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歌手│來自土地的節奏Bon-da-da - 舒米恩Suming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最先是從金馬獎表演《太陽的孩子》主題曲《Aka Pisawad不要放棄》認識舒米恩的,接著是電影《52赫茲我愛你》裡洗腦的《Do Mi沒有Sol》。他不是印象中那種很會玩歌唱技巧的鐵肺原民歌手,擁有的是像陳建年那種誠懇又溫柔的嗓音,所以喜歡重節奏和歌手演繹技巧的我一直沒有關注舒米恩。(狀態顯示反省中)
後來收聽德仔Podcast《賈文青無料案內所:夜安加長型》(Podcast版比影片版的內容更長,歡迎找來聽),第一集邀請舒米恩來聊他的專輯《Bondada》,我才比較了解舒米恩的音樂理念是什麼。喜歡重節奏的我覺得《Bondada》這張五年集大成的專輯實在太讓人上癮了,狂聽之際還不斷鼓吹友人們去找來聽。不過我相信一般人應該都跟我一樣對舒米恩有錯誤認識(可能也因為《不要放棄》那首歌真的很紅),所以我想假裝不經意跟阿流推坑時,我們的Line對話如下:
我:完全不想上班
阿流:很適合走走的天氣
我:只好聽聽舒米恩的歌了
阿流:我聽了應該會想睡
我:先入為主哦,他有首歌電音的叫KAYOING,我很喜歡
《美少女Kayoing》不是《Bondada》專輯的歌,雖然很可愛而且洗腦到有時候我騎車的時候還會不自覺哼起來,不過本文暫此略過。

