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什麼都不要說:電影《弓蕉園的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周美玲導演繼「六城彩虹」計畫台北篇《愛・殺》上映之後,又於4月18日在公視臺語台首映了檳城篇《弓蕉園的秘密》。電影圍繞著台灣正值白色恐怖時期的1979年和美麗島事件作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分別來自高雄旗山和馬來西亞檳城,兩個女大學生的愛情故事。電影不僅訴說情愛,同時也影射政治。
圖片來源:《弓蕉園的秘密》劇照

風雨飄搖的1970年代

1970年代,台灣可謂是風雨飄搖、滿目瘡痍的十年。除了內在持續籠罩於戒嚴和白色恐怖的氛圍之下,對外更先後碰上了如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全球石油危機、中日斷交、蔣中正逝世、中美斷交等層出不窮的事件發生,致使台灣在政治、經濟局勢等各方面皆遭受重創、波折不堪。
其中,1979年所爆發的美麗島事件,可算是牽扯最廣、政治受難犯最多,更造成無數人難以撫平疼痛的歷史創傷。這也成為了《弓蕉園的秘密》最主要的時空背景。於此之上,電影亦著力於描繪兩個女大學生的同性愛戀。其中的政治投影、性別隱喻和族群議題,環環相扣、彼此牽動,處處發人省思。
圖片來源:《弓蕉園的秘密》劇照

美麗島和那些不能忘記的名字

電影頗為詳盡地重現了美麗島事件的經過,尤其是事件發生前危機四伏的那些日子。片中女主角孟娟(陳妤 飾)的哥哥孟修(孫綻 飾),與家裡開印刷廠的女友阿雪(翁嘉薇 飾),兩人就是創辦美麗島雜誌的成員之一。他們刊印雜誌、舉辦演講、走上街頭,鼓吹自由思想,最終在1979年12月10號(國際人權日)也就是美麗島事件爆發的前一晚,被警察抓捕入獄。
至於那些我們在電影中,從角色口中所聽到的人物,則都是美麗島事件裡不能輕易忘記的名字。黃信介,美麗島雜誌的創辦人;施明德,美麗島事件最後一位被逮捕的政治通緝犯;邱義仁,雖於事件爆發時人已留學美國,但之後積極推動農民教室不遺餘力,更成為了民進黨創黨成員。透過影像的演繹,美麗島事件的傷痛、記憶及餘韻,又再一次被完整地再現與留存。
圖片來源:《弓蕉園的秘密》劇照

同性戀與黨外雜誌一樣

此外,還有電影中特別著墨提到的席德進。他的名字出現在讀美術系的孟娟的繪畫課上。老師要大家摹仿席德進的畫風,班上同學卻開始討論起席德進是同性戀的話題。身為一名女同志,孟娟在聽到大家訕笑席德進是「咖仔」,說同性戀會遭天譴時,憤而挺身與同學爭辯,這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1970年代的台灣社會,因為報禁、黨禁的緣故,致使任何一切來自黨外的聲音都不得聲張。加之當時,整個國際世界正好也處在恐懼同性戀的冷戰氛圍之下,因此,不難想像何以電影中另一位女主角書蘭(劉倩妏 飾)會說:「同性戀和黨外雜誌一樣,都不能講。」如此,政治與性別就這樣在電影中被勾連在一起,複雜交纏,成為相互指涉的兩面。
圖片來源:《弓蕉園的秘密》劇照

當「香蕉」與「橡膠」相愛

《弓蕉園的秘密》最讓人驚喜之處,還有那多重語言匯聚其中的特別聲響。來自馬來西亞的書蘭說著廣東話與福建話,生長在高雄旗山的孟娟和他的一家人則說著臺語,還有國語。各種方言交錯,在電影中呈現一種多義複聲的族群樣態。另外,家裡有橡膠園的書蘭和作為蕉農子女的孟娟,也將馬來西亞華人與台灣人並置在影像之內,形成有趣的對照。
回來談談孟娟與書蘭的愛情吧。他們的愛情,終究是難以言說的。他們中間有著太多窒礙,政治的現實、恐同的壓迫,還有那個愛黨愛國的學長許志祥(徐宇霆 飾),都是阻隔他們相愛的原因。想起電影裡,書蘭總是在拍照,但是照片總是模糊失焦的。書蘭說:「照片是朦朧的,那是我們相愛的證據,更是不能說出口的秘密。」孟娟和書蘭的感情,到底只能化作一句「什麼都不要說」,被時間深深掩埋,從此噤聲不語。
圖片來源:《弓蕉園的秘密》劇照
最後,我認為《弓蕉園的秘密》最具意義的,便是結合家國政治與性別情慾的呈述方式。電影一開始從電視裡傳出「沒有暴徒,只有暴政,光復香港」的抗議之聲,大概正是導演的意有所指。以香港反送中事件與2021年的今天作為起點,我們不僅回顧了1970年代的政治事件,更看見了在大時代之下同性戀者的愛情悲歌。然隨著歲月流轉,如今的我們是否早已遺忘了自由和愛如何得來不易?
願我們永遠記得,書蘭曾寫下的那則心願:希望有一個自由之地,可以容納所有不同的聲音,還有愛情。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四)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三)
集結了孔劉和朴寶劍兩大韓國男神,由李勇周編劇和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永生戰》,是一部探討人類是否該追求永生的作品。被創造的永生人徐福(朴寶劍 飾)與得了腦瘤命不久矣的閔基憲(孔劉 飾),在逃避政府追殺的過程中,反覆辯證人類渴望永生的意義和價值。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二)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一)
看完重映的《青春電幻物語》後,始終無法很快為這部電影寫下隻字片語。經過一週時間的沉澱,似乎總算能說出些什麼了。對我來說,這是一部太過殘酷的作品。岩井俊二導演的電影,從《情書》、《燕尾蝶》到《花與愛麗絲》等等,似乎都散溢著一股青春的苦澀滋味,而《青春電幻物語》則極致地揭示了青春不只苦澀更是殘酷的真相。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四)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三)
集結了孔劉和朴寶劍兩大韓國男神,由李勇周編劇和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永生戰》,是一部探討人類是否該追求永生的作品。被創造的永生人徐福(朴寶劍 飾)與得了腦瘤命不久矣的閔基憲(孔劉 飾),在逃避政府追殺的過程中,反覆辯證人類渴望永生的意義和價值。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二)
2021金馬奇幻影展|觀影短評系列文章(一)
看完重映的《青春電幻物語》後,始終無法很快為這部電影寫下隻字片語。經過一週時間的沉澱,似乎總算能說出些什麼了。對我來說,這是一部太過殘酷的作品。岩井俊二導演的電影,從《情書》、《燕尾蝶》到《花與愛麗絲》等等,似乎都散溢著一股青春的苦澀滋味,而《青春電幻物語》則極致地揭示了青春不只苦澀更是殘酷的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今天想來介紹一部1999年上映的電影,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昭和33年(西元1958年)的京都祇園,看到京都祇園就該知道我又要來聊藝妓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昭和33年對藝妓來說又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在日本有著解放女性、提倡女權意識的社會運動在街頭上沸沸湯湯四處展開。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今天想來介紹一部1999年上映的電影,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昭和33年(西元1958年)的京都祇園,看到京都祇園就該知道我又要來聊藝妓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昭和33年對藝妓來說又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在日本有著解放女性、提倡女權意識的社會運動在街頭上沸沸湯湯四處展開。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