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錯誤的隨想

    要成為頂尖中的頂尖,就表示你將在不斷犯錯中前進。-電影.捍衛戰士
      我們都很怕犯錯,因為在我們心中錯誤就代表失敗,代表輸給別人,代表會被淘汰,因此我們戒慎恐懼,唯恐犯下錯誤。
      怕犯錯另一方面也是來自於我們從小反覆練習測驗卷,期盼在每一場考試裏都能夠迅速的寫出標準答案,獲得高分,因此每個錯誤背後都充滿了成績不如人的恐懼。
      其實在這個變動的世界裏,根本沒有永遠不變的標準答案,如果我們希望在人生中能夠不氣餒,或許就要有願意犯錯的勇氣,從失敗中學習,而不是祈禱自己永不犯錯。
      甚至往往因為追求不犯錯的完美傾向,我們一有失誤,就陷在懊惱後悔的困境裏,反而阻礙了我們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其實我總覺得,在邏輯上來講,沒有所謂「錯誤」這回事,只有「結果」。因為沒有人故意犯錯,每個當時所做的選擇都是那時候覺得最好的判斷與最適切的行動,至於之後不如預期,也許是來自於我們無法掌控的時代變動,所以只有事後產生的「結果」,因此不必為當初的決定而懊惱。另一種情況,若當初明知結果會如何還故意去犯錯,那還能說是錯誤嗎?
      若我們不把錯誤當錯誤,平心靜氣的從每個「結果」中去學習與思考。仔細想想,人類文明進展中,許多重大的發明或觀念技術的突破,不都是來自於「錯誤」,也就是原本沒有預期到的「結果」嗎?
      歷史上有一件非常美好的錯誤。成立諾貝爾獎的諾貝爾先生,雖然因為發明炸葯而致富,但是他總是告訴自己,他發明的東西對人類福祉會有很大貢獻。
      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自己的訃聞,更糟的是,記者不但誤發了他的死訊,還加了一些蓋棺論定式的評論:「這個人發現了前所未有的方法,可以快速的殺死許多人,而且因而致富!」
      記者其實是將正在法國旅行途中病逝的諾貝爾的哥哥誤以為是諾貝爾本人,而搞了這個烏龍新聞。不過也正好讓終生反戰的諾貝爾看到別人是如何看待他的──「靠死亡而致富的商人」,這實在讓他無法承受,他發誓絕對不要在別人的記憶中留下這樣的形象,因此就把他的財產全部捐出,成立了諾貝爾獎,用來促進人類科學、文學與和平的進展。
      像這樣美妙的錯誤其實非常多,我們應該以好奇,甚至歡喜的心情接受一切我們預料之外的結果,並且從中獲得更深刻的體會,就像在「捍衛戰士」這部電影裏的這一句對白所說的:「要成為頂尖中的頂尖,就表示你將在不斷犯錯中前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