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個股追蹤】從醫療困境詳解Teladoc(TDOC)的商業模式,未來增長的「大賭注」(下)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上一篇文章,我致力描述了美國醫療產業一個大背景,希望從動態變化角度去看虛擬的遠距醫療產業。強調的重點是,站在一般美國人的角度,當前的醫療體系是亟待改進的。醫療體系的改革之聲本就不絕於耳,但如果實體醫療體系沒辦法全盤推倒重來的話,虛擬的遠距醫療平台很可能會是更具效率、也更適應時代的解決途徑。
循這個框架思考,「遠距醫療」就不是與「實體醫療」的二元對立,遠距醫療也不是針對實體醫療發動的激進革命。相反,朝向希望實現「基層醫療」(Primary Health Care)的大方向來說,循「遠距醫療」進行改革比起重構「實體醫療」,反而是一條更為溫和的中間路線,不必傷筋動骨也有機會達到差不多的效果。
最近美國醫療保健企業Centene Corporation(CNC)的技術長Bruce Lee在參加雲端安全企業Zscaler(ZS)舉辦的Zenith Live 2021活動時候,就特別提到,當我們逐漸邁入「後疫情時代」,許多在去年落實的虛擬化或科技變革措施都被廣泛使用,他認為醫療保健產業也需要在此基礎上急起直追,以改善整個國家的醫療體系。
https://www.zscaler.com/zenithlive/agenda#gen-session-bruce-lee-popup
Bruce Lee的觀察印證了我在前文的兩點判斷。第一,各行各業走向「數位化」是大勢所趨,醫療產業因性質關係會比其他行業遲滯,但不會缺席。第二,許多外界眼中的「疫情受惠股」,其實真正的榮景是在疫情之後,而非疫情蔓延之時。

遠距醫療平台的商業模式

美國遠距醫療企業龍頭Teladoc(TDOC)就是一家常被視為受惠於疫情的公司,在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174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投資十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3.2K會員
749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股投資十日談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是從整體醫療產業困境的角度,分析虛擬的遠距醫療平台何以是大趨勢。若用本文提出的新框架來理解,就斷不會再糾結於那種「經濟開放後大家會不會又回到實體醫療」這類鼠目寸光的思考邏輯,也才能看到真正的機會所在。因為文章寫太長,花了五千字也只完成第一個論述,就先以「上篇」的形式發表。
SNOW的股價在去年一度衝到429元後,今年以來就不斷往下調整。但即使經過連續好幾個月的「洗禮」,過去一個多月更是整個成長型科技股被集中拋售之下,它仍然維持一個相對高的估值,股價只大致回到剛上市前後的水平。我想即使沒有打算投資,也會想問,這家公司到底是在做甚麼的?為甚麼市場給予它如此高的估值評價?
坊間許多介紹CRWD的文章和影片中,都提到「機器學習」的重要性,是技術關鍵,很多時候更被形容到好像全憑機器學習來防衛一樣。我不是網絡安全專家,但其實只要到CRWD網站讀幾份白皮書,就知道完全不是這一回事。如果不搞清楚這一點,也將無法理解CRWD收購日誌管理公司Humio的真正企圖及未來發展藍圖所在。
我的最大持倉TTD在最近兩天暴跌20%,據消息指是因為Google宣布2022年初將終止Chrome瀏覽器支援第三方Cookies。理由真的是這個嗎?本文是我的看法。
近日美股科技股大殺倉,Silvergate Capital(SI)也由歷史高位暴跌45%,同期比特幣也只有下跌23%。近日兩者表現某程度上正印證了我在上一篇文章的分析:SI的業務其實就是比特幣的加大槓桿版。在近期暴跌之後,SI值得投資嗎?本文嘗試加以分析。
作為加密貨幣相關產業股的Silvergate Capital(SI),今年升幅已經突破100%,為我帶來不錯的回報,過去一年升幅更是跑贏比特幣。很多人以為這間公司只是賺取交易轉帳過程的手續費,但我在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這回事,並發現SI股價在過去一年跑贏比特幣的真正原因。
這篇文章是從整體醫療產業困境的角度,分析虛擬的遠距醫療平台何以是大趨勢。若用本文提出的新框架來理解,就斷不會再糾結於那種「經濟開放後大家會不會又回到實體醫療」這類鼠目寸光的思考邏輯,也才能看到真正的機會所在。因為文章寫太長,花了五千字也只完成第一個論述,就先以「上篇」的形式發表。
SNOW的股價在去年一度衝到429元後,今年以來就不斷往下調整。但即使經過連續好幾個月的「洗禮」,過去一個多月更是整個成長型科技股被集中拋售之下,它仍然維持一個相對高的估值,股價只大致回到剛上市前後的水平。我想即使沒有打算投資,也會想問,這家公司到底是在做甚麼的?為甚麼市場給予它如此高的估值評價?
