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安靜是種超能力》: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是否也有過這些心理小劇場:在茶水間遇到不熟的同事,會緊張要閒聊什麼?遇到很久之前一同受訓的同事,會猶豫要不要打招呼?或是,打電話給客戶時會擔心打擾到對方?
以上種種,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是否社交能力有問題,不擅與人相處。但其實不用擔心,很可能只是因為:你是個內向者
外向者無法體會內向者的心理糾結,就像有大氣層保護的地球是沒辦法體會整天被隕石攻擊的痛苦。
-張瀞仁
今天要談的這本《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張瀞仁就是這麼一個不折不扣的內向者。早餐店老闆娘找錯錢,會不好意思開口要回;搭電梯會急著關門,怕有人溜進來,會陷入要閒聊的尷尬。
但這樣的她,卻成功在美國這樣外向的環境發光發熱,幫助許多台灣球員與大聯盟簽約;在非營利組織成為首位管理三國的非美籍經理,並擁有上百場演講、專訪的經驗。乍看之下,實在很難把這些經歷跟內向畫上等號。
書中,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細細深談自己身為內向者在職場所遇到大小困難。親切風趣的口吻,時不時加上許多讓內向者深感共鳴的小呢喃。讀著讀著,真覺得,要是能早點遇上這本書就好了。
對內向者來說,這本書可以給予勇氣與方向,進而更認可自己。對外向者來說,可以藉由此書理解有人和他們很不一樣,進而更知道怎麼和內向者合作相處。
原來不是我不如別人,而是我本來就不是那樣子的人
-蘇珊·坎恩

【內向測試:你是內向者嗎?】

在這邊大家可以先做個小測試,看看自己是偏向內向還是外向者。第一個測試是內向者測試,第二個測試是16型人格測試。
自己在內向者測試中得到31分,在16人格中的內外向量表,則是高達90%內向,徹徹底底是個內向者。
自己測試的內向指數高達90%

【內向者特點】

過往談到內向,總覺得是負面的特質,意味著不善與人相處。但內向並不等於不善社交,許多的內向者也都發展出了很好的社交能力。內向與外向真正的差異在於: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
內向者需要透過獨處來獲得能量,而外向者則需要透過與他人相處來取來能量。也因此,外向者活像花蝴蝶般轉來繞去並不只是單純喜歡,而是真有其需求。而內向者之所以不那麼參與社交,則是因為太耗能量。
以下表列一些內外向者差異給大家參考:
內外向者特質差異 (表格引用改編自《安靜是種超能力》)
內向者在如虎口的職場上,乍看非常不吃香。相信許多內向者都有過如下的小劇場: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像某某某一樣,輕鬆地找人講話呢?剛那個問題明明我可以回答得更好,可惡,怎麼現在才想到答案......
但其實內向者仍有許多優勢,不用妄自菲薄,作者列舉出了內向者的四大擅場。
  • 深度思考
    內向者不喜歡衝動行事,也不會說出未經思考的話。
  • 善於傾聽
    內向者也善於觀察與傾聽。能吸收資訊,思考其背後脈絡。
  • 專注穩定
    內向者比外向者更能維持深度專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於眼前最重要的任務上。
  • 恆毅力
    內向者較不輕言放棄,而能針對目標,持之以恆。
內向者不是沒有能力,我們只是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潛能發揮出來。
-張瀞仁
內向者往往會因為不多話而為人詬病

【內向者職場溝通小訣竅】

當然,內向者在職場上仍然有許多挑戰要面對。還記得自己初入職場時,老闆不只一次苦口婆心地對我說:「 James阿,你要多說一點話,多發表意見,更融入一點啊。」讓我一度很擔心自己的職涯。
但其實這些是可以克服的,這裡便列舉三項會讓內向者會壓力山大的情境,並帶大家一一擊破。

〔一、適應新環境〕

對外向者來說,到一個新環境可以認識不一樣的人,接受新刺激。但對內向者來說,這根本是災難。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每每遇到新環境轉換都會有點惶恐,擔心自己無法融入環境。
這裡作者建議,可以先從交一個朋友開始,一個就好。此外,內向者常常會有臉盲的問題,面對新環境迎面而來的滿滿同事,往往記不住,忘了又不敢問。作者建議,可以畫一張辦公室座位表,把名詞長相和特徵記下來。時常回想,便能快速進入狀況。

