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傳奇:定都洛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同名朝代。
一般會因為首都位置的所在,來為之增加定義。

西周,東周。
西漢,東漢。

劉秀的東漢,一改西漢以長安為都,轉為洛陽。
長安經歷過綠林跟赤眉軍的「洗禮」,早已殘破不堪。

而洛陽這邊,一度由劉秀本人重建,做為更始前期首都。
在接下來的大亂中,也始終沒有被攻陷。

一直堅守洛陽的更始大將,是朱鮪。

朱鮪本是淮陽人,在綠林起義的時候加入叛軍。
綠林軍分裂時,跟著張卬一起轉投下江兵……卻是新市領袖王匡埋下的伏筆。

當雙方各持己見,分別擁立劉縯與劉玄時,下江兵裡頭的張卬朱鮪,就站到了劉玄這邊來。

朱鮪真心想要幹一番大事業,更遭破格提拔。

更始元年,封了兩個綠林創始人為上公。
漢軍頭領劉縯為大司徒,平林領袖陳牧為大司空。

西漢時代的第一大權臣位「大司馬」,就落在了朱鮪頭上。
張卬呢?
張老師對於惠而不實的權位不感興趣,成為了衛尉大將軍。

這是一個真實掌握朝廷核心兵權的大位。

官職既定,李松與趙萌建議更始帝開始封王。
真心人朱鮪居然在這時候跳出來說:「以高祖約,非劉氏不王。」

整個綠林賊軍誰去鳥他?

王位分封下來,朱鮪又一次說:「我不姓劉,不能受。」
忠心耿耿,在任何一個時代,永遠都是壞事。

眾人一怒之下,要求更始帝分拆大司馬一職,更任劉賜與趙萌持前、右大司馬,班在朱鮪之上。
後來又新增了有職無權的第四個大司馬,劉秀,出使河北。

即使遭到這樣對待,朱鮪仍是盡忠職守,抵抗赤眉,迎戰吳漢。
鄧禹西征長安,說實話是雜牌軍組合。
但吳漢這邊,可說是精銳盡出了。

是鄧禹自命不凡?還是劉秀更重視洛陽?
實是後者。

劉秀估量形勢,關東十八路諸賊,僅有赤眉長驅直入。

接下來若以長安為都,雖是妥當,但對關東用兵明顯不易。
反之,以洛陽為據點,配合河北,才更能靈活對抗關東群雄。

西邊?
隗囂這人,劉秀也是略懂略懂,只要善加安撫,非但不用擔心他入侵,整個西方戰線還可以靠他扛下來。

現在只是東漢初年,沒有人會把巴蜀一國放在眼裡。
劉秀自然也是如此。

但即使吳漢帶領一干大將,耿弇又領狂戰士陳俊來援,朱鮪依然是守得一個固若金湯。
雖說赤眉已經截斷了洛陽跟長安的連繫,只要多圍一段時間,朱鮪也無法可施。

可劉秀不想啊。
他要的不是一個沒人沒糧的洛陽城。

眼看前線吳漢始終無法建功,劉秀再次於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了。
「岑彭以前是朱鮪手下,派他去吧……我,隨後就到。」

劉秀的新命令,跟長安陷落的消息,同時來到了洛陽城外漢軍的陣營裡。

吳漢當然想再加把勁攻下,但聽說劉秀已經在路上,萬一皇上駕到,事情還沒了結,那也不是他可以承擔的。
說不得,只好讓岑彭試試。

這日一早,漢軍沒有一如往常的發動攻城,只見單人匹馬,緩緩地向洛陽城來。
守軍回報,朱鮪立刻登上城牆。

來人的身影,竟是如此熟悉。

岑彭一步,一步的走進了弓箭射程範圍內。
城牆上的箭手,一個個滿弓搭箭,瞄準這個不知道想幹什麼的敵將。

十丈,八丈,五丈。

離城牆尚有五丈的時候,岑彭停下了馬匹。
再上前,敵人沒有理由不放箭了。

朱鮪高舉的號令,遲遲不能下。
「唉,放下弓箭,且聽他怎麼說。」

城牆下,岑彭抬頭仰望,一臉神元氣足。
城牆上,朱鮪居高臨下,卻是滿面疲憊。

誰高?誰下?

