇聯也進行了沉重的反省,並陣前換將,以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Semyon Konstantinovich Timoshenko, 1895-1970)取代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Kliment Yefremovich Voroshilov, 1881-1969),成為蘇聯方面的新指揮官。除此之外,戰略與戰術方面也做了大變動,並放棄全線進攻、攔腰芬蘭的策略,改為集中進攻卡累利阿地峽。
1940年2月開始,蘇聯對芬蘭發動了第二波攻勢,比12月更為強烈、規模更大,且更有效率,這讓已經逐漸耗盡資源與精力的芬蘭人措手不及。就在兩周內,蘇聯就突破了幫助芬蘭人擋下第一波攻勢的曼納海姆防線,很快地,蘇聯軍隊就逼近了芬蘭在卡累利阿地峽的第一大城—維普里(Viipuri),若是丟了這座城市,芬蘭內陸就不保了。
芬蘭軍隊在曼納海姆防線被擊破後,開始後撤到後備防線繼續抵禦與延遲蘇聯的進攻,希望能為英國與法國承諾的支援爭取點時間—實際上這兩個大國並不怎麼想放心思在這兒。但除了防禦之外,芬蘭也試圖像12月一樣,對蘇聯發動反擊以挫蘇聯軍隊的銳氣,甚至希望能藉此取回一些據點。就在2月25日,芬蘭方面決定拿出他們一直沒有在戰爭中使用的坦克投入一場反擊戰—洪卡涅米之戰。
三、出師不利:洪卡涅米的戰鬥
洪卡涅米(Honkaniemi)是位於維普里東南方數公里的一座小鎮,因為正位於列寧格勒(Leningrad)至維普里的鐵路上,因此具有相當重要的關鍵地位,蘇聯佔領這裡能加速對維普里,甚至芬蘭內陸核心區域的進攻,也能作為重要的部隊集散地;反之,芬蘭若是佔領該地,便能暫時阻止蘇聯進一步的侵略。這個小鎮在2月前半就在蘇聯勢如破竹的攻勢中被蘇聯所佔領,可以說是蘇聯為進攻維普里的前哨之一。芬蘭方面決定集結一批部隊,對此地發動反擊來重新佔領這關鍵地區。
芬蘭在冬季戰爭前有一支裝甲營(Panssaripataljoona),下屬五個裝甲連(Panssarikomppania),其中兩個連裝備著老舊的雷諾坦克,另外兩個裝備當時還沒完成武裝配置的維克斯坦克,剩下的一個連則是後勤單位。到了1940年2月初,芬蘭勉強湊出了一批已經有武裝的維克斯坦克,他們決定派出其中的第4連(Panssarikomppania 4, 4./Pans. P)參與他們計畫的反擊作戰。該連擁有13輛已經裝配博福斯37毫米砲的維克斯坦克—他們是這次的芬蘭方主角。
芬蘭方面駐紮於此區域的第23師原先計畫以六個步兵營、四個砲兵營與裝甲營第4連來對付已經推進到維普里南郊的蘇聯第84師。但由於時間緊迫,急於發起行動,而將參與的部隊減少至四個步兵單位—第67步兵團(Jalkaväkirykmentti, JR 67)第1營(I/JR 67)、第3獵兵營(Jääkäripataljoona 3, JP 3)、第1獵兵連(JK 1)與第14步兵團第2營(II/JR 14),以及裝甲營第4連,與負責支援與開幕砲擊的兩個砲兵營。
蘇聯方面則是第84師的主力部隊,有一定數量的T-26輕坦克與T-28中型坦克—他們隸屬於該師麾下的第35輕坦克旅第112獨立坦克營。碰巧的是,蘇聯方面也計畫於2月26日中午對芬蘭發起進攻,因此駐紮於洪卡涅米的守軍比芬蘭方面想像的還要強大許多。經過之前與芬蘭作戰的經驗,蘇聯人已經知道如何利用坦克擺出防禦陣形,因此無論是何種突襲,芬蘭人都無法像以往一樣相對輕鬆地擊敗對手。
