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FIRE」風潮從歐美吹進台灣,越來越多書籍、文章討論這個現象,更出現好幾位「FIRE達人」,實踐、推廣符合FIRE精神的生活方式。 所謂的FIRE就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縮寫,亦即「財務自由、提早退休」。它有以下幾個關鍵:
一、在身心狀態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生活開銷,也就是很多專家提醒的「學會分辨『需要』與『想要』」。 二、採取相對低風險、又能提供合理報酬的投資策略增加資產,最終依靠「被動收入」過退休生活(請參考
投資無絕竅,唯有兩心法)。 三、提早退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天天無所事事過爽日子,而是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但無法帶來足夠收入(養活自己與家人)的事業(請參考
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
我將在本文分享自己的FIRE生涯,並從身心科醫師的角度,根據心理學概念,提供可行且有益身心健康的FIRE實用操作原則。
正文開始前得先提醒一個重點:FIRE並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正如我常說的這句話:人生中的每一個決定,絕對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且是「當下」依據「內外在條件」評估後所做出的決定。
因此,你沒有必要非得這麼過生活,但你絕對應該花時間瞭解「FIRE」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理由文末會說明。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從高中開始就常常思考人生的意義,想到整夜睡不著。國文課時,規定兩節課要完成的短篇作文,我總喜歡把它帶回家寫成數千字的中篇小說。 最想讀的是哲學系、文學系,結果因為成績不錯,所以立刻被(所有長輩)打槍。退而求其次想讀心理系,結果最終就範於父母的「軟硬兼施」讀醫學系,但至少說好了以後要走精神科(當年是備受異樣眼光看待的冷門科別)。
退伍後如願進入精神科擔任住院醫師,結果28歲工作一年後,就告訴主任「我不想當醫生,想當作家」,然後毅然離職在家當起SOHO族。收入微薄也就罷了,還差點被逐出家門,結果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繼續當醫生賺錢養家。
通過專科醫師考試兩年後,2007就在幾乎沒有病患基礎的狀況下離開醫院,自行開設當時雙北地區屈指可數的身心精神科診所,為提供對得起自己與個案的身心科門診而奮鬥。至於代價,則是腰斬以下的收入──然而儲蓄的速度並沒有減緩多少。原因是,我和老婆都越來越不在意「物質」方面的享受,生活也越來越簡單。
- 最大的生活開銷除了房貸,就是平均每年一到兩次的國外旅行。而且我們喜愛自助旅行,不但習慣搭乘廉價航空,偏好入住民宿hostel、青年旅館HI,甚至數次背著帳篷出國露營,連住宿費都省了。
- 常常一餐夫妻倆總計吃不到100元的自助餐,一年吃不到5次大餐(對我們而言,兩人一餐超過800~1000就是大餐了)。除了偶爾與家人聚餐(而且僅限於二等親以內),幾乎罕有與其他親友見面或應酬。
- 多年來全家人的交通工具只有一部100cc三陽機車,四輛中價位捷安特自行車(前兩輛早已網拍折現)。交通方式幾乎都是大眾運輸工具,很少搭計程車(女兒出生後依然如此)。
- 手機平均三、四年換一支,最貴不超過7000,兩個人的門號都是99元吃到飽。
- 最大的嗜好「閱讀」,在市立圖書館就能得到滿足(還能免費借閱大量DVD,只差不是院線片)。家裡沒有電視、音響、遊樂器。
- 直到最後一天上班,我穿的襯衫、卡其褲仍然是診所剛開業不久時買的那一套。工作之餘則是固定兩套機能衣褲(露營健行時的基本配備)互換。我和老婆的鞋子都不到五雙。
