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來澳洲墨爾本兩個月的坎坷找工經驗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第一站—墨爾本

退伍剛滿一個月,將行李打包好、把去澳洲的前置準備、台灣的事情都處理完後,跟女友兩人就帶著全身家當,浩浩蕩蕩的直飛澳洲,展開我們在澳洲打工渡假、為期一年(暫定)的第二人生。

我們運氣很好,第一站就到了墨爾本的最市中心的核心地帶,位於交通便利、隔條街就能觀賞岸邊景色的背包客棧。

我們運氣也很不好,因為沒有工作,怕現金流負的太厲害,熱鬧的街道,林立的各國美食,尤其是墨爾本貴為咖啡之都以及巧克力之都,這邊的物價我們暫時高攀不起,也無福消受。

墨爾本Flinders Street Railway Station

墨爾本Flinders Street Railway Station

八月的寒冬,難找的工作

八月的北半球熱得要命,南半球卻冷得要命,沒收入不打緊,還可以省吃儉用,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八月的墨爾本是當地最冷的一個月,平均攝氏溫度大概在2度~10度左右,動不動就颳風下雨,比台灣的冬天冷太多了。我們遇到最冷的一天是在清晨的時候,室外溫度只有-3度,還飄著綿綿細雨,別說離開房間了,連離開被窩都是痛苦的折磨。

認識一些在澳洲當地生活的朋友後,才發現光是北澳跟南澳之間的溫度差之大,大到許多人說冬天要去布里斯本避冬,那邊沒有所謂「冬天」的概念,墨爾本則是夏天來找工避暑的地方。一方面是溫度說,但另一方面反應冬天的墨爾本找工困難的事實。

來澳洲第一站就來墨爾本找工作,根本就是新手挑戰大魔王般的不自量力 —澳洲的友人云

很遺憾的,我們經歷很壯烈悽慘的找工之旅,一開始想在市區找辦公室或是餐飲服務業的外場或內場,不論是網路投或是掃街,投出去的履歷幾乎都是石沉大海。

我們也明白自己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就算有經驗,最後也是卡在英文的聽力跟口說上,因此在找工作上,英文的聽說能力幾乎說是讓我們處於絕對劣勢。(英文真的很重要阿!!!!!)

對市區絕望後(對自己的英文能力表示絕望),找工作的性質就從辦公室或服務業轉成工廠包裝或作業員,我們也從最初的市區搬去西郊的小鎮,過程中遇到糟糕的二房東,最後又搬到東南區,住的問題才算是告一段落。

租屋處的附近街景

租屋處的附近街景

找工歷程

應該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最一開始的找工資訊都是從澳洲找工資訊網Google map開始的,裏頭有許多黑工跟白工資訊,以下附上網址:

澳洲找工資訊網@AUINFO

很不幸的是,我發現

這個地圖上的很多資訊已經過時了

我照著上頭的資訊一間一間上網投、掃街投,掃西掃東又輾轉掃北,尤其是住東南掃北區的時候整個掃到要人命,搭火車等公車,每天交通光來回一趟就要四小時,搞得快瘋掉。

在這過程我才發現時過境遷,有些以前收背包客的現在不收了有些本來到場投的,已經外包給仲介了有些更慘,倒了!

更慘的是,掃街的過程中,我們得知墨爾本在每年的五六月入冬,春天之前大多都是產業淡季,表示我們根本就是選在當地失業率最高的時候來,連當地人都不好找工作了,何況是身為背包客的我們。(沒有依據,是掃街的時候跟當地人用破英文+身體語言得知的)

很多人說來墨爾本找工作,很吃運氣,通常背包客們都會先在別處(像是布里斯本、阿德雷德等等)把錢賺夠後,再來墨爾本享受生活、刺激經濟。當我們來墨爾本認識越多人,了解越多當地的資訊後,我們才知道:

真的是選錯季節又選錯來澳洲的第一站。
身體寒,心更寒阿~~~~~~~~。

來兩個月,只工作兩周

回想兩個月前的早上,我們還滿懷期待澳洲的打工生活,然後搭當天半夜的飛機離開台灣。

時光飛逝,算到今天為止,轉眼間已經來澳洲兩個月,其中真正有工作的天數只有兩周,剩下的時間幾乎都在找工作。「打工」這個字眼在我眼中已經不是當形容詞用(誤),根本就是聲東擊西、掩人耳目的裝飾用(大誤)!其中的一個月半,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花在度假上(沒錢度假,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在找工跟看海,想著哪一天跟大海一起被人看)。

