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3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百萬公眾號操盤手的實戰寫作心法!

從去年八月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以來,默默地也過了九個多月。身邊有人問我怎麼堅持的,週週都產出?老實說,過程中的確少不了許多掙扎與自我懷疑,也是不斷調整,才漸漸地穩定下來。現在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餐,就開始打稿,規律地像鐘(美中不足的大概是下班時間不大規律…)。
而今天想聊的這本《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就深刻談了許多寫作時會遇到的坎。可說是深打我心,大有共鳴。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樣的新手作者,相信能從此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如果你是還在觀望,不敢開始動筆的人,這本書也很適合作為開啟寫作之門的鑰匙。
此書的作者陳立飛,是百萬微信公眾號「Spenser」的創始人,可說是成功的乘上自媒體起飛的代表人物。對所謂自媒體寫作生態有相當透徹的見解。
這篇文章,我會談談為什麼你應該開始寫;面對寫作,應該有怎樣麼準備態度;自媒體寫作,與過去傳統的寫作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要點要注意。

【為什麼你應該開始寫作】

首先來談為什麼要寫。了解的搖筆桿的價值,或許更能幫助躊躇的你提起筆來。書中提到兩點寫作的所能帶來的優勢:

〔一、寫作能拿到話語權〕
作者認為現今世界有兩個特點:「流量為王」「認知為王」。某種程度來說,這兩點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專業性。因為這兩點所構築的是一的人的個人品牌話語權。而寫作,就是建立專屬自己流量池的好工具。

〔二、寫作就是社交貨幣〕
如作者言,這個時代,能連結多少人,決定你值多少錢。這是網路時代帶出來的巨大紅利風口。同樣的,寫作便是這個風口上最佳的社交方式。讓你能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去與這個世界產生連結。
會說的人很多,能寫的人太少。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寫作的正確心態】

寫作能帶來諸多好處,但為什麼動筆總是如此困難呢?作者提出了許多人動筆時,碰到的三個坎,大家可以對對看自己是否有中:

〔一、怕寫得不好,對讀者沒價值〕
這點其實也是我一開始不願開始寫的主因。市面上厲害的文太多了,自己想寫的讀書心得類型,更是高手如雲。自己一來文筆不好,二來也沒什麼犀利觀點可提供,憑什麼寫呢?
但作者說,太陽底下本就無新鮮事,只要你真誠地表達出來,就有其獨特的價值。他強調,寫作時比新意更重要的,是誠實。從自己熟悉、感興趣、有熱情的東西開始寫就可以了,不用太在意要有多出眾新奇。這讓我想到草東的那句:
我想要說的 前人們都說過了 我想要做的 有錢人都做過了
但草東依然很屌不是嗎!
初學寫作,不用太在意題材是否新穎,先自問內心究竟有沒有渴望訴諸筆尖的東西?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二、覺得自己文章幼稚,讀不下去〕
作者直言,你永遠會覺得以前的文章幼稚。如果沒有以前那些青澀的思考,就不會有現在這樣更成熟的思考。如果你不把它寫出來,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寫得有多差,而失去修正的契機。文筆是練出來的,不是哪天就能突然從你腦中蹦出來的。
「開始寫就對了!」是當初我向瓦基請教如何寫讀書心得時,他對我說的話。在這裡也把這句話,送給不敢動筆的人!

〔三、心中的審判者不斷批判,讓你打退堂鼓〕
還有一個在實際寫作中,會妨礙下筆的因素:感性與理性的掙扎。感性的一方會覺得:這個想法好,寫得真棒!理性則會批判:這東西有啥好寫的…
作者把感性方稱作創造者,理性方稱作審判者。當你思路流暢,萬夫莫敵時,主掌的是創造者。當你寫了幾個段落,開始卡關時,審判者就會趁勢現身。當你回頭讀了剛寫的東西,突然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於是開始塗塗改改,但就是無法滿意,最後乾脆就放棄不寫。
作者建議,在寫作時要讓先讓創造者盡情施展,不要讓審判者跳出來攪局。那什麼時候需要審判者呢?可以是文章寫完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天後,再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這種說法讓我想到《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裡說的:「熱情書寫,冷靜修改!」冰火交融,才能煉出好文章!
放下內心的審判之槌,隨心地寫吧!
談完妨礙寫作的心態,接著作者提出如何保持高品質輸出的五大關鍵:

〔一、死嗑〕
所謂死嗑,就是保持輸出不間斷。作者說,現在寫的人很多,但能堅持下來的人其實很少。這點我滿有感覺的,從我開始寫到現在,平台上有很多跟我同期開始寫的人都消失了,不過不到一年的光景。
而我的作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天不管幾點下班,回家就是先敲個半小時到一小時鍵盤。雖然現在的我還是只能每週發一篇文,但累積起還還是挺可觀的。

