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社區傳播期間,這個動作,會救了你⋯⋯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臺灣疫情,現在又進入社區感染了...很多集會活動也開始受到了限制🚫!

我常常被人問KTV 唱歌🎤,為什麼要戴上口罩😷?看電影🎬為什麼也要戴上口罩😷?

其實這一切,是有研究根據的。我把看到的科學資料,整理一下給大家看看,大家都喜歡去娛樂的場所為例:KTV和電影院

先説包廂 KTV吧

為什麼唱歌🎤,需要戴口罩 ?

昨天臺灣的指揮中心指揮官告知大家,如果要去KTV ,記得戴上口罩😷唱歌🎤!這是有醫療研究的:

raw-image

1.飛沫顆粒

呼吸時 : 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135(85-691)顆

正常說話 : 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270(120-1380)顆

大聲說話 : 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570(180-1760)顆

正常唱歌 : 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690(320–2870)顆

大聲唱歌 : 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980(390–2870)顆

高亢唱歌 : 我們囗中每秒噴出的飛沫顆粒 ~ 1480(500-2820)顆

結論:

正常的唱歌比正常的講話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
大聲唱歌,比正常唱歌產生更多的飛沫顆粒。

2.口罩 + 唱歌

raw-image

如果我們使用口罩,又大聲唱歌時,其每秒產生飛沫顆粒為 ~ 410(200-1150)顆

大聲唱歌 : 每秒產生飛沫顆粒為 ~ 980(390–2870)顆

高亢唱歌 : 每秒產生飛沫顆粒為 ~ 1480(500-2820)顆

因此,簡單的口罩將唱歌時產生的飛沫顆粒數量減少到與正常說話相似的水平

其實,另一個研究顯示:當你使用外科口罩大聲唱歌時,相機幾乎檢測不到你的飛沫呢。 ( When singing loud with a surgical mask, almost no droplets were detected with the camera )

電影院

那麼去看室內電影有多安全呢?

專家也對某些活動的安全性進行評分,等級從0到100,

其中0導致COVID-19感染的可能性最小,而100則是最危險的。

在列出的活動中,他們分別認為室內看電影是最冒險的活動之一。尤其是室內未實施社交距離 情況,最危險

-戶外餐廳:10

-雜貨店:15-20(如果人們聚集,則為30-40)

-商業客機:40-50

-戶外活動,無社交距離,不戴口罩:40-50

-室內電影:50到60(如果人們在笑,大喊和一起唱歌,則最多為75)

-室內未實施社交距離:80

1.社區傳播期間的社交距離

在社區傳播期間,我們會要求很多室內的活動,例如餐廳、會議室、演講廳、電影🎬院...在密室空間,都得有保障有社交安全距離,例如有「梅花式」的排列座位,因為人太靠近,沒有保持安全距離,是太容易被傳播了。

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密室空間,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raw-image

根據定義

有症狀COVID19 的人,如果和別人近距離接觸(close contacts),其R 值計算為(126/161 =)0.78

無症狀COVID19 的人,如果和別人近距離接觸(close contacts),其R 值計算為(6/30 =)0.20

因此,有症狀組與無症狀組兩群的傳染性風險比例(RR),估計約為3.9倍(95%CI:1.5-11.8)。

如果關注有無症狀的繼發性感染,有症狀COVID19 的人,其RR則估計約為6.6倍(95%CI:2.0-34.7)。

Hence, by definition, the R s can be calculated as (126/161 =) 0.78 and (6/30 =) 0.20 for the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groups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risk ratio (RR) of infectivity of a symptomatic group against that of the asymptomatic group is estimated at 3.9 (95%CI: 1.5–11.8). If focusing on symptomatic secondary infections, the RR is estimated at 6.6 (95%CI: 2.0–34.7).