我們第一份工作,最後是我們的房東看不下去,拿出他三年老包的人脈牽線,才讓我跟女朋友有了第一份工作(怕我們付不起房租),只是工時很不穩定,是仲介安排,有缺人才上工。像我女朋友在我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在工作ING,我卻在家當個臉不白的小白臉,打免費心得文跟大家分享。

當然,會過成這樣也是跟自己的選擇跟心態有關。個人秉持不找黑工的決心在找工作(真的沒錢的時候,為了生活還是投過亞超跟飲料店黑工,但連黑工都不收我們,這真的是很打擊信心的一件事);我們也遇到跟工作只差臨門一腳,結果因為沒有自駕車,太早上班導致沒車可到工廠的窘境,只好傷心的拒絕了那份超級白工;我們也去華人巧克力廠試工速度太慢被刷掉(也不是慢,畢竟工廠只缺兩人,五、六組人馬競賽我們還拿第二名);我也在餅乾工廠遇到超好心的越南主管,超穩定白工,培訓兩周還給全薪,雖然培訓對之後找食品廠工作超有用,但他們希望我做長期,而我則是騎驢找馬的心態,為了不耽誤彼此時間,做了兩天就離職。

很多人可能會說,有白工上就好,還挑那麼多!但我想講的是,會這樣說的人,是在他的認知中,他本身能選擇的就有限(或是很缺錢),有少部分的人會讓自己完全沉浸在英文的環境中,但更多數的人,即使來到澳洲,仍然是畏懼英文的

找工作只看背包客棧、找華人朋友介紹、看中文網站,甚是還沒來澳洲就想先找好工作,怎麼看工作機會幾乎就是那些,還不包刮不時就鬧出自己人騙自己人、黑心工頭、騙工賺宿的事件發生。

如果只接觸中文市場,工作機會就這樣,還要面臨一堆有同樣想法的人競爭,可能還會涉及一些台灣法院解決不了、澳洲警察不受理的的詐騙案;但只要接觸英文,就業市場直接跟澳洲對接,大部分的工作很少會不照著法律走(除了遇到一件假當地仲介詐騙案外,目前我還沒遇過其他狀況。詐騙詳情歡迎參考:好險,差點上當!在澳洲遇到冒用Amazon之名招募的假仲介、真詐騙)。

在這邊找工作其實真的不難!只是要脫離舒適圈,運氣好陣痛期一下就過了;運氣不好,要有很痛很痛的陣痛期,就跟我一樣,但我還是笑著走過來。

簡單講就是:你在台灣怎麼找工作,對工作有什麼最低要求、原則或底線,來這邊把它變成澳洲版本,不要輕易妥協(請不要端出在台只要求23K,來這邊難道我也只求23K類似這種秀下限的問題,我會回你說,請把標準改成「澳洲版」的法定最低薪資要求)。

網路上太多找工文,個人就不在贅言了。當我在試著擴大自己找工作的市場與就業機會的時候,也有許多意外收穫。

當自己把找工作的機會變多,自然有選擇工作的權利。

至少我就是這樣認為的,同樣薪水25.xx,與其去屠宰場,做到手都舉不起來,還不如去當地OZ廠輕鬆做包裝。

秀一張我在家的頹廢樣(誤)

秀一張我在家的頹廢樣(誤)

找工方式SOP

回到找工作的方法,只要是離開市區,又跟我們一樣沒有自駕車,我一定要跟你們說:

掃街是最沒效率、又很沒效果的找工方式。

不要看地圖好像有些工廠之間好像很近,光 Dandenong跟Clayton那幾間,有些光走路跟公車就差了40分鐘到1小時以上,但公車一趟也要等20分鐘到1小時,很容易讓人在選擇走路跟搭車之間猶豫。

這還只是其次,重點是:

當你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到公司前台,要遞交履歷的時候,前台跟你說:「抱歉我們已經外包給仲介了。」

或者是

抱歉我們現在不缺人手。

你花一小時來,沒講到一分鐘就被打發,或是最近的仲介可能又在不同區,從工廠到仲介那邊可能又是一小時以上的路程,一天下來,就算能一小時內到一間,一天極限大概10間、15間就差不多了(八點出門,掃到五點結束),其中會直接收下履歷的公司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現在我們重新來過,我們配合澳洲找工資訊網@AUINFO一起服用:

  1. 先從地圖上的工廠,有官網的先去官網看有沒有投履歷專區,有就線上投
  2. 如果官網或是地圖上有聯絡人資料,可以打電話詢問如何應徵,看是要寄Email給特定的人現場投還是說要找仲介,要找仲介就請他們給仲介資料,現場投是否需要找特定主管,要把名子留下來,以防去現場被櫃台給打發。
  3. 如果網路跟電話都處理完,再來才是去對有興趣的工廠掃街,掃街投履歷通常會透過前台接待,遇到的情形通常有三種,就是直接收找仲介不收