〔二、敢拚〕
敢拚是不恐懼。寫作時要拿出勇氣,作者直言,文章要有自己的態度與鮮明的立場,不要怕引起爭議。畢竟,沒被記恨過的人生多普通啊。
這讓我想到自己寫1111折扣戰的思索與解方:為什麼我依然覺得獨立書店有存在的必要!時,曾將文章貼在李伯鋒老師的寫作課社團中,尋求建議。當時鋒哥是這樣說的:
我覺得這篇比較像是他人觀點整理,但是你自己的觀點反而沒有被突顯出來,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簡單來說:評論都是想帶風向,那你想把風向帶往哪個方向?
我這才意識到自己寫的太溫吞了,方向反而模糊不清。後來經過調整,我將焦點轉向強調:獨立書店很重要,因為它保障了多元性的存續,而不會讓大通路壟斷話語權,進而使讀者知識扁平化。整篇文反而立體多了。

〔三、專注〕
作者認為寫作是需要全心投入的事。好啦,我覺得這點有點廢話。反正,想辦法讓自己能專注地寫就對了!

〔四、野心〕
作者說,野心向上能突破防線,讓你敢去做更大的夢;向下也能守住底線,知道什麼不能做。簡單說,有野心的人更能愛惜羽毛。像是他在合作時,會在意對方價值觀是否相合,而不是一昧追求流量與利益。如此就算一開始走慢點,也能走得更遠。

〔五、好奇心〕
沒有好奇心的人是無法一直產出文章的。唯有對事物保持純真的好奇,才能從生活中,找到寫作的養分。
寫作時可以問問自己:你看到了什麼,想表達又是什麼?

【自媒體時代下的寫作要點】

講完了為何需要寫,以及寫作要具備的心態,接著來聊聊自媒體寫作,與過去的傳統寫作相比,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分成以下兩點來談:

〔一、傳播導向〕
自媒體寫作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社交性很強。你可能在臉書上看了一篇喜歡的文章,就將它轉到自己的塗鴉牆,或是分享給你的朋友。因此作者認為,除了會寫以外,你還必須了解傳播的規律,才能掌握其紅利。
因此,洞悉讀者的閱讀訴求,是自媒體時代寫文的基本。作者指出,讀者讀文章為的就兩點:滿足好奇心滿足自我表達的需求
好奇心好理解,這或也是農場標題盛行的原因。滿足自我表達需求則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讀者容易對他高度認同與密切關注的話題感到激動,所以寫文時就要能抓到讀者想表達什麼,並替他們表達
舉個例子,作者建議可以在文章的最後一句使用金句。因為讀者可能讀了文,極為認同而想分享,卻不知道除了貼連結外要寫些什麼,這時你如果用金句結尾,讀者就能直接拿來分享,如此便降低了傳播成本。

〔二、閱讀體驗〕
閱讀體驗則是另一個網路寫作特點,也是我過去比較沒注意到的地方。作者提到,現代人閱讀的情境,更多是利用零碎時間閱讀。
因此標題就相當重要,因為標題決定了讀者是否願意點進去。作者說,標題決定打開率,內容決定轉發率。如果讀者連點進去都沒有,那寫再好也無用武之地了。另外,在內容上也要多給點刺激,減輕閱讀疲憊感,才能讓讀者一路讀下去。
此外,現代大家多是用手機閱讀,因此在寫作時也要考慮小螢幕的閱讀體驗。自己習慣用電腦閱讀文章,所以過去一直沒太在意文章在手機上的閱覽體驗。但在開始弄部落格網站後,才驚覺居然有超過七成的人是用手機閱讀我的文章的。因此,我現在寫完文,會先用再手機模式預覽一下,並調整排版。
手機閱讀已經是現代的常態

【總結】

總結一下。首先,寫作是很重要的能力,它能幫你搶到話語權與社交機會;而寫作時,要有正確的心態,才能持續產出,建立個人品牌;最後則是要注意文章的傳播特性與閱讀體驗,讓自己被更多人看到。
書還有許多關於寫作細部教學。像是怎麼設計標題,怎麼控制行文節奏,或是如何寫出爆款文等。內容不差,但相較之下,我會更喜歡另外一本寫作教學書籍:《大人的11堂寫作課》。會再找時間和大家分享。
其實當初我曾因為此書在豆瓣的評分很差,而有點卻步。不過看完覺得還是有很多可以思索的點。個人很喜歡書中關於寫作心態剖析的部分,可說是完全打中我一路寫作的心路歷程。很推薦像我一樣寫作時間不長的人閱讀,相信能從中找到不少能量。
寫這篇也是想給自已一個提醒。即便已動筆一段時間,還是常常在看他人文章時,驚嘆其文筆之好,觀點之屌,然後就開始苦惱自己到底在寫啥爛東西。但或許就像書中說的,真誠地寫就好。那些我欽佩的寫手何嘗不是經歷打磨,才讓文字散發出現在的光彩呢?
我想,寫作就是一種梳理自我的方式。藉由這樣的爬梳,整頓雜亂的思緒,再將其呈現在讀者面前。而現在網路發達,社交擴散容易,讓文字能發揮出比過往更大的影響力。這種能利己更能利人的好事哪裡找呢?
寫吧,就是現在!

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我拍拍手!有任何想法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