《Bondada》

這張專輯的發想是來自一次國外朋友對舒米恩的提問:「你們台灣的節奏是什麼?」
於是舒米恩在過去經典山地歌曲《高山青》、《來去台東》、《台灣好》等等找到早已為大眾所認知,被認為屬於山地歌曲的基礎節奏,並命名為「Bon-da-da」。他用五年時間做出以這個節奏為基底的《Bondada》專輯,並用臉上的部位和感官各自發想故事,最後拼出一張完整的臉。雖然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出身阿美族的舒米恩用《Bondada》專輯精采回答了「何謂台灣的節奏」這個大哉問。
圖片取於Suming舒米恩臉書
我不確定所有台灣人是否都有關於Bon-da-da的回憶,但我可以提供自己的故事。在那個流行卡帶的年代,媽媽買了很多山地歌曲卡帶放在車上,每當我們長程旅行開到東部的時候,就會從轉音九彎十八拐的台語歌曲換成感情直接的山地歌曲,以國語或原住民語的Bon-da-da領我們在山路蜿蜒。長途車程加上山路,我們小孩早就睡成一片,坐在副駕的媽媽也打著盹,只能靠重節奏的Bon-da-da幫長途開車的爸爸振作精神。
有時候我清醒過來,望著窗外風景發呆,卡帶早就從A面換成B面,又從B面換成A面。就算不知道歌詞是什麼,早就熟悉到可以從任何一個切入點接著哼唱。爸媽喜歡聽我們唱歌,尤其Bon-da-da節奏總是有種豐年祭的節慶感,唱和聽的人都開心。
阿爆《母親的舌頭》在金曲獎受到很多肯定,她不想框架母語歌曲的表現,所以使用許多現在流行元素讓母語(所謂傳統)變得很酷,讓不分民族、不分國界的人都會喜歡,藉由這種轉化讓傳統變成一種很潮流的事,進而願意接觸傳統文化(比如說,身為白浪的我為了唱有喉頭音的排灣語歌曲《tjakudain 無奈》還特別做了韓語空耳拼音跟做韓語歌詞翻譯)。舒米恩也走在這條路上,只是他用Bon-da-da節奏代表了泛台灣文化的「母語」。也許大家跟我一樣關於Bon-da-da的回憶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舒米恩用電子樂、民謠和流行元素讓它翻轉成時尚潮流的面貌,無須強加任重道遠的什麼復興文化的責任在這張專輯上,我相信光以藝術表現來說也很值得推薦。
專輯裡大部分的歌曲都是以Bon-da-da組成的,不過我最喜歡的兩首歌卻不是那麼Bon-da-da,可惜《好好說話》這首好像不是主打,就沒有MV可貼。這首有我從小就熟悉的「Ho Hai Yan」那段不用提詞就可以無限反覆哼唱的原住民民謠,第一次聽馬上就可以跟著哼了呢!我查網路「Ho Hai Yan」到底是什麼,眾說紛云,但我覺得比較可以接受的說法應該是「吼嗨央Ho Han Yan是無意義的助興語」,所以不論是阿美族、卑南族、排灣族的歌曲都有這樣的內容吧?若有其他看法,也歡迎告訴我。
《好好說話》歌詞其實很簡單,阿流在跟我講起人際上、教養上的種種無奈,我就想起這首歌的副歌「好好說話、好好說話,別罵」。也許現代人認為直言不諱是一種新時代的美德,不過有時候明明沒有惡意卻說得太傷人。在說話之前先保留情緒三分,可能就是「好好說話」要告訴我們的吧!
另一首是《善良的味道》,這首歌曲也沒有Bon-da-da,但用民謠吟唱與溫和的和弦,再用清新歌詞帶出一篇如散文一樣的溫暖歌曲,舒米恩從印尼的肥皂、英國的茶包味道發想到對某人的思念,是我平日很愛哼的一首歌。MV真的跑去印尼跟英國拍,和印尼小朋友一起分食、跳舞的片段真的好可愛。語言不通又怎麼樣?食物、音樂的味道一樣讓人可以串起彼此,某日再遇到類似的味道,總會勾起藏在靈魂某處的記憶和想念。
專輯裡用《我想做個夢》做結尾,但這首其實是舒米恩在用Bon-da-da構思整張專輯時做出來的第一首歌,所以沒有用任何器官(?)當標題。歌曲順序的安排巧思讓《我想做個夢》既是開始,也是回到初心。《我想做個夢》的歌詞很少,就跟過去我們熟悉那些使用Bon-da-da節奏的歌曲一樣不斷反覆,然而《我想做個夢》利用這個效果和不同的聲量安排、重唱去堆疊出歌曲的高低潮,明明是Bon-da-da,卻營造出一種溫柔的效果,我只能說果然是Suming風格。

