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看不見的危險 – 病毒如何透過氣膠傳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二波疫情重創歐洲,各國再次進入疫情緊繃。根據11月12日的數據,瑞士日內瓦每十萬人有185人感染確診,喻為人間天堂的瑞士儼然是疫情重災區。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這已是耳熟能詳的防疫守則。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來保護自己? 瑞士的科學家們,嚴正提出氣膠感染的嚴重性,強調現在進入秋冬時節,天氣漸寒,減少聚會並重視室內通風可避免感染。

張口就傳播的氣膠

氣膠,只要我們開口說話、唱歌,就會在空氣中產生煙霧狀的氣膠團,而病毒就容易透過團團氣膠雲霧存在空氣中。現在天氣漸冷,人們在室內的時間加長,氣膠與通風在疫情嚴峻之時成為防疫重點。

瑞士工業衛生專家Dr. Michael Riediker,長期致力於氣膠與病毒傳播的研究,特別針對室內的氣膠病毒傳播與空氣流動提出建議,瑞士秋冬寒長,在日常生活中雇主與民眾如何在室內保持安全。

raw-image

方常均請您簡單的說明氣膠與口沫的差別。

Dr. Riediker口沫,就是我們張口所噴出的口水。人們遵守安全距離,可擋住了大顆粒口沫的傳播,因為口沫在抵達另一個人之前就已經降落到地面。

氣膠就是可以懸浮在空氣中,如同一團雲霧久久無法散去。想像一位超級傳播者與他人共處一室,雖然保持安全距離,但是對方講話時口沫橫飛,或是在台上唱歌、大聲呼喊,都會造成這一類氣膠在空氣中生成。其他人也同時在氣膠雲霧中移動,造成多人感染。

方常均:集會與文化活動都會造成大型感染嗎?

Dr. Riediker大約有一成的確診者有比較高的病毒含量,千分之一的人有超級傳播的病毒量。運氣不好時,這樣的確診者在台上表演,群眾在室內空間,就會大量被傳染。之前瑞士一場山歌舞台劇,造成百人感染就是這樣的狀況。

確診病患不是每一位的病毒量都這麼強,所以不會每一場聚會都是超級傳播事件,久久才一場超級傳播者事件。

方常均:在冬季要如何減少病毒感染?

Dr. Riediker大家已經養成的洗手方式、衛生習慣與保持安全距離都沒有改變,可是確診的病例數卻不斷升高,因為人們在室內的時間變長了,室內空氣不流通,導致感染機會增加。室內的通風狀況改善,空氣流通,就能減少大型傳染事件。

方常均:請您說明為什麼在室內也必須戴口罩?秋冬為什麼在不要多人在室內聚會?

Dr. Riediker:在室外遵守安全距離,大顆粒口沫在抵達另一個人之前就已經降落到地面。而在室內,尤其私人的聚會不可能保持安全距離,即使空氣流通,但仍無法像戶外一樣的通風條件,所以待的時間太久,小的氣膠顆粒還是很有可能藉由空氣傳染。比方在小商店或是辦公大樓內,戴口罩也非常必要。

低聲說話與大聲說話的氣膠量可能差到十倍,室內聚會尤其聚餐,儘管大家都壓低聲量講話,空氣中還是有氣膠。吃喝東西不可能戴著口罩,若有一個確診者在場就有集體感染的可能。

氣膠可以存在空氣中數小時,聚會時間長短,也是感染機率的變因。

raw-image

方常均:面對第二波疫情,有什麼是我們日常生活可以做的?

Dr. Riediker:首要就是避免非必要的室內活動,特別是與不同的人群接觸,尤其禁止在室內運動及大聲談話。若必須集會,要讓人群在超大的室內空間聚集,或減少聚集的人數及縮短時間,都能有效避免。

對付氣膠,首要是改善通風狀況,讓流動的空氣移除病毒,以防止下一位吸入。戴口罩則要選擇品質好的醫療口罩,或是可滅菌的口罩。專業的醫療口罩及密合度高的口罩就像是拿著鋼鐵盾牌的士兵,幫助每一個人對抗病毒。

方常均:目前減少社交活動的最重要原因為何?

