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讀書評:《進擊的巨人》──名為自由,永不退卻的追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進擊的巨人》

前言


  我一直很怕被暴雷。
  自從巨人結局出爐的剎那,我就過得戰戰兢兢,草木皆兵,生怕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害我不小心看到不該看的東西。
  還好我成功閃避,一路存活到現在,堪比世界冠軍的甜美獎勵近在眼前。
  沒錯!現在的我,終於能夠正式轉職成為暴雷惡徒。
  小提醒:
  以下內容大、暴、雷!
  害怕被暴雷的讀者們,千萬、絕對、務必不要再看下去了!
  而在書評的末段,我「會」寫下對該書的懶人評價,但「不會」對作品進行評分!
  那麼,話不多說,以下是本期評論──《進擊的巨人》。

劇情概述


  都這麼紅了還有什麼好概述的?跳過。

作品評論


  必須要說,我覺得《進擊的巨人》是一部非常神奇的作品。
  雖然任誰都知道,這部作品的主角是艾倫,但到了後半段劇情,作為主角的艾倫卻幾乎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常常隔了好幾話才出來露臉半話。
  要知道,《進擊的巨人》可是月刊,不是周刊啊!這代表主角艾倫好幾個月才會露臉一次,
  但是,由於《進擊的巨人》劇情真的太緊湊了,時常讓人連「靠北主角怎麼不見了」都還沒意識到,就已經被接踵而來的下一段給吸引住目光了。
  甚至以後半段劇情來說,究竟哪一方才是主角,讀者又會站在誰的立場來閱讀故事,都變得模糊了起來。
  這種排除正邪、善惡,單純回歸到角色動機作為出發點的故事,我認為成功地將故事拉抬至更飽滿的境界。
  畢竟,我覺得要在作品裡面直接定義誰對誰錯,哪種觀念才應該被認同,雖然是一種簡單的行為,卻缺乏了身為創作者理應擁有的思辨。
  在我看來,艾倫所追求的自由,雖然未必直接代表作者所認同的自由,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和我自己的觀念非常相似。
  我有毀滅世界的自由,但你們也有阻止我的自由。
  當自由與自由產生衝突,我們需要的並非是辯證誰的自由更為正確,而是為了貫徹自己的自由,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不過,我認為結局前的決戰,其實並沒有處理得非常好。
  簡單來說,決戰是因為某些人體悟到某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或者因為某種沉睡的力量甦醒,最終逆轉原本嚴峻的戰況。
  這種建立於情感之上,透過覺悟所引起的超級大反攻,在我看來很不符合《進擊的巨人》的風格。
  因為,這種故事發展依靠太多「巧合」。比如為什麼某個傢伙突然會飛了?為什麼某兩個人一邊玩沙子一邊聊天,戰況就突然逆轉了?
  這些缺乏鋪陳、缺乏邏輯的發展,導致劇情變得很像是作者自說自話的結果。
  換言之,就是「這樣都能打贏,你唬我啊」。
  另外,說到這部作品的巧合,有個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想特別一提。
  後半段當所有巨人的硬質化都被解除時,阿爾敏等人想到亞妮或許已經成功復活,這時好巧不巧,亞妮竟然就坐在他們的旁邊。
  以劇情編排的角度來說,這個巧合真是太爛了,爛到無以復加的那種程度。怎麼可能在這麼大的一個世界,這麼動盪的一個環境下,還可以這麼好死不死讓兩團人坐在隔壁一起吃派。
  說曹操,曹操都沒這麼快到。
  說是這樣說,但這段建構在無腦巧合上的劇情,卻不至於讓人覺得「媽啦太扯了我不看了」。
  我想這或許是因為,這段劇情根本不重要。
  以當下的劇情來說,眾人的目標是要阻止艾倫。哪怕直接在這邊做個轉場,下一刻就讓所有人集結,讀者也未必會多說什麼。
  讀者更在乎的是然後呢?接下來呢?他們要怎麼阻止艾倫?
  至於眾人集合的方式,在這種關鍵時刻,充其量就是無傷大雅的玩笑而已。
  所以說,有些枝微末節的小地方,創作者是真的不用這麼鑽牛角尖。
  說回正題。儘管前面說了一些結局上的缺點,但是、但是!
  但是!
  哪怕在戰鬥發展上有其不完美的地方,我依舊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這個結局。
  自己化身為悲劇的惡魔,將一切託付給夥伴的這種劇情,雖然早就有跡可循,一點都不新奇;然而,《進擊的巨人》在我看來最棒的地方,是他替每一個角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並不是因為故事要結束,需要替每個人安上一個收尾,而是這些角色真的走到了人生的這個節點。
  在這條名為自由的道路上,即便他們偶有衝突、摩擦,最終還是能相互理解,共同悲喜。
  結局未必是幸福的。世界從來不會因為英雄的出現而就此和平;紛爭永遠找不到止歇的一天。
  英雄們的故事終將完結,但生命仍要繼續。
  擁抱著這些不完美的遺憾,滿目瘡痍的世界因此美麗。

