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具有一個特性「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俗稱的「有跟沒有之間」。另外還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風險「黑天鵝」,依據維基百科裡的解釋黑天鵝,具有兩種特性「發生率極低」「影響性很大」。
所以只要機率不是零,代表都有發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我們都要處處提防,不免又顯得因噎廢食,那我們到底要如何做風險的控管呢?首先就要來分析「風險的特性」,依據發生的頻率(機率),以及損害的程度來做區分。
評估重點不在頻率而在於損害大
《頻率並不是重點》
許多人評估風險都會放在「頻率」,只要是頻率小的情況下,無論是損失大或小都可以忽略,然而實際上這是種「錯覺」,頻率低會讓我們以為這輩子都不會遇到,可是如同前面所述,所以機率不是零,那都有發生的可能。
你認為飛機的空難率以及雷劈到的機率,哪一個比較高呢?正確答案是「被雷劈到的機率比較高」,你可能跟我一樣覺得應該是空難率比較高。但實際上空難發生率為約為300萬分之一,而被雷劈到的機率為190萬分之一
另外一個可能顛覆我們觀念的一件事發生在去年,台灣作為海島型氣候,每年遇到颱風的機率可說是非常高,但是就在2020年發生了完全沒有颱風登陸的紀錄。
但是無論是空難或是颱風,我們會發現都有應對措施。面對空難的發生,有人會買旅平險。面對颱風,我們懂的儲備糧食、手電燈、蠟燭等等。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兩件事帶來的「損害很大」。
《損害才是焦點》
如同前面所述頻率無論多低,只要機率不是零,那還是會有發生的可能。所以實際上重點應該要放在「損害大小」。
當然,只偏重損害大的風險,可能有失偏頗。但是在真實生活中,無論是遺失一支筆或是不小心睡過頭上班遲到,實際損失可能真的不大,再透過盡量降低頻率,對我們生活都不會造成太多困擾。
然而在「損害較大」的風險,無論頻率高低,有可能我們根本「承受不起發生一次的後果」,就如同我經手過的一件車禍事故,當事人車禍後造成腳踝粉碎性骨折,而因為骨折程度太嚴重,醫生判斷無法做任何治療,最後只能「截肢」。對於當事人來說,截肢會是一輩子的事情,儘管後面裝設義肢,行走幾乎與常人無異,除非後來科技進步,不然這輩子他是沒辦法再跑步了
或是如同2008年的金融海嘯,如果有看過「大賣空」這部電影,就知道當時美國在房貸的發放有多麽氾濫,儘管違約的數量不斷攀升,銀行依然持續放貸,直到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雷曼兄弟的倒閉事件開始後續的骨牌效應。也會有人在這時候承受不住壓力選擇輕生,或是大半輩子的積蓄在這場災難中毀於一旦。
最後,我想請你思考一個問題,請想想人生當中哪些事情,是會被你列入「損失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