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做人好男》健美與我的性別

2021/03/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一樣都一樣,跨性別的人生賽事
電影原名:Man Made
想到「跨性別」你會想到什麼?是古典中國京劇男扮女裝的花旦、還是知名的長紅綜藝選秀節目《魯保羅變裝皇后秀》裡各種爭奇鬥艷的佳麗們。不管是性取向或是跨性別,我們好像往往都先入為主以「男性的改變」為主要探討,媒體鎂光燈也往往關注在男性的人生觀點,那麼女性呢?
2018年的跨性別紀錄片《做人好男》是以四名原生理性別為女性,女跨男的健美選手參加全球首例的跨性別健美大賽FTM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敘述她/他在性向與自我性別認同上的心路歷程,還有原生家庭與周遭伴侶、孩子對於幾位當事主角的看法和他們自我對於生為跨性別者的個人觀點,而站在健美台上驕傲展現自己的身體。
健美健力如雨後春筍的風潮般席捲全球,就連台灣網路直播平台上也有各種教導人如何健身與運動來增加肌肉與避免錯誤姿勢造成傷害。許多女性也紛紛加入這項運動風潮之中。
但也許是健身房找來的代言人實在身材過於姣好,帶給女性一些錯誤的迷思有「我怕練太壯」的錯覺,杞人憂天自己會從小隻馬變大隻佬。但世界無奇,有女性怕練太壯有一些女性巴不得自己變成大隻佬,在同樣的舞台上與其它男性一較高下,甚至忽略她原生的性別。
《做人好男》紀錄片是以四位女跨男的健美選手經歷為主,他們過去出生性別是女性,而在成長時意識到自己被裝錯的身體,性別認同為男性,而開始他們的性向認同與轉換身心的漫漫長途。
梅森、多米尼克、肯尼、里斯四人各自有不同的家庭問題,有些家人接受他們性別轉換但有些則被逐出家庭甚至流落街頭。有人已經透過變性手術與健美訓練達到可以跟州立比賽上有所成績,有些則是把健美視為展示與認同自己身體的一項突破與過程,讓賽場展現出多元的價值觀。
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從2014年開始有著全球知名的「跨性別者健美比賽」吸引各國熱愛健美健力的跨性別參賽者,並由專業的健美評審做出評分,其過程與各種正式健美賽事無異。跨性別者參與健美賽事通常會遇到很多審查機制的問題。
如雖外觀上已和男性參賽選手無異,身份證明上卻還是女性;男跨女的參賽者使用的女性激素藥物即便有醫師證明確歸為使用禁止藥物。而有些地區的健美比賽則只要查出該人為跨性別就直接禁賽,使跨性別健美選手的處境艱難。
在電影中其一選手就遇到這樣的狀況被退賽,只好遠赴其他地方參與賽事。另外也有黑人選手的另一半也是男跨女的跨性別者,兩人組成稍稍不同的男女家庭。也有從開始以為自己的女同志性取向慢慢認知到自己其實想當一位男性,和多年同性戀女友之間生理與心理上的探討和追尋。
甚至有小時被人收養的跨性別者透過臉書找尋到自己的生母,人生有了性別之外有如美國影集的戲劇化展開,在《做人好男》紀錄片中,你會看到的不是螢幕前和主流媒體餵養給你燦爛奪目的跨性別者,而是這些人的生活與日常。
四位女跨男的健美選手除了努力做著我們一般認知的體能訓練和飲食規劃,另外還有比其他順性別選手有更多的醫療上的風險和藥物規劃。如其中一人做了切除胸部脂肪手術在復原和訓練中的調配。
還有施打雄性賀爾蒙並且記錄自己的變化,甚至連因為連最小號的男性健美三角褲也穿不下這類型有趣的小困擾都是必須克服之事。參與跨性別健美大賽的選手也許有些人身材還為達到健美一般標準,但願意嶄露自己並接受自我現在與在變化的身體,對這些人來說是可貴的經驗。
對於跨性別運動員,我們有時候會不經意透露出微歧視甚至當下立判的刻板印象,像是發現女籃裡有男跨女的跨性別籃球選手,一些女籃選手會以他本來是男性提出抗議,周遭的群眾則也會以看戲的心態用球員外觀差異去論這些跨性別運動員,而忘記有許多球類運動是考驗團隊默契和配合而非個人獨秀。
運動賽事勢必得討論關於跨性別選手的問題,這是必須考慮的事物而非左膠思維,如果我們尊重他人選擇性別,在許多事情上我們也該拋棄過去的成見,例如:我怕練太壯這種事。
與其怕練太壯,不如想就算練太壯那又如何?有些人喜歡追求狀碩的自己,就像跨性別女性追求一生的男孩性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5會員
701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