3–1 遇到收的:不要傻傻地給真的認為他會遞給負責人,可能收下後,你前腳一離開大門,他們就把履歷丟進碎紙機,建議可以先詢問是否能直接跟主管見面,或是請他留主管電話或信箱,你回去可以在投一次線上履歷(有備無患)。

3–2 遇到找仲介的:請他給你仲介的聯絡方式,通常前台都會有名片,你可以拿到名片後去找仲介指名要投這間工廠。仲介不一定會給你工作,但會請你留下資料,因為這也要看工廠是否有缺人而定,而不是看仲介臉色。

3–3 遇到不收的:問他能不能跟主管見面,或有沒有主管或是仲介聯絡方式,真的都不給也不收就真的沒辦法了。

4. 有拿到仲介資料的,如果可以,就馬上直接殺去找那間仲介,指名說對某某工廠有興趣,想要應徵職缺。

5. 你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等消息、去下一間工廠、去附近的景點晃晃,或是回家網路投、打電話,然後安排隔天找工的行程吧!

St Kilda風景(就跟你說我看海看的很認真)

St Kilda風景(就跟你說我看海看的很認真)

當找工找出心得來

雖然我工作經驗不足,但是這一個半月來,找工找得很勤阿!受著低溫、挨著肚子、吹著寒風、飄著雨,每天掃一區工廠都是崩潰的一天,好幾次跋山涉水、費盡千辛萬苦到工廠前台都被拒絕或是請找仲介,好幾次都想跪著跟他說:拜託給個機會吧!!

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澳洲找工資訊網@AUINFO許多地圖標示的工廠附近還是有其他沒標示到的好工廠,當我們目標專注在這份地圖上的工廠時,實際掃街路上經過的其他工廠也容易被我們忽視。

會發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我們一開始也都只是看這份地圖資訊,但當下掃街開google地圖看時,發現很多工廠都跟我們擦身而過,回家再仔細一看,發現其實附近還有很多工廠其實都可以順路一起掃一掃,而不只是專注在地圖上的那幾間。因此在此強烈建議大家

既然都去掃街了,就不要放過路上看到的任何機會!畢竟再過去一次的時間成本可是很高的。

另外關於澳洲找工資訊網@AUINFO資訊過時的部分,謝謝它給我靈感用Google map規劃、定位工廠位置與資訊的概念,我將掃街跟獲得的工廠資訊整理到Google map上,並寫成墨爾本東南區、北區、西區三篇文章目前收錄在背包客棧澳洲墨爾本工作機會的版面裡頭(詳見下面三篇文章),有興趣的話歡迎參閱,文章內文有說明地圖大概會有的內容展示。

  1. 墨爾本東南區食品廠與仲介資訊(145間工廠資料整理)
  2. 墨爾本北區食品廠與仲介資訊(68間工廠資料整理)
  3. 墨爾本西區食品廠與仲介資訊(49間工廠資料整理)

不過上述的三篇文章最後一版只更新到2020年9月。現階段已經將三份地圖資訊整合成一份,最新的工廠資訊更新到2021年3月(更新到更新這篇文章的當天),也新增幾處不同洲的工作資訊(墨爾本為主),工廠資訊總數目前來到350間,相對於舊版的262間資訊,增加了90間潛在工作機會的「可能」。

新版的地圖資訊

新版的地圖資訊

新版的資訊全貌,包含其他洲的少數工作機會

新版的資訊全貌,包含其他洲的少數工作機會

如何獲得工廠地圖資訊?

目前有兩個方案:

  1. 提供地圖資訊+如何運用此資訊:$NT1299元(相當於澳幣62元)
  2. 提供地圖資訊+一小時老包諮詢:$NT1999元(相當於澳幣95元)

價格看似高昂,若以澳洲Casual底薪每小時24.36澳幣來看(台幣:澳幣約1:21左右),兩個方案相當於在澳洲工作2.5小時與4小時,若是情侶或朋友一起購買,分攤下來的成本在澳洲上工穩定後,真的只是零頭而已。(延伸閱讀: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讓我用2020年的法定基本薪資告訴你

拿小小的錢獲得前人的前車之鑑,還能加速找工作的效益,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但是請不要在背包客棧發的三篇文章去做洽詢的動作,個人已經逐漸淡出背包客棧平台,容易漏看,或是耽誤好幾天才去作回覆(絕對不要!)。