坊間許多介紹CRWD的文章和影片中,都提到「機器學習」的重要性,是技術關鍵,很多時候更被形容到好像全憑機器學習來防衛一樣。我不是網絡安全專家,但其實只要到CRWD網站讀幾份白皮書,就知道完全不是這一回事。如果不搞清楚這一點,也將無法理解CRWD收購日誌管理公司Humio的真正企圖及未來發展藍圖所在。
我的最大持倉TTD在最近兩天暴跌20%,據消息指是因為Google宣布2022年初將終止Chrome瀏覽器支援第三方Cookies。理由真的是這個嗎?本文是我的看法。
近日美股科技股大殺倉,Silvergate Capital(SI)也由歷史高位暴跌45%,同期比特幣也只有下跌23%。近日兩者表現某程度上正印證了我在上一篇文章的分析:SI的業務其實就是比特幣的加大槓桿版。在近期暴跌之後,SI值得投資嗎?本文嘗試加以分析。
作為加密貨幣相關產業股的Silvergate Capital(SI),今年升幅已經突破100%,為我帶來不錯的回報,過去一年升幅更是跑贏比特幣。很多人以為這間公司只是賺取交易轉帳過程的手續費,但我在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這回事,並發現SI股價在過去一年跑贏比特幣的真正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引言 1. 當前醫療行業面臨的挑戰 醫療行業正處於重大變革期,面臨許多挑戰。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和多種健康問題的案例數量不斷增加,對醫療資源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此外,醫療成本日益攀升,讓許多國家的醫療系統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再者,新型疾病的出現,如COVID-19大流行,更是嚴峻
Thumbnail
小艾科普|未來醫療|Future Medical|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NTUH Telehealth Center
Thumbnail
臺灣加權指數及美國道瓊指數在2024年分別創下歷史新高,成為景氣復甦的先期指標。本文探討投資市場內涵,主要分為「趨勢熱點」和「潛力深耕」兩大層面。其中,軍工概念成為「趨勢熱點」的熱門投資領域,而醫療領域則被視為「潛力深耕」的領域。文章具體討論了雷虎科技、漢翔、晟德集團和輝景醫藥等相關標的的投資潛力。
Thumbnail
國際大環境動盪,投資市場出現不小變動,生技醫療產業成為資金避風港。投資人應留意臺企保瑞、美商AiBtl藥業等公司,其積極併購及國際市場擴展計畫展示潛力。生技醫療產業的成長將帶動投資市場的穩定增長,值得關注。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Thumbnail
臺灣的醫材產業發展潛力龐大,產品種類繁多,但面臨著大陸醫材的競爭優勢。文章探討了家用醫材產品的市場前景和需求,以及探討了非侵入式血糖計和無壓脈帶血壓計兩種殺手級產品的尋找與開發策略。
Thumbnail
源起於偏遠區的「遠距醫療」服務,因 COVID -19 疫情大流行,增加了遠距醫療的使用患者和醫療保健技術。許多病人在疫情期間,採用即時虛擬健康平台,避開實際去醫院的行程。根據最新的市場分析,遠端距醫療市場正在迅速增長,並具有龐大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醫療器材公司跨足CDMO代工業務,對公司營運前景的影響,並分析邦特和晶碩公司的現況與展望,本文因涉及個股分析及評論,所以設定為會員限閱,請大家支持付費解鎖。 自有品牌和代工路線之爭,在許多公司裡面不斷上演。但多數以自有品牌起家的台灣公司,最終還是走向代工之路,例如早期的宏碁,華碩,友訊和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一、引言 1. 當前醫療行業面臨的挑戰 醫療行業正處於重大變革期,面臨許多挑戰。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和多種健康問題的案例數量不斷增加,對醫療資源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此外,醫療成本日益攀升,讓許多國家的醫療系統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再者,新型疾病的出現,如COVID-19大流行,更是嚴峻
Thumbnail
小艾科普|未來醫療|Future Medical|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NTUH Telehealth Center
Thumbnail
臺灣加權指數及美國道瓊指數在2024年分別創下歷史新高,成為景氣復甦的先期指標。本文探討投資市場內涵,主要分為「趨勢熱點」和「潛力深耕」兩大層面。其中,軍工概念成為「趨勢熱點」的熱門投資領域,而醫療領域則被視為「潛力深耕」的領域。文章具體討論了雷虎科技、漢翔、晟德集團和輝景醫藥等相關標的的投資潛力。
Thumbnail
國際大環境動盪,投資市場出現不小變動,生技醫療產業成為資金避風港。投資人應留意臺企保瑞、美商AiBtl藥業等公司,其積極併購及國際市場擴展計畫展示潛力。生技醫療產業的成長將帶動投資市場的穩定增長,值得關注。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Thumbnail
臺灣的醫材產業發展潛力龐大,產品種類繁多,但面臨著大陸醫材的競爭優勢。文章探討了家用醫材產品的市場前景和需求,以及探討了非侵入式血糖計和無壓脈帶血壓計兩種殺手級產品的尋找與開發策略。
Thumbnail
源起於偏遠區的「遠距醫療」服務,因 COVID -19 疫情大流行,增加了遠距醫療的使用患者和醫療保健技術。許多病人在疫情期間,採用即時虛擬健康平台,避開實際去醫院的行程。根據最新的市場分析,遠端距醫療市場正在迅速增長,並具有龐大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醫療器材公司跨足CDMO代工業務,對公司營運前景的影響,並分析邦特和晶碩公司的現況與展望,本文因涉及個股分析及評論,所以設定為會員限閱,請大家支持付費解鎖。 自有品牌和代工路線之爭,在許多公司裡面不斷上演。但多數以自有品牌起家的台灣公司,最終還是走向代工之路,例如早期的宏碁,華碩,友訊和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