結語


  這麼多年過去,隨著年紀成長,我也逐漸從少年漫畫一路看到青年漫畫。兩種類型最大的不同,大概是角色開始變得容易死。
  以前的少年漫畫,重要角色再怎麼樣都死不成;到了青年漫畫,角色的死亡開始變成常態,誰都說不準,自己喜愛的角色會不會在下一話就突然犧牲。
  角色死亡這件事,在《進擊的巨人》裡面,大抵可以說是一半少年,一半青年。
  大部分的重要角色還是不會死,畢竟要讓劇情有辦法繼續推進。
  但是,當劇情真的需要某些角色去死的時候,角色總能死得適得其所,而不是為死而死。
  他們的死去,往往不會是因為某某人犯了蠢、誰誰誰有了疏忽,導致有個衰尾傢伙必須去背黑鍋當替死鬼。
  這些角色,就像是打從他們誕生的一剎那,就注定了要在某個瞬間,在那短短一霎成為主角。
  在我的眼中,那些角色的死亡更像是一種昇華。為了貫徹自己的信念而傾盡一切的昇華。
  那個瞬間所綻放出的絢爛光彩,我認為,絕對是其他生還的角色所無法比擬的。
  一群為了追逐不同的目標,最終卻殊途同歸的旅人。有些人能夠見證終點的到來,有些人必須在途中離開。
  不變的是,這些人都擁有一顆炙熱焚燒,熠熠生輝的心。
  不為了什麼正義,什麼守護,這種道貌岸然的場面話。
  這些犧牲,單純只是為了自己。為了能走完這趟屬於自己的旅程。
  「獻出你的心臟」這句話並不只是單純的口號,而是融入了角色們的骨血之中,成為靈魂。
  當曾經那名嚮往自由的少年艾倫,最終走完這趟追逐自由的苦澀旅程,我就像是親眼見證了一段歲月,漸漸湮沒於無聲之中。
  你要說艾倫做的對,艾倫做的錯,其實都無關緊要。
  就像我曾在《葬送的芙莉蓮》中說過的,我想,每個人都行走在自己的時區,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善人有善人的惡行,混帳有混帳的慈悲。不論是誰都無法逃脫。我們只能在犧牲與犧牲之間被迫失去,被迫做出蒼白無力的選擇。
  前方等待我們的未必是光明;但是,正因為我們曾擁抱過光芒,所以,我們才能無懼投身於黑暗。
  對於這部連載十一年的曠世巨作,我要給這部作品的評價是:
  謝謝你的陪伴,這十一年很值得。

