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羅卡灣社(Parokun/ Palukaun/ Parokao)位於郡大溪左岸,是人倫林道切到郡大溪的必經之地,也可能是大正五年(1916)理蕃所修的人倫往伊巴厚警備道路「伊巴厚線」的一環(註一),這個部落和伊巴厚社一樣屬於布農族郡社群,但這個社最早是和郡社群發源傳說唯一沒提到的蘭社群(Tapukul)有關。
伊巴厚社的郡社群發源傳說是這麼說的:
在世界剛出現的某天,天上掉下了個瓢瓜,瓢瓜在地上滾阿滾、滾阿滾,就這麼滾到瓜皮破裂,裡面冒出了一個男人和女人,他們生了很多孩子,後來,他們的後代子孫越來越多了,有些人便打算離開、分成不同的族群。 但要怎麼分群呢?用歌聲決定。
首先在Mailav和Habinaz兩處山區,一部分的人成了泰雅族人,在告別時,泰雅族人怎麼唱歌,就是沒有留在布農族的人嘹亮悅耳,於是泰雅族人帶走了許多留在布農族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泰雅族人數比布農族多,因為在分離的時候,泰雅族帶走了大多數的人。 接著再走到Mailav更上面的山區,又有一批人成了阿美族人,這些阿美族人集中在一起,想試試看這樣能不能唱得比較嘹亮,但怎麼唱,就是比不上留在布農族的人,於是,阿美族人也多拉了一些人過來來壯大自己的部族,並且用砍過的木材攻擊布農族人,布農族人用樹豆丟阿美族人反擊,沒想到,就這樣打死不少阿美族人,於是,阿美族人又想多拉些人加入自己的部族,這次布農族人終於生氣了,阿美族人趕忙安撫道:「沒關係,你們可以把我們的頭放在網袋裡面,把他當成酒瓢來喝酒。」說完後,阿美族人也走了。這也是為什麼兩邊部族後來長年征戰、互相敵視與獵人頭。 又過了許多年,布農族人逐漸壯大,這次不分族了,而是接連分成卓社群、卡社群、丹社群、郡社群和巒社群,分群後,幾個部族同樣為了獵場而經常打架,先是巒社群和郡社群聯合打敗另外三個社群,後來巒社群和郡社群作戰時,郡社群又贏過了巒社群,成為中之線上最大的布農社群,直到日本人來了之後,幾個社群才比較少相互征戰。 參考資料:
布農族聖詩與傳說
北部的布農族起源於Asang daingaz(註二),在告別泰雅族和阿美族人後,蘭社群也離開了,他們一路從玉山往南走,往南走,經過荖濃溪、楠梓仙溪,最終落腳在阿里山茶山村、新美村附近,成為荷蘭人最大的威脅,但也可能因此染上了荷蘭人帶來的天花、肺結核等,人數開始不斷減少,使盛極一時的蘭社群最後成為被鄒族包圍的孤島,而慢慢的融入鄒族消失了,也遺忘在布農族的歷史中。
跑到這麼遠的蘭社群,怎麼會和郡大溪上游的巴羅卡灣社有關呢?因為他們的兒子巴羅卡(Paluku)留了下來,在這裡建立了他自己的部落,而巴羅卡灣(Palukaun),就是「巴羅卡居住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一:伊巴厚線在大正五年(1916)《新高郡管內概況》、大正十年(1921)《台中州管內里程》和昭和七年(1932)《臺灣市街庄便覽》等各文獻中的起迄點、全長都不大一樣,加上中之線主幹道經過郡大溪右岸,巴羅卡灣社和人倫林道位於左岸,因此只能說是推測在幹道附近。
註二:Asang daingaz有祖先聚居地、大社/舊社這兩個意思
(1)北布農祖先聚居地:學者研究範圍大約在南抵玉山、北至濁水溪上游、西抵陳有蘭溪、東至中央山脈東段的山區
(2)部落中心、社群最初據點:布農族分群後,在濁水溪上游(郡大溪、丹大溪、鑾大溪)左岸大社和拉庫拉音溪的巒社群都有Asang daingaz或相似地名,大家耳熟能詳的
#米亞桑(Mi-asang) 也是這個意思。 參考資料:
1.海樹兒‧犮剌拉菲(2016/6)
原住民族委員會 第27期期刊
2.海樹兒‧犮剌拉菲
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3.鄭安晰〈2019〉《消逝的中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