- 女兒(才剛滿5歲)的食衣住行等必要開銷也和我們一樣簡樸,比較大的花費只有教育費用。因為我們堅信對子女而言,比起提供大量「物質」(包括課外才藝),品格與個性的養成才是關鍵,父母的陪伴及以身作則才是重點。
在診所燃燒了13年半以後,2021年初我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一方面是全心投入我從高中時期就很想做的事(雖然陸續出版了四本書,但在工作壓力下只能斷斷續續不穩定的創作),另一方面則是以其他方式貢獻自己(比起「看門診」一次幫助一位個案,我認為透過文字傳達所思所學的力量更大、影響更廣)。
雖然直到近年才得知「FIRE」的概念,但回顧我的人生,其實早就開始以FIRE的精神過生活了。 包括:很早就確定(而且反覆確認)自己這輩子最想從事的「志業」是寫作、傳達理念;犧牲高收入離開醫院,到比較符合自己生活形態(不用值夜班)與看診理念(追求醫療品質、降低看診人數)的診所工作;在不犧牲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支出於「需要」而非「想要」的開銷,加快資產累積速度;有「足夠過生活」(也就是不能花大錢享受奢華生活)的儲蓄以後,選擇退休投入真正想從事的志業,不再為了「錢」而工作。
最大的問題來了: 支出於「需要」而非「想要」的開銷,聽起來很簡單的一句話,執行起來卻往往不是那麼一回事。
用常見的例子說明:一個月入不到30K的小資族,如果能每天省下一杯珍奶或咖啡的花費,一個月就能多存2000多元,為什麼卻很難做到?一個月入300~400K的醫師,如果每年少吃幾次大餐、少喝幾瓶高價紅酒、少住幾次五星級飯店,一年就能多存幾十萬,絕對可以提早好幾年退休,為什麼卻很少人這麼做?
究其原因,美其名為「小確幸」、「享受人生」,但其實有不少是「缺乏其他能讓自己抒解壓力、享受人生的策略」,所以採取最方便、也最直接了當的方式:「花錢買快樂」,來達到目的。
當然,如同我前文所說,FIRE絕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更不可能適合每個人:
- 如果你的工作正好是你「熱愛」、而且極希望從事一輩子直到進棺材那天,那你把收入的大部分花在享受,花在「想要」而非「需要」的開銷,我當然舉雙手雙腳贊成,同時恭喜你。
- 但如果只是將工作當成「謀生」的手段,根本不是你真正想做的,甚至做得心不甘情不願,那麼把辛苦工作賺來的錢花在「想要」而非「需要」的開銷,使自己被迫拉長工作年限、延後退休,嗯...怎麼看起來好像天竺鼠跑滾輪,再怎麼跑還是在原地?
其實,要做到「支出於『需要』而非『想要』的開銷項目」,並不表示你要犧牲「所有」的人生樂趣,只需要「減少」用「花錢」來得到樂趣的頻率。換句話說,你要能找到花錢買快樂、花錢讓自己放鬆以外的「替代方案」,找到的替代方案越多,就能省下越多錢,加快儲蓄速度,進而提早退休(註)。
就我的親身經驗來說,當年在醫院工作時收入雖高,但是常常要嗑零食、吃大餐、甚至借酒消愁,才有辦法抒解壓力,讓自己有辦法「撐」下去繼續工作。
開診所以後雖然收入減半,但是有更多彈性時間可以從事閱讀、寫作、運動、旅遊、打電動等活動(替代方案),幾乎不需要「花錢買快樂」,光是「心靈饗宴」就很足夠了。
接下來就從心理學、身心醫學觀點切入,從「觀念建立」與「操作執行」兩方面分享我的建議。
抽象的「觀念建立」原則 - 認識「慾望」 滿足慾望是動物生存必須的,不管是食物、飲水、性、愉悅感皆然。它牽涉到腦內「多巴胺」(dopamine)系統,能讓人產生足夠的驅動力,以進行生存必須的活動。
- 釐清「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 隨著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展,除了自古以來的生存需求以外,有越來越多與生存沒有「直接關連」的慾望進入人類的「選項」,比如吃美食、喝美酒、看影集、玩手遊。更麻煩的是,這些「短期利益」常常與我們的「長期利益」發生衝突:吃美食滿足立即的口腹之慾,長期下來造成三高問題;玩手遊滿足立即的心情愉悅,造成讀書時間減少,長期下來課業表現變差。
