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5|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任性花裙環島記 Day4

    原文發表於2017.09.13 blogger
    從東北角轉入東海岸的旅程,視野和心情都跟著寬闊起來,在這之後曾經二訪花蓮,一次帶著家人同行,一次則是自己的再次環島,但心情都不同。這趟旅程中的第一次迷路發生在花蓮,我總覺得在旅程中迷路是旅人必經的過程,很多意外的美好相遇都在迷路中。

    花蓮--台東
    在美麗的後山醒來是很幸福的事,慵懶的賴在床上,等候著使用盥洗室,室友進門,小室友也醒了,突然驚呼:「爸爸!哪裡有人耶!」「噓!小聲點,不要吵醒別人。」「可是...真的有人耶,我看到她的腳...」「我知道,我知道,走走走,我們去盥洗。」隔簾後的我忍不住低聲竊笑想作弄他,但害怕晨起惺忪容貌會嚇著小男孩,不然還真想掀開門簾跟他道早安。
    能在後山醒來是件幸福的事
    能在後山醒來是件幸福的事
    這對父子室友很快的盥洗收拾行李離開到共用客廳等候管家提供的早餐,因停留在花蓮的時間不多,我急忙的整理好行李,歸還鑰匙,離開住宿點前,聽到父親與友人的電話對談,很巧的,我們的下一站停留點是一樣的,他拿著電話走到外頭,把行李放上車,這才注意到原來昨晚屋外那台很酷的哈雷,正是這對父子環島的風火輪。我加快腳步前行,找了火車站附近租車店,騎著小紅展開我的花蓮趴趴走。
    不管在花蓮那個角落,放眼望去總是能輕易看見壯麗山景
    路上隨意找了家早餐店用餐,向外望去,綿延起伏的中央山脈盡收眼底,時不時還聽見F16呼嘯而過的聲響,我看著海吃早餐的經驗挺多,但面對壯麗的山脈用餐倒是第一次。用完餐後繼續朝目的地前進,途經七星潭,到了花蓮不下海不看山,註定會留下遺憾,即使日頭正烈,山海相傍的七星潭仍吸引著我走向海仰望山。台灣被海包圍,但卻因為地形關係,海岸風情大不相同。東部多以岩岸為主,沒有整片白沙灘,卻見整片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石頭,這片海讓我忍不住赤腳踩入海水,瞬間一陣清涼舒爽直竄全身,海水浸濕我的花裙擺,若非烈陽當空照,鐵定在七星潭待上幾刻鐘!不知哪裡來的遊客,疊了好幾個石柱,忍受日曬海風吹,告別七星潭,往三級古蹟吉安慶修院前進,這是我第三次到花蓮,前兩次受限同行旅伴或是時間緣故,始終沒到慶修院,這次要好好感受一下。
    看著海吃早餐的經驗多,暸望山景配早餐還是頭一次
    山海相傍的七星潭,無以言喻的壯闊之美
    旅程中的第一次下海,就給七星潭啦!
    烈陽高照,這群觀光客為了一看七星潭的美,跟我一樣甘冒曬傷的風險
    七星潭屬岩岸地形,不知是誰把石頭這般堆疊!
    從大馬路轉進岔路後,典型日式建築就在眼前,買了票,站在門口,就這樣走進多拉A夢的任意門,到了日本。進入院內,左側立著「百度石」(這可不是對岸習慣的百度搜尋引擎啊!),「百度石」在日本寺廟裡很常見,代表這家寺院的基石,由此出發到主殿參拜,往返百次才算圓滿。百度石旁是參拜前洗手用的「手水舍」,乖乖按禮俗好好洗淨雙手參拜,對面的日式主殿不若台灣寺廟主殿富麗堂皇,但同樣散發著神聖肅靜的氛圍,日本古式建築的外觀典雅,反而成了許多人駐足的拍照點。
    踏入多拉A夢的任意門,來到日本
    日本寺廟常見的百度石,由此出發到主殿參拜,來回百次才算圓滿
    手水舍--參拜前要先洗淨雙手濃濃古式日本風建築,正面總有觀光客拍照,只好從側面拍,才不會把別人當背景攝入
    主殿參照日本古代寺廟工法,屋頂、樑柱、雕飾,都相當優雅美麗
    台灣古蹟總是免不了出現某個空間會被用於販賣商品,即使突兀,但也滿足不同旅客需要,販賣部後方的室外牆面上書寫著關於慶修院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有不少人因著政策或種種因素移民到台灣,當時日本四國德島縣吉野川居民大批移民到此定居,並命名為吉野村(後來才更名為吉安鄉),為了撫慰移民的思鄉之情,於是建立「真言宗布教所」(現今慶修院),作為居民的信仰中心,建於1917的慶修院,期間曾經殘破不堪,後來由花蓮縣政府費心修復,才有今日的面貌。
    牆面上寫著慶修院的前世今生,有被殖民的悲哀與移民的鄉愁
    販賣部除了提供和服提供和服出借外,外頭的長廊掛滿風鈴,時不時一陣風吹來便起舞,風鈴下方懸掛著「夏日祭」字樣的字條,可以想像當時在寺院內辦祭典時的熱鬧情景。
    甫辦完祭典,由此想像祭典的熱鬧景象
    販賣部內展示的商品
