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三民書局《鮫在水中央》搶先試讀活動。
前言:「傳統」與「大眾」
比起我素來習慣的大眾文學,這本《鮫在水中央》顯然更傾向於傳統文學。
通篇的文字細膩,行文節奏平緩。文字裡面的五感、想像,都是極度個人化的,有其獨特的「頻率」存在。
頻率相符的人,能夠感覺到文字與自己的「共振」;頻率不相符的人,則形同嚼蠟,枯燥乏味。
我認為閱讀傳統文學的重點,與閱讀大眾小說時不同。重點不在於劇情張力、緊湊情節等等,而是能否從字裡行間,感受出作者的低聲呢喃。
真要說的話,我覺得,閱讀大眾文學像是在閱讀一部客觀故事;閱讀傳統文學像是在窺探一段主觀心靈。
聽不懂嗎?那我換個舉例方式。
大眾文學就像是中午的「要吃什麼」,是一個直覺、客觀的問題。
要就要,不要就不要。有時候我們很難說清楚自己想吃什麼,但我們一定知道自己不想吃什麼。
傳統文學就像是女友的「我沒事」,是一個複雜、主觀的問題。
有可能是真的沒事所以不必多慮,也可能是「我沒事才怪」,更有可能是「我沒得到你的關心,你就準備辦喪事」。
這就是文學。文學是一種由個人的人生經歷,以及腦海浮現出的想像所交互而成,極為複雜的成品。
一百句「我沒事」,背後其實有著一百件大事小事。沒人能知道,下一句「我沒事」代表的究竟是什麼事,就如同文學往往有許多留白,往往有很多待人細思的不確定性。
如果要做個總結,那我會說,我認為大眾小說讀的是「情節」,傳統文學讀的是「感覺」。
評論
這本《鮫在水中央》共由三則中篇故事組成,分別是〈鮫在水中央〉、〈天體之詩〉、〈去往澳大利亞的水手〉。
通篇而論,孫頻的文字在我讀來有種清冷、寂寥的感觸。它並不黑暗,但卻像深深湖底冒起的一顆泡。
浮著七彩光暈的泡影確實很美、很亮麗,但也隨時都會破裂,轉眼間可能就要煙消雲散。
如果真要形容的話,我認為孫頻的文字有著「如履薄冰的荒涼」。
第一篇〈鮫在水中央〉,採用了許多時空交錯的補敘,使得故事往來於過去與現在之間,搭襯著偏僻邊境的凋敝,與主角大量的內心低語,更突顯出故事的掙扎與徬徨。
就像最前段主角居住的廢棄舊礦坑,說好聽點是遺世獨立,說難聽點是鳥不生蛋。
明明居住於廢墟,主角卻總要嚴格要求自己打扮得體,書卷不離,看上去既不想面對社會,卻又捨不得離開社會,言行間充滿矛盾。
這種恨不得拋棄一切,卻又同時緊緊擁抱著,既矛盾又猶豫的內在心思,或許就是〈鮫在水中央〉所想表達的吧。
第二篇〈天體之詩〉,透露出一股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緣,尋求某種光輝的懇切。
然而,雖說是尋求,但那並不是一種積極正面的態度,反而是一種背棄世界,徬徨無助的萎靡感。
就像是最脆弱的人才最需要心靈的寄託一樣,故事的主角也正是因為某種缺乏而開始尋求,卻在尋求的過程中,更加明確感覺到自己的缺乏。
坦白說,這篇〈天體之詩〉在我讀來非常讓人難受。難受並非是因為寫得不好;正好相反,就是因為寫得很好,所以更讓人難受。
正因為故事裡那些痛苦都刻劃得太深、太真實,反而讓人像是心臟被刨挖開了一樣疼。
第三篇〈去往澳大利亞的水手〉,說實話,這是三篇之中,我讀起來覺得最平淡無奇的一篇,簡而言之就是一個臭媽寶的無病呻吟。
其實三篇文章在書寫風格上是類似的,但相較於其他兩篇,〈去往澳大利亞的水手〉透露出來的氣息卻明顯黑暗且負面許多,使得文章裡的一切都變得太過明顯直白,原先潛藏在字裡行間的綺麗想像反而不見蹤影,讓文章變得單調,也使得這篇作品讀起來遜色許多。
結語
總結而言,我認為孫頻的文字,始終都在描寫那些由盛轉衰,荒廢頹敗之後的老舊城區。
孫頻所追逐的光景,並非常人所嚮往的繁榮華麗,而是從那種打從高處一路向下墜跌,直到破滅的凋零之美。
那確實很美,可那種模樣的美,正如孫頻自己很愛用的形容──「血淋淋」。
看完我的書評,如果你也對這本《鮫在水中央》產生興趣,請至這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