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與病毒共存之前,你不得不知的1種社會病毒

信仰小叮嚀:個人主義在信仰群體,容易形成同溫層
社科小常識: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指出,個人主義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群體才有的問題
應用小撇步:細心想想,疫情如何一步一步,促成更多排他的「小社會」
不再流行的打工度假
十年前香港青年很流行去英語國家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我身邊一些朋友去澳洲果園摘蘋果,另一些去愛爾蘭的大賣場當收銀員。他們大學畢業後工作兩三年,房價一直飆高,存錢買房無望;工作苦悶,都市生活充滿壓迫。於是就把心一橫,辭掉工作,去國外一年打工散心,順道增廣見聞。約兩百年前,一個二十五歲的青年到國外「打工度假」九個月。這九個月的遊歷不但沒有虛度,更醞釀出對國家政體深刻的思考,最終他寫成自由主義奠基巨著,對今天言必「自由」的台灣人有深遠的啟發。他就是法國社會學和政治學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
響起名堂的打工度假
托克維爾生於貴族世家,法國大革命期間,家裡不少長輩死於斷頭台,父母則遭囚禁。托克維爾生於革命之後的一八○五年,雖然家族屬於保皇派,他卻從小培養出自由的思想,並且由衷擁護。二十歲出頭,他獲委任為巴黎外圍一個小鎮的裁判官,可惜沒有多久就因保皇派家族背景,被新政府質疑他的政治忠誠度。親人飽受迫害的經驗,促使他主動申請出國,到美國研究當地的司法懲戒制度,以暫時避開政治風暴的漩渦。在二十五歲那一年,托克維爾花了三十八天渡過大西洋,到紐約登岸,開展九個月的「打工度假」之旅。這當然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打工度假。但的確,他到美國的目的是為了公務,穿梭美國東北部各州,到白宮拜訪親民的總統,又深入監獄與囚犯進行深度訪談。工作之餘,他乘坐先進的蒸汽渡輪,遊覽紐約的哈德遜河;在七月四日參觀美國國慶大型巡遊慶祝會,與在地美國人同樂。
暢銷書始祖
托克維爾回國之後,整理九個月的遊歷和考察,寫成兩冊影響後世的社會學和政治學大作《民主在美國》,分別在一八三五和一八四○年出版。《民主在美國》對美國民主社會的觀察固然深刻,本書得以成為經典,更多是有賴其中對民主社會現象的獨到解釋,禁得起後世不同社會的驗證。對托克維爾而言,美國不但是民主社會的個別例子,更是典型案例(textbook case),透過美國民主社會的現象,就能發現什麼條件有助民主社會成形,了解民主社會的危機。托克維爾就像一個科學家,把美國民主社會這個典型細胞樣本放在實驗室的顯微鏡下,裡裡外外、先後變化都一覽無遺。
發明個人主義
上回提到,自由社會問題的癥結是,個人或個別利益陣營之間,缺乏共同語言,未能彼此理解,也無法透過溝通達至妥協與共識。托克維爾對美國的觀察提供一個歷史背景,讓我們推斷,個人主義思想很可能是以上現象的濫觴。托克維爾不是第一個提出「個人主義」的人,但他是第一個理論家,深入論述個人主義,且影響後世。他在《民主在美國》指出,在一個政治權力平等的社會,人們認為每一個人對社會所負的責任是一樣的,而這個所謂社會責任是籠統的。他們認為沒有人需要挺身而出,因為人人有責;不過人人有責常常會變成人人無責。
個人主義真相
情況就如社會心理學家調查發現,一個人在行人稀少的街上遭搶劫後遇到仗義幫助的機會,比在熙來攘往街上獲得幫助的機會高。既然路上這麼多人比我強壯、比我有多餘的時間,就讓別人做好了,我不必挺身而出,顧好自己的行程就好了。正如政治是眾人的事,那政治也就不關我的事了,我顧好自己的事就好了。這樣的社會最終滋生出個人主義。托克維爾這樣定義個人主義:「一種情感,驅使每個國民孤立自己、遠離同胞,與自己的家人、朋友站在同一陣線,創造一個為己所用的小社會,置大社會於不顧。」這也許解釋台灣作為自由社會的現象。
年金改革的風雨
以二○一七年的年金改革為例。一九九五年以前入職的台灣公務員,退休後除了享有退休金之外,這筆退休金存放在台灣銀行更享有18%的存款利率(是真的!),是舊時香港人買匯控「食息」或今天台灣人持有台積電股票所望塵莫及的。簡單而言,一個資深公務員退休後每月所領的金額,除了比得上打工仔的月薪之外,更有18%的存款利息收入。隨著台灣整體財富增幅停滯,且老齡化和少子化愈加嚴重,未來只有更少的納稅人供養更多的退休公務員。為了避免未來僧多粥少至沒得吃,年金改革就是把這18%遞減至零。從醞釀到落實改革,正反兩方充分表現出托克維爾所描述的個人主義,即心目中只有自己利益陣營的小社會,同仇敵愾,向敵對的小社會喊話。
沒共同語言,nothing!
身邊一些朋友是資深公務員或退休公務員,一致表示委屈,認為現屆政府毀掉過去政府對他們退休條件的承諾,為了吸納新生代的選票無所不用其極。至於我身邊的青年朋友則認為,公務員沒有理由享有特別優厚的退休條件,然後帳單就由年輕、受剝削的一代去付,年金改革合乎社會公義。台灣的公共領域成為兩個小社會之間的戰場,從立法院內的議事廳、外面的示威區域,以至報章、社交媒體等,各方不是喊冤就是口誅筆伐。示威的公務員無意諒解國家財富長遠被退休金耗盡的危機;年輕網友無意體會老一輩公務員覺得被背信政府遺棄的感覺。雙方無意建立一套屬於大社會的共同語言,來論述年金改革。在「執政黨用財技迫害公務員」與「國家未來實際財政危機」之間,兩者缺乏對國家未來財政狀況一致的描述;在「政府背信之不義」與「追求經濟公義」之間,兩者缺乏一致認同的價值觀。
如何走出單行道政治?
不同利益陣營缺乏共同語言,未能彼此理解,也就無法透過溝通達至妥協與共識了。用著名天主教哲學家Charles Taylor的說法,這是single-track politics,即思維單一、缺乏討論空間的政治;更具象化的演繹,就是「單行道」政治,只有路線之爭,不是你的路線就是我的路線。還好有憲政體制做最後折衷定案,避免大規模暴力事件或舉國文革式批鬥。
下回分析小社會的思考與處事模式,即自由主義意識型態。小心,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個小社會!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社科原著讀 × 基督教觀點 = 對話可能~嚴建基KK,在台港人,傳道人,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士,香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