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1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食書喫文|《個人品牌》人生不過就是一場,高擬真的角色扮演遊戲

《個人品牌》/何則文@博客來
《個人品牌》/何則文@博客來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是我在看完這本書後的感想。
看到《個人品牌》的書名,腦海中通常浮出的字彙包含網紅經濟、自媒體、KOL等,當初作者撰寫這本書的目的,也是因應現在社群媒體時常將「個人品牌」四字搬出來討論,卻沒有任何一本書籍在說明與分享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因此出版了這本書。 至於會想要閱讀《個人品牌》的讀者,大致分成兩群,一群是想要開始建立個人品牌、一群是想認識現在流行的個人品牌到底是什麼。而我為什麼會閱讀這本書的原因,除了非常好奇何謂個人品牌,也在思索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建立個人品牌是否有其必須性,甚至不偏好參與社群活動的自己,非得跟上時代包裝我的個人品牌嗎?

閱讀完本文,你可以獲得三項啟示:
  1. 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性
  2. 個人品牌的價值與效益
  3. 開始擬定個人品牌計畫

定位個人品牌,從認識自己開始

Fares Hamouche@unsplash
在VUCA時代的高變動性,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工作型態與社會環境已不在設限於,公務員是鐵飯碗或忠誠制的長期僱傭關係,多種新型的職業與工作型態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包含共享經濟的Uber、Airbnb、斜槓自媒體Youtuber、IG網紅等。
公司發的名片不再能全盤代表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品牌,更多的品牌標籤來自於這個人使用的自媒體平台、線下社群與交友圈等。
個人品牌是一個假議題,建立「良好的個人品牌」才是應該關心的事情。
因此,建立良好的個人品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個人品牌代表我們這個人身存在世界上的行走名片,沒有所謂轉職、離職或退休,個人品牌是一張每個人與身俱來的名片,我們可以選擇不去認真經營它,但卻無法選擇不將它印刷出來。因為行走在江湖,你的名字、你的談吐、你與他人的互動人際,都代表著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也就是「個人品牌」。
讓自己的名字,成為帶著走的名片
既然每個人本身都具備個人品牌,那這個品牌的形狀、味道、形容詞是什麼呢?當我們提到Hermes、Chanel、Louis Vuitton時,立刻連結到貴婦提著精品喝著下午茶、年輕網紅拎著包包在社群上打卡自拍,說到八方雲集、三商巧福、豪大大雞排,腦海中熟悉的食物味道和菜單立刻浮現出來。
個人品牌的模樣是透過一個人長期展現的態度、行為與價值觀慢慢勾勒而成的。就如同你正義勇為的國小同學、總是在團隊扮演開心果的同事或是做事一板一眼的鄰居阿伯,這些印象的塑成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生成,而是透過點點累積而成。甚至每個人個人品牌的模樣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世界上就算是同個星座、血型或雙胞胎,沒有人性格和行爲皆如出一轍。
所以,建立良好的個人品牌應該從哪裡開始?
觀察與認識自己,是建立個人品牌的起點。因為當你清楚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的時候,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都是展現你個人特色的要點。
我自己最常使用三種方式來「挖掘與探索自己」: (一) 價值排序 Value Priority 網路上有許多「價值觀清單 Value List」,我會從中挑選十五個,再依序篩選十個、五個、三個,並進行排序,排序的過程中詢問自己為什麼這個價值觀對我來說重要,並且思考自己的哪些行為或判斷,跟這項價值觀據有關聯。 (二) 生命線繪製 Lifeline 畫出一條時間軸,回想從小到大每個階段,哪些事情讓你感到開心、難過、挫折、驕傲、失望與生氣,可能是因為選社長沒有選上、考試沒考好、點心被朋友偷吃掉,仔細回想將這些過去雞毛蒜皮的瑣事,並且由現在相同情緒的點和過去相同情緒的點最串連。你會發現即使你已經比過去成熟長大,但從小到大你所在乎的人事物、捍衛的價值觀,可說是從來沒變過。
(三) 五問法 5 Why 做任何事情時,多問自己五個為什麼(5 Why),小至為什麼今天晚餐選擇吃超商的麻婆豆腐,大到為什麼選擇加入新創公司。 像我很常下班回家前,先到超商買麻婆豆腐當晚餐吃,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想直接回家吃飯。
Why-1:為什麼不想直接回家吃飯?因為從小很常吃家裡煮的晚餐。 Why-2:為什麼不想直接吃家煮的晚餐呢?因為想要自己有選擇晚餐的權利,而且選擇也比較多元。 Why-3:為什麼想要自己選擇晚餐的權利和在超商選擇比較多元呢?因為我父母很重視養生,小時候被規定絕對不能吃超商食物,而且因為我爸不喜歡吃麻婆豆腐,所以家裡的飯菜從不會出現。 Why-4:為什麼父母規定不能吃超商食物,你還是想吃呢?因為我很注重個人選擇的意志,同時我不喜歡循規蹈矩。 Why-5:為什麼注重個人選擇的意志和不喜歡循規蹈矩? 因為我正在捍衛自己重要的幾項核心價值觀:「尊重」、「平等」、「自由」。
光是把五問法應用在超商買晚餐吃,就能挖出一個人捍衛的價值與特質,甚至從這些小細節,也能觀察自己在職場、人際互動到待人處事的樣子,是不是很有趣呢!
好的品牌不是透過模仿,是透過挖掘與定位
令人著迷的芬芳,來自於獨家的秘方
「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而「改變自己」則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們不可能永遠像嬰兒一樣,餓了就哭、累了就睡。除了透過「認識自己」勾勒出個人品牌原生的模樣外,透過「以終為始」的概念,為自己設定一個更好版本自己的目標,透過生涯規劃、職涯規劃與迭代覆盤,往自己理想的樣子更邁進,這正是定位「個人品牌」方法論核心。

