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為什麼要拍照?

    余光中老師曾這麼形容拍照這件事:「一人之自戀,他人之疲倦。話雖如此,敝帚仍然值得自珍。」
    疫情居家避疫期間,多出的時間難免整理一下過往的資料,其中最花時間的大概就是照片了。像我們這種年紀,也就是拍照時間橫跨底片與數位時代的樂齡族來說,也應該很能同理余光中老師的感慨:「年輕時照得太少,後來照得太多,近年照的有不少實在多餘。」
    其實「多餘」的判斷應該是在一張張審視評估後的結論,但是我知道很多人現在拍完照,不管是立即上傳雲端資料庫還是存在電腦硬碟裡,往往連再看一次也都懶,因為拍照太容易了,又幾乎算是不用花錢,隨手一直拍,以致於拍完後也無暇看,跟以前要拿底片去沖洗,等一兩天拿回來,一看再看,然後仔細放入相本,差別實在太大了。
    為什麼要拍照?
      這個時代,彷彿人人都是攝影大師,當手機拍照效果幾乎勝過傻瓜相機的時代,每個人一天24小時都帶著相機,隨時準備拍照,也隨時被拍。
    而且照相器材不只方便,解析度、靈敏度再加上智慧的電腦程式可以毫不費力的幫我們拍出無法挑剔的相片,而且可以立刻看到成品,一張拍壞了,連拍七、八張總有一張是滿意的吧?
    當攝影的技術已不再形成任何門檻的現在,專業攝影師還有存在的空間嗎?我有點好奇。當然,這是相對於還沒有數位相機的年代,一個相當直覺的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很難想像當年拍照是多昂貴又多困難。底片要錢,一卷才能拍三十多張,沖洗要錢,洗成相片也要錢,而且更麻煩的是,一直到洗成相片你都無法確定自己有沒有拍到,曝光量夠不夠,有沒有震動模糊,當然更令人捥腕的是當精彩畫面發生時,底片正好拍完。因此,任何值得紀念的時刻,專業的攝影師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準備好幾台相機,助理的打光、測光,幫忙換底片,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年輕時也曾興致勃勃參加過一些攝影俱樂部,參加過攝影比賽,當年攝影團體也很流行邀模特兒外拍比賽,選出一些美美的所謂沙龍照。還記得有一次與大老級的評審聊天時,他不小心透露出一個心得:「比賽會得獎的,模特兒一定要漂亮!」
    當時常常有攝影展,也常有攝影集出版,銷售情況也都不錯,攝影作品也像今天的繪畫雕塑藝術創作一樣,常有收藏家購買典藏,一張好照片會被廣泛傳閱與研讀。相較而言,今天的攝影作品比較像新聞,被迅速消費然後棄置。
    或許以前拍照不容易,所以攝影比賽的獎金很高,是現在所望塵莫及的。不過前一陣子應邀擔任某個攝影比賽的評審,或許獎金還算高,所以參加的人很多,因為有特定主題項目,每人約有十多張相片,總計有近萬張相片要看。初審是評審各自在家上網評選,因為那幾天我很忙,在評選期限最後幾小時才匆匆流覽,幾乎每張相片只有幾秒鐘觀看時間,很擔心評出來的人選會與其他評審落差太大,幸好決選時發現,我的觀點與其他人很近似,看來判斷一張相片拍得好不好,其實大家還是有共識的。
    一張普通相片只是如實介紹這個世界,而好照片是讓人體會這個世界,換句話說,要有明確的個人觀點,而且要有重點,也就是要捨得減去一些東西。比如說,看到五樣東西,一口氣把五樣通通拍出,就是普通的風景明信片,但是如果用心去體會,將感動你的部份,集中精神去表現,將五減去三,剩下的二,才是屬於你自己的風景。
    換句話說,構圖簡潔,但是簡單中仍然蘊含變化與流動的韻律與力量,也就是有生命力,就會是感人的好相片。
    記得以前拍照很昂貴的時代,每次按快門前會先思考,先去感受與體會,總是想辦法找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之後,才按下快門,那種慎重或靜靜的注視,有點像獵豹在伏擊獵物時,全神貫注,然後一躍而起。攝影大師布烈松就這麼說:「那就是我很少讓鏡頭移動的原因,彷彿逼近一頭野獸,如果你太唐突,獵物就會逃掉。」
    文學大師余光中有感慨:「攝影這門藝術,是神做一半,人做一半。光,就是神。但是要捕永恒於剎那,摛光影於恰好,還有待握持相機的高手。當奇蹟發生,你得在場,你的追光寶盒得在手邊,一掏便出,像西部神槍手那樣。」
    攝影要拍得好,除了人在場,還得要有個攝影眼,那是屬於每個人獨特的觀看世界的方式。攝影大師柯特茲說:「相機是我的工具,經由它,我給予我周遭的所有事物一個理由。」
    是的,當24小時隨時拍照,隨時上傳網路分享,現在的人已很習慣用相片寫日記,畢竟若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與心情,實在有點麻煩,拍照輕鬆方便又一目瞭然,所謂眼見為憑。不過也因此造成相片太過泛濫,也許我們自己也不曾仔細端祥自己拍過的每一張相片。
    大家已習慣將照片上傳網路或雲端的虛擬空間,逐漸不再洗出一張張的相片。因此,我想現在的年輕人恐怕也無法理解傅佩榮教授在「人生問卷」這本書裏,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假如家裏不幸發生火災,你只來得及帶走一樣東西,請問,你要帶走什麼?」
    他的答案是相簿。因為他認為凡是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都不重要,而相片是無法重製的,相簿裏有我們與家人從小到大的各種相片,一旦相片被燒掉,永遠不可能再重新照一次。
    的確,人一生最後留下的是回憶,而相片是自己記憶得以確認的重要憑藉。於是又想到,當現代人只把拍的照片存在自己的電腦或存在雲端,萬一電腦中毒或密碼忘了或失效呢?
    因此,我會把喜歡或重要的數位照片洗成一張張的實體相片整理成相本,也會把從前用底片拍的相片,掃描成數位檔另外儲存起來。
    我也會抽空檔重新流覽過往拍的相片,不是懷舊,而是審視自己觀看世界,體會世界的方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