    院內長廊下擺放八十八尊佛像,整齊排列,蔚為奇觀,這是有象徵意義的,當年日本弘海大師在四國各地弘法修行時,一共走過八十八個寺院,後來被信徒稱為「八十八靈場」,每年都有信徒會依序到每個寺院參拜,全長共一千四百多公里(這讓我聯想到中部地區大甲媽出巡盛事),佛教教義中提到人有八十八個煩惱,所以信徒們相信走完一圈後就能消除煩惱,功德圓滿。眼前所見的八十八尊佛像是從日本漂洋過海請過來的,據說象徵八十八靈場,置放此處方便當時的移民信徒參拜,長廊的佛像是信徒的心靈寄託,現在則成了人們的許願池,守護著懸掛在長廊每一塊許願木牌,我望著這些佛像出神,默默把我的願望牌掛了上去,誠心祈求有日夢想成真。轉身仰望矗立於院內中央的巨大「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令人肅然起敬,據說邊繞行石碑邊念經文,可去除疾病。
    (以上慶修院相關資訊,節錄自 http://www.yoshino793.com.tw/index.html )
    八十八尊神像是信徒心靈的寄託
    掛上我的許願牌,誠心乞求夢想成真
    走出慶修院任意門,瞬間回到台灣時空,下一站:松園別館。這座興建於民國32年的建築物,曾作為花蓮港兵事部辦公室,整修後於民國93年對外開放,成為台灣歷史百景之一。沿著一小段山路往上走便可抵達,甫入園,百年松林綠意盎然,讓人心曠神怡,位於制高點,可遠眺花蓮港與太平洋。民國97年起,松園別館舉行太平洋詩歌節,邀請許多文人在這優美環境下,創作交流!兩層樓的建築物,有不同的展覽更替,牆面上有許多知名人士於太平洋詩歌節創作的作品,慢慢地散步,駐足閱讀,感受太平洋氣息如何撼動這些文人雅士的心。二樓走廊上,擺放整排老式復古沙發椅,走累了把自己丟在沙發上小憩,眺望太平洋迷人海色,享受偶而遠方海風徐徐拂面,不只視野寬闊,心靈也寬闊。
    百年松林的寬廣樹蔭,整片綠意盎然
    松園別館位於置高點,可遠眺花蓮港與太平洋
    參與太平洋詩歌節的文人們,點滴感動都留在牆面上,讓來客細細品味
    走累了,就把自己放在這復古椅中,看看海吹吹風
    到訪時接近七夕,別館內某一段廊下充滿浪漫的祈願卡
    離開松園別館,該是找咖啡館的時刻,環島當時一位參加花東三日鐵騎的友人,她是標準的行動派女子,正巧由台東騎向花蓮,無法到場為她加油打氣,但為了向她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致敬,於是我來到「卡姐咖啡館」(自我挑戰成功的友人恰好自稱卡姐),小小居家式的溫馨咖啡館,座落在花蓮市郊,手寫的菜單實在令人感動,老闆娘推薦獨有的精緻午茶組合,美味又好吃,那杯多層次口感的招牌咖啡,簡直令人傾心,從溫熱到常溫,每一口都能嚐到不同的口感,幾支咖啡豆融合得恰到好處,各自展現風味又不衝突,完全感受到老闆娘的專業與用心,忍不住在結帳時感謝老闆娘的好咖啡,能遇上這樣的咖啡館,得要有一定機緣,一段燠熱的午後時光,我和老闆娘各自在店的一角,各自幸福的享受自我怡然時空。
    居家式的溫馨咖啡館,到處可見老闆娘的用心與細心,能遇上這樣的咖啡館,是緣分 這午茶點心很別緻,全都是獨家手作,招牌咖啡層次豐富多變,口齒留香,好喝到讓我想念啊
    離開花蓮的時間進入倒數,接近傍晚,熱氣餘韻一樣讓我頻冒汗,來到位於市區的舊鐵道,即使攤販們正準備擺攤,兩旁有些店家也還不到營業時間,但市區的熱鬧沸騰和我享受的鎮日後山寧靜全然不同,一個城市兩種節奏。獨自旅行的好處在於,可以隨便亂走隨便迷路,隨便遇上預料之外的風景,莫名的東竄西鑽,也走了好大一圈,掏出昨晚住宿管家熱心提供的市區美食地圖,為了不辜負管家的熱情,就好好嚐嚐花蓮味再道別吧!此刻正好可以補充糧食,管家推薦的蔡記豆花消暑先,綿密豆花入口,暑氣全消,漫步到戴記扁食,享受獨特的花蓮味,小小店舖竟在非用餐時段滿座,扁食湯一上桌入口,這扁食湯果然厲害,怪不得滿屋饕客,湯頭雖然清淡些,但扁食確實好吃。
    道別花蓮前,市區舊鐵道漫步也有驚奇
    迷路在旅程中有時就是一種驚喜,這復古旅社,老闆沈睡著,貓兒醒著冷眼看我走過門前
    小心啊!忙到沒跟朋友聯絡,就會被踢出好友名單的~此人無法顯示
    住宿管家熱情推薦花蓮美食之一,吃了再道別
    住宿管家推薦花蓮美食之二,吃完這個我就飽了!其他只能下次再來
    燈光逐漸亮起,依依不捨準備道別,舊鐵道旁的知名咖啡店吸引我,好吧!就讓我帶著一杯花蓮泥巴,以及右手背上那花蓮烈日留給我那紅通通的印記,奔向台東。
    讓我帶走花蓮的泥巴,這樣在旅程上才不會太過想念
    好樣的!美麗的後山留給我這樣的印記,蓋了章就可以隨時進出的概念

    to be continue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每個人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旅行、學習、電影等等,關於生活大小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