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受害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深刻了解,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害者。」
1990年11月5日,猶太保衛同盟的創辦人梅爾‧卡漢在紐約萬豪國際酒店的交誼聽演講後遭到一名槍手射殺。槍手逃離時另外射傷了一名試圖攔阻他的老人的腿,並在街上與路過的郵務員警展開槍戰,最終頸部中彈遭到逮捕。
槍手名叫埃爾‧賽伊德‧諾賽爾。
服刑期間,更參與策劃了多起的恐怖攻擊,其中包含1993年的美國世貿中心爆炸案,這場恐怖行動最終導致六人死亡,千餘人受傷。
如今站上TED講台的是他的兒子,扎克‧伊伯黑姆,致力倡導和平與非暴力。
【我已不願憎恨他人了】
曾被認為理所當然會接續父親理念的扎克,在父親入獄後前前後後跟著母親搬家二十多次,當年他年僅十九歲。關在監獄裡的是父親,但彷彿全世界也連帶地對他判了刑。他的姓就像納粹集中營臂章,給予身邊所有人對他歧視與不諒解的權力。
那些成長過程當中充滿的歧視、霸凌、以及貧窮,都足夠成為他變得乖戾的理由。
然而如你所知,他並沒有。
扎克發覺那些從小受的信仰教育存在許多矛盾,他發現世界不是只有惡意。
他發現自己並不天生憎恨猶太人,也並非不能接受同性戀的朋友,他的信仰與他所見的世界產生了衝突,而世界美好的那一面逐漸在他的心中舒展開來。
奮力逃脫父親的影響,無論是教育,或是父親的所作所為帶來的陰影。
只有在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時,盲從才會有用;挑釁攻擊,不能只有升高攻擊一種方式,同理憐憫的力量絕對更強大。
某天晚上,扎克下定決心告訴他的媽媽,他決定再也不理會父親灌輸的信仰,以及那些伊斯蘭教的宣言了,他打算開始相信他所見到的這個世界。扎克的媽媽是個非常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那一刻,她告訴扎克。
「我已不願再憎恨他人了。」
【「聖戰」與「恐怖主義」】
「人們與彼此相處,很快就意識到,很大程度上人們對生活有著相同的追求。然而所有的宗教、所有群體,你總能看到一小部分人對他們的信仰太過狂熱,以至於認為他們應該用各種方法,讓其他人和他們過同樣的生活。」
聖戰(Jihad)是伊斯蘭教常用的宗教術語,有「掙扎」或「奮鬥」的意思,並非必然跟暴力與衝突相關聯。聖戰在宗教裡的意義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外在(包含身理)以及內在(心理),也被稱作小聖戰與大聖戰。
小聖戰指的是為了保護伊斯蘭文化,在受到侵害(例如戰爭、宗教壓迫等)的時候必須挺身保護穆斯林抵禦外部的敵人。
而大聖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規範穆斯林的內在心理,強調戰勝慾望,盡可能讓自己在精神上更靠近真主阿拉,成為更理想的樣子。
聖戰的原意是良善的,展現了宗教促進社會和諧的面向,以保護或是和平的訴求出發,原始的詮釋並不鼓勵主動的暴力,將內在的修練與提升做為更高層次的目標來追求。
然而世界的局面非常複雜,西方國家介入中東的政局,宗教之間的衝突逐漸浮上檯面。在幾次由穆斯林發動的恐怖攻擊事件過後,人民的恐懼與憤怒、媒體的誤解或錯誤解讀,在人民心中將聖戰這個詞與恐怖行動畫上等號,間接地助長了仇恨的蔓延。
如今有些穆斯林為了導正大眾對聖戰的誤解,在Twitter上創造了一個hashtag #MyJihad,藉此向大家展示他們如何實踐自己心中的聖戰,傳遞正向的理念與正確的宗教資訊,期望讓社會對穆斯林更加友善。
【最親近的恐怖分子】
除了策劃恐攻的埃爾‧賽伊德‧諾賽爾,扎克在親生父親鋃鐺入獄之後迎來了另一個父親,繼父阿邁。遺憾的是,這非但沒有將陽光照進陰暗的家,甚至可以說是將不幸推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新爸爸阿邁在謊言的糖衣融化後露出了惡毒的本性。
作者形容他個性小氣、偏執、又愛記仇,甚至喜愛暴力。家庭暴力變成扎克童年時常上演的固定劇碼。
「阿邁不是像我爸爸那種殺人犯,但在我們公寓裡,在他所謂他愛的人之中,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恐怖份子。」
面對親生父親灌輸給扎克對世界的恨意,加上繼父施加在他身上各種沒來由的暴力,他也曾嘗試將壓力發洩在其他人身上。
書中描述,扎克也曾經一度成為霸凌者。
他曾因為偏見認為亞洲人都會武術(像忍者龜那樣),於是成天挑釁亞洲小孩跟他打架,沒想到這個亞洲小孩竟然真的會武術。
他也曾在走廊上搶年紀較小的孩子的背包,並且把背包當籃球一樣扔進垃圾桶裡。
但當他看著那個孩子的眼神,頓時理解自己正在做一件他最不想做的事,他正在跨出那一步,變成施暴者。於是他將書包從垃圾桶裡撿出來,還給那個年紀較小的孩子。
「我無法用別人加諸於我的方式對待人。」
什麼因素會影響一個人最終長成什麼樣子?
有些人說是血統。
扎克的身上流著作為恐怖分子的父親的血,這是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他對仇恨的切身體會,來自於父親的行動過後,這個世界對他的種種惡意。
有些人說家庭的影響不可抹滅。
面對繼父阿邁的暴力相待,即便扎克一度差點成為一個施暴者,依然有能力反思自己,得到了不願加諸痛苦於他人的結論。
不同於他的父親,扎克有自己的聖戰,對付內在的敵人往往不比應付外敵來得輕鬆。當他選擇相信自己所見的世界,而不是經文教條,不是家庭教育,不是暴力,不是憎恨的時候,他心中的聖戰就已經足以宣告勝利了。
當他走出父親的影子,站上TED講台向世人宣導和平與非暴力,而你也讀到了這一篇文,甚或是這一本書的時候,這個世界又變得更好了一點點。
【演講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