原先打算更新完最新版的地圖資訊後,透過在方格子開專欄,利用訂閱方案的方式來收費,但因為方格子審核評估的緣故,暫時無法透過此方式購買,目前僅能透過方格子的「贊助」方式來購買。

因此現階段有意購買的讀者,可以透過贊助自由輸入金額,並在「想對我說的話」中留下至少姓名(或暱稱)、LINE、GMAIL,以及連絡電話(手機號碼限台灣門號,或其他聯絡方式),後續會根據方案去做聯繫的回覆。

總結

總結上述找工作的幾種方法:

  1. 網路投履歷(seek、Indeed、工廠官網、仲介官網、Email等…)
  2. 打電話詢問(現場投、還是有特定Email、主管、仲介的聯絡方式)
  3. 直接現場找仲介(當地合法仲介,不跟勞工收錢,絕對白工)
  4. 掃街(工業區一間一間投)

我甚至建議如果只是要一份工,不求類別,不如直接找仲介介紹工作比較實在。「當地的合法仲介」是跟雇主收錢的,而且一定白工,因此請不要有找仲介就是要跟勞工收錢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掃街永遠都是最後選項,因為效益最差,還要花時間跟交通費,對沒車的人而言整個過程都是吃力不討好,荷包也在捶心肝。

如果有最新的地圖資訊(如上述三篇背包客棧的文章內文所提),裡頭對於工廠與仲介的官網、電話、地址都幫你整理好了,因此不論是要上述哪種找工方式,都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加速找工作的時間,也能讓擁有資訊的人少走許多前人的冤枉路(泣)。

好啦,這篇心得與「葉佩雯」參半的內容,差不多該到尾聲。文末,祝所有在澳洲打拼的人都能找工順利!