個人品牌的價值,在於生命的重量

Barbara Horn@unsplash

個人品牌是你在世界的足跡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從人際關係網裡消逝,你悄然離去。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 David Eagleman /《SUM: 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
品牌是一種精神象徵、一種價值理念,個人品牌則代表社會上每個人不同的信仰與價值,更進一步,我喜歡將它稱為「使命」。每個人都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將來也會一個人離開這世界,而每個人都帶著獨家的「使命」來到這裡,運用經營「個人品牌」來推動世界前進。
若你對世界滿意,請用心經營個人品牌來保護你相信的事物; 若你對世界不滿,請奮力經營個人品牌來分享你相信的事物。
每個人所相信的價值不同,包含教育、環保、平等或快樂,透過與他人互動、建立社群或是演講、遊說,這些過程都是在運用個人品牌承載著個人信仰。因此,這個社會形塑至今的樣貌,是由許許多多個人品牌的足跡,雕塑刻磨而成。

生命影響生命

《個人品牌》這本書最令我動人的是作者何則文分享他如何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因為建構個人品牌的過程當中,除了妥善的計畫與實踐外,更重要的是擁有「正確的心態」。
何則文,1990 年生於台北,前世界五百強企業人資整合行銷主管,現為「職涯實驗室 Career Design Lab」創辦人,致力於協助青年人找到職涯方向。著作有《個人品牌》(遠流出版)、《別讓世界定義你》(遠流出版)、《用地圖看懂東南亞經濟》(商周出版)、《青年寫給青年的東協工作筆記》(寫樂文化)等書。
正確的心態是只你面對世界的態度,個人品牌原生來自內心的自我,然而當你要與世界溝通的過程,必定會經歷許多的碰撞與摩擦,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打退堂鼓,少數人像何則文一樣,持續對生命抱持著熱情與戰鬥力,最終將所堅信的理念,透過個人品牌的影響力,影響台灣超過萬人以上的青年。
「個人」品牌的價值,不僅止於個人, 是用個人「品牌」的效應,撼動更多的人。

開始擬定個人品牌計畫

Felipe Furtado@unsplash
書中介紹許多方法來有效建立個人品牌,包含廣為人知的PRADA法則、傳播品牌的ASAP法則、內容創作PARTNER法則(一)建立個人品牌:PRADA法則 專業成就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聲譽管理 Reputation Management 人脈連結 Association 傳播計畫 Dissemination Plan 危機預防 Accident Prevention (二)傳播計畫:ASAP法則 達到專業成就 Achievement 形成知識體系 Systemization 撰寫理論原理 Article 傳播思想內涵 Propagation (三)內容創作:PARTNER法則 說服性 Persuasive 真實性 Authentic 共鳴性 Relatable 即時性 Timely 敘事性 Narrative 教育性 Education 回應性 Responsive
公關與行銷的策略與理論屬於硬技能,尤其在自媒體普及的時代,任何人都可以低門檻進行個人品牌的公關操作。然而在軟技能面,個人的特質、專業與內涵,這些卻需要長期累積與練習才能逐漸培養起來。因此在建立個人品牌前,認識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且設定最好版本的自己為目標,再搭配刻意練習的計畫。
人生就像一場戲,我們都是導演、編劇和演員,想要展現什麼樣的舞台魅力自己導、想要什麼劇情走向自己寫、想要擔任特質的角色自己演。最終,這場戲的口碑,就是你的個人品牌。
Frank Romero@unsplash
若喜歡這篇文章或這類的書籍,歡迎愛心💕或收藏📂,給我一點鼓勵,並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有任何建議,歡迎寄信聯絡我:hua.palace@gmail.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