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二十世紀因為高度的經濟發展,從農業一路轉型至工業,如今代工廠與電子科技業在世界上頗具重要性並難以取代。但有正就有反,在開發與經濟發展有所起色的同時,台灣自然生態與野生動植物的生長面臨威脅和考驗,在人類高度發展下曾經的台灣食物鏈頂者也面臨生存危機。
《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是一本描述以台灣滅絕動物「雲豹」的主題漫畫作品,故事以好幾代的雲豹家族為開端,從過去無人的台灣山林,一路到台灣原住民、蘭學貿易、日治等時代變遷最終在滅絕後,回顧一段曾經的台灣山林間動物之王代代至終的傳說故事。
台灣過去曾有段時間因初攀上國際產鏈而讓民生經濟發展快速,當時也面臨許多轉型和土地開發,雖然賺進了大把鈔票,但同樣的台灣這片土地也失去很多。而在近幾十年間,台灣人和政府才試圖在生態與經濟之間做出平衡,但保育與生計兩者往往是兩方都難以割捨又很難兩全其美的難題。
不管是藻礁或黑熊,台灣的確面臨了選擇和必須改善和妥協的一面。石虎、水獺、狐蝠等台灣特有種動物,也是第一波因人類開發而面臨生存領地危機的動物,在台灣人平均知識水平提高後,關注環保生態議題的人也多起來,都不願再次面臨一個物種的消逝。
台灣漫畫《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是由文化部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漫畫家漢寶包合作,以台灣逝去野生動物「雲豹」為主題帶出臺博館的富有台灣教育與生物歷史的主題漫畫。
漫畫內容以台灣雲豹一生和每隻後代的故事,隨著台灣生態的變遷與經歷各式各樣的時代變遷後,最終雲豹這個物種在台灣完全消失,但也替後世人們回頭反思,因自我人類社會高度發展間接導致雲豹滅絕的原因之一,牠試圖讓還在台灣土地上活著的我們知曉些什麼。
台灣雲豹,被視作貓科雲豹屬種的台灣特有亞種,是在1862年由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考察紀錄於科學文獻發表。但實際上在國際認知中對史溫侯所數的台灣特有種雲豹仍有所爭議,在2013年時台美研究團隊認為台灣雲豹可能已經經滅。
漫畫中有描述到一些這樣的片段故事,以及臺博館所館藏的雲豹標本,並且也敘述在部分原住民族群文化中,台灣雲豹跟台灣黑熊有著其重要性,並且還有牽連神格化的傳說故事,使雲豹在台灣風俗民情上有獨特的一頁。
《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漫畫繪製的雲豹細膩,據官方新聞稿表示:在漫畫家漢寶包繪製雲豹漫畫過程時,每一隻雲豹體態、表情與花紋都透過台博館專業人員的監修。
在故事上有融入原住民文化和導入後面臺博館各種標本收藏與對於後來台灣土地動植物館藏研究的重要性,也透過台灣雲豹逗趣表現方式來引導出臺灣博物館與其他展館的不同之處,是在台灣生態上面保存意義具有絕對價值的生態研考之一。
但漫畫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有著故有臺灣漫畫與官方合作的缺點,就是太像是一部館學合作的教育作品而減少很多商業點。雲豹固然帥氣可愛,劇情也橫跨了多代的確很不錯,但也因為篇幅和各種考量的關係使篇幅過短,無法真正投入劇情的發展,這點實質可惜。
情節過於簡單且無太多鋪墊下,這部漫畫總不停的透露出我要說臺博館、我要說雲豹的劃重點感,會讓一般讀者覺得煩躁和太過公式性,這也是一直以來臺灣漫畫與文化部合作那麼多年無改善的一項致命要點。
《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漫畫中有著雲豹對原民的重要意義,而在之後因為變遷和滅絕還有與新的人事物相遇,在這塊台灣土地上與不同的樣貌保留下來。雖然因是全一冊作品故事過短而不深刻,但至少雲豹這逝去的物種被臺灣人所記憶住。
目前跟雲豹有著類似處境下的石虎,在今台灣人物種與環保意識抬頭的二十一世紀裡,是會如二十世紀般對生物滅絕而婉惜還是努力地尋求發展與保育兩者的平衡點,一切有待時間來見證人們反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