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學習這堂「公民社會」的必修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著雙北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封城」之說也到處流竄,不少民眾為了自保也紛紛緊張地到大賣場掃貨。「求生存」其實是每個人的本能反應,適度儲存糧食也是防疫責任,但過度囤積物資的結果卻可能加速整個城市生存鍊的崩壞,連帶地也是讓自己陷入更險惡之境。

(Photo by Matt Collamer on Unsplash)

(Photo by Matt Collamer on Unsplash)

就像法國社會學家Alexis de Tocqueville曾提出「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principle of self-interest rightly understood)的概念,來說明真正「自利」的人不會只看見眼前短期好處(這是「自私」),而是會拉長視野,從更長期效益思考怎樣促進自己和社群的共同益處。

「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的經典案例,就是2010年8月5日智利礦坑坍塌,造成33名礦工受困700公尺地下的重大事件。災難發生後,這群礦工的工頭Luis Urzua發揮最大的智慧,除了將原本僅夠維持2天的糧食謹慎分配,讓每人每兩天只進食2小湯匙鮪魚,1片口糧和2口牛奶。還與工人們約定每天正常作息,隨持監控空氣品質和礦坑安全,好讓體能維持在最佳狀態。

就這樣礦工們苦撐了69天,終於等到救援小組來臨而重見光明!深究整個脫困的過程,關鍵在於礦工們能秉持互信的態度,營造一個「共同求生」的集體盼望和行動意志,進而克制自己的飢餓焦慮和死亡恐懼。

換言之,如果災難發生的第一個時間,礦工們就「短視近利」地搶奪彼此手中有限的糧食,夥伴們勢必很快陷入彼此為敵的弱肉強食恐懼之中,不僅無法享有相互激勵的集體意志,還會加速彼此的傷亡。

回到疫情肆虐的物資搶奪現場,表面上大量囤積物資的人短時間內獲得了自保,也顯得聰明;但實際上他們失去的是人與人之間可以共同對抗災難的集體意志與共同求生盼望。特別是出於自私之心囤積物資的人,更會陷入無盡的孤獨與死亡恐懼之中,因為他們會「將心比心」地覺得周遭的人跟他一樣自私,無時無刻不想掠奪有限的生存物資。但他們或許沒想過如果社會上僅有自家物資豐沛,門外卻有諸多嗷嗷待哺的災民,暴力搶奪糧食的悲劇可能不遠。

由此也更可以看出,Tocqueville所說的「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擔心的是人民的「自利」不夠長遠、不夠徹底、不夠精明,也就是「自私」,以致不知唯有與周遭人一起面對人生苦難挑戰,才可能產生共同對外的社群行動意志,並維持社會運作的基本秩序。能以「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形成人民集體性格及公共制度的社會,也才是真正具有公民素養的「公民社會」。

(Photo by Greg Rosenke on Unsplash)

(Photo by Greg Rosenke on Unsplash)