在密室空間 : 餐廳、會議室、演講廳、電影🎬院,

保有社交安全距離,例如有「梅花式」的排列座位,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有症狀COVID19 的人,只要任何方向(不管前後排、左右排 ),近距離接觸(close contacts)和你接觸,你就容易被傳播了。

2.那為什麽室內看電影,還要戴口罩?

raw-image

答案就是很簡單,在黑暗中看大螢幕,你不會大聲說話,也不會高亢唱歌,但你會不知不覺,隨著劇情發展笑,大笑😂、哭泣、然後又張開嘴巴👄,又喝飲料,又吃爆米花或零食.什至劇情緊張,恐怖😱時,你還會偷咬指甲,偷挖鼻孔,而不自知呢!..這些的行為舉止在社區傳播期間內,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大部分人忘了遮住口鼻,就是COVID19 易侵入的時機!戴上囗罩,你就阻隔了上述的危機,所以看電影🎬旁邊無人(因爲要隔著坐),你得要戴上口罩😷,才能安全看電影回家的!

口罩,社區傳播阻隔的最佳工具


對於呼吸道飛沫的研究以及口罩阻擋飛沫的能力,很多研究報告都有。

另一項研究,使用高速攝影機實驗發現,當有人說出一個簡單的片語時,就會產生20至500微米的飛沫從嘴巴中出來,但是當嘴巴,只是被一塊濕毛巾蓋住時,也幾乎所有飛沫都會被擋住。

一項針對流感的研究發現,戴上口罩,可以顯著減少飛沫,和氣溶膠傳播的呼吸道病毒🦠數量。

在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預測,如果我們給周邊80% 的人戴上口罩,我們才能有效在減少 COVID-19 傳播。

研究發現社區傳播期間,實施口罩指令:

COVID-19的每日增長率會下降的。這個趨勢,在社區傳播擴散時更加明顯。

口罩指令執行後的最初五天,COVID19 新病例每日成長率與指令執行前的五天分數下降了0.9 %;而在三週之之後,COVID19 新病例每日成長率,也下降了2個單位的百分比。

口罩,肯定是社區傳播阻隔的最佳工具!


