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輕鬆小品】吃熱狗的禮儀

 全國熱狗及香腸協會:「千萬不要讓餐具碰到熱狗!
  記得那天,卡梅倫依舊是英國的首相,穿着一件淺藍色格仔襯衫,頭髮略顯啡白,正與選民一同坐在花園的露天餐桌聊天,順便享用熱狗。他神情悠閒,頂着英國普爾的燦爛陽光,絲毫不知自己將會迎來一場風暴。說的不是脫歐,而是他吃熱狗的方式。只見他左手拿叉、右手握刀,將整條熱狗切成兩半,藏在腸衣裏面的肉碎亦掉到旁邊的薯仔沙律上。身為伊頓公學以及牛頓大學出身的精英貴族,他這種吃法自然又被競爭對手揶揄為「上等人吃法」。
  不知為何,這則趣聞接連出現在我的社交媒體,起初不太在意,之後與朋友談起,竟然讓我這個素來對熱狗沒有太多研究的人,也忍不住在探索欄打上了「熱狗」二字。到底作為第一自由大國的代表食物,吃熱狗又有甚麼餐桌禮儀呢?谷歌一下,除了找到政治新聞外,就是一連串有關熱狗快餐的歷史。當中最令人注目的,莫過於熱狗的協會。不錯,美國的熱狗迷竟然為他們的神聖食物設立一個全國熱狗及香腸協會。當中羅列了吃熱狗的十四項餐桌禮儀。我向來以為,禮儀這種東西僅是屬於高檔的食物,只有那些要預早數星期訂位,一男一女為了慶祝特別日子,穿上在衣櫃塵封一年的盛裝,讓他們化身一夜貴族的高價餐廳獨有。想不到熱狗也有它必須維護的尊嚴,難道我這麼多年都吃錯了嗎?
  我看着網頁上那位長鼻子大哥的解說,跟着他一同解開熱狗之謎。第一,不要把調味料放在麵包上,這個我懂,是為了避免麵包不再鬆化。第二,不要用布巾擦嘴,紙巾永遠是最佳首選。第三,千萬不可將熱狗放在瓷器上,紙盤是首選。這樣看來,正宗的吃法似乎不太環保。之後他又說,不可使用紅酒白酒氣泡酒配合熱狗,啤酒和檸檬水才是絕配。我懵懂點頭,又看到下面一項。「千萬不要讓餐具碰到熱狗。」我終於明白卡梅倫是如何得罪這些愛熱狗人士了。
  我努力尋思自己的回憶,除了觸犯「超過十八歲依然使用茄汁作調味料」之外,我似乎一直遵循着其他的禮儀。這絕對不是我刻意為之,我並沒有花上數千元聘請一位禮儀老師教導我吃熱狗的技巧;父母也沒有因為我握熱狗的姿勢不正確而敲打我的小手。我就是這樣,近乎本能一樣,學懂了如何享用熱狗。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討厭熱狗,尤其是小孩子。在我的小孩時期,熱狗不與苦瓜作伴,不要求食用者必須經過半生的洗禮方可嘗到食物的真諦,它的味道就是那麼簡單直接,甜,飽,好味。雖然沒有值得詩人歌頌的內涵,也沒有黑松露、鵝肝、魚子醬價值連城的身價,但它擅長放低姿態,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包容每一位食客。它那啡、紅搭配的外形就如麥當勞標誌一樣烙印在每一位小孩的心中。
  它是小孩的朋友,卻是不少家長的敵人。這可是出了名的垃圾食物,誰知道它那健碩的紅色香腸會否奪去我寶貝孩子的性命?他們視熱狗為魔鬼,一聽到孩子要求吃熱狗,頭又開始痛了,告訴小孩熱狗不健康,多吃胡蘿蔔才好。幾經辛苦,終於讓拼命哭鬧的小孩熟睡,而自己的用餐時間所剩無己,只好隨便在快餐店叫了一個熱狗,並以自己已經是成人,不用再發育為由,吃掉那邪惡的熱狗。是的,不論是小孩還是已經長大的小孩,熱狗的誘惑總存在心中的某一角。
  我與熱狗的每一次邂逅都不深刻,因為它味道百年不變,身影隨處可見。我不需要特別關注它,不需要為它提供甚麼保育,它是最靠近人類本能的食物,是地球上數億人共同存在的回憶。不問國籍,不問階級,不問文化水平,只要看見路人嘴上的兩瓣紅唇,總能聯想起他們吃熱狗的狼狽樣子。偏偏,這樣的平民食物又為何存在所謂的禮儀呢?
  回想中學時期,我最常與熱狗相遇的地方便是陽光快餐店。每逢中午,我與同學便會湧到旁邊的商場吃飯。這間快餐店在商場的最底一層,頗受歡迎。但不像課本上宣傳的本土餐廳一樣便宜兼有人情味,這裏的價格是眾多食肆中數一數二貴的,一餐平均索費二十九元正,經營餐廳的一家人服務也沒有多好,會來這裏的原因就只有好食。那裏沒有門口,多出來的桌椅會放到店面之外,倒有幾個圓形窗戶,讓人感覺置身潛水艇之中。我們喜歡坐在裏面,看着貼在牆壁上的餐牌點餐。那裏的碗碟都是塑膠做的,因此不時聽到廚師待應暴力對待它們的聲音。在短短一小時的午餐時間,再加上老師有意無意的遲放飯,幾分鐘便可上桌的熱狗自然是趕時間的恩物。
  熱狗總會躺在白色或者橙色的膠碟上,下面墊上一張紙巾,上面是夾着法蘭克福腸的豬仔包,調味料只有一款,紅黃相交的茄汁芥末,再配上一杯碎冰比汽水多的可樂,應該算是全餐廳最便宜的一餐。吃熱狗,向來不提供刀叉,我只會握住紙巾,啃咬着其中的一頭,麵包碎總會掉到碟子以及校褲上,茄汁或黃芥末亦會沾在我的臉上。但這不緊要,只要在完餐後將紙巾對摺,隨便把雙手和嘴角擦一遍即可。我一直都對這裏的熱狗沒有太多的感覺,但現在一想,這種隨意放縱,不要求侍應強擠笑容,不要求食客儀態優雅正正是它的特色。直至快餐店倒閉,我中學畢業,與熱狗再次相遇大多在便利店裏。儘管我已經不穿校服,地點不再是彩雲,它的味道和樣子依舊不變。我打開膠盒子,取出熱騰騰的熱狗,咬下去的感覺與以往一模一樣。
  對於食物而言,「保質」是最重要的,某些廚師不幹了,菜式就失傳了;某間餐廳太多客人了,經典食物質素又下降了。熱狗憑着自己的魅力存活至今,算是十分不錯了。但誰又能保證,數十年後熱狗不會身披黑松露,出入米之蓮,不再相伴我們左右呢?別些食物的禮儀可能是象徵着對某種高雅文化的尊重,而熱狗的禮儀就是代表對大眾文化的尊重。所謂的禮儀,都只不過是希望熱狗不會變得「離地」,不會變得陌生。在我們忙碌、歡樂、疲倦、衰老時,它能像家裏的小狗一樣,依偎在你的懷裏,伸出舌頭,對着你微笑,讓你能暫時放下煩惱,回味過去那簡單的快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