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池上原家中心

【人物專訪】池上原家中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 慢慢張開你的眼睛」

〈明天會更好 〉

作詞: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 

作曲:羅大佑 編曲:陳志遠


(2020年7月16日林小群攝影)

(2020年7月16日林小群攝影)

2020年7月份,炎熱的台東,池上原家中心在陸安部落舉辦「團體工作坊」進行編織手工藝,製作自己特製的飲料提袋時,孩子們和我分享小學生之間傳唱的流行歌,有抖音的流行歌曲,輪到自己接唱時,自己完全無從回答,也許是年齡上的隔閡吧?最後,大夥一塊唱了族人耳熟能詳的阿美族情歌《思念》。待曲罷,一個孩子問:「老師,你有沒有聽過〈明天會更好〉?」於是,大家異口同聲地唱著歌曲的開頭。

池上原家中心在哪兒?

(池上原家中心入口)

(池上原家中心入口)

位於中山路上,衛生所隔壁、鄉公所對面的建築物,有著一幢不顯眼的建築物,當你走近,看見面前放置供人領取的二手衣時,就會響起門鈴「叮咚」聲,待你走近,迎接你的,會是三位臉上掛著笑容的社工,她們分別是:小群、佩華、若玫。三位社工,原先都不是投身社福領域的人,然而都有一顆被視為「雞婆」願意主動幫助他人的心,待日後進修取得社工學歷後,才投身社工的工作。從事社工的過程中,看見助人的重要性,同時取得自我實現的滿足與成就感,是她們得以保持熱忱,參與不同個案生命的動力來源。

何謂原家中心?

原家中心,全名為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以族人服務族人的概念成立,前身為「原住民族家庭暨婦女服務中心」至2015年更名為「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服務對象,並不只侷限弱勢的族人,而是擁有原住民族身分,以家庭為單位,0到99歲即至死亡。服務範圍,包含老年人獨居、中年失業以及青少年及幼童,都可在原家中心,找到問題的解方;來到原家中心的族人,也可以成為付出、給予的角色,擔任活動志工。

消彌差距的是「愛」

在慢步調的生活中,鄉村是否因僅具備觀光的價值,缺乏其他優勢而被疏忽?在這樣的構思之下,原家中心為鄉村、部落的孩子們,舉辦屬於他們的活動。活動第一天,就讀不同國小的孩子,帶著些許陌生,害羞地來到原家中心。乘坐社工們的私家車後,我們來到陸安部落的聚會所。

(陸安部落聚會所)

(陸安部落聚會所)

活動為期兩天,從破冰遊戲:上樓梯下樓梯的PK賽、編織手作的課程,及至動手做午餐的橋段,皆可看見孩子們,一顆真誠的心,對於世界擁有無限的好奇,以及探究精神。在兩天的活動中,更規劃前往池上鄉消防分隊,進行職業探索,孩子們藉由CPR解說、救護車以及消防車的乘坐說明;消防裝備的著裝以及消防灑水的體驗,思考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規劃未來的方向,一顆小小的種子,就此種在他們心中。第二天,則是藉著走訪陸安部落,去認識除了自己生長的部落,其他部落有何不同之處,藉著闖關遊戲,和當地居民互動,藉此欣賞別人部落的美,亦安排撿拾垃圾的活動,讓孩子們明白回饋大地,尊敬土地的重要性。午餐過後,則是藉著寫下活動感想,彼此分享這兩天的收穫,在歡快的氛圍中,活動畫下句點。

(孩子們吃著自己動手做的午餐後,準備午休)

(孩子們吃著自己動手做的午餐後,準備午休)

(午後前往消防分隊體驗:活動前說明)

(午後前往消防分隊體驗:活動前說明)

(消防員協助孩童們體驗穿裝備)

(消防員協助孩童們體驗穿裝備)

(救護車配備介紹講解)

(救護車配備介紹講解)

(噴水車設備說明)

(噴水車設備說明)