  最後是老樣子的工商時間。
  我是顧天晴,一名小說家兼評文人。
  把寫作當成人生,有空就寫,寫到沒空。
  每週日更新小說教學,以及不定期更新書評。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擊Like並按下「喜歡」及「收藏」,也別忘了追蹤我的粉絲專頁,給我一點愛的關注,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顧天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幾個月前,我意外閱讀到這部《葬送的芙莉蓮》,立刻被其驚為天人的才華所吸引,直接列入我最喜歡的漫畫名單之中。   近期,該作更是獲選為漫畫大獎2021第一位,對我來說,也算是毫無疑問的實至名歸。   總覺得,有幸能夠看到如此才華洋溢的作品,若不特地為它寫一篇文章,未免太過可惜。
  比起我素來習慣的大眾文學,這本《鮫在水中央》顯然更傾向於傳統文學。   通篇的文字細膩,行文節奏平緩。文字裡面的五感、想像,都是極度個人化的,有其獨特的「頻率」存在。   頻率相符的人,能夠感覺到文
  論起台灣新生代輕小說家,我個人認為,小鹿肯定名列前茅。   最近外務很多(還要刷手遊),一直很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但小鹿的這本《天啊!這女高中生裙子底下有槍啊!》非常輕鬆好讀,真的很適合在心煩的時候翻一翻。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我是一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評文人。   本期要評論的,是由倪采青撰寫的《變身暢銷小說家》。   如果是想快速知道書評結論的朋友,在文章的最下方有懶人包,還請自行使用!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我是一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評文人。   本期要評論的,是由久遠撰寫的《罌籠葬》。   如果是想快速知道書評結論的朋友,在文章的最下方有懶人包,還請自行使用!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我是一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評文人。   本期要評論的,是由比嘉智康所寫的《三個我與四個她的雙人遊戲》   如果是想快速知道書評結論的朋友,在文章的最下方有懶人包,還請自行使用!
  幾個月前,我意外閱讀到這部《葬送的芙莉蓮》,立刻被其驚為天人的才華所吸引,直接列入我最喜歡的漫畫名單之中。   近期,該作更是獲選為漫畫大獎2021第一位,對我來說,也算是毫無疑問的實至名歸。   總覺得,有幸能夠看到如此才華洋溢的作品,若不特地為它寫一篇文章,未免太過可惜。
  比起我素來習慣的大眾文學,這本《鮫在水中央》顯然更傾向於傳統文學。   通篇的文字細膩,行文節奏平緩。文字裡面的五感、想像,都是極度個人化的,有其獨特的「頻率」存在。   頻率相符的人,能夠感覺到文
  論起台灣新生代輕小說家,我個人認為,小鹿肯定名列前茅。   最近外務很多(還要刷手遊),一直很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但小鹿的這本《天啊!這女高中生裙子底下有槍啊!》非常輕鬆好讀,真的很適合在心煩的時候翻一翻。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我是一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評文人。   本期要評論的,是由倪采青撰寫的《變身暢銷小說家》。   如果是想快速知道書評結論的朋友,在文章的最下方有懶人包,還請自行使用!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我是一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評文人。   本期要評論的,是由久遠撰寫的《罌籠葬》。   如果是想快速知道書評結論的朋友,在文章的最下方有懶人包,還請自行使用!
  哈囉大家好,我是顧天晴,你也可以叫我阿栗。    我是一名小說家,同時也是一名評文人。   本期要評論的,是由比嘉智康所寫的《三個我與四個她的雙人遊戲》   如果是想快速知道書評結論的朋友,在文章的最下方有懶人包,還請自行使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他也是我在《進擊的巨人》裡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堅韌、勇敢、智慧、謀略、冷靜、奉獻。是我在他身上看見的關鍵詞。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其實我曾經是進擊的巨人狂粉,當年動畫版片頭「紅蓮の弓矢」一播讓我秒入坑,曾經有段時間按時追動畫跟原作看網路討論嗨到爆都不在話下。 不過後來我發現身為一個直男,自己狂粉的可能不是「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而是米卡莎跟作品中的妹子(呃),甚至連中性的漢吉跟阿爾敏我都可以粉(喂喂)。 至於男主角......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描繪的世界殘酷而現實,充滿環環相扣的悲劇與無可避免的痛苦。觀眾從第一季第一集就能深刻感受到巨人帶來的壓迫感與絕望。筆者認為,巨人是不同思維中仇恨與恐懼的具體呈現。本文希望透過不同時間與視角,重新思考巨人的象徵意義,進而理解它在故事中的重要。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他也是我在《進擊的巨人》裡最喜愛的角色之一,堅韌、勇敢、智慧、謀略、冷靜、奉獻。是我在他身上看見的關鍵詞。
Thumbnail
相隔10年終於完結的動畫。 現今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沒有巨人入侵,人們在城內過著安逸生活,然而這天,有個突然出現在城牆外的高大巨人將城門給破壞了,許多的巨人衝了進來,艾蓮眼睜睜看著母親在眼前被吃掉,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促使他加入訓練團,誓死要清除所有的巨人們……
Thumbnail
艾倫為何必須死? 如果論及進擊的巨人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大多數人會回答自由 而自由也成了艾倫的內在弱點,而這就成了艾倫為何必須死去的原因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是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及動漫作品。故事建立在帕拉迪島上人類與巨人之間的衝突,人類居住在由高牆包圍的城市,對抗牆外會吃人的巨人,在尋找關於巨人答案的過程中,揭露了島外尚有廣袤大陸與人種,各族群之間歷史的無奈與糾葛。龐大而完整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歷史相對應的隱喻,以及對於戰爭、人性的寫實描寫
Thumbnail
這篇其實是我的演講記錄,所以結構比較鬆散,也會包含之前寫過的內容,但我還是很想要記下第一次講自己喜愛的作品跟心理健康主題結合的經驗,就是這樣。
Thumbnail
追逐自由的奴隸 「人如果不沉醉於某些東西,估計都撐不下去吧?畢竟我們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
Thumbnail
其實我曾經是進擊的巨人狂粉,當年動畫版片頭「紅蓮の弓矢」一播讓我秒入坑,曾經有段時間按時追動畫跟原作看網路討論嗨到爆都不在話下。 不過後來我發現身為一個直男,自己狂粉的可能不是「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而是米卡莎跟作品中的妹子(呃),甚至連中性的漢吉跟阿爾敏我都可以粉(喂喂)。 至於男主角......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描繪的世界殘酷而現實,充滿環環相扣的悲劇與無可避免的痛苦。觀眾從第一季第一集就能深刻感受到巨人帶來的壓迫感與絕望。筆者認為,巨人是不同思維中仇恨與恐懼的具體呈現。本文希望透過不同時間與視角,重新思考巨人的象徵意義,進而理解它在故事中的重要。
Thumbnail
《進擊的巨人》中,主要角色一行人經過「終末之夜」的談話後,成功走出仇恨的森林,但是我們能否走出詮釋的森林?關於自由、語言、存在主義與戰爭寓言,關於作品主題與動畫製作。宇野老師,容我引用一句阿爾敏常掛在嘴上的:「讓我們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