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中國使用六億多支的監視器構成天網,監看著十四億人民,再搭配人臉辨識,再加上用大數據演算出社會信用體系,生活在中國簡直是人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但是所謂迷思是說,這個看起來先進的人臉辨識科技「智慧」,其實是用不計其數的「人工」來完成的,因為要機器學會辨識人臉,而且要達到高度的準確,必須收集無數的人臉資料,再由廉價的大量勞動力進行人工標記,AI科技才能學會辨識。就像收集民眾個人資訊的「健康碼」,大家想像會被收集到一個超級資料庫,但是其實各個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門的資訊並不相通,健康碼的通行,還是必須依賴千千萬萬個基層人員的人力。
迷思二是以為這麼龐大的監控系統,人民會反對。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八成以上的城市居民是贊成的(農村地區是七成左右),因為大部分民眾把這些無所不在的攝影機看成是保障社會安全的工具,而非全民監控的管道。
第三個迷思是以為這種威權主義只會發生在像中國這樣集權的國家,但其實是所有有能力的國家,包括民主國家,全都積極地在建置數位監控系統,雖然民主國家仍有些社會團體與民意代表會要求政府節制,但是執政者總會以國家安全需求與預防恐怖份子的攻擊為理由,不斷地想辦法擴大監控的權力或者偷偷運用這些監控的資料。
就像前一陣子就有法官吹哨說,原來我們為了疫情,進入任何公共場所,甚至超商計程車,都要登錄個人資料,這些個人行動足跡疾管署還沒有人手確實派上用場時,就被警察用來抓通緝犯,也違背原本設置這系統時的承諾。但是台灣的民眾也會如同中國民眾的想法一樣:「只要我不做壞事,哪怕人家知道我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