戰鬥計畫是這樣的:芬蘭部隊由洪卡涅米東北與西北方向朝小鎮進攻,裝甲營第4連的坦克們會在獵兵的偕同下從東北方向進入戰場,並在第67步兵團從西北方向的支援取得小鎮西北方的控制權,會合後會協助第67步兵團繼續往東南方進攻,掃蕩整個小鎮,把蘇聯部隊驅逐出去。
部隊在2月25日至26日之間的晚上於洪卡涅米東北方3公里外會合,然後開始朝各自的進攻出發點前進。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第4連的5輛維克斯坦克就因為機械故障或地形原因而在半路癱瘓或損壞,戰鬥還沒開始就先自損實力—芬蘭惡劣的地形與天氣對雙方的坦克都是一樣的。部隊約於2月26日凌晨4點抵達定位,第4連指揮官給剩下的8輛坦克分配任務,6輛坦克用於支援獵兵營麾下的第2、第3獵兵連從東北方向往西南方向進攻,剩下兩輛則與劃分出來的第1獵兵營鞏固進攻點的東部,即芬蘭方的左線。
進攻行動預定於凌晨5點開始,然而預定的開幕砲擊因為與砲兵失聯而延後行動至6點15分。意外又再次發生,這次砲擊是來了,但有幾發落到了芬蘭方的出發點,還造成30幾人的死傷,使進攻時間再次往後推遲一個小時。衰事連連或許就是這樣,好不容易終於可以發動進攻,又有兩輛坦克因故喪失戰力,現在芬蘭只剩下6輛維克斯坦克可以行動。但這些坦克也下場不好,除了1輛因為無法越過壕溝而卡住,勉強撤退才逃過一劫,其他5輛都在蘇聯坦克與反坦克砲無情的打擊下被擊毀,而其中又只有3輛成功闖入敵陣中奮戰一波才壯烈犧牲。按照芬蘭人的紀錄,他們擊毀了3至9輛左右的蘇聯T-26,蘇聯方面的紀錄則表示沒有遭到損失。雙方的紀錄可能都不準確,因為當天視野並不好,而蘇聯也有謊報的前科。這些被擊毀或拋棄的芬蘭維克斯坦克,甚至後來被蘇聯人帶回國當戰利品展示……
步兵方面也沒有順利到哪裡去。從西北方向進入的第67步兵團第1營僅前進200公尺,就遭到強大的火力壓制而動彈不得。東北方向進入的第1獵兵連成功抵達洪卡涅米外圍的鐵路,但也僅止於此。由第2、3獵兵連組成的主要進攻力量設法從東北方向突破鐵路區,也勉強推進了200公尺,但還是遭到了頑強的火力而被迫停了下來。
這場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從7點多開始進攻到早上9點就逐漸停止行動了,芬蘭指揮官最後於10點收到停止進攻與撤退命令,於隔日2月27日將剩下的8輛坦克轉移到附近的勞塔蘭皮(Rautalampi)負責反坦克任務。步兵們也開始撤離小鎮—雖然他們才踏進去幾百公尺而已。這場戰鬥以芬蘭恥辱性的失敗收場,不但目標沒有達到,還在過程中發生數次友軍誤擊—因為坦克缺乏通訊設備,也無法與友軍步兵聯絡,曾經發生過芬蘭步兵將友軍的維克斯坦克誤認為蘇聯T-26的情況,造成慌亂竄逃的事件;蘇聯方面也發生過誤認的情況—畢竟這兩種坦克來自於同一個血脈,而且無論是芬蘭士兵或蘇聯士兵,都不太看過芬蘭坦克,因為他們在冬季戰爭大部分時候都待在大後方。
此戰之後,芬蘭失去主動反擊的機會,蘇聯開始展開行動。而那些撤退的8輛坦克在日後參加了一些小規模的戰鬥後損失了3輛。不久後,蘇聯攻擊維普里前夕,這場冷冽又血腥的戰爭宣布結束了。
以下列出參戰的6輛維克斯坦克的詳細情況,他們分別是644號、648號、655號、667號、668號、670號車:
- 644號車:在戰鬥中陷入壕溝,砲塔被敵火摧毀,成組員棄車,最後該車被芬蘭回收。