我想做個夢

詞/曲:Suming 舒米恩
你問我是誰
我是你不曾在乎的⿊
沒有錯與對
我說個故事換你的淚
這是什麼樣的夢
只願相愛卻不為誰
我想做個夢
那麼真誠那麼濃烈

你問我是誰
我是你命中註定的⿊
襯托星星的美
謹守著該出現的夜
這是什麼樣的夢
只願相愛卻不為誰
我想做個夢
那麼真誠那麼濃烈
啦~

《Bondada》

Spotify連結:《Bondada》
米大創意 MV Youtube頻道連結(非整張):Suming舒米恩【Bondada】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249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廢物青年.迪麥 的其他內容
我已經忘了是怎麼知道莫宰羊的歌了,八成也是被Youtube推播的。我有一陣子不斷重播他的歌曲《未接來電》,得知他還只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忍不住在臉書上大大稱讚。
Puer Kim在2014年《柳熙烈的寫生簿》受訪中表示,《PURIFIER》算是她對於自己年紀二字頭的最後階段做一個紀錄,把自己身為活到快要三十歲的女性從生命經驗裡各種細微觀察的事物用這六首歌表現出來。
Caro Emerald是何方神聖呢? 她在1981年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生,12歲開始唱歌,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接受爵士樂訓練,2007年以單曲《Back it up》出道,2010年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Deleted Scenes from the Cutting Room Floor》
泰語無能而且主力在韓國嘻哈的我,不自量力想要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我實在是太想介紹這個長得像鄧紫棋的可愛泰國女歌手給華語世界認識。
我已經忘了是怎麼知道莫宰羊的歌了,八成也是被Youtube推播的。我有一陣子不斷重播他的歌曲《未接來電》,得知他還只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忍不住在臉書上大大稱讚。
Puer Kim在2014年《柳熙烈的寫生簿》受訪中表示,《PURIFIER》算是她對於自己年紀二字頭的最後階段做一個紀錄,把自己身為活到快要三十歲的女性從生命經驗裡各種細微觀察的事物用這六首歌表現出來。
Caro Emerald是何方神聖呢? 她在1981年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生,12歲開始唱歌,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接受爵士樂訓練,2007年以單曲《Back it up》出道,2010年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Deleted Scenes from the Cutting Room Floor》
泰語無能而且主力在韓國嘻哈的我,不自量力想要寫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我實在是太想介紹這個長得像鄧紫棋的可愛泰國女歌手給華語世界認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春野、怪奇比莉、上山...... 從歌手到獨立樂團,在下篇,也將推介數首吸引我深深深深的新歌喔 ♡
Thumbnail
在格友丘筆兔那看到關於AI作曲討論。 也發現一個還不錯的AI生曲的網站: 玩票性質地弄了幾首,AI作曲會稍微更改歌詞的內容,甚至連歌名都改掉,這還挺有趣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平常聆聽的頌缽音樂清單,以及關於頌缽的起源和製作過程。文章中提到了不同的頻道和音樂,希望大家都能探索自己喜歡的音樂。
Thumbnail
舞思愛以母語創作的兩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和《美感》,分別於第33屆及第35屆金曲獎奪下「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用歌聲傳遞著家鄉和文化的動人樂章,讓每位聽眾感受到最純粹的愛與感動!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舞炯恩的音樂成就以及專輯《Vusam》的歌曲內容,他的音樂編曲中融合了西洋流行曲風和部落元素,展現臺灣音樂的獨特風貌。歌曲內容涵蓋了部落、愛情、迷失等主題,並以排灣族語歌唱,體現了部落音樂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試圖用音樂記錄阿婆(奶奶)及家族的故事。」是創作歌手柔米第二張全創作專輯的主題,也是首次嘗試用自己的母語-客語寫歌的作品。《鎮妹》取自柔米阿婆的名字,它打破了傳統客語與現代音樂的藩籬,選擇最接近「台灣人」的語境,側身記錄一段文化消失與記憶消逝的過程。
Thumbnail
春野、怪奇比莉、上山...... 從歌手到獨立樂團,在下篇,也將推介數首吸引我深深深深的新歌喔 ♡
Thumbnail
在格友丘筆兔那看到關於AI作曲討論。 也發現一個還不錯的AI生曲的網站: 玩票性質地弄了幾首,AI作曲會稍微更改歌詞的內容,甚至連歌名都改掉,這還挺有趣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平常聆聽的頌缽音樂清單,以及關於頌缽的起源和製作過程。文章中提到了不同的頻道和音樂,希望大家都能探索自己喜歡的音樂。
Thumbnail
舞思愛以母語創作的兩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和《美感》,分別於第33屆及第35屆金曲獎奪下「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用歌聲傳遞著家鄉和文化的動人樂章,讓每位聽眾感受到最純粹的愛與感動!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舞炯恩的音樂成就以及專輯《Vusam》的歌曲內容,他的音樂編曲中融合了西洋流行曲風和部落元素,展現臺灣音樂的獨特風貌。歌曲內容涵蓋了部落、愛情、迷失等主題,並以排灣族語歌唱,體現了部落音樂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試圖用音樂記錄阿婆(奶奶)及家族的故事。」是創作歌手柔米第二張全創作專輯的主題,也是首次嘗試用自己的母語-客語寫歌的作品。《鎮妹》取自柔米阿婆的名字,它打破了傳統客語與現代音樂的藩籬,選擇最接近「台灣人」的語境,側身記錄一段文化消失與記憶消逝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