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當你一個字也寫不出來的時候

這是一個寫不出文章的周末。
總覺得自己怎麼寫都寫不好,永遠比不上副刊上的那些文章,這樣的念頭壟罩,導致坐在書桌前卻一個字也生不出來。於是情緒像土石流,瞬間崩落,覺得先前知道的那些寫作技巧、結構編排此刻根本毫無用武之地,因為現在連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無意間看到網路上的一篇文章,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隨手記了下來。
「當你什麼都寫不出來的時候,就去攤開一張白紙,專注在做一件事就好。那就是把你想到任何關於你想寫的主題的關鍵字都寫下來,不需要成句成篇,寫下關鍵字就好。」
「此時你得忘記所有從老師那裏學來的任何技巧、任何篇章結構安排或是邏輯順序,專注的把腦袋裡的東西寫下來就好,寫得零碎、淺白也沒有關係。」
我彷彿見天邊的烏雲裡透出的一絲光線。
這個觀點類似先前在《心靈寫作》這本書裡論述的方式:
「你寫不出來的原因,是因為早在你下筆前就預設了所寫出來的文章該是什麼樣子,於是只要寫不出腦海中完美的字詞,便會感到無限的挫敗,最終導致在下第一個字前,就放棄了整篇文章。」
當你寫不出來的時候,便先想出關鍵字吧! 拿出一張白紙進行brain storm,寫什麼都行,只要先生出文章的血肉,再由這些點與線,慢慢發展成段與篇就行了,要記得那些技巧、修辭或是結構邏輯,都是可以慢一點再處理的,畢竟沒有人說你必須一下筆便寫出一篇曠世佳作,你落筆,只是為了記下那些值得紀錄的事,只是為了讓那些人世間的情感能於筆尖汨汨流淌,凝結成得以傳閱的句讀文字,你寫作並不是為了拿諾貝爾文學獎呀! 不需要拿那麼高的標準,來扼殺自己的喜好。
這大概是很多寫作的人,會遇到的瓶頸,不曉得有多少以寫作為志的人,並非文筆不好或天分不佳,而是敗在了這個自己心裡的那道坎上,自此筆墨高懸不再寫作,實在可惜。
我想起了前幾個禮拜看的一部韓劇,劇中學習小提琴的女兒,和媽媽在車上有了這麼一段對話。
「媽,我好像對小提琴越來越提不起興趣了,我想憑著我的感覺去演奏,但他們總說我拉得不對,說再這樣下去以後會上不了藝術高中」
「那就不要念藝術高中就好啦」媽媽沉默了幾秒,微笑著說,順手打開了車內的收音機。
「可是你知道,這樣對以後升學比較有利呀!」女兒不解,眉頭深鎖。
「但是這樣下去,你可能撐不到留學,就先將學習小提琴的熱忱與興趣消磨殆盡了!」媽媽依然微笑。
女兒聽完後,恍然大悟,緊皺的眉頭也跟著舒展開來。
我想寫作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的,我們寫作是因為有話想說、想記錄或單純喜歡用文字與這個世界對話,初衷是那樣的透明無暇。但寫久了總想更上一層,總拿著那些文字凝鍊、用字精準、意象語言與修辭技巧純熟的文章與自己的文字相比,於是從那時候開始,寫作不再是一件純粹的事,還多了比較與得失,於是從那時候開始,文字像冬季裡遇上低溫的雨水,凝固在了筆尖,不再流淌。
其實慢慢來比較快。那些上乘佳作,固然值得欣賞,但那些成品,也是他人殫精竭慮、十年一劍才生成的結果,看似妙筆生花、行雲流水,是背後多少夜色下、桌燈前的汗水累積,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
所以不要拿那些佳作當作綑綁自己腳步的阻礙,而該當成一個目標,你不需要一次到位,只需要慢慢靠攏就行了,記得從一個關鍵字開始,再慢慢地去鋪展成一篇文章,讓筆隨心走、意在筆先就行,不要有太多雜念,寫作有的時候像習禪,是一種修練。
在這個颱風過境、疫情趨緩的父親節午後寫下了這篇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本來我只是想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一句話,好提醒以後寫不出文章的自己,從關鍵字開始就好。沒想到少了那些結構、修辭的設限,竟也洋洋灑灑寫出了這篇近兩千字的文章,著實出乎我的意料,於是分享在此,給以後的自己,也給那些和我遇上相同瓶頸的人。
幾天前看到的一部美國電影,一位美國大兵與同伴在沙漠徐行,忽然間地雷引爆,同伴瞬間沒了生命。大兵想上前營救,在落腳的瞬間,卻聞清脆的金屬彈響,他知道自己也踩到了地雷。於是接下來的兩天兩夜,他便獨自困在廣袤黃沙中動彈不得,任烈日曝曬、低溫寒凍,面對野狼環伺以及沙漠風暴威脅。支撐到了第二天,還是敵不過惡劣的環境,腳一鬆準備迎接死亡。但下一秒除了他倒臥黃沙中的沉悶一響之外,什麼也沒發生。大兵傻了,連忙挖開土壤,原來兩天來他所踩著的,不過是個破鐵罐,而這個毫無殺傷力的破鐵罐竟差點要了他的命。
其實更精準地來說,差點要他命的,是他心中想像出來的那顆地雷。即便是想像出來的,但在他相信它存在的一分一秒裡,那顆地雷就是真實不虛的。
於是在寫作的路上,我們是否也為自己埋下了無數顆「想像的地雷呢」?,或許我們該做的只是不要害怕失敗,勇敢地跨出那一步。然後記得,當你寫不出任何一個字的時候,不要想著結構、修辭,忘記那些已知的技巧,簡單純樸的寫下出現在腦海中的任意字句,讓寫作回歸基本,像你第一次拿著筆,寫出令自己欣喜的文章時一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