最後,附上我第一天剛到墨爾本市區拍的第一張照片當作結尾。

剛到墨爾本的第一天,車站前拍的紀念照。喔對了,我是右邊舉拳亂入鏡的那位

剛到墨爾本的第一天,車站前拍的紀念照。喔對了,我是右邊舉拳亂入鏡的那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覺得你們很有勇氣,一家大小就這樣毅然決然飛到一個完全陌生未知遙遠的國度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9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1
先前的文章《〈澳洲打工度假開啟的第二人生〉出版贊助企劃內容大公開》提到自己想爭取出版贊助,最後卻失敗收場。 這次仍不畏艱難,打算在出發紐西蘭前,期望用自身出書的經驗,向許多企業發出紐西蘭的「旅行合作」與「戶外用品」的贊助企劃提案。 最後的結果,大部分都獲得無聲卡一張,僅有少數有婉拒與回應。
Thumbnail
2023/11/21
先前的文章《〈澳洲打工度假開啟的第二人生〉出版贊助企劃內容大公開》提到自己想爭取出版贊助,最後卻失敗收場。 這次仍不畏艱難,打算在出發紐西蘭前,期望用自身出書的經驗,向許多企業發出紐西蘭的「旅行合作」與「戶外用品」的贊助企劃提案。 最後的結果,大部分都獲得無聲卡一張,僅有少數有婉拒與回應。
Thumbnail
2021/11/23
計畫趕不上疫情的變化,回台灣的機票被取消,而澳洲封洲、封城又迫在眉睫,我們時刻都可能落在澳洲回不去,只好再訂一張機票逃回台灣。其中最難解決的,就是賣車的事情。 雖然只完成過一次從驗車、買車、開車到賣車的循環,但也算是解鎖一項人生成就!總算也能以過來人之姿,給予新包或是正在困惑該不該買車的人一些建議。
Thumbnail
2021/11/23
計畫趕不上疫情的變化,回台灣的機票被取消,而澳洲封洲、封城又迫在眉睫,我們時刻都可能落在澳洲回不去,只好再訂一張機票逃回台灣。其中最難解決的,就是賣車的事情。 雖然只完成過一次從驗車、買車、開車到賣車的循環,但也算是解鎖一項人生成就!總算也能以過來人之姿,給予新包或是正在困惑該不該買車的人一些建議。
Thumbnail
2021/11/16
詐騙何其多,想不到澳洲詐騙方式也是百百種,這是前幾天才發生在本人身上的第二例詐騙案,是關於利用包裹宅配狀態通知,來詐騙金融資訊的簡訊。當你點擊簡訊提供的網址後,你會來到網站風格跟郵局官方很像的釣魚網站,點擊追蹤包裹後,它會跟受騙者要求$1澳的運輸費用,當你給了它銀行訊息,它就可以挪用你帳戶裡的錢。
Thumbnail
2021/11/16
詐騙何其多,想不到澳洲詐騙方式也是百百種,這是前幾天才發生在本人身上的第二例詐騙案,是關於利用包裹宅配狀態通知,來詐騙金融資訊的簡訊。當你點擊簡訊提供的網址後,你會來到網站風格跟郵局官方很像的釣魚網站,點擊追蹤包裹後,它會跟受騙者要求$1澳的運輸費用,當你給了它銀行訊息,它就可以挪用你帳戶裡的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太突然了吧,妳不是還很倔的說不回去嗎。」 這種劇情我是真沒想到
Thumbnail
「太突然了吧,妳不是還很倔的說不回去嗎。」 這種劇情我是真沒想到
Thumbnail
二十五歲那年我在一家科技廠擔任技術員,領著不高的薪水過著單純平凡的生活,某天聽到一位同事述說,他的朋友去了澳洲打工度假改變很多,此時心想如果我去了澳洲,那我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或許會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吧,在這之前從沒想過,有天會有勇氣去遠在5600公里外的澳洲打工渡假…
Thumbnail
二十五歲那年我在一家科技廠擔任技術員,領著不高的薪水過著單純平凡的生活,某天聽到一位同事述說,他的朋友去了澳洲打工度假改變很多,此時心想如果我去了澳洲,那我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或許會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吧,在這之前從沒想過,有天會有勇氣去遠在5600公里外的澳洲打工渡假…
Thumbnail
西方假掰菁英們每年選出來的「全球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名單上,第一名幾乎永遠是墨爾本。於是今年跨年我真的去了一趟澳洲,想知道這個南半球的文青之城,是否真的那麼如傳說中夢幻讓人捨不得離開。 結果墨爾本這個城市比台北更可憎:車站大廳無明確指標也找不到捷運路線圖、蒼蠅在車廂裡飛來飛去、公共廁所又髒又臭從來沒
Thumbnail
西方假掰菁英們每年選出來的「全球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名單上,第一名幾乎永遠是墨爾本。於是今年跨年我真的去了一趟澳洲,想知道這個南半球的文青之城,是否真的那麼如傳說中夢幻讓人捨不得離開。 結果墨爾本這個城市比台北更可憎:車站大廳無明確指標也找不到捷運路線圖、蒼蠅在車廂裡飛來飛去、公共廁所又髒又臭從來沒
Thumbnail
當意識到自己總是沒辦法心安理得的追求自己所要,接受自己所想,那些罪惡感始終讓我感到自己是被否定的。 最低限度地獲取平靜,年紀增長就此而言是滿有幫助的。
Thumbnail
當意識到自己總是沒辦法心安理得的追求自己所要,接受自己所想,那些罪惡感始終讓我感到自己是被否定的。 最低限度地獲取平靜,年紀增長就此而言是滿有幫助的。
Thumbnail
忽然想到我好像沒寫過我在澳洲(2018–2019)做的工作是什麼。 第一份工作是做行政兼招募性質的上班族。聽到我做這個工作,大家都很吃驚地說:我沒聽過有人打工度假做辦公室工作、妳英文一定很好! 其實還好。 剛到澳洲的時候,我的英文聽說能力其實蠻不怎麼樣的,基本溝通當然沒問題,但是商用英文完全是另一個
Thumbnail
忽然想到我好像沒寫過我在澳洲(2018–2019)做的工作是什麼。 第一份工作是做行政兼招募性質的上班族。聽到我做這個工作,大家都很吃驚地說:我沒聽過有人打工度假做辦公室工作、妳英文一定很好! 其實還好。 剛到澳洲的時候,我的英文聽說能力其實蠻不怎麼樣的,基本溝通當然沒問題,但是商用英文完全是另一個
Thumbnail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Thumbnail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Thumbnail
背包客待在澳洲的時間有限,沒有人希望寶貴的時間都花在等車跟搭車上,這時間應該用來好好享受澳洲生活! 沒車讓我們不到工作,也無法好好享受澳洲生活,讓我們錯過很多精彩的人事物。與其跟我們一樣,從計畫不買車、猶豫買車到決定買車,中間拖了三個月的時間,不如來澳之前就決定要買車,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把功課作足。
Thumbnail
背包客待在澳洲的時間有限,沒有人希望寶貴的時間都花在等車跟搭車上,這時間應該用來好好享受澳洲生活! 沒車讓我們不到工作,也無法好好享受澳洲生活,讓我們錯過很多精彩的人事物。與其跟我們一樣,從計畫不買車、猶豫買車到決定買車,中間拖了三個月的時間,不如來澳之前就決定要買車,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把功課作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