〔二、講電話〕

講電話對內向者來說,也是需要提起勇氣的事。但職場上打電話的情況可說是非常頻繁。像我自己是工程師,工作就非常依賴電話溝通。同事就曾開玩笑地說:「 整天手機都黏在手上,甩都甩不掉。」
其實,內向者不喜歡接打電話是有原因的。接電話是很難事先準備的情境,對方可能要講任何事,而你必須當下聽到就能反應。而不喜歡打電話則是因為同理心作祟。像自己打給客戶時,就常擔心會不會打擾到他們。因此,總是很羨慕手機拿了就打的外向同事。
還好,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些簡單小撇步,幫助內向者突破電話困境:
  • 手機來電辨識系統
    可以裝像Whoscall這樣的APP,幫助自己提前預知來電對象,稍稍提前做好準備。
  • 按預先準備好的內容討論
    作者建議先用電子郵件告知討論事項,提醒自己,也讓溝通更快進入狀況。此外,也可以先將討論事項寫在手邊紙上。自己習慣只要是比較複雜的討論,都會先寫好綱要,再打電話。
  • 抱持自己說話節奏
    內向者很容易因為對方出牌速度太快,而失了陣腳。自己只要遇到客戶口氣不善,或是突然拋出自己沒想過的問題時都會感到慌亂。作者建議,遇到這種狀況可以深呼吸來調整。爭取思考時間,回到自己的節奏。
  • 指定回覆時間
    無法在電話中,立即決定的事,可以提出延後回覆的要求。可以說: 「我需要一些時間思考討論,盡量今天五點前回覆你。」來拿到思索時間。

〔三、面對衝突〕

對內向者來說,衝突是很有壓力的事。只要觀察到環境不對,就容易感到不舒服,而想要逃走。但職場上衝突難免,而且衝突往往會是解決事情的契機。作者給了一些小建議給過於愛好和平的內向者:
  • 先離開,但記得要回來
    在衝突當下,內向者往往無法快速反應。這時可以先離開衝突現場,給自己時間整理思緒,但要記得回來面對解決。可以這樣說: 「我們下午在討論這件事,我也會把手上的資訊整理一下再討論。」
  • 運用同理心傾聽,但不等於同意
    傾聽是內向者的專長,這在面對衝突時很有幫助。但也要注意,同理對方不等於同意對方看法。記得,線要踩住。
  • 把握溝通機會
    在高壓情境下,內向者會習慣演練說出口後的各種情境,但越想越多,往往就乾脆不開口。要時時提醒自己,現在不開口,可能就喪失了溝通的機會。
職場上的溝通是很重要的,試著找到自己適合的模式

【內向者職場社交場合小撇步】

社交場合往往也是內向者的夢靨,光想著要和一堆半生不熟的人交流就讓人頭皮發麻。但工作上,這樣的情況絕對是少不了,舉凡客戶應酬、公司尾牙,都是逃避不了的場合。
自己工作上參加過最大的社交場合,是兩年前去拉斯維加斯參加公司舉辦的大型會議,約有上千人參加。當時公司還發了磁扣,要求大家與他人交流時順便使用磁扣配對,後台會記錄每個人配對次數。交流最多的有獎品,最少的會有懲罰。當初真的是想咒罵公司為什麼要這樣搞人。
內向者的人生就像是一部驚悚的恐怖片,外表看來風調雨順,實際上暗潮洶湧、雷電交加的小劇場可是從沒停過。
-張瀞仁
作者自然深深明白對內向者來說,要應付這些社交場合有多不容易。以下將從社交前思考、準備社交時的要點,與社交後追蹤等面向剖析,幫助內向者突破社交困境。

〔社交前思考〕

作者提醒,永遠記得自己可以有選擇,沒有什麼事是非做不可。可以先問問以下的問題:
  • 非去不可的理由?
  • 主辦單位是誰?誰會去?多少人?
  • 活動與我的關聯性?
  • 與會者中有認識的人嗎?
  • 除了社交外還可以做什麼?
此外,作者建議可以先設定好簡單具體的目標。像是今天要認識一個陌生人,或是,今天要換到一張名片。設定合理的目標,加上達成後的成就感,就會形成正循環。

〔社交前準備〕

  • 照顧好自己
    參加社交活動對內向者來說相當耗能量。因此,活動前要多休息。也可以提早到會場暖身,熟悉環境、了解流程。
  • 知己知彼
    參加活動前可以先狗仔一下參加者的背景,並準備好介紹自己的辦法。
  • 先想好續攤場地
    先做好功課,物色好附近的續攤場地。如果碰巧能遇到談得來的對象,就能乘勝追擊。
  • 找好撤退方法
    如果真的無法從這社交場合中獲得什麼,也不需要硬撐。可先找好離開辦法,甚至可以先安排好暗樁打電話來拯救你。

