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萬華」因為疫情的發展,頓時登上全國熱搜的關鍵字,特別是街友、阿公店、茶藝館等等「名詞」,甚至成為大家茶餘飯後重要話題。
對許多沒有到過萬華,或只是來這裡單純拜拜或拍照打卡的民眾來說,萬華究竟長什麼樣子?裡面住著哪些人?他們為何這樣生活?他們的想法或感受如何?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或許只要能透過劃清空間界線,確定自己對病毒的恐懼可以阻隔在熟悉的居家或職場外,才是大家最關切的。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歷史上的萬華」和「真實的萬華」,從今天起我們會把手頭有的訪談和觀察資料做一系列整理,並與大家分享。
從「凹月斗仔」到「遊廓」
清代初期的萬華是北部地區最早開發的區域,也是最熱鬧的城鎮,多數商業活動自然在這裡聚集。1850 年左右,萬華的華西街北段因為靠近碼頭,成為商賈、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並發展出各種服務這些商賈和底層勞動者的商業和性產業。
事實上,世界各國的港區幾乎不難發現性產業的存在,一方面船務工人多為男性,在海上航行一段時間後可能有性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港口繁華的商務搬運需要一批體力勞動者支撐,這些體力勞工白天犧牲尊嚴賣命工作,晚上就只能靠著尋芳找回一些男子氣概、取得性別認同,以致隔天起床能依舊用大量體力來換取微薄收入。當然,港區繁華的商業活動中,不少老闆可能也會希望藉助一些粉味,讓高度競爭與緊張的生意協商洽談得更順暢。
又因這一帶巷道彎曲,形如人腹凹狀,所以這個性產業區又被稱為「凹月斗仔」。日治時期,總督府再把現在西園路到環河南路一帶正式劃為「遊廓」(見本文刊頭照片),成為日本官民尋花問柳的紅燈區。當時酒家女侍或性工作者認為,街區附近的青山王有驅除瘟疫的神力,也能保佑她們不會因為工作染上疾病。於是,她們不只經常參拜萬華的青山宮,還會捐款支持廟宇重修工作。
直到1895年日治時期淡水河淤積問題日益嚴重,貨運轉運途徑由淡水河轉向台北火車站,商業中心的地位也被大稻埕取代。加上萬華地區土地空間開發已到達瓶頸,致使1949年後的國民黨政府開始開發萬華以外的臺北區域。
之後,1950至1980年隨著臺灣工業化和都市化發展,萬華年輕力壯的勞工開始轉往東區或其它工業區工作,留在萬華的就以青草業、服飾業、佛具業、夜市飲食業以及性工作等等傳統產業為主。
全國各地聚集的「經濟落難者」
那些無法跟上這幾波社會變遷腳步,或是在勞動競爭中因健康或其它原因跌落的小商賈或體力勞工,就只能撿拾固定聘用之典型勞動市場外圍乏人問津或暫時性的零工,成為臨時工人。舉凡清潔工、派報工人、工地粗工、陣頭或舉牌等等,都是常見的零工。不僅如此,當時許多中南部北上創業或求職的年輕人,也可能與萬華地區出外工作者一樣,面臨職場和身體的災害而求助無門。
特別是1990年代台灣勞力密集產業大量轉移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加上開放外籍移工來台工作,導致諸多中高齡勞工失業。這時萬華便成為這群臨時工等待東山再起的最佳緩衝地帶。
首先,從清代開始萬華就是寺廟林立,許多信眾拜拜後會希望做些施捨的好事累積功德,讓自己祈求的願望更有機會達成,因此龍山寺周遭常有善男信女或團體發送物資。
其次,萬華都市更新速度較慢,所以留有較多屋齡老舊或頂樓加蓋的木板隔間房,貧困者只需要花費相對低廉的房租,就能租到一個休息的小空間。加上這裡距離臺北車站很近,交通便利,使貧困者更容易獲得生活物資或打工機會。當然,比起台北其他區域的性產業,萬華的阿公店對這群貧困者來說,也是相對負擔得起,可以獲取一些人際連結和性別認同的地方。
但畢竟臨時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太差,身心各方面都很容易受到傷害,連帶地,也就更容易與家人及同事發生衝突。一旦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又花光身上有限的積蓄,加上家庭關係破裂,便可能開始流浪生活。由此也可以瞭解到,其實許多萬華街友並非土生土長的萬華人,而是從全國各地聚集的「經濟落難者」。
由於貧困者會口耳相傳,知道萬華比較容易討生活,便開始在此聚集。特別是2005年1月艋舺公園竣工後,開放便利的公共空間吸引大量原本棲息於龍三寺周圍及傳統市場內的街友聚集。事實上,艋舺公園上經臺北市社會局登記在案的街友約120左右,換言之,其餘200人左右多是來自大台北地區(例如板橋、中和、新莊等地)的中高齡民眾,他們在這裡主要的休閒是閒聊、簽六合彩和下棋。
為了回應萬華日益增多的貧困人口,政府社福單位和民間慈善團體也慢慢在這裡開辦各類物資發送、短期居住及職業媒合的福利服務。例如,清末萬華民間興辦的「臺北仁濟院」和日治時代的「愛愛寮」(即今日的「愛愛院」),都是代表的例子。
近20年來則有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在此設置遊民專責小組,並有芒草心協會、人安基金會、人生百味、夢想城鄉協會等民間團隊,以及諸如活水泉教會、燈塔教會、萬華靈糧堂等教會團體,提供貧困者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等各方面服務。
照片來源
- "絃歌の賑ふ萬華遊廓(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https://tm.ncl.edu.tw/ 。(2021-06-02)
參考資料
- 本文以在地耆老及街友面對面訪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與觀察所得資料為主,並參酌以下文獻。
-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1)。台北市萬華、大同地區特色產業調查研究。台北市:台北市商業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 黃鈺琦(2015)。社會排除與文化再生:艋舺包容性規劃的浮現。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 簡旭伸、王振寰主編(2016)。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