(體驗灑水的水柱控制)

(體驗灑水的水柱控制)

(活動結束後,和池上消防隊員合影)

(活動結束後,和池上消防隊員合影)

相信「明天會更好」希望不滅

活動會結束,然而原家中心的門,永遠為每一個需要服務的族人敞開。分別前,我問孩子們,以後還想不想參與活動?孩子們在豔陽高照的烈日下,回以我爽朗的笑容:「會啊!」。也許現在他們只是小學生,對於自己的模樣,還不甚了解;對於世界還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想像,期望他們不要忘記「他們曾像太陽」,如此熱烈地笑著,並且用笑容與熱情,溫暖我一顆長期在都市生活,逐漸冰冷的心。

我們彼此揮手,期待下一個暑假,還有機會相見。

(活動結束前最後合影)

(活動結束前最後合影)

◎補充說明

原文〈太陽之子:池上原家中心團體工作坊紀實〉

訪問時間:2020年7月

再次修稿:2021年7月3日

撰文/攝影者:潘韻婷

受訪者:池上原家中心

原文初稿可見:

本次訪談剪輯影片:


avatar-img
寶藏女孩潘婷喜法精的沙龍
8會員
20內容數
大概就是我對生活的一些體悟,可能是散文、極短篇,隨筆,或是小說。 生活就是創作,創作就是生活,又該如何在這其中:「斷虛實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盛夏的果實〉作曲 Meyna Co /作詞 李焯雄 莫文蔚輕輕唱著:「也許放棄 才能靠近你 不再見你 你才會把我記起 時間累積 這盛夏的果實 回憶裡寂寞的香氣」 再再顯示愛情中,強摘的果實,不會甜,然而你願意為了收成,等待多久呢? (攝於2021-02-14清晨的池上田邊) 火龍果在池上? 池
 來自新竹尖石泰雅族的劉鑫偉,目前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四年級,主修鋼琴,副修大提琴。採訪當天,他預先借了音樂系的鋼琴大教室,讓我們得以在舒適且寬敞的環境,進行訪談。 (訪問當天的鑫偉;潘韻婷攝影) 「不好意思,讓你們等我!」遠處傳來一陣聲響,伴隨著急促的腳步,原來鑫偉拿著買好的便當,迅速且爽
長期生長在都市,父母親早已離開原鄉,使用母語交談的狀況,多年來,在我家已非常少見,父母親因應工作需求,台語非常流利,然而和孩子們溝通,則是使用華語文,作為交談的媒介。  四年前,我來到臺北教育大學就讀,因緣際會之下,在原資中心工讀,使我展開自我認同、追尋自我的旅程。在原資中心,有更深入學習母語的機會
〈盛夏的果實〉作曲 Meyna Co /作詞 李焯雄 莫文蔚輕輕唱著:「也許放棄 才能靠近你 不再見你 你才會把我記起 時間累積 這盛夏的果實 回憶裡寂寞的香氣」 再再顯示愛情中,強摘的果實,不會甜,然而你願意為了收成,等待多久呢? (攝於2021-02-14清晨的池上田邊) 火龍果在池上? 池
 來自新竹尖石泰雅族的劉鑫偉,目前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四年級,主修鋼琴,副修大提琴。採訪當天,他預先借了音樂系的鋼琴大教室,讓我們得以在舒適且寬敞的環境,進行訪談。 (訪問當天的鑫偉;潘韻婷攝影) 「不好意思,讓你們等我!」遠處傳來一陣聲響,伴隨著急促的腳步,原來鑫偉拿著買好的便當,迅速且爽
長期生長在都市,父母親早已離開原鄉,使用母語交談的狀況,多年來,在我家已非常少見,父母親因應工作需求,台語非常流利,然而和孩子們溝通,則是使用華語文,作為交談的媒介。  四年前,我來到臺北教育大學就讀,因緣際會之下,在原資中心工讀,使我展開自我認同、追尋自我的旅程。在原資中心,有更深入學習母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