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22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林文月〈記憶中的一爿書店〉:一定要進書店躲雨嗎?

  林文月出生於上海日本租借,通曉中日文,集學者、翻譯家、散文作家於一身。學術領域上,著力於六朝文學與中日比較文學。翻譯則以日本古典文學為主,《源氏物語》是其得力譯作。散文讀來平淡雅致,擅長鋪陳細節,卻能飽蘸豐厚的情感,像是《京都一年》、《飲膳札記》都是有名的作品。今日,我們以高中選文〈記憶中的一爿書店〉來談談林文月的書寫技巧,說明她能感動讀者的秘密。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一、原文

  一個平凡的人在其一生當中,會不會有一些人物或事件影響他、刺激他,給他啟示呢?我想或多或少是有的。只不過因為那些故事的主角本身平凡無奇,所以許多人與事便也在歷史的洪流中悄悄淹沒失傳罷了。回顧我的過去,竟覺得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是印象深刻,令我畢生難忘的。有時便不免自嘲,這或即是自己平平凡凡一事無成的原因吧。不過,這樣說,倒也並非意味在過去的日子裡竟一無記憶可追尋;零零星星的小事情居然也點綴在生命的五線譜上,經常在我不小心回頭的時候,便會聽見叮噹作響,只是那些聲音微弱得只有自己聽得到。也許,我現在就把其中的一點流放出來吧。
  我幼年時居住在上海閘北的日本租界。小學一年級是按學區被分派入日本官方主辦的「第一國民學校」。我的家在江灣路,正當虹口公園游泳池對面。每天上學,須先跨過家門前的一條窄窄的鐵路,然後沿著虹口公園走;虹口公園的盡頭,有一座日本神社,走到那裡總是習慣地一鞠躬,然後繼續走;繼續走下去便是整潔的北四川路了。馬路當中是有軌電車的終站地段,人行道則由方塊的石板鋪成。這段路是我最喜愛的,我很少規規矩矩走完這段路,不管是一個人走或有同伴,總是順著那石板跳行,有時也踢石子跳移。夏天,高大的梧桐樹遮蔽了半條街;秋天,則常有落葉追趕在腳步後。
  在這一條北四川路的中心點,比較靠近學校那邊,有一排二層樓洋房。前面一段是果菜市場和雜貨店一類的店面,母親有時也到那裡去購物;那後段卻是我喜歡去的地方,有一家文具店和一爿書店。早晨去上學時,因為趕時間,又由於時間太早,店門總是鎖著,所以我只能從那沿街的大玻璃窗望進去。夏季裡,常常都會碰到朝陽晃朗反射耀目,不太容易看到店內的景象;冬季裡,則又往往因窗上結冰霜,故只見白茫茫的一片,有時禁不住會用戴手套的指頭在那薄冰上面隨便劃一道線,或塗抹幾個字什麼的,心想放學時一定要進去。
  小學一年級的功課既少又輕鬆,通常在上午十一點半就放學了。家裡因為要等父親回來午餐,不會太早開飯的,所以我幾乎每天都在歸途上溜進那爿書店去看不花錢的書。那時候的學生好像不作興帶錢,我們家更有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孩子們要等到上了中學才可以領受零用錢,因此我身上當然連一個銅板也沒有;儘管沒有帶錢,我倒也可以天天在那書店裡消磨上半個鐘頭,入迷地看些帶圖的伊索寓言等書。我最喜歡嗅聞那些印刷精美的新書,那種油墨真有特別的香味!一邊看書一邊聞書香,小小的心裡覺得快樂而滿足,若不是壁上有鳥鳴的鐘聲,真怕會忘了肚子餓忘了回家哩。
  那爿書店有多大呢?我已無法衡量了。當時覺得十分大,四壁上全都是書,但那時我個子矮小,如今回想起來,那店面也許並不一定真大。記得在進出口處有一座櫃臺,裡面總是輪流地坐著一個中年男子和老婦人,大概是母子吧。別人經過那個櫃臺,差不多都要付了錢取書走;我卻是永遠不付錢的小「顧客」。其實那樣溜進溜出,倒真有點兒像進出圖書館一般自在,而他們母子也從來沒有顯出厭嫌的樣子;相反的,那中年人還常常替我取下我伸手搆不著處的一些書。那老婦人彎著腰坐在櫃臺後面,每回我禮貌地向她一鞠躬,她會把眼睛笑成一條縫,叫我明天再來玩。日子久了,和他們母子都變得有些熟稔起來,偶爾傷風感冒或什麼的請一天假,他們甚至還會關懷地問:「昨天怎麼沒來呀?」一類的話。
  那是一個夏天中午,放學途中忽然下起傾盆大雨來,我快速地從學校跑到書店,但雨勢實在太大,到達書店時,已是全身上下都溼透了。不過,我蠻不在乎,只在門口跳幾下,把身上的雨水抖落了一些,便走進店裡。我站立的地板上,不久就積了一灘水。頭頂上的電風扇不停地旋轉著,那涼風吹在溼透的身上,不由得教人打了好幾個噴嚏。身上微微發抖,覺得快要生病的樣子,可是離家還有相當長的路程,所以只好繼續站著看書。
  這時,那個中年的店主人走過來,示意我跟他上後面二樓的房間。那是兩間窄小的式住室,裡面有點幽黯。隨後,那老婦人也上樓來。她提了一壺熱水,替我拭擦頭髮、臉孔和身體,又拿來一套很寬大的衣服讓我換穿。不知為何,我竟乖乖地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也許當時除此而外也別無他途吧。一身都乾爽之後,他們又鋪了一個床鋪,叫我躺下。大概我是真的受涼感冒了,所以居然睡著。
  不知過了多久,我迷迷糊糊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個陌生的房間陌生的床上。那老婦人正俯視著,雖然她的臉上堆滿慈祥的笑容,我還是嚇哭了。許是聯想到一些童話寓言中受壞人誘拐的情節吧。老婦人用枯癟的手撫摩我的短髮,哄我、安慰我,又叫她的兒子端了一碗不知什麼熱騰騰的東西來。我像夢遊似的坐起,把那碗東西吃下。肚子裡充實了,身上也就有氣力了。
  中年男人問我家的住址和電話號碼。老婦人叫我到隔壁房間去換穿我自己的衣服。原來,她已將我的溼衣烘乾或燙乾了。在換衣服的時候,我聽見那男人在電話中講話,好像是在同我母親說話的樣子。我忽然掉下眼淚,不知是因為驚心還是安心。
  未幾,母親雇了一輛黃包車來接我回家。雨還沒有停,正在屋簷外淅淅瀝瀝滴著水珠。我聽到母親同他們母子用語在寒暄道謝,又看見雙方有禮地一再鞠躬;可是我自己倒像是置身事外,做夢一般,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在我平淡無奇的過去裡,這是我時時想起的往事之一,雖然沒有什麼懸宕的高潮,也沒有什麼動人的結局,我甚至不曉得這整個的事情是否可以算是一個故事。但是,每次回憶時,仍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那種溫馨的情緒也始終留存在心底。
  那爿書店叫做什麼名字呢?我完全記不得了。那好心的店主人母子姓什麼呢?我也一直不曉得;說實在的,我連他們的模樣兒也早已經忘掉了。然而有時不免想:我從小喜歡讀書,而在這平凡的生活裡,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與書本有密切的關聯,我讀書又教書,看書也寫書。是什麼原因使我變成這樣子呢?我不明白。只有一點可能:在我幼小好奇的那段日子裡,如果那書店裡的母子不允許我白看他們的書,甚至把我攆出店外,我可能會對書的興趣大減,甚且不喜歡書和書店也未可知。
  人海茫茫,許多人和事都像過眼雲煙似地消逝了,但是有些甜蜜而微不足道的往事,卻能這樣子教人懷念。我不知道這個事實是不是對我曾發生過什麼啟示或影響,只覺得那種溫暖竟比一些熱烈的歡愁經驗,更令我回味無窮。