複雜的情緒,在兩人心頭湧動,很快的感染了牆頭的士兵們。

「朱將軍近來可好?」岑彭朗聲道。
朱鮪嘆了一口氣:「效忠皇上,堅守洛陽經年,哪有什麼好不好的。」

岑彭又道:「飯能飽乎?」
「不能。」

「衣能暖乎?」
「也是不能。」

「岑彭過去受您恩德,方有今日……我經常都在想著,該怎麼回報與您。」岑彭對著城牆一拱手:「不只是您,全洛陽的軍民百姓,我都要叫他們吃得飽,穿得暖。這不是我的意思,而是吾皇的心願啊。」

朱鮪聞言,突然放聲大笑,笑聲甚是蒼涼。
「百姓無辜,但朱鮪害死劉縯,劉秀又怎麼可能放過我?」

岑彭也露出了笑容:「天下之事,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吾皇若是睚眥必報之人,哪裡輪得到岑彭在這裡說話?」

知道岑彭便是小長安之戰領軍,殺害數以百計劉氏族人者,不多。
朱鮪自然是其中一人。

這話,也有道理啊。

一時之間,城牆上下一片鴉雀無聲,只聽得見秋風呼呼作響。

岑彭知道,事情已經有了八成把握。朱鮪需要的,是一個保障。
「將軍若肯信我,待我五日……五日內,我軍必不攻城。」

說完,不待朱鮪回應,岑彭撥馬轉身便去。
回營簡單與吳漢交代後,岑彭便馬不停蹄北上尋劉秀去了。

此時,劉秀大軍已經抵達黃河南岸。
聽聞岑彭轉述情況,劉秀嘆了一口氣:「因果繁複,豈說得清?若是伯升大哥仍在,也不會怪罪於他……你回去告訴他,若肯降,官爵可保,絕無誅罰。」

劉秀順手取過符節,「以此為憑。」

岑彭隨即領命而去。
一連五日奔波,鐵打的身體也要受不了。

但岑彭的心志比鐵還堅。
這不是單純為了他個人報恩。
更是為了洛陽城千千萬萬百姓……也太假掰了?

岑彭是官員出身,雖然仰慕劉秀而降,不過劉秀是切換自如的霸主體質。
帶隊攻打洛陽的吳漢可不是。

吳漢就是劉秀軍中匪氣最重的人物。
他本人雖然並不暴戾,但他的御兵之術,則完全是土匪那一套。

劉秀尚且會禁劫掠,吳漢奉旨討賊,那可是三不管。
不管你搶錢。
不管你搶糧。
不管你搶娘們。

只要你上戰場的時候能盡力就行。

岑彭跟隨吳漢一路走來,非常清楚,洛陽一旦被吳漢攻破,會是甚麼樣的景象。
這最後一條能夠拯救洛陽百姓的救命索,岑彭說什麼也要抓牢了。

「城內城外無法細談,岑將軍……若要我信你,就爬這條繩索上來吧。」

岑彭怎麼也想不到,回返洛陽城之後,朱鮪卻是諸多推託,最後從城牆上垂下一條繩索。
爬?還是不爬?
這是個難題。

岑彭猶豫了半晌,終於下定決心,跨出了腳步。
城牆上,朱鮪臉上露出了一抹苦澀的微笑,轉身離開牆頭。

岑彭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來往奔波的同時,吳漢並沒有遵守承諾。
雲台二十八將中,排行第二十二的堅鐔,跟吳漢表示,自己已經連通了內應,不用等岑彭歸來,也有信心取下洛陽。