- 648號車:衝入敵線最深處(約500公尺)的一輛,僅車長生還棄車。
- 655號車:在突擊過程中被反坦克砲命中摧毀,全員陣亡。
- 667號車:最英勇奮戰的一輛,堅持對抗敵人直到被摧毀,擊毀2輛敵車。全員陣亡。
- 668號車:車輛被樹木困住,最後被反坦克步槍命中引擎,僅駕駛生還棄車。
- 670號車:擊毀1輛敵車後引擎因故癱瘓,所有成員均生還並棄車。
四、內視反聽:試析芬蘭失敗之原因
芬蘭在蘇聯第一波攻勢時表現優異,能夠以少量的部隊對抗,甚至打贏數量有幾倍之多,且素質也不差的蘇聯部隊,為何在這次戰鬥中表現如此拙劣?除了蘇聯已經記起教訓、捲土重來以外,芬蘭方面本身也存在許多問題。以下就針對此點稍作簡單的分析。
- 敵情不明:芬蘭方這次急於行動,完全未進行偵查就開始作戰。可能與時間因素、兵力不足與兵力士氣有關—他們都是從曼納海姆防線撤下來的疲憊戰士。未進行偵查就會造成敵方實際實力不明,同時也不了解對方的部屬情況,這在戰爭時是會吃大虧的。另一項致命錯誤就是一開始的失誤砲擊與延誤,這反而讓蘇聯方面有了芬蘭即將進攻的情報。
- 兵力不足:除了裝甲營第4連,集結的步兵部隊主要是前線撤下來的殘兵敗將,雖然經驗豐富,但兵源不足、後援缺乏、士氣低落。這點從計劃階段的參與數量裁減就能看出,因為其他地區也需要部隊,而此時芬蘭已經連預備隊都用鑿了,無法再抽調任何部隊。相對的,蘇聯還有源源不絕的預備隊與支援部隊。
- 經驗不夠:相對於步兵經驗豐富,裝甲兵就只經過簡單的基本訓練,更沒有所謂的戰術可言。基本上這些坦克只有個基礎目標,實際進入戰場就是各自為戰,不像蘇聯裝甲兵能熟練地展開攻擊或防禦態勢。這在裝備使用上的熟練度也產生了明顯影響,砲彈裝填速度、砲塔旋轉速度、戰況分析與反應等都與他們的敵人有明顯的差距。
- 通訊不能:砲兵營與前線的通訊依賴有線電,因此容易被炸斷或其他原因造成斷訊。而芬蘭的維克斯坦克也未裝備通訊裝置,坦克之間無法聯繫行動,也無法與步兵聯繫,形成坦克各自為戰的狀況、與步兵無法偕同的情況,這會造成誤擊、誤判與判斷死角的問題,也會令戰鬥效率大減。這點在蘇聯部分裝甲部隊也有同樣的情況。
- 氣候不佳:此時仍然在積雪,且是冬季戰爭期間最冷的一個月,對坦克引擎與行動都帶來重重障礙。密布的森林、沼澤地與壕溝的環境,同樣帶來困境。這些障礙對蘇聯坦克是一樣的,但對於需要移動的進攻方傷害更大。同時,戰鬥期間發生的濃霧也造成視線降低,影響了命中率與判斷力,對步兵或坦克都是如此。
- 裝備不行:雖然芬蘭的維克斯坦克跟蘇聯的T-26輕坦克同屬一家族,但芬蘭購買的外銷版本並沒有附上瞄準具,國產的瞄準具又相當簡陋,只有基礎的十字線,並無法進行有效的測距。除此之外,有些車輛甚至沒有駕駛的座位與維護零配件,這些硬體問題都嚴重影響戰鬥效率。
這畢竟是芬蘭裝甲部隊的初戰,表現差強人意其實是預料之中的事,但重點是能否從經驗中學習。是的,芬蘭學到了,他們在冬季戰爭結束後「內視反聽」,對內檢討與重新編制,並加強訓練;對外學習新戰術,並獲得新裝備。從芬蘭裝甲部隊在1944年夏季對抗蘇聯的優秀表現—塔利-伊漢塔拉之戰(Talin–Ihantalan Taistelu),我們就能看出芬蘭的裝甲部隊有顯著的進步,他們比起4年前有更好的訓練、更優的裝備、更有計謀的戰術、更能適應環境,以及保家衛國的精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