二、一定得下的那場雨

  讀完後,讀者應該明白那是一場必須下的雨,如果沒有那場雨,就沒有受困書店的情節,沒有受困書店的情節,就帶不出書店主人們悉心的照顧與溫暖的人情,沒有這些,就沒有喜歡書本的林文月,沒有喜歡書本的林文月,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這篇文章!我想這篇文章的動人之處,莫過於此。
  然而,我們都知道,散文裡塞進故事情節,是不敗的書寫邏輯,何以這篇文章能選入高中生的課本裡,應該有理由,有值得我們學習、仿效之處。我以為就是「真摯」二字。這份內容上的真摯,是林文月的散文觀,可惜現今社會太重視功利,常常著重另一項──細膩描摹(形式),特別教授到本課時,備課用書、參考書無不著重詳筆、略筆技巧的運用。並不是說形式上的技巧不重要,只是文章最好能內容形式相配,做不到,至少也要以內容為重,《文心雕龍‧情采》:「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先有經再有緯,文章是先有內容,再有文辭的修飾,主從之分顯矣。
  好了,就此打住,來聊聊林文月怎麼讓我們感動的。
  先設想兩個情況:
  1. 情人節當天,送了你一直以來想要的禮物,這個人是你深愛的人。
  2. 情人節當天,送了你一直以來想要的禮物,這個人是你的仇人。
  請問,哪種情況會讓人感動?相信大家一定選擇1,那就對了。但是,明明一樣是送禮物,為什麼有不同反應?你會說一個是自己愛的人,一個是仇人啊!當然不錯,但為何送一樣的禮物,卻會有愛人、仇人的區別?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你相信愛人是發自內心送你禮物的,仇人則可能包藏禍心。
  我們要感動人,一定得讓人相信,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故事必須相當真實,製造讀者不得不相信的情境,但這得依賴文章形式上的鋪排表現出來,畢竟寫作到底還是得靠文字,所以別再抱怨明明是真實的故事,為何讀者感受不到,甚至覺得很爛或者虛假,因為你沒有說故事的能力。