〔社交中建議〕

  • 慢慢融入
    不要妄想自己能像外向者一樣,光芒四射的出現在會場。試著慢慢融入,用自己舒服的節奏前進,如此便可減少能量消耗。
  • 準備好口袋話題
    先準備一些自己能聊的話題,像是最近看的書,去過的餐廳等等。從開放式、可以帶出共同話題的輕鬆主題開始。比方說,「你怎麼知道今天這個活動的?」就是很安全的對話牌。
  • 聚焦在小組對話
    一對一到一對三的小團體比較適合內向者。可以尋找這樣的對話團體慢慢融入。

〔社交後追蹤〕

  • 建立追蹤行程表
    對內向者來說書面交流會比面對面容易許多。因此,活動結束後,不要忘了將接觸的對象分門別類整理好,準備好未來可能的聯絡。
  • 介紹互相認識
    這是個可以不用想話題的絕佳方法。利用自己人脈中的人相互介紹,提供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升溫。
題外話,會議上的最後一名並不是我,而是一位老印。猜猜他跟幾個人交流磁扣呢?
0個人,根本故意。那最後的懲罰呢?並沒有,公司反而還給他獎品……原來只是個美式幽默,內向者就愛瞎操心啊!
撇除惡搞人的磁扣,拉斯維加斯真是個讓人享受的美麗不夜城

【後記】

自己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在讀的過程中,每每看到作者的內心小劇場都會大大共鳴:「對對對,我也這樣想過!」讓我了解到,原來這並不是我獨有的問題,內向者面對的困境竟是如此的相似。
當然,除了同溫層共鳴外,此書的內容也是相當紮實。除了上述提到的溝通、社交技巧外,也談了像是內向者向上管理、領導方式或是內外向團隊合作方針等等。相信不管內外向者都能從中有所收穫,這部分就留待大家自行尋寶囉!
回到前面提到,初入職場時的擔憂。在工作了四年多後,老闆已經很久沒叫我要多說話、多融入了,與客戶來往溝通也越來越熟練。似乎,在職場中也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作者說的沒錯,內向者只是需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用對的的方式發揮。
內向者是蘭花,成長過程中或許需要多點呵護,但長大後一樣能夠綻放。
-蘇珊·坎恩
最後題外話一下,自己當初是在台中的新手書店看到這本書的。回家後才發現,買到的竟然是作者的簽名書。除了簽名,還寫下一句很美、很有力量的話。送給每位正在或曾迷惘的內向者!
作者美美的親筆字

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我拍拍手!有任何想法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喔!
avatar-img
199會員
241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你有多久沒有寫文章了呢?是否想寫卻不知道怎麼動筆?又或者,覺得好不容易脫離學生時代的作文苦海,何苦又要為難自己?不管是哪種,我都很推薦你讀 《階梯寫作》,這本簡要的中文作文指南。或許你會發現,寫作跟你想得不一樣。
你是否厭倦每天朝九晚五六七八的生活呢?難得不用加班,回家卻不知道要做什麼,拼命刷劇,刷完又覺得空虛?覺得人生好難,好像甚麼地方卡住了嗎?或許你可以試試「生命設計」。
對於你來說閱讀是什麼呢?有公式或規則嗎?還是你覺得閱讀這種東西還需要人教?
你有多久沒有寫文章了呢?是否想寫卻不知道怎麼動筆?又或者,覺得好不容易脫離學生時代的作文苦海,何苦又要為難自己?不管是哪種,我都很推薦你讀 《階梯寫作》,這本簡要的中文作文指南。或許你會發現,寫作跟你想得不一樣。
你是否厭倦每天朝九晚五六七八的生活呢?難得不用加班,回家卻不知道要做什麼,拼命刷劇,刷完又覺得空虛?覺得人生好難,好像甚麼地方卡住了嗎?或許你可以試試「生命設計」。
對於你來說閱讀是什麼呢?有公式或規則嗎?還是你覺得閱讀這種東西還需要人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商業環境中,傾聽被視為一項被低估的優勢。內向者擁有專注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更深入瞭解他人的需求。在商會活動中,傾聽不僅能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還能轉化為商業機會。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適時的回應和觀察肢體語言,內曏者能夠在商業中發揮更大的潛力,創造持久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商業環境中,傾聽被視為一項被低估的優勢。內向者擁有專注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更深入瞭解他人的需求。在商會活動中,傾聽不僅能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還能轉化為商業機會。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適時的回應和觀察肢體語言,內曏者能夠在商業中發揮更大的潛力,創造持久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你是一個內向者嗎?對於內向,你的解讀是什麼呢? 你會覺得內向者不合群嗎?還是你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 過去我們總認為內向者偏向負面,但內向者也可以很健談、很樂觀。 內向和外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獲取心理能量方式不同。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