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依達的救援行動》重新認識南斯拉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雪布尼查(Srebrenica)大屠殺26週年

對於巴爾幹半島的認知大概只停留在課本上的「歐洲火藥庫」一詞,但實際上卻對其形成的背景與歷史甚少著墨。二戰後由六個國家(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以下簡稱波赫]、馬其頓[現稱北馬其頓])加盟而成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境內各種族及宗教混雜,在其強人領導狄托(Josip Broz Tito)的統治下各加盟國與族群間維持著巧妙平衡,各種族間也混雜在一起生活。然而在他1980年過世後,這巧妙的平衡因而被破壞,一直到1991年斯洛維尼亞及克羅埃西亞率先宣佈獨立,1992年波赫也緊接著宣布獨立。
前南斯拉夫可以用這句俗語來做個總括
一個國家、兩種文字、三種語言、四種宗教、五大民族、六個共和國、七個鄰國、八個政治實體」。
然而,波赫境內有三成的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族人並不同意波赫自南斯拉夫獨立,遂在其境內成立了以總統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žić)及指揮官姆拉迪奇(Ratko Mladić)為首的「塞族共和國」,內戰也隨之爆發。事實上,波赫主要由三個民族組成,除了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族人、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族人,還有部分前兩者的後裔在鄂圖曼土耳其統治下改信伊斯蘭教的波士尼亞克(Bošnjak)人。因為在南斯拉夫時期,狄托為了壓制境內的「大塞爾維亞主義」發展影響境內的平衡,因此才將波士尼亞克人分離出來,這也才有了這一個名稱。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又可分為「波赫聯邦」及「塞族共和國」兩政治實體。
而《阿依達的救援行動》正是在描寫波士尼亞戰爭爆發後,靠近塞爾維亞邊界的雪布尼查(Srebrenica,又譯為:斯雷布雷尼察)在1993年聯合國的介入之下被劃為兩軍不可交火的「安全區(safe zone)」,許多周邊的難民也紛紛聚集在此地。然而在1995年7月11日,塞族軍隊無視聯合國的決議大舉壓境,人們因此逃到當地駐紮的聯合國荷蘭維和部隊所在地。主角阿依達則是當地的居民,也是聯合國的翻譯人員。
******以下內容包含電影情節******
數萬名的雪布尼查居民來到聯合國基地求援後,因為空間的關係只有約莫四五千人得以進入基地,其餘的人不是逃入了叢林就是選擇相信聯合國而繼續留在基地門外,其中也包含了阿依達的丈夫與小孩。阿依達除了身為聯合國的工作人員外,也是當地的居民,更是一位妻子與母親。他必須翻譯聯合國下達的指令,又必須面對其他難民的情緒,更重要的是他必須將家人一同放入聯合國的安全名單中。
維和部隊向北約申請的空襲協助遲遲沒有到來,基地裡的荷蘭士兵也僅有約400人,武器也不夠充足,這樣的情況下只好同意與姆拉迪奇進行協商。然而姆拉迪奇卻用了兩面手法,先是帶來食物給難民們釋出善意,又說會協助安排車輛讓人們可以前往波軍所掌控的地區。但事實卻是將婦孺們送上巴士後,最後不知道有沒有開往安全區域,之中也不乏女性遭受性暴力;而男人則另外安排車輛送至當地的學校、活動中心等地進行屠殺,並且用推土機將屍體隨意埋葬,甚至事後還多次開挖轉移,企圖掩蓋此一事實。此時的維和部隊卻是無能為力,選擇了不作為。最終阿依達失敗了,她的丈夫與孩子也被塞軍載走了。
最終這場雪布尼查大屠殺造成了8000多人死亡,也因為太過駭人,這才重新獲得國際的重視,在北約與國際的介入下,雙方在1995年12月簽訂了《岱頓協定》,結束這場戰爭。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被分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及「塞族共和國」兩政治實體,並各自擁有總統、政府、議會、軍隊(兩者於2005年合併直屬於波赫國防部)、警政系統等。
一直到了2004年,塞族共和國發表調查報告承認種族滅絕並為此道歉。而聯合國也原在2015年,大屠殺滿20年時,正式譴責此一事件為種族滅絕,卻遭到俄羅斯動用否決權。到了2018年,塞族共和國更直指當年的報告有誤,予以廢除,也反映了多數塞族人拒絕承認種族滅絕一事。不過當時的塞族總統卡拉季奇在2008年被捕,並於2016年被海牙國際法庭因為種族滅絕等罪判處40年徒刑,2019年駁回其上訴。指揮官姆拉迪奇則在2011年被捕並引渡至海牙國際法庭,並在2017年被判處無期徒刑,並在2021年駁回其上訴。
電影的最後阿依達再度回到雪布尼查,原本的公寓已被塞族人奪去,她憤怒的要求其搬離,或許波赫內的種族仇恨沒有那麼容易被弭平,轉型正義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 Quo Vadis, Aida? 2020
🖥 觀影平台:MyVideo

關於
從小轉著地球儀,嗜好是背世界地圖及國旗;長大了也忘得差不多,希望能用自己的雙足一步一步拾回記憶。
Follow me on InstagramFacebook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閱讀是在世界迷路的必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世界迷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是《跳舞的熊》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的最新作品,作者訪問了五位獨裁者的廚師,包括:伊拉克海珊、烏干達阿敏、阿爾巴尼亞霍查、古巴卡斯楚、柬埔寨波布。作者透過與各個主廚的訪談,描寫其生平故事,也從中
本書是《跳舞的熊》作者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的最新作品,作者訪問了五位獨裁者的廚師,包括:伊拉克海珊、烏干達阿敏、阿爾巴尼亞霍查、古巴卡斯楚、柬埔寨波布。作者透過與各個主廚的訪談,描寫其生平故事,也從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拜占庭帝國強盛的時候,我們會在東西邊境找到一些讓人地理知識錯亂的語言現象:在巴爾幹半島,你會看到大規模的亞美尼亞語聚落,反之在小亞細亞東方邊境,則同樣有為數極多的斯拉夫語族群。 用四個字總結原因,就是「移民實邊」。 拜占庭帝國總是在敵人環伺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了以下場景:空虛破敗的邊境、大量的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在今日巴爾幹國家,克羅埃西亞的沿岸,有一座小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今天這座四萬餘人口的城市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在中世紀,這裡曾是地中海貿易的樞紐之一,「拉古薩共和國」的立基之處。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群拉丁難民傳說在七世紀左右,聚集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難民城市,「拉古
