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觀察日記. Ep 4 | 人老了本來就會這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來源:Kaiser Health News
我常聽到很多人對於失智症的想法非常直觀, 反正人老了、年紀大了本來就會這樣。這樣的想法也同時透露著「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的隱喻;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的隱喻不就等於接受宿命論的劇本嗎?所有人都逃不出老化的時間牢籠,所以我們必然會需要有營養補品來延緩我們對於衰老的無能為力。

我在淡水採訪一位84歲的阿嬤,雖然行走較為緩慢但精神依舊非常好,甚至能將她從小到大的旅遊、工作、人生經歷分享的一清二楚,每天晚上還會親自去餵貓。所以並非是年事已高的人就會有失智症,從這句的邏輯再順推下去,也並非是年輕人就不會得失智症;事實上,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推估指出,2017年,全台灣約有1.2萬人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舊稱:早發型失智症患者)。也就是說,病人的年紀不到65歲,卻已確診為失智症。(來源:明明還年輕,怎麼可能有失智症?

對於這種「因為這樣所以這樣」的單向邏輯,讓我想到之前還在台式餐廳工作時的記憶,我所工作的餐廳是一間中高價位的台式料理,因此來用餐的經常是董事長、經理級的人物。台灣人的辦桌文化在這裡被發揮到極致,每一桌的桌菜一定要擺滿,甚至要堆到沒有位置放餐具,用以展示對於賓客的氣度;說白了,就是合理的鋪張浪費,因為每一次都不會有人真的吃完,打包回去的客人也是屈指可數。我曾對這樣的辦桌文化感到困惑而問了老闆,老闆卻是習以為常的回應我:

「文明發展就是會有一定的污染」

每次下班看到廚房後面滿溢的廚餘,那些廚餘桶似乎就是為了餐廳開張的準備。
如果我們把這樣若P則Q的單向邏輯(因為老了所以就會得失智症)套用到所事情上,那我們將無法看見其他可能的成因,也看不到潛在的解決方法。失智症的成因目前在醫學上仍不明,阿嬤的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也曾跟我說

「這有可能是因為神經分泌的問題,而導致記憶損傷進而影響生活起居」
  • 可能
連醫生也是持保留態度,那我們又如何能說失智症是衰老必然的附帶狀況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216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透過那些磨損特別嚴重的按鍵,說著平常阿嬤不會跟我說的事
來自喬治亞州的Lawrance 跟我提到,「有次媽媽在紐約生病了,我立刻跟學校請假買了機票去紐約探望她。」我當時非常感動而說:「你媽肯定很照顧你吧!」令我驚訝的是,Lawrance 只是回應我「我覺得這沒什麼,因為我很愛我媽而且也很在乎她呀!」我不禁感到疑惑,這樣純粹的愛是如何產生的?
適逢過年期間,在外地的親戚都在初二這天回來了;在這日子,通常我們家會準備一整桌的辦桌料理,換得那些親戚口中單板且劃一的恭維。這樣的團員往往只有那幾分鐘的存在感,
透過那些磨損特別嚴重的按鍵,說著平常阿嬤不會跟我說的事
來自喬治亞州的Lawrance 跟我提到,「有次媽媽在紐約生病了,我立刻跟學校請假買了機票去紐約探望她。」我當時非常感動而說:「你媽肯定很照顧你吧!」令我驚訝的是,Lawrance 只是回應我「我覺得這沒什麼,因為我很愛我媽而且也很在乎她呀!」我不禁感到疑惑,這樣純粹的愛是如何產生的?
適逢過年期間,在外地的親戚都在初二這天回來了;在這日子,通常我們家會準備一整桌的辦桌料理,換得那些親戚口中單板且劃一的恭維。這樣的團員往往只有那幾分鐘的存在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根據台灣本土的流行病學統計,失智症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在 70 歲以上的族群中,每增加 5 歲,失智症的盛行率就會加倍。此外,80 歲以上的族群中,約每 5 人就有 1 位是失智症患者。 換句話說,年齡是失智症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隨著台灣社會邁向高齡化,失智症的盛行率預計會持續攀升,對
Thumbnail
隨著人口老齡化,失智症已成為全球健康議題之一。不僅老年人受其影響,失智症年輕化的趨勢更令人關注。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有將近30萬失智人口,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數字在未來40年內可能翻倍至約88萬人。腦年齡偏老往往是腦部健康亮起的警示燈...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好慘呀!!!我都不知道希望92歲的你,可以保持清醒,還是一點都不清醒比較好。。。如果你92歲還是腦筋靈活,那麼你就會知道世界只剩下你一個,到時候你的看護應該是AI機械人,你吃的所謂的食物也是lab grown;如果你頭腦不清醒,那麼你就是行屍走肉,如果你有老人癡呆,我也幫不到你去安樂死,因為我已經離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父親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身為上班族的李先生最近返家之後,發現父親經常記不得當天發生過的事情,需要反覆地詢問同樣問題;獨自出門時也開始會在熟悉的環境迷路;情緒還變得焦躁、總是無來由地發脾氣。李先生的父親還未滿六十五歲,卻沒想到就醫之後被診斷確認為「早發型(年輕型)失智症」。
根據以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民國110年12月底的數據,推估民國110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12,166人,佔全國總人口1.34 %,亦即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Thumbnail
根據台灣本土的流行病學統計,失智症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在 70 歲以上的族群中,每增加 5 歲,失智症的盛行率就會加倍。此外,80 歲以上的族群中,約每 5 人就有 1 位是失智症患者。 換句話說,年齡是失智症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隨著台灣社會邁向高齡化,失智症的盛行率預計會持續攀升,對
Thumbnail
隨著人口老齡化,失智症已成為全球健康議題之一。不僅老年人受其影響,失智症年輕化的趨勢更令人關注。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有將近30萬失智人口,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數字在未來40年內可能翻倍至約88萬人。腦年齡偏老往往是腦部健康亮起的警示燈...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好慘呀!!!我都不知道希望92歲的你,可以保持清醒,還是一點都不清醒比較好。。。如果你92歲還是腦筋靈活,那麼你就會知道世界只剩下你一個,到時候你的看護應該是AI機械人,你吃的所謂的食物也是lab grown;如果你頭腦不清醒,那麼你就是行屍走肉,如果你有老人癡呆,我也幫不到你去安樂死,因為我已經離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父親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身為上班族的李先生最近返家之後,發現父親經常記不得當天發生過的事情,需要反覆地詢問同樣問題;獨自出門時也開始會在熟悉的環境迷路;情緒還變得焦躁、總是無來由地發脾氣。李先生的父親還未滿六十五歲,卻沒想到就醫之後被診斷確認為「早發型(年輕型)失智症」。
根據以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民國110年12月底的數據,推估民國110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12,166人,佔全國總人口1.34 %,亦即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