Dr. Riediker:根據現在的研究,約一千人中有一個超級傳染者,也就是有高病毒量的確診者,這些確診者在還沒有出症狀前,完全不自知的狀態下繼續如常參加社交活動,就會造成感染事件。

參加聚會時我們並不知道誰攜帶大量病菌,超級傳播者的一顆口沫就可以讓人生病。此外,病毒的另一個特性即發病前一、兩天是病毒量最高,最具傳染力。就在大家都覺得彼此是健康的時候,毫無警覺地感染就在聚會中發生了。

raw-image

方常均:瑞士教師協會長年遊說政府在教室內設置空氣品質偵測器,秋天開學前他們再次呼籲政府,而您覺得這個做法有用嗎?

Dr. Riediker老師們長時間在建築物內工作,人待久了就會昏沈、眼睛疲勞、頭痛、注意力不專注等,這稱為二氧化碳症候群,空氣品質偵測器針對的是這些現象。

二氧化碳的濃度的確會影響教室內的空氣品質,但面對新冠病毒測量二氧化碳的濃度是不夠的。試想學生們共處一室上課,若有一個人是病毒的高含量者,他呼出的氣體雖然被通風系統吸走了,他仍然在同一個空間裡呼吸和移動。其他人在教室裡移動,就同時處在氣膠雲霧內。因此在教室內上課,除了通風設備良好之外,學生和老師都應該戴著口罩。一方面做到持續通風使病毒含量低,一方面戴著口罩避免吸入病毒。

學生離開教室之後,還是要避免群聚。縮小自己的社交圈,才能避免感染的危險。

瑞士聯邦政府警覺氣膠傳播的危險性

氣膠是否會造成感染,今年七月在聯邦防疫記者會時,瑞士防疫專家採保留與觀察的態度。近日感染人數升高,大量研究文獻出爐,瑞士聯邦政府警覺氣膠傳播的危險性,口罩令擴大執行外,呼籲民眾盡量在家工作,並保持室內通風良好。