Thumbnail
屬於阿茲德人的巴尼納布汗部落由於掌控了阿曼南部佐法爾到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乳香陸路貿易,在12世紀趕走了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建立了納巴尼王朝,並於1154 年到 1624 年之間統治阿曼 在12 世紀至 15 世紀末,巴赫拉就是納巴尼王朝的首都,而巴赫拉堡就身負著防衛這座綠洲首都與保護乳香之路的重責大任
Thumbnail
塞拉耶佛(Sarajevo)是巴爾幹半島的重要城市,歷史悠久,曾經歷過許多戰火。本篇介紹了塞拉耶佛的歷史,景點,以及文化多樣性,適合想要了解這個地區歷史的人參考。
Thumbnail
來去探訪這座海盜總部的石頭城古蹟小鎮。 , 波西泰利 Počitelj 波西泰利 ( Počitelj ) 它位於內雷特瓦河下游,莫斯塔爾以南約 30 公里處。這裡是波
Thumbnail
想要更有感的進入波赫的旅遊探索。還是建議行前能對這個國家有小小基本的歷史認識。你將會對這個戰火下仍舊樂觀的伊斯蘭小國感到敬佩。或許能讓你的這趟旅程更有探索的意義。 關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 Bosna i Hercegovina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Bosna i
Thumbnail
哈薩克是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及吉爾吉斯。哈薩克領土歷史上為多個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成吉思汗於13世紀佔領該地,成為蒙古帝國而改變,隨著帝國內部鬥爭,權利最終回到當地遊牧民族手中。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別發展,成為大、中、小三個玉茲。俄羅斯人於18世紀開始進入哈薩克草原..
Thumbnail
目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所做所為有先例:古代斯巴達人把鄰邦淪為“黑勞士”;英國長期以來把愛爾蘭當作臥榻旁的敵體,猶如“加薩走廊”,值西歐宰制全世界,日益富裕時,愛爾蘭人卻淪為歐洲的癟三;在大英帝國極盛的維多利亞時代,甚至釀成大災荒,使愛爾蘭人口喪失四分之一。
Thumbnail
在拜占庭帝國強盛的時候,我們會在東西邊境找到一些讓人地理知識錯亂的語言現象:在巴爾幹半島,你會看到大規模的亞美尼亞語聚落,反之在小亞細亞東方邊境,則同樣有為數極多的斯拉夫語族群。 用四個字總結原因,就是「移民實邊」。 拜占庭帝國總是在敵人環伺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了以下場景:空虛破敗的邊境、大量的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在今日巴爾幹國家,克羅埃西亞的沿岸,有一座小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今天這座四萬餘人口的城市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在中世紀,這裡曾是地中海貿易的樞紐之一,「拉古薩共和國」的立基之處。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群拉丁難民傳說在七世紀左右,聚集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了一個難民城市,「拉古
Thumbnail
屬於阿茲德人的巴尼納布汗部落由於掌控了阿曼南部佐法爾到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乳香陸路貿易,在12世紀趕走了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建立了納巴尼王朝,並於1154 年到 1624 年之間統治阿曼 在12 世紀至 15 世紀末,巴赫拉就是納巴尼王朝的首都,而巴赫拉堡就身負著防衛這座綠洲首都與保護乳香之路的重責大任
Thumbnail
塞拉耶佛(Sarajevo)是巴爾幹半島的重要城市,歷史悠久,曾經歷過許多戰火。本篇介紹了塞拉耶佛的歷史,景點,以及文化多樣性,適合想要了解這個地區歷史的人參考。
Thumbnail
來去探訪這座海盜總部的石頭城古蹟小鎮。 , 波西泰利 Počitelj 波西泰利 ( Počitelj ) 它位於內雷特瓦河下游,莫斯塔爾以南約 30 公里處。這裡是波
Thumbnail
想要更有感的進入波赫的旅遊探索。還是建議行前能對這個國家有小小基本的歷史認識。你將會對這個戰火下仍舊樂觀的伊斯蘭小國感到敬佩。或許能讓你的這趟旅程更有探索的意義。 關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 Bosna i Hercegovina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Bosna i
Thumbnail
哈薩克是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及吉爾吉斯。哈薩克領土歷史上為多個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成吉思汗於13世紀佔領該地,成為蒙古帝國而改變,隨著帝國內部鬥爭,權利最終回到當地遊牧民族手中。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別發展,成為大、中、小三個玉茲。俄羅斯人於18世紀開始進入哈薩克草原..
Thumbnail
目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所做所為有先例:古代斯巴達人把鄰邦淪為“黑勞士”;英國長期以來把愛爾蘭當作臥榻旁的敵體,猶如“加薩走廊”,值西歐宰制全世界,日益富裕時,愛爾蘭人卻淪為歐洲的癟三;在大英帝國極盛的維多利亞時代,甚至釀成大災荒,使愛爾蘭人口喪失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