吳漢撥出一支兵馬,由雲台二十八將第八的朱祐率領,趁著太陽還未升起,隨堅鐔偷偷繞到洛陽東門。
內應如約敞開城門,朱祐與堅鐔殺將進去,直奔洛陽武庫。

朱鮪立刻點起兵馬迎戰,雙方在城內巷戰直到中午。
還好,朱祐本身是儒學者,劉秀讓他隨吳漢前來,本有平衡之意。

此時見武庫難奪,朱祐不願多增死傷,下令撤退。

經此一役,洛陽軍民對於漢軍更生敵意。
朱鮪也只能安撫大家,待到五日之約到期,再作打算。

此時,岑彭的每一步,都踏得如此艱難。
如此膽戰心驚。

也不知自己走了多久,終於來到城牆前。
「朱將軍,小弟這就上去跟您細說分明!」

岑彭一咬牙,伸手一抓。
繩索卻嘩啦啦的落了下來。

岑彭登時傻住,便在此刻,洛陽的城門,開了。

沒有大軍,只有朱鮪一個人。
「岑君然,你就用這條繩子,綁我去見劉將軍吧。」

岑彭還沒反應過來,朱鮪已大步邁出,洛陽城門隨之緊閉。
轟然一聲巨響後,朱鮪對著城牆上大喊:「諸君,再請堅守五日……五日後我若未歸,撤往軒轅關便是了!」

又是五日,岑彭心裡一聲罵,不敢耽擱,連忙做手吹哨,把馬兒引來。
「大哥,得罪了。」

岑彭一抖繩,草草將朱鮪捆了,兩人一馬,再次趕往劉秀所在……

建武元年十月,劉秀進入了洛陽。
劉秀沒有追究朱鮪,而是拜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

但是岑彭吳漢等人都沒有受到封賞,各自又被派去平賊。
而來自北方的劉秀,選擇了洛陽南宮進駐。

這邊說明一下,概略來說,所謂的東西南北宮,並不是正式的名稱。
就像西漢不會稱自己西漢,東漢不會叫自己東漢。

都是漢而已。

正確來說,整體是同一個建築群,擴增北方別館的概念。
南北宮也有通道相連。
所以其實考證起來,漢代洛陽的東西南北宮可以說是同一個宮殿。

東西宮則是比較接近「東廂房,西廂房」。
是直接在整個宮殿群中的一個空間,而不是像南北宮是指比較大型的建築物。

原本的洛陽城應該只有一個中型宮,畢竟它不是首都已經好幾百年了。
劉邦曾經定都洛陽,那時候洛陽的宮殿群相對完整。
而劉邦主要也是在南宮辦公。

後來,漢景帝的時候洛陽宮殿大火,這是做為七國之亂的預兆被記載下來的。
之後就算再作修復,也不會是天子版本的規模--沒有必要性。

但劉秀曾經在這邊整頓過給更始帝當首都。
更始帝遷都之前,御駕的馬匹「觸北宮鐵柱,三馬皆死」

所以劉秀進駐的時候,應該是有南北兩大建築體的完整宮殿對吧?

問題是,劉秀的兒子漢明帝,後來下令興建北宮。
在更始帝離開洛陽,到漢明帝之間,某個時間點,洛陽北宮消失了。

而興建北宮這件事,遭到大臣鍾離意的反對。
《東觀漢記》寫得非常簡單:「明帝欲起北宮,尚書僕射鍾離意上書諫,出為魯相。」

這個意思一看就是忤逆了皇上被發配到山東去。

但《後漢書》的說法,複雜到飛天了。
擇要說,當時連年大旱,鍾離意認為應該以民為先,不應大興土木造宮室。

漢明帝回答:為什麼不能雙管齊下?我一邊也設壇求雨啊。

結果你猜發生什麼事?
「起北宮及諸官府。京師及郡國七大水。」

祈雨太有效了,各地發大水了。
大臣們都不敢放屁了,人人自危。只有鍾離先生又出來嗆堵。
「就是你個皇帝沒當好,所以陰陽失調,你正該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結局就一樣被流放啦。

北宮的消失,為什麼沒有被記載?
北宮的重建,為什麼連結著災殃?

