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系列:林靜儀醫生:「一輩子魯蛇怪爸當年沒戴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話說越多錯越多(事情也是一樣),就算是傳統觀點譽為「聰明」的醫生,所說所作所為,也不可能獲得所有人(或論點)的支持。
應該說,人光是站在原地什麼話都沒說,這本身的行為就可以拿來作文章挑錯。
回到「說話做事(表達觀點)」,之所以會「多說多錯」(多做多錯),還不是因為這世界就是很複雜,藏著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未知生物(離題了)
新聞媒體最近很愛拿柯P防疫記者會的發言剪成影片來騙點閱(?)(半開玩笑),反柯的觀點自然也不會放過。
最近常看到的是罵柯罵得最兇的「林靜儀醫生(前立委)」
欸…然後本來是要討論林VS柯P防疫政策的問題了,但搜尋一下,林怎麼突然爆出一句讓媒體很興奮的話,貼個新聞片段:(圖一)

某種因緣際會下,每個人應該都體會過一種感覺:「啊我知道的東西好少啊」、「啊我好無知」啊。
這不僅是一種學科知識上的無知感,還是遍布生活大大小所有細節的無知(具體表現,就是「資訊不對稱(不透明)」)。
只是往往這種「體會」,在感覺過掉之後,以自身為中心的「本位主義」(*)又回來了,「無知感」又會淡忘了。
PS:*「本位主義」:只用自己已知的東西,去解釋眼前所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一切,並據此行動:工作上叫做「做事的方法」,如果沒有SOP的話。
而且因為這種「體會」,通常都是針對特定事項(譬如說自己喜歡的領域,會比較有fu),所以在面對生活中「其他事項」時,「本位主義」為主的思考模式,又更不容易察覺了。
而且,「人性」還是非常注重「面子」(**或說,人性尊嚴)
PS:**Maslow的需求金字塔階層論中的高層的那個東西。
(上面的理論,是基本的需求滿足了,才會討論到更上層的需求。說到這,忍不住想吐槽,偉大的中華民國下的芻狗人民,現在竟然要擔心最基本階層的「生理需求」不能被滿足,因為染疫風險大,還沒有疫苗可以避免重症死亡**)
(挑語病的人會說,「老人家比較容易掛,安啦。」這邊才不管語病,都是命啦:如果「同島一命」,一個人因染疫掛了,就是全部人都死過一次了)
而這種「人性尊嚴」問題,也是另外一個導致人們不容易察覺到自己「無知」的面相,通常和「本位主義」是一起出現:
舉例來說,現在有A、B兩個人,如果最直接地,A直接對B說,「欸你這樣做(說)很蠢(無知)」。
作為B,有多少人會覺得很開心,並虛心接受A的評論(就算知道被批評的事情為「真」,但「特定事項」「無知」的問題,反而變得不是重點了)。
這之中涉及的問題還可以討論更多,包括A和B之間關係本來是融洽還是有嫌隙(會影響到「本位主義」的先入為主),或是「說話的藝術」(三明治說話法,先說人們想聽的才說人們不想聽的)。
總而言之,要人大辣辣地承認自己就是「無知」,談何容易。
結尾收回林靜儀醫生那邊,或柯文哲這邊:
「如果聽到一個你不中聽的話,第一時間不要急著反對和無建設性回嗆,因為大部分原因只是自己不喜歡聽而已(本位主義+人性尊嚴開始運作)。」
「第二時間,如果可以,儘量在情緒和脾氣之外(白話:冷靜後),想想是不是有自己「本位主義」下看不到的東西(白話:盲點)」

結果打了這麼多,其實都還在「起」,「承轉」一起。
就像上面說的「每個人都無知這件事」,接下來要說的話也差不多是反映「無知」這件事(#):這篇承轉,是要說林醫生「比較」「無知」的地方(同時要說柯P可能的無知部分,要另起爐灶)。
PS:#會反映出「無知」這件事的原因是,當一篇文章在說了一些觀點之後,然後再拿某人舉例,通常看的人會覺得作者的立場就是支持或反對某人:
因為看的人根本不知道「作者內心真正的想法」;而很多細節,作者也很難用語言文字去傳達「所有」的東西。
「就像感受這件事,每個人都不一樣。」
圖二