三、讓讀者相信的秘密

  那麼,為何這篇文章會讓讀者信以為真?相信這一切是真實的呢?(我先說喔!並不是指這篇文章的故事是假的,而是它如何表現,讓我們都信以為真。)底下分為主、客觀兩方面來說明。

(一)客觀的伏筆
  這篇文章的伏筆在哪呢?我以為是下面這段:
  我幼年時居住在上海閘北的日本租界。小學一年級是按學區被分派入日本官方主辦的「第一國民學校」。我的家在江灣路,正當虹口公園游泳池對面。每天上學,須先跨過家門前的一條窄窄的鐵路,然後沿著虹口公園走;虹口公園的盡頭,有一座日本神社,走到那裡總是習慣地一鞠躬,然後繼續走;繼續走下去便是整潔的北四川路了。馬路當中是有軌電車的終站地段,人行道則由方塊的石板鋪成。......北四川路的中心點,比較靠近學校那邊,有一排二層樓洋房。前面一段是果菜市場和雜貨店一類的店面,母親有時也到那裡去購物;那後段卻是我喜歡去的地方,有一家文具店和一爿書店。
作者清楚且具體點出家在「江灣路」(虹口公園游泳池對面),上學路線要跨過家門前的「一條窄窄的鐵路」,沿著「虹口公園」走,盡頭處有一座日本「神社」,繼續走就是「北四川路」,其中心點,靠近學校那段,有一排二層樓「洋房」,前段是「果菜市場」和雜貨店等「店面」,後段是一家「文具店」和一爿「書店」。細膩描摹住家至學校沿途的景觀,讓讀者有清晰的印象,為何我會說它是個伏筆呢?
  因為作者接著這麼說:
  那是一個夏天中午,放學途中忽然下起傾盆大雨來,我快速地從學校跑到書店,但雨勢實在太大,到達書店時,已是全身上下都溼透了。
「忽然」代表作者毫無準備,而第一段鋪陳「一條窄窄的鐵路」、「虹口公園」、「神社」、「洋房」、「果菜市場」、「店面」、「文具店」等具體的細節,便成為了一段漫漫長路,在「傾盆大雨」下,暗示作者一定無法順利回家,所以只能待在「書店」。
  此外,書店是一個「非進行下去不可的情境」,因為如果這件事可以中斷,那麼書店主人照顧作者的情節,就不可能繼續走下去。像是日本電影《一屍到底》因為直播中,不得中斷,創造出一個非進行下去不可的情境,使前面37分鐘有如鬼片的情節得到合理化。這篇文章也是,因為大雨一直下,離家又遠,只能繼續待在書店,觸發後面的劇情。
  一言以蔽之,藉著前面對上學路途鉅細靡遺的刻畫,使讀者客觀相信,在傾盆大雨下,對於沒有準備雨傘、年紀尚小、路途又遙的作者,是不可能順利返家的。因此,作者只能選擇躲進書店,進而開啟後文的情節,所以我才說這是一場不得不下的雨。

(二)主觀的伏筆
  你或許會問,那為何躲雨的地方不是雜貨店?不是文具店?
  如果我說單純就客觀上的距離來看,書店離學校比較近,所以當然會選擇近的地方就近避雨。你一定很想翻我白眼,所以我只能用真相錯覺效應(illusory truth effect)來解釋。林子翔〈假的說久變真的——越傳越可信的假新聞〉:
起初是運用大眾不太熟悉的陳述句進行測驗(如: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每句話都有客觀的依據可以判斷真偽,題目包含歷史、運動、藝術、政治等十個領域。他們請學生對這些語句重複評估3次(1~7分),每次評估間隔兩週。結果發現,人們對只出現一次的語句,正確性判斷分數會穩定落在4.16分~4.25分之間;但若相同語句重複出現,則正確性判斷分數會從4.35分上升到4.67分(第二次評估)以及4.74分(第三次評估)。由此來看,接觸同個訊息越多次,會讓訊息變得更加真實。
可見接觸相同的訊息越多次,人們就會覺得訊息越正確,就算這是則錯誤訊息。所以,林子翔也說:
對於真相錯覺效應,普遍認為是因為相同訊息重複出現,使得人們在腦海中更流利地處理這項訊息;而人們運用順暢處理的感受做判斷時,就更可能認定這則訊息是可信的。
  簡而言之,反覆出現的東西,影響了我們下一次選擇它,例如電視廣告不斷播出某牌洗衣精多麼好用,下次當你逛賣場選購洗衣精時,會優先挑選它,並不是它功能比較強,或是用起來比較順手(你根本沒用過),而是你常常看到廣告說它很厲害。是以,文章前半部反覆提及書店,又作者不斷顯示出對書店的興趣與愛好。是故,主觀上讀者自然覺得林文月應當走進書店避雨,而不曾懷疑為何不去「雜貨店」、「文具店」,即使它們距離相仿。

四、結論

  客觀上,作者巧妙在安排文本證據(回家路途遠、雨又大又突然)。主觀上,表達出對書店的愛好,並反覆提及。讓讀者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想這就是林文月文章內容情感真摯,而能感動讀者的秘密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