來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98/1422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movies/story/2020-11-23/indoor-movie-theaters-safety-covid-pandemic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3158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8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3/01/07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2022/02/20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許久沒跟朋友去KTV唱歌了,還真是有點想念,想念唱歌可以狂吼、可以抒情、可以低吟,可以悲傷的種種。我記得我和好友Alice的最高紀錄是連唱六小時。 歌聲好聽與否非關鍵(雖然,咳咳,我真的唱得還不錯啦),唱歌真的是人天生就會做的事情,不管聲音好不好聽,當我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會因為單純的喜悅而唱,生氣
Thumbnail
許久沒跟朋友去KTV唱歌了,還真是有點想念,想念唱歌可以狂吼、可以抒情、可以低吟,可以悲傷的種種。我記得我和好友Alice的最高紀錄是連唱六小時。 歌聲好聽與否非關鍵(雖然,咳咳,我真的唱得還不錯啦),唱歌真的是人天生就會做的事情,不管聲音好不好聽,當我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會因為單純的喜悅而唱,生氣
Thumbnail
記者問Omicron個案,去歌友會唱歌注意事項... 我順便整理一下 Pandemic時,唱歌的危險....( 有片 )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不認識的人 在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你不可能 1.小聲說話
Thumbnail
記者問Omicron個案,去歌友會唱歌注意事項... 我順便整理一下 Pandemic時,唱歌的危險....( 有片 )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不認識的人 在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你不可能 1.小聲說話
Thumbnail
剛剛走路看到 綠燈過馬路的人在抽菸 紅燈等待的人也在抽菸... A.今天在臺灣是降級解封,但人鬆動的行為,馬上出現了… 老兄,請戴上口罩,即使在降級解封,也是必須尊守的行為,單獨持續戴口罩,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可以阻止社區傳播,也可防止疫情再度延燒⋯ B.研究報告 1.英國劍橋大學  Brit
Thumbnail
剛剛走路看到 綠燈過馬路的人在抽菸 紅燈等待的人也在抽菸... A.今天在臺灣是降級解封,但人鬆動的行為,馬上出現了… 老兄,請戴上口罩,即使在降級解封,也是必須尊守的行為,單獨持續戴口罩,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可以阻止社區傳播,也可防止疫情再度延燒⋯ B.研究報告 1.英國劍橋大學  Brit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討論疫情期間,有些刁民故意不戴口罩,警察上前勸導的時候,態度還很囂張跋扈,這種不配合政策的行為,會有哪些法律的問題呢? 【生活話題】疫情這麼嚴重,你還不戴口罩?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討論疫情期間,有些刁民故意不戴口罩,警察上前勸導的時候,態度還很囂張跋扈,這種不配合政策的行為,會有哪些法律的問題呢? 【生活話題】疫情這麼嚴重,你還不戴口罩?
Thumbnail
https://www.studyfinds.org/coronavirus-cough-droplets-20-feet-outdoors/ 臺灣疫情,現在又進入社區感染了...很多集會活動也開始受到了限制🚫! 我常常被人問KTV 唱歌🎤,為什麼要戴上口罩😷?看電影🎬為什麼也要戴上口罩😷
Thumbnail
https://www.studyfinds.org/coronavirus-cough-droplets-20-feet-outdoors/ 臺灣疫情,現在又進入社區感染了...很多集會活動也開始受到了限制🚫! 我常常被人問KTV 唱歌🎤,為什麼要戴上口罩😷?看電影🎬為什麼也要戴上口罩😷
Thumbnail
第二波疫情重創歐洲,各國再次進入疫情緊繃。根據11月12日的數據,瑞士日內瓦每十萬人有185人感染確診,喻為人間天堂的瑞士儼然是疫情重災區。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這已是耳熟能詳的防疫守則。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來保護自己?
Thumbnail
第二波疫情重創歐洲,各國再次進入疫情緊繃。根據11月12日的數據,瑞士日內瓦每十萬人有185人感染確診,喻為人間天堂的瑞士儼然是疫情重災區。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這已是耳熟能詳的防疫守則。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來保護自己?
Thumbnail
這幾天與朋友碰面聊天時,有聊到一些產業內在全球各地的現象與狀況。 疫情肆虐,在還沒有有效且可靠可行的疫苗出現之前,即使是檢測量能的不足,都依然讓世界各國傷透腦筋無法有效找到應對方式。因此目前最可靠且公認有效的方法,就是隔離政策與個人防護提昇,例如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等。 由此可見,在最
Thumbnail
這幾天與朋友碰面聊天時,有聊到一些產業內在全球各地的現象與狀況。 疫情肆虐,在還沒有有效且可靠可行的疫苗出現之前,即使是檢測量能的不足,都依然讓世界各國傷透腦筋無法有效找到應對方式。因此目前最可靠且公認有效的方法,就是隔離政策與個人防護提昇,例如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等。 由此可見,在最
Thumbnail
記得最近指揮中心一直說,自從臺灣解封,一般民眾也解放了,開始不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天天都在廣播提醒,於是大家都當耳邊風,大家只是做個樣子,【戴口罩,入高鐵,進高鐡,缷囗罩】,到處都是。 於是,從5個強制戴囗罩,一下令不久,很快就下令是8大塲所必需全載口罩😷。在沒有效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下,是如何有
Thumbnail
記得最近指揮中心一直說,自從臺灣解封,一般民眾也解放了,開始不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天天都在廣播提醒,於是大家都當耳邊風,大家只是做個樣子,【戴口罩,入高鐵,進高鐡,缷囗罩】,到處都是。 於是,從5個強制戴囗罩,一下令不久,很快就下令是8大塲所必需全載口罩😷。在沒有效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下,是如何有
Thumbnail
昨天大家都報導:韓國疫情才剛控制住,又爆發群聚感染!一名年輕「毒王」夜遊5夜店,已有15人確診。 群聚感染事件,一直是covid19 的炸彈 有時候只是零星炸開,有時候卻是大爆炸,這會令人防不勝防。 今天就寫記者常常問我: 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 曾研究人員發現在318個不同群聚感染事件,
Thumbnail
昨天大家都報導:韓國疫情才剛控制住,又爆發群聚感染!一名年輕「毒王」夜遊5夜店,已有15人確診。 群聚感染事件,一直是covid19 的炸彈 有時候只是零星炸開,有時候卻是大爆炸,這會令人防不勝防。 今天就寫記者常常問我: 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生群聚感染? 曾研究人員發現在318個不同群聚感染事件,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