其實很多可以說,但剛好看到臉書上一個追蹤者(##)的貼文,跟這相關,所以這一段就停在他的相關貼文這吧(圖二)。
PS:##講起來很失禮,其實我也不太知道蕭是誰(是在靠邀),只是2016年看過蕭的一篇文章(圖三)「你以為誰玩得起教甄」讓自己印象深刻,就追蹤他到現在了。

<後記>
圖四
最後再來一張圖(圖四)又莫名其妙放了一張貌似突兀的圖片,只是剛好在打這篇提到「人很重視『人性尊嚴』這件事。」的時候,剛好滑到這張圖片。
然後覺得好像也可以當「人很重視人性尊嚴這件事」的註解,所以就引用了(快去追蹤她)。
圖片主人是一個很愛用反差表情(拍很美VS拍很醜)的自媒體創作者,其實我也沒有追蹤(不中聽的話),也不清楚是自己追蹤的哪個迷因專頁,所以IG覺得這個粉絲專業跟我很有連結(?),才一直推薦到自己的IG主頁。
圖片這次玩的是「外送員顯示頭像VS本人」的反差,只看到圖片的時候,大吃一驚,「針對特別族群(而不是自婊),這是要得罪人數眾多的外送員!?」
但看到文案這樣說「雖然你跟頭像差十萬八千里,但感謝你為我跑千山萬里。」
結果有拉~回來(感受程度因人而異):而這就是有考慮到「人性尊嚴」文案的例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仔.憨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比較會看的有關社會議題的頻道,大概都是「對事不對人」的(不同黨都提出質疑): 昨晚看到一個影片,內容提到民進黨近期否決的提案,其中有一個是「查范綱皓造謠」。   看到這名字的當下,從記憶裡挖出來的是高中的一個人。 把資料拿去餵狗(google)後,還真的是記憶中熟悉的那個人:沒想到去年開始擔任民
很粗略的方式,判斷你眼前看到的投資機會,是不會是詐騙: 1.不知道公司的名稱(取得很夢幻的,像是「夢想領航者」之類的,不是,在這邊說的名稱是在政府公開平台可以查得到的公司名稱) 2.平台(像是我們買股票,是透過證券商開發的、有SSL加密保護的APP或網路下單平台,或是櫃檯買賣中心)也都沒聽過,而且
 立委邱臣遠那句:「我們現在不是要去究責,或是怎麼樣,我們是希望了解這中間的過程…」 這段話真是超有共鳴。 臺灣本土疫情大爆炸之後,影響範圍遍布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各式各樣、各種層面的損失和死傷,不計其數。 極端的對立,將一切苦難的源頭,都怪罪在決策的人身上,有其侷限之處(畢竟導致問題的原因,是多
    因應端午連假而實施的「匝道儀控」,新聞說是為了「防止(減少)端午連假跨區移動造成本土病例擴散」,這…。 和前一陣子防疫指揮官呼籲大家連假不要搭車返鄉,有什麼兩樣。 政策太表面了,很多染疫者都是無症狀,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中標,然後增加大家的不便,也只是減少返回南部的車潮: 假設最極端的
  最近因為疫情關係,柯P在YT演算法運作下,不少的影片又再次出現在推薦列:連任就職記者會上,柯P對記者提問表示「…就是講話的人太多,搞到整個社會很亂」。 (引用柯P所說,約自4分15秒處開始) 不過「人是不可能不說話的」。     ─────────────────────────────  
新聞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500089 節錄部分新聞片段: 新北市雙和醫院昨日有確診患者昨日因情緒不穩想出院,3名女護理師上前阻止,遭他拿水果刀攻擊,其中1人腹部中刀送進開刀房,還有人手部遭砍,其中2名護理師傷勢嚴重,昨晚送進開刀房治療,目前都在
比較會看的有關社會議題的頻道,大概都是「對事不對人」的(不同黨都提出質疑): 昨晚看到一個影片,內容提到民進黨近期否決的提案,其中有一個是「查范綱皓造謠」。   看到這名字的當下,從記憶裡挖出來的是高中的一個人。 把資料拿去餵狗(google)後,還真的是記憶中熟悉的那個人:沒想到去年開始擔任民
