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不強求、自然能賺錢?
作者施昇輝曾任職於證券業,在中年時離職成為全職股票投資人,接著將其投資心法集結成冊,除了以其「簡單的」操作模式淺顯易懂聞名以外,其著作也有許多篇幅在描寫正向的人生態度。
本書以 24 篇短文來說明作者本身的投資心法以及其人生哲學,之所以命名為「佛系」,便是引用時下流行用語,表示不強求、不做多餘的努力便希望能有所成效。
這次節錄三點有趣的議題做分享:(只對如何操作有興趣者可直接跳過前兩個議題)
投資與理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簡言之,投資是理財的一部份,但是理財卻不一定等於投資。
投資本身的目的就是在追求更高的收益,通俗點來說就是賺錢。
而以定存為例,目前台灣定存的年利率約為 1 % ,但目前每年的通貨膨脹大約是 2 ~ 3 % 。也就是說過了一年後雖然帳面上有賺錢,但是這筆錢在一年後的「實質購買力」已經降低,以投資的觀點而言,定存的虧損是必然。
但是作者便非鼓吹大家不要存錢,因為人生總有風險,支持基本生活開銷的本錢還可以說是人生尊嚴的底線,只是若錯將定存視為投資,那麼勢必得不償失。
除了存錢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經常與投資混淆的理財方式,也就是保險。
保險的初衷是在意外發生時能夠降低損失,像是常見的意外險或是旅平險等等,便是希望在憾事發生之後,最少能有取得理賠以降低意外造成的傷害。
換句話說,若以保險的觀之,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可以領回那些理賠而祈禱自己出事,保險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賺錢。
此時或許會有人說市面上的確有很多儲蓄險以及投資型保單,但是作者認為這些複合型的保單在深究後其實只比定存好上一點,報酬率仍是偏低,而且資金會相對長期的無法動用。
作者指出假設讀者在購買保險時,若挑選「消費型」的保單而非「投資型」的保單,其保費會低上許多。故建議讀者還是回歸保險的本質:保險是追求保障而不是追求賺錢。
基金背後與人性拉扯的利害關係
投資工具百百種,從基礎的股票、基金、到進階的期貨或是選擇權。或是近年來興起的加密貨幣或是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到底什麼才是適合的投資工具。
作者在本書並未詳述各種投資工具,除了股票與基金略有介紹外,其餘僅有一個建議:不懂就不要碰。
而書中對於基金這種投資工具背後所牽扯的人性有較多的篇幅。
基金這種投資工具簡言之就是由一位基金經理人,負責將一群投資人的錢拿來做投資,其中經理人的獲利來源可能是固定的薪酬以及基金上漲所帶來的績效,而投資人的獲利便是基金價格的漲跌或是配息。
而基金又可以簡單的分成「主動型」與「被動型」,其中兩者的差別在於基金經理人的操作模式,主動型是根據他個人的分析去選擇投資組合,而被動型則是透過一套既定的規則或是演化法。
換言之,主動型基金牽涉到較多的資訊、分析等「人為判斷」,而被動型基金則是照表操課。
在這種凡事轉求高度專業與高度分工的社會中,術業有專攻,多數人的本業畢竟不是投資,所以將這種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似乎非常的符合現在社會的分工模式。
但是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作者提出三種情況作為探討:
- 經理人操作的是其他投資人的錢,而經理人的收入原則上是管理費及績效,但是操作的畢竟不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不容易相信他在操作上會等量的愛惜與謹慎。
- 假設因為自己的操作績效極好而被其他基金公司高薪挖角,很難相信經理人會死守崗位,畢竟這是個自由流動的市場。
- 有個上市櫃公司或是主力作手給基金經理人請其配合炒股,在股價高檔時賣給他操作的基金,或許短時間內還可以讓基金的績效變好看,這種誘惑很難抗拒。
當然上述三種情況不一定會朝負面的方向發展,但是這部分撇除掉所有技術分析與操作、僅僅探討人性的利害關係非常值得思考。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將錢投在主動型基金就等於是將盈虧的成果完全交給別人,而且不管怎樣都還要付管理費,那還不如自己操作就好。
那麼聽起來作者非常不推薦基金這種投資工具囉?
其實不盡然,作者最推薦的反而也是基金,不過是前述的「被動型」基金。
真正的佛系投資法
承上,作者於本書最推薦的被動型基金、以台灣為例便是俗稱台灣 50 、股票代號 0050 、由元大投信所推出全名為「 元大寶來台灣卓越 50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被動型基金。
假設讀者對於各種技術分析與專有名詞解釋毫無興趣,只在意要如何操作才可獲利,作者也提出了簡單易懂的教戰守則:
假設讀者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只在於如何操作,那麼便可就此打住。
台灣 50 簡單來說就是追蹤台灣上市櫃公司市值前 50 大的企業,透過一套機制去控制其持股成分的比例,購買 0050 等同於購買台灣前 50 大企業的股票。而K值則是技術分析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指標,便非本書重點。
小結
回到本書書名佛系理財,便回歸到作者的投資哲學:
在投資這塊領域,個人績效鮮少贏過大盤,而且「並不是投入越多努力便可取得更多收穫」,與其兢兢業業的研究台股 1,600 檔上市櫃股票,不如用更省力的方法購買被動式基金,在不影響自己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投資賺錢,也不必每天生活的提心吊膽。
最後作者引用一句巴菲特的名言:
If you’re on the wrong road, running is useless.
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是徒勞的。
先釐清自己的需求與目的,再尋找正確的方法,接著嚴守紀律付諸執行,最後盡興享受結果。
以上可說是看完本書後的感想,這套模式或許不僅適用於投資理財,也適用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