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準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進入研究所期能初探以下佛教思想三藏體系的四個範籌:
1証涅槃:釋迦牟尼佛+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說空的俱舍宗+說有的成實宗。
2法性空性:(一切法畢竟空一切法不可得平等無分別)印度的中觀龍樹造中論傳至(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最多)中國的四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大般若經)。
3法相唯識:印度的瑜迦彌勒菩薩(論師)造瑜迦師地論、唯識宗代表無著世親菩薩、戒賢論師及譯經最多的玄奘大師。有八識規矩誦、唯識二十誦、誰識三十誦、百法明門論、十七地論、攝大乘論等。
4法界圓覺:大方廣佛華嚴經、圓覺經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看只是看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看只是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8
wordpress空間上限3G在僅文字時應足夠,但加上圖片則不足使用。更重要的是圖片會上傳原始檔案外,還會有配合其布景主題之各種裁切格式之大小圖,進入檔案要整理是相當困難及費時的。好編輯,較順手。 blogger(google)有空間上限,最大會佔用至個人帳戶的免費15G。手機編輯,會亂跳會崩潰。
Thumbnail
2021/06/28
wordpress空間上限3G在僅文字時應足夠,但加上圖片則不足使用。更重要的是圖片會上傳原始檔案外,還會有配合其布景主題之各種裁切格式之大小圖,進入檔案要整理是相當困難及費時的。好編輯,較順手。 blogger(google)有空間上限,最大會佔用至個人帳戶的免費15G。手機編輯,會亂跳會崩潰。
Thumbnail
2021/06/28
塵與根和合曰觸,在這邊要比較注意,觸所生受,有苦受(非意欲的,起嗔心)、樂受(意欲的,起貪心)以及不苦不樂受(無記的,暫時可能以痴面對,故常不覺有受生)。以上為先前射的箭。 於此苦受,嗔心起,嗔增長,順前箭之勢再把勁,如下坡(地心引力為第一先前箭),未出力前就充滿動勢,更何況再猛踩門呢?(順水推舟
Thumbnail
2021/06/28
塵與根和合曰觸,在這邊要比較注意,觸所生受,有苦受(非意欲的,起嗔心)、樂受(意欲的,起貪心)以及不苦不樂受(無記的,暫時可能以痴面對,故常不覺有受生)。以上為先前射的箭。 於此苦受,嗔心起,嗔增長,順前箭之勢再把勁,如下坡(地心引力為第一先前箭),未出力前就充滿動勢,更何況再猛踩門呢?(順水推舟
Thumbnail
2021/06/25
這張照片是站在最接近河濱路入口的可以說是迎賓電塔 曾經每日下班後,敢緊買回晚餐,飯後半小時後,趁著黃昏美時,由河濱公路北端入口進入,沿於河畔,一路南下至中間點再原路折返。 這張照片是站在河濱路入口的迎賓電塔。每天一趟全程約莫8至10公里不等,約二個小時左右回到家。 腳受傷將半年之久,盡可能天天能維持
Thumbnail
2021/06/25
這張照片是站在最接近河濱路入口的可以說是迎賓電塔 曾經每日下班後,敢緊買回晚餐,飯後半小時後,趁著黃昏美時,由河濱公路北端入口進入,沿於河畔,一路南下至中間點再原路折返。 這張照片是站在河濱路入口的迎賓電塔。每天一趟全程約莫8至10公里不等,約二個小時左右回到家。 腳受傷將半年之久,盡可能天天能維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20240913 月燈三昧經 前行引導 #5 #圓覺經的三大意諦 與 【釋經文】(四十三 - 四十四) 文:蓮生活佛 盧勝彥 (節錄部分內容) 【圓覺經】的全名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那是佛陀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出現了諸多淨土,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十二位大
Thumbnail
20240913 月燈三昧經 前行引導 #5 #圓覺經的三大意諦 與 【釋經文】(四十三 - 四十四) 文:蓮生活佛 盧勝彥 (節錄部分內容) 【圓覺經】的全名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那是佛陀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出現了諸多淨土,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十二位大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三論宗,即龍樹宗、提婆宗,是中國大乘宗派之一。以般若空義為本宗思想根幹,所以又稱為中觀宗、空宗、無相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
Thumbnail
三論宗,即龍樹宗、提婆宗,是中國大乘宗派之一。以般若空義為本宗思想根幹,所以又稱為中觀宗、空宗、無相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
Thumbnail
教觀綱宗:「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 三乘利根需要遍歷色心等世出世法,然後一一會歸大乘法門的摩訶衍道。為何佛陀為這一類根器者說「般若」?
Thumbnail
教觀綱宗:「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 三乘利根需要遍歷色心等世出世法,然後一一會歸大乘法門的摩訶衍道。為何佛陀為這一類根器者說「般若」?
Thumbnail
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念佛往生之道。確信而已。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確信而願行在其中。 雜著 (徹悟大師所作集錄) 般若淨土 兩門大義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
Thumbnail
一念現前即一念相應。念念現前即念念相應。念佛往生之道。確信而已。淨土三資糧。信願行。確信而願行在其中。 雜著 (徹悟大師所作集錄) 般若淨土 兩門大義 般若。乃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
Thumbnail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 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 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 礙,深明實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