9/27,朱鮪投降。
10/19,劉秀入洛陽。

現實不是童話故事。

二十二天的時間,也許,洛陽城發生了一些不能說的故事。
不能被記載的暴行。

這是亂世。
是真正的無政府混戰時代。

人們以為,這會像過去的春秋戰國、楚漢相爭,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勢力或貴族,繼續維持法律跟秩序。

但是沒有。

這個時代所有的,只是一股一股巨大的盜匪團。
在荊州、關中、河南、山東這四個地方,撕咬搶奪著不屬於他們的一切。

這是建武元年。

劉秀明白,開啟新時代,最重要的不是「以戰止戰」。
戰爭無法平息戰爭,殺戮只是無止盡的循環。

他需要做的,是重建「規矩」。
皇帝也好,大將軍也罷,都是虛名。

只有讓人們重新回到「規矩」之下,團結,為了保護自己的所有站起來……
搶奪,才會被停止。

亂世,才能終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5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劉秀初到河北,便即加入的鄧禹,沒有一開始就叫劉秀稱王稱霸。 只是留了一個伏筆,跟劉秀說他還不足以平定天下。 一個沒有大志的人,你硬推著他上台,他定要跟你機機歪歪。 相反的,你說了他不行,他反而要追著你問自己哪裡不行了。 鄧禹成功的點燃了劉秀的雄心。 但論戰功絕對不算漂亮的鄧禹,為何能成為雲台第一?
新莽末年,民不聊生。老百姓紛紛為了生存而起義,以山東赤眉與荊州綠林為兩大勢力。 綠林近水樓台先得月,殺了王莽,立了皇帝。 如今,山東赤眉不願久居人下,浩浩蕩蕩的進攻洛陽。 老百姓打皇帝,那叫造反。皇帝打皇帝,贏的就是正義。 赤眉賊隨即展開了「劉氏海選大會」,挑出了一個牧牛小童,奉為皇帝……
古往今來,開國君主稱帝,只是一個過程。 不是結尾。 非得要在革命途中稱帝的原因很簡單:「天下英傑拋棄家園、親族,來投靠大王您,誰圖的不是一個攀龍附鳳?你不當龍鳳,只怕很快就有人要離開你了。」 這是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發言。 稱帝,自是為了名正言順爭霸天下。 招來朋友的同時,敵人,也必將隨之產生……
三國演義跟光武帝傳奇,始終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劉秀小長安救姐妹,活脫脫就是趙子龍長阪救主的原型。 此外,劉秀邯鄲燒信,跟曹操官渡燒信差相彷彿。 劉秀所建立的河北一國,與曹操也是同出一轍。 當此之時,赤眉西入長安,更是開啟了東漢初年的三國時代。 天下分三國,劉秀的政權底下,同樣是派系林立……
收服了銅馬大軍,劉秀必須緊接著進行下一步計劃。 上場打仗,情報傳遞,戰略推敲……即使劉秀天資過人,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全包。 麒麟閣功臣不過十一,江東也就十二虎臣。 即使是大唐天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就頂天了。 劉秀手下,高達二十八名的雲台將,到底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今番三將,再來各顯神通!
銅馬賊,是山東赤眉的最大分部。 如今,正要進襲河北。 這也讓蕭王劉秀名正言順的拒絕了更始帝的召回令,同時更能加緊發展勢力。 可更始帝這邊早有疑心,遂派出了使者監督劉秀。 且看劉秀如何馭使雲台諸將,同時完成除去更始使者、並吞併銅馬賊,走上河北天子:銅馬帝的道路!
劉秀初到河北,便即加入的鄧禹,沒有一開始就叫劉秀稱王稱霸。 只是留了一個伏筆,跟劉秀說他還不足以平定天下。 一個沒有大志的人,你硬推著他上台,他定要跟你機機歪歪。 相反的,你說了他不行,他反而要追著你問自己哪裡不行了。 鄧禹成功的點燃了劉秀的雄心。 但論戰功絕對不算漂亮的鄧禹,為何能成為雲台第一?
新莽末年,民不聊生。老百姓紛紛為了生存而起義,以山東赤眉與荊州綠林為兩大勢力。 綠林近水樓台先得月,殺了王莽,立了皇帝。 如今,山東赤眉不願久居人下,浩浩蕩蕩的進攻洛陽。 老百姓打皇帝,那叫造反。皇帝打皇帝,贏的就是正義。 赤眉賊隨即展開了「劉氏海選大會」,挑出了一個牧牛小童,奉為皇帝……
古往今來,開國君主稱帝,只是一個過程。 不是結尾。 非得要在革命途中稱帝的原因很簡單:「天下英傑拋棄家園、親族,來投靠大王您,誰圖的不是一個攀龍附鳳?你不當龍鳳,只怕很快就有人要離開你了。」 這是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發言。 稱帝,自是為了名正言順爭霸天下。 招來朋友的同時,敵人,也必將隨之產生……