原文出於 瑞士資訊 swissinfo.ch,更多瑞士與歐洲疫情消息,請參考原網站。

#COVID19 #新冠疫情 #武漢肺炎 不管你稱呼它什麼,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活一次。在疫區中減少外出,保護自己,也保護所愛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你們知道,近日流感病毒肆虐和新冠病毒蔓延,一樣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且在過年期間,可能會在高峰上呢! COVID-19 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問題,但另一種呼吸道敵人 - 流感 病毒🦠。的出現,為這個冬季,增添了新的複雜和嚴重影響。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方面是:混合感染的風險在冬季一直在增加,即是患者
Thumbnail
流感(Influenza)又稱流行性感冒,是一種會影響呼吸道系統的傳染病,感染可擴及肺部,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流感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臺灣地區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自11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流感病毒容易在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
Thumbnail
流感(Influenza)又稱流行性感冒,是一種會影響呼吸道系統的傳染病,感染可擴及肺部,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流感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臺灣地區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自11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流感病毒容易在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
Thumbnail
疾管署指出現在處流感流行期, 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多,😨 雖然急診人數有較前一周下降, 但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活動度持續, 民眾也要多加保護自身安全, 有必要儘速就醫🚑 提醒大家可以一起注意❕ ​1. 【#勤洗手&戴口罩】 落實勤洗手及可戴口罩保護自身及他人 2. 【#接
Thumbnail
疾管署指出現在處流感流行期, 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多,😨 雖然急診人數有較前一周下降, 但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活動度持續, 民眾也要多加保護自身安全, 有必要儘速就醫🚑 提醒大家可以一起注意❕ ​1. 【#勤洗手&戴口罩】 落實勤洗手及可戴口罩保護自身及他人 2. 【#接
Thumbnail
自從疫情以來口罩就成了隨身攜帶, 隨著疫情的鬆綁,忽然覺得嘴巴涼涼的,有些不習慣, 那個為讀者覺得口罩要帶還是不要帶呢?
Thumbnail
自從疫情以來口罩就成了隨身攜帶, 隨著疫情的鬆綁,忽然覺得嘴巴涼涼的,有些不習慣, 那個為讀者覺得口罩要帶還是不要帶呢?
Thumbnail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這段時間全台氣溫不斷下降,一早起床我還以為又回到冬天的感覺,加上台灣受到今年最嚴重的沙塵暴侵襲,環保署也出面預警,表示這幾天台灣空氣品質會受到影響相當嚴重,就連花東地區都會到達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警」等級。 而環保團體則出面表示,面對如此嚴重的沙塵暴來襲,環保署不能只是預警,應
Thumbnail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這段時間全台氣溫不斷下降,一早起床我還以為又回到冬天的感覺,加上台灣受到今年最嚴重的沙塵暴侵襲,環保署也出面預警,表示這幾天台灣空氣品質會受到影響相當嚴重,就連花東地區都會到達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警」等級。 而環保團體則出面表示,面對如此嚴重的沙塵暴來襲,環保署不能只是預警,應
Thumbnail
在大流行的早期,一些專家建議說,COVID-19的病毒的行為可能與許多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它們在秋季和冬季廣泛傳播。 緯度與發生率,死亡率,復原率和活躍病例,呈正相關 為了弄清楚這是否成立,這次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21個國家的COVID-19數據-包括病例,死亡率,復原率,檢測率和住院情況。  經
Thumbnail
在大流行的早期,一些專家建議說,COVID-19的病毒的行為可能與許多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它們在秋季和冬季廣泛傳播。 緯度與發生率,死亡率,復原率和活躍病例,呈正相關 為了弄清楚這是否成立,這次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221個國家的COVID-19數據-包括病例,死亡率,復原率,檢測率和住院情況。  經
Thumbnail
日本🇯🇵 在東京,繼6月28日的60人之後,6月29日又有58人新感染。 日本🇯🇵發現這些人,都是因為這些天,日本太熱了,都進去冷氣房相聚一起 28日病例:一半左右在:東道主俱樂部和歌舞俱樂部。 29日“日間卡拉”KTV ,還有在Sa玉縣和To木縣的歌舞表演俱樂部 這些地方,有共同點:
Thumbnail
日本🇯🇵 在東京,繼6月28日的60人之後,6月29日又有58人新感染。 日本🇯🇵發現這些人,都是因為這些天,日本太熱了,都進去冷氣房相聚一起 28日病例:一半左右在:東道主俱樂部和歌舞俱樂部。 29日“日間卡拉”KTV ,還有在Sa玉縣和To木縣的歌舞表演俱樂部 這些地方,有共同點:
Thumbnail
流感高峰期指的是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基本上就是冬季和春季的時間。雖然,來到現時已經接近春季流感高峰期尾聲,但季節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反復無常導致人體免疫力相對較低,還是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所以,目前仍不能輕易放鬆警惕,必要的保健措施還是需要的,保持身體健康,以迎接下一輪2020流
Thumbnail
流感高峰期指的是每年十一月份到次年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基本上就是冬季和春季的時間。雖然,來到現時已經接近春季流感高峰期尾聲,但季節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反復無常導致人體免疫力相對較低,還是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所以,目前仍不能輕易放鬆警惕,必要的保健措施還是需要的,保持身體健康,以迎接下一輪2020流
Thumbnail
根據17 年前 SARS 疫情是在 6、7 月夏天趨緩,慢慢的病毒消失匿跡了,那~這次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呢 ? 全世界都期待也是能夠一樣,奧運主辦國更是。 但是我們直接來看緯度低的國家,新加坡、泰國情況有比較好嗎? 這些地區現在氣候炎熱,相對溼度以新加坡來說是很高的,還是出現武漢肺炎本土案例,
Thumbnail
根據17 年前 SARS 疫情是在 6、7 月夏天趨緩,慢慢的病毒消失匿跡了,那~這次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呢 ? 全世界都期待也是能夠一樣,奧運主辦國更是。 但是我們直接來看緯度低的國家,新加坡、泰國情況有比較好嗎? 這些地區現在氣候炎熱,相對溼度以新加坡來說是很高的,還是出現武漢肺炎本土案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