- 以「疏導」取代「克制」 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只要牽涉到「多巴胺」,就很難以「克制」、「壓抑」來解決,必須靠「疏導」、「替代」來處理。這正是「成癮」的解決關鍵:酒癮不可能光靠克制不喝就能成功戒酒,3C成癮不可能光靠禁止、限制手機使用就能成功戒除,賭癮就算真的把手剁了也不會有用。
具體的「操作執行」策略 - 先將短期利益當作「獎賞」,慢慢培養其他符合長期利益的行為模式 喜歡玩手遊可以,但是必須先完成「相對而言沒那麼想做的」、「符合長期利益」的行為(比如讀一章教科書、寫完一段報告)。
最明顯的好處是,這麼做可以兼顧個人的短期與長期利益。更深一層的好處則是,只要持續執行下去,當長期利益發揮作用(比方成績進步、報告被肯定),也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原本「沒那麼想做」的事,逐漸變得「越來越想做」。
- 學習「找」不同樂子 面對短期利益,必須學習釐清其「核心」:究竟自己哪方面的慾望、需求被滿足了?接下來,才有可能用其他「替代方案」來取代、疏通。
比如:如果釐清沈迷於追劇的原因是可以投入情節中、忘卻生活中的不愉快,可以嘗試採取看小說、聽音樂來達到類似效果。
又比如:很多人喝酒是為了放鬆心情、幫助入睡,可以改採睡前從事放鬆活動、學習靜坐冥想等,相對較健康又能達到類似效果的方式。
- 「體會」、「習慣」不同的可能性 當然,上述的取代方式不見得能很快發揮效果,畢竟已經習慣原本採取的自我滿足方式,而且「強度」也有落差。因此,配合第一點「先將短期利益當作獎賞」,是可行的策略。重點是,必須透過持續的練習、體會,才有可能將新的方式轉變為「習慣」,進而發揮最大效果。
- 「可替代性」的重要 單一策略容易在不同內、外條件受限下難以執行,因此有必要尋找、培養數個不同的替代方案,因人、時、地選擇。
比如:若是只採取「看小說」這個單一策略來取代追劇,萬一當天沒有想看的小說,或者人在外地忘了帶小說,當然就失效了。
又比如:遇到壓力就暴吃甜食,一般建議是採取改吃熱量較低、或者較健康的類似食物來降低傷害性。問題是,這些較健康的食物往往價格較高,對經濟的影響較大。若只有「準備」這個替代策略,萬一遇上減薪、甚至失業,不就只能舉白旗投降了?
附帶一提,「
自制力」在上述訓練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自制」讓你健康又年輕〉一文中有關於自制力的最新研究結果討論,歡迎讀者進一步瞭解。
我在前文提過:FIRE並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在本文最後,我要再補充一句:然而,FIRE卻是這個時代「最可行」的生活方式。
此話怎講?
就算沒有COVID-19造成的全球經濟混亂、貧富差距惡化,近幾年如AI、5G等科技發展,已經遠超乎前人所能想像。對於10年後、20年後工作型態的預估,或者講白一點:將來哪個工作最可能「賺錢」,其實眾專家已經意見紛歧、莫衷一是。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最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這個關鍵字,在此我先簡短告訴大家:包括醫師、律師、投資理財專家這些向來被認為最有機會「賺大錢」的工作,都已經被列入「即將被AI取代的工作」。反而是創意、教育、心理、心靈等「抽象」且向來被認為「沒錢途」的工作,是較難被AI取代的領域。
繞了一大圈,還是這句已經被說爛的老話:請選擇你真正想做的工作。因為,既然不知道將來哪個工作有「錢」途,與其用「賭」的,還不如選擇你喜歡的、真正想做的工作。
但是這麼一來,現實的經濟問題怎麼辦?此時,就是「FIRE」派上用場的最佳時機了。
- 先學會怎麼過符合FIRE精神的生活。
- 如果老天眷顧,你(或者子女)選擇的工作在未來正好能賺大錢,「由簡入奢易」,不用擔心自己不知道怎麼享受、怎麼花錢。
- 如果運氣不好,至少你所從事的是自己喜愛的工作。而且如果哪天工作累了,還是能依照一直在進行的FIRE計畫提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