(本文寫於2021/5/18,5/19刊登於「台灣夢想城鄉協會」臉書,圖片來源:Matt CollamerGreg Rosenk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夢想城鄉的沙龍
16會員
20內容數
透過藝術和教育能夠幹嘛啊?沒有要回答這麼困難的問題,這裡是NGO工作者邊做邊想邊整理的樹洞,放些療癒月誌、創作教案、工作坊設計、心理學小練習(?)練習釐清自己、他人與社會的界線。裡面也許會有些美麗的小石頭,喜歡就拿去用:)
夢想城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9
「萬華」就像大臺北地區的「廚房」,許多萬華基層勞動者則是家中辛勤照顧家人的「母親」。這群無名英雄長期犧牲犧牲自己,長時間處在吵雜、髒亂環境底下,從事勞力工作,提供中上階級民眾享受便利、安心的服務,然而卻換來他者的蔑視、嫌棄或責難…
Thumbnail
2021/07/29
「萬華」就像大臺北地區的「廚房」,許多萬華基層勞動者則是家中辛勤照顧家人的「母親」。這群無名英雄長期犧牲犧牲自己,長時間處在吵雜、髒亂環境底下,從事勞力工作,提供中上階級民眾享受便利、安心的服務,然而卻換來他者的蔑視、嫌棄或責難…
Thumbnail
2021/07/26
1960年代左右,台北市的萬華剝皮寮開始有茶店出現,以「秀英茶室」和「長壽號茶桌仔店」(台語)為代表。 不同於有小姐作陪的「茶店仔」(台語),「長壽茶桌仔店」的茶友以附近做小生意的商人和中高齡男性為主,他們在這裡可以自在地交流資訊,也關心彼此日常生活的近況。
Thumbnail
2021/07/26
1960年代左右,台北市的萬華剝皮寮開始有茶店出現,以「秀英茶室」和「長壽號茶桌仔店」(台語)為代表。 不同於有小姐作陪的「茶店仔」(台語),「長壽茶桌仔店」的茶友以附近做小生意的商人和中高齡男性為主,他們在這裡可以自在地交流資訊,也關心彼此日常生活的近況。
Thumbnail
2021/07/23
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或許我們可從「地方知識」的概念,看看這些社區大小民眾如何在資源貧瘠的環境下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為臺灣保留不同時代在地生活的珍貴記憶與智慧。
Thumbnail
2021/07/23
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或許我們可從「地方知識」的概念,看看這些社區大小民眾如何在資源貧瘠的環境下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為臺灣保留不同時代在地生活的珍貴記憶與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一直認爲自由是一種很奇特的人類權利,除非你願意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否則你就沒可能保障自己的自由。 自由永遠都是權利和責任的結合體,與之相反的應該叫“混沌狀態”,或者“無政府狀態”,就是沒有規矩的世界,那裏沒有權利和特權,有的只是弱肉强食和叢林法則……
Thumbnail
我一直認爲自由是一種很奇特的人類權利,除非你願意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否則你就沒可能保障自己的自由。 自由永遠都是權利和責任的結合體,與之相反的應該叫“混沌狀態”,或者“無政府狀態”,就是沒有規矩的世界,那裏沒有權利和特權,有的只是弱肉强食和叢林法則……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個人主義在信仰群體,容易形成同溫層 社科小常識: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指出,個人主義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群體才有的問題 應用小撇步:細心想想,疫情如何一步一步,促成更多排他的「小社會」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個人主義在信仰群體,容易形成同溫層 社科小常識: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指出,個人主義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群體才有的問題 應用小撇步:細心想想,疫情如何一步一步,促成更多排他的「小社會」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去年疫情發生後,手上陸續購置了一批口罩,年初也備存了一些物資,想想自己過得很舒適,便決定帶著孩子在家先分裝口罩、食品、餅乾、豆漿、水等物資,和一百元的紅包,準備了三十份物資包。等先生下班後,晚上九點多街友大多回到聚集處,由先生開車載著孩子,到火車站附近發給街友。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去年疫情發生後,手上陸續購置了一批口罩,年初也備存了一些物資,想想自己過得很舒適,便決定帶著孩子在家先分裝口罩、食品、餅乾、豆漿、水等物資,和一百元的紅包,準備了三十份物資包。等先生下班後,晚上九點多街友大多回到聚集處,由先生開車載著孩子,到火車站附近發給街友。
Thumbnail
因著疫情警戒,每個人升起「求生存」本能反應,紛紛到大賣場掃貨、囤積物資,然而也造成疫情管控失衡。如同法國社會學家Alexis de Tocqueville描述「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唯有成為真正「自利」的人,不侷限於眼前短期好處(這是「自私」),而能拉長視野,從更長期效益思考怎樣促進自己和社群的共同
Thumbnail
因著疫情警戒,每個人升起「求生存」本能反應,紛紛到大賣場掃貨、囤積物資,然而也造成疫情管控失衡。如同法國社會學家Alexis de Tocqueville描述「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唯有成為真正「自利」的人,不侷限於眼前短期好處(這是「自私」),而能拉長視野,從更長期效益思考怎樣促進自己和社群的共同
Thumbnail
狼心:「知道」與記住這樣的概念,幸福國度主流人心的世界觀是廉價的。這概念將是你今日最大的收穫。這讓你開始能用這套模型去解釋很多事情,同時以不同視野去看待幸福國度。在此一基礎上你將逐漸發現,幸福國度的諸多問題,其實都源自廉價的世界觀。
Thumbnail
狼心:「知道」與記住這樣的概念,幸福國度主流人心的世界觀是廉價的。這概念將是你今日最大的收穫。這讓你開始能用這套模型去解釋很多事情,同時以不同視野去看待幸福國度。在此一基礎上你將逐漸發現,幸福國度的諸多問題,其實都源自廉價的世界觀。
Thumbnail
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 on Unsplash 由於新冠肺炎的關係,地球的空氣品質變好了!這可要感謝人們為了防疫而不得不遵守的「行政命令」——每一個人都要在家。而在家,多半幾乎就要成為宅族。因此,為了如何要有效活用在家的時間,科技大廠以及各類型的業者紛紛想出花招來行銷
Thumbnail
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 on Unsplash 由於新冠肺炎的關係,地球的空氣品質變好了!這可要感謝人們為了防疫而不得不遵守的「行政命令」——每一個人都要在家。而在家,多半幾乎就要成為宅族。因此,為了如何要有效活用在家的時間,科技大廠以及各類型的業者紛紛想出花招來行銷
Thumbnail
尼采曾說:「自由,首先必須要有對自己負責的意志。」 在這幾周疫情加劇的狀況之下,我似乎越來越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疫情高峰的亂象 進入五月之後,疫情逐漸加溫,大家仿佛又進入到去年初的恐慌期,民眾搶購生活用品,囤積食物、泡麵、衛生紙等現象又再次出現,而這次絕對不只是簡單的一窩蜂而已。   因為
Thumbnail
尼采曾說:「自由,首先必須要有對自己負責的意志。」 在這幾周疫情加劇的狀況之下,我似乎越來越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疫情高峰的亂象 進入五月之後,疫情逐漸加溫,大家仿佛又進入到去年初的恐慌期,民眾搶購生活用品,囤積食物、泡麵、衛生紙等現象又再次出現,而這次絕對不只是簡單的一窩蜂而已。   因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