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疫情解封後實體消費回流,電商如何面對成長停滯的挑戰

疫情爆發後,我們生活上有了許多的改變,人們開始習慣在家辦公、增加網路購物的次數、暫緩出國旅遊...,而這些影響,並不是短暫的變化,有些會持續影響到疫情結束後,進而產生新的消費習慣。
疫情期間,許多傳統產業因為實體經濟降溫,進而轉往數位消費去做發展;以電商來說,銷售商品為生活必需品、家飾、家電產品等相關居家商品,都因為剛好搭上這波「宅在家」的時間點,營業額大幅成長。但隨著疫情逐漸降溫,解封後台灣實體消費回流,大家開始到街上商店購買商品;這些原來在風頭上的電商,營業額瞬間大幅下降。那該如何面對業績下滑的現象呢?
1.盤點自家商品和商業模式
在三級警戒時期,大家被迫只能待在家裡,許多物資都只能靠網購方式來取得,像是疫情期間賣得很好的蔬果箱和生鮮食品。這些產業在疫情降溫後,營業額瞬間大降,應該好好思考自家商品和商業模式,究竟會成為未來消費者購物習慣,抑或只是警戒期間大家不得不的「應急」行為。必須盤點清楚自家優劣勢後,再決定是否要加碼投資,或是修正目前的商業模式。
2.整合全通路數據與會員
在疫情期間,這些「宅經濟」電商剛好適逢其時,不用花太多廣告預算,就有龐大的流量湧入,商品銷售額一夕暴漲。但要知道這些龐大的流量,並不會一直發生,疫情降溫後,這些流量可能會轉往實體經濟,也有可能轉往其他產業。掌握這突如其來的大量會員資料非常重要,假如都沒有做好完整的客戶資料收集,那以後要再對這些龐大的客群,做再行銷或客情維護,都會是難上加難。
3.優化購物體驗快速到貨
整體購物體驗的好壞,會影響到消費者下次是否再次購買商品。像是完整的商品介紹、人性化操作介面和親切的售後服務,這些都是不可或缺;其中,如何加快自家商品的到貨速度,讓消費者可以在第一時間被滿足需求,更是電商不可忽視的重要關鍵。
所謂「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在生意好時,一定要居安思危,必須了解這突然暴漲的營業額,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並不會一直持續;一定要利用當下高流量的優勢,來為以後流量逐漸降低的狀況做預備,並且優化消費者的整體購買體驗,這樣才會是一個比較完善的產業轉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