三國演義跟光武帝傳奇,始終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劉秀小長安救姐妹,活脫脫就是趙子龍長阪救主的原型。 此外,劉秀邯鄲燒信,跟曹操官渡燒信差相彷彿。 劉秀所建立的河北一國,與曹操也是同出一轍。 當此之時,赤眉西入長安,更是開啟了東漢初年的三國時代。 天下分三國,劉秀的政權底下,同樣是派系林立……
收服了銅馬大軍,劉秀必須緊接著進行下一步計劃。 上場打仗,情報傳遞,戰略推敲……即使劉秀天資過人,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全包。 麒麟閣功臣不過十一,江東也就十二虎臣。 即使是大唐天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就頂天了。 劉秀手下,高達二十八名的雲台將,到底是貨真價實?還是浪得虛名? 今番三將,再來各顯神通!
銅馬賊,是山東赤眉的最大分部。 如今,正要進襲河北。 這也讓蕭王劉秀名正言順的拒絕了更始帝的召回令,同時更能加緊發展勢力。 可更始帝這邊早有疑心,遂派出了使者監督劉秀。 且看劉秀如何馭使雲台諸將,同時完成除去更始使者、並吞併銅馬賊,走上河北天子:銅馬帝的道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話說赤眉投降後的轉天,劉秀在洛水邊展開了盛大的閱兵式,令赤眉君臣共同觀禮。 劉秀檢閱部隊期間還玩了一把造型,對樊崇等人說:山東小哥們都服不服啊?不服我放小哥們走,咱接著比劃。 劉書記的一句話嚇得樊崇徐宣這幫趕緊磕頭表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們自打出長安東門時就打定主意把生命獻給國家和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劉秀那邊希望鄧禹趁熱打鐵,但政委覺悟比較高,認為現在聲勢看似很大,人數看似很多,但真正能上戰場有戰鬥力的,還都是從河北帶過來的老弟兄們。 人家關中本土是不會幫你的,投奔你的都是過不下去尋求你保護的,真正牛的豪族們都在自己的地盤挺著呢。 而且我們現在的後勤很成問題,糧食軍需都不夠,相反人家赤眉剛剛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赤眉離開黃河南岸後,劉秀對這股力量的最終方向異常敏感,當得知赤眉開始西行後,劉秀準確的做出了判斷。 劉玄完了。 其實劉玄完蛋是早晚的事,這個劉秀看的比較清楚,劉秀更關心的是,劉玄完蛋後,他所占領的兩座古都,尤其是關中的歸屬。 去長安留過學的劉秀知道這座古都的政治信號,再加上關中的沃野千里與四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話說赤眉投降後的轉天,劉秀在洛水邊展開了盛大的閱兵式,令赤眉君臣共同觀禮。 劉秀檢閱部隊期間還玩了一把造型,對樊崇等人說:山東小哥們都服不服啊?不服我放小哥們走,咱接著比劃。 劉書記的一句話嚇得樊崇徐宣這幫趕緊磕頭表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們自打出長安東門時就打定主意把生命獻給國家和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劉秀那邊希望鄧禹趁熱打鐵,但政委覺悟比較高,認為現在聲勢看似很大,人數看似很多,但真正能上戰場有戰鬥力的,還都是從河北帶過來的老弟兄們。 人家關中本土是不會幫你的,投奔你的都是過不下去尋求你保護的,真正牛的豪族們都在自己的地盤挺著呢。 而且我們現在的後勤很成問題,糧食軍需都不夠,相反人家赤眉剛剛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赤眉離開黃河南岸後,劉秀對這股力量的最終方向異常敏感,當得知赤眉開始西行後,劉秀準確的做出了判斷。 劉玄完了。 其實劉玄完蛋是早晚的事,這個劉秀看的比較清楚,劉秀更關心的是,劉玄完蛋後,他所占領的兩座古都,尤其是關中的歸屬。 去長安留過學的劉秀知道這座古都的政治信號,再加上關中的沃野千里與四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