很粗略的方式,判斷你眼前看到的投資機會,是不會是詐騙: 1.不知道公司的名稱(取得很夢幻的,像是「夢想領航者」之類的,不是,在這邊說的名稱是在政府公開平台可以查得到的公司名稱) 2.平台(像是我們買股票,是透過證券商開發的、有SSL加密保護的APP或網路下單平台,或是櫃檯買賣中心)也都沒聽過,而且
 立委邱臣遠那句:「我們現在不是要去究責,或是怎麼樣,我們是希望了解這中間的過程…」 這段話真是超有共鳴。 臺灣本土疫情大爆炸之後,影響範圍遍布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各式各樣、各種層面的損失和死傷,不計其數。 極端的對立,將一切苦難的源頭,都怪罪在決策的人身上,有其侷限之處(畢竟導致問題的原因,是多
    因應端午連假而實施的「匝道儀控」,新聞說是為了「防止(減少)端午連假跨區移動造成本土病例擴散」,這…。 和前一陣子防疫指揮官呼籲大家連假不要搭車返鄉,有什麼兩樣。 政策太表面了,很多染疫者都是無症狀,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中標,然後增加大家的不便,也只是減少返回南部的車潮: 假設最極端的
  最近因為疫情關係,柯P在YT演算法運作下,不少的影片又再次出現在推薦列:連任就職記者會上,柯P對記者提問表示「…就是講話的人太多,搞到整個社會很亂」。 (引用柯P所說,約自4分15秒處開始) 不過「人是不可能不說話的」。     ─────────────────────────────  
新聞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500089 節錄部分新聞片段: 新北市雙和醫院昨日有確診患者昨日因情緒不穩想出院,3名女護理師上前阻止,遭他拿水果刀攻擊,其中1人腹部中刀送進開刀房,還有人手部遭砍,其中2名護理師傷勢嚴重,昨晚送進開刀房治療,目前都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面對林致廷 我們不說「你是認真的嗎」 而說「這是笑話嗎」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你覺得台灣人的媒體識讀怎麼樣?」如果我的答案如果亂成一團義大利麵,那我要怎麼回答?基本上這篇文章的內容就是告訴大家說「這是我的回答,不要再問了」,即便我可能會再一年以後再問我自己一次,但基本上這大概是我短期內能說服自己的答案了吧。 你?我才沒有要說服你。
大家好像都搞錯柯文哲的手法了,柯文哲100%就是年輕人討厭的老人的樣子,所以歷代柯粉都會變成歷代科黑,但這是對熟悉了柯文哲的人來說。 只要年輕人不熟悉柯文哲,就像第一代柯粉看到台大醫生,就相信他了,那柯就可以用其他人是年輕人討厭的大人,我不是,所以你們要相信我會來拯救世界。第一次這種目標是連勝文跟
要會說胡話、漂亮話,也要會說有深度、智慧的話,“因材施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面對林致廷 我們不說「你是認真的嗎」 而說「這是笑話嗎」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你覺得台灣人的媒體識讀怎麼樣?」如果我的答案如果亂成一團義大利麵,那我要怎麼回答?基本上這篇文章的內容就是告訴大家說「這是我的回答,不要再問了」,即便我可能會再一年以後再問我自己一次,但基本上這大概是我短期內能說服自己的答案了吧。 你?我才沒有要說服你。
大家好像都搞錯柯文哲的手法了,柯文哲100%就是年輕人討厭的老人的樣子,所以歷代柯粉都會變成歷代科黑,但這是對熟悉了柯文哲的人來說。 只要年輕人不熟悉柯文哲,就像第一代柯粉看到台大醫生,就相信他了,那柯就可以用其他人是年輕人討厭的大人,我不是,所以你們要相信我會來拯救世界。第一次這種目標是連勝文跟
要會說胡話、漂亮話,也要會說有深度、智慧的話,“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