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一):壓榨的美國社會

接下來要開啟「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的系列文。打個問號,也許會有少數研究不支持這種說法。第一篇,先介紹《被壓榨的一代》這本由「八旗文化」出版的書。
為什麼要介紹《被壓榨的一代》?這本書介紹美國「底層中產階級」的生活,這裡說的「底層中產」的年收入,換算成新台幣,會讓不少台灣人羨慕,但這種收入一旦要養育小孩,家庭開銷就常會出問題。《被壓榨的一代》前三章特別著重在有育兒負擔的女性,正好說明「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這現象在美國可能特別嚴重。台灣社會崇尚美國,雖然有「全民健保」,但房價高漲,各種物價也未必比美國、日本低,育兒、教育費用越來越膨脹,「單身不生小孩才快樂」現象,在台灣也可能會越來越明顯
【追不到上一代的寬裕、雍容】
現在有許多美國女性接受不錯的大學教育,原本以為自己可以過中產階級的生活,但跟上一代學歷沒有那麼好的父母比起來,一九四〇年代出生的美國人,三十歲時有92%的機會,收入可以超越父母。一九八〇年代出生的人,機率降為50%,而且越來越低。
上一代年輕時工作機會充裕,都會區的房租也比較便宜,可以讓他們的子女(現在三十歲的美國人)上溜冰課,到私立學校唸書。如果要買房,可以在郊區買有車庫的平房,準時下班一起吃晚餐,然後幫小孩存大學學費。就算是上一代的公車司機,也都還買得起房子。
現在這種好日子已經隨風逝去。前5%人口財富爆炸性成長,其餘的人停滯不前,有40%覺得自己是低端人口。高學歷無法應允美好未來,育兒費用讓「中產底層」必須斤斤計較食物的花費。
【高學歷有時更慘】
飽讀詩書,有人文素養,可能更快淪落,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大學的兼職老師。她們沒有研究室,行政人員不太認識她們,擔負起許多教學課程,但收入遠低於明星正職教授。
例如書裡寫到的「波林」,她在哥倫比亞學院教寫作課。台灣人的小孩如果能到美國工作,多數家長會覺得光榮,但波林兼一堂課,一年可拿到4350美元,年收入不到兩萬四千美元。作者跟她碰面時,銀行帳戶只有55美元。她以975美元代價,在郊區租一間鐵路邊兩房的房子,書架上放滿詩集、哲學書跟黑膠唱片。但她現在負債累累、只能靠食物卷養活自己跟兒子。
對,關鍵就是她有了小孩,自己還是單親媽媽。
波林從小念資優班,是高智商的學霸。她在文學研究裡找到自己的天地,但,一九七五年時,美國的教授有45%可取得終身職,在二〇一一年只剩下24%。波林剛畢業時,馬上能找到一些學院的教職,雖然收入不高,但單身沒小孩時可以過享受人生的城市生活。但,二十八歲時,她懷孕了,對方是只有二十歲的樂團男孩。她不想墮胎,但知道孩子的爸爸無法承擔養育小孩的責任。然後更不幸的是,小孩有腦性麻痺。
小孩兩歲時,波林重回教職,但系上老闆明確告訴她,她可能永遠都拿不到終身職。學術圈不再是好工作,為了小孩,大學兼任老師可能會累積大量債務。像波林這樣的女性,很容易陷入「決策疲勞」,為了省錢不斷思考「要不要買大減價肥皂」,尋找便宜的量販雞腿包與牛絞肉。在市區蛋黃區逛街時,她有很好的品味,但她無力在此消費,只能逛郊區的店。
像波林這樣的人,如果要脫離生活困境,往往要靠財力較好的另一半,但她一直遇不到可以一起跟她照顧小孩的適當對象。她覺得自己是被社會壓迫的勞心工作者,開始積極支持一些激進的支持改革社會的候選人,可惜這些人都不會當選。
另一位年收入七萬四千美元的人類學教授貝拉米,她的收入算不錯了,超過84%美國女性,但因為她先生收入比較低,兩人要在紐約養育兩個小孩還是吃力,讓她曾經想去餐廳打工。她感嘆地說:
「我努力工作,但卻沒空休息。我們全部的可支配收入,都用於育兒上」。
貝拉米畢業於常春藤名校,但她仍認為自己是社會不公的受害者。她的生活無法像她的父母那樣踏實,然後她也很可能無法把中上階層的身份傳給她的小孩。
【托兒所吃掉收入的一大塊】
托兒所的問題在美國特別嚴重,因為現在只有很少的美國人能過一星期工作五天、正常上下班的生活(這點台灣人似乎還比較幸福?)。為了賺錢,美國中產階級常要兼兩份差,接受公司的變形工時、以及經過電腦精算效益最好的上班時間。
在一個針對中產階級學術圈的研究裡,許多雙薪家庭都被托兒費用嚇到,因為可能會佔掉30%的收入,甚至比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還貴。紐約中產階級每個孩子的托兒費一年要兩萬五千到三萬美金。
另一個問題是接送。一位媽媽必須在早上七點半到麥當勞工作,她得先將最小的小孩送到托兒所(托兒所也必須早早開門等她)。工作結束後,她必須馬上到托兒所跟學校,把兩個小孩帶回來。
【結語】
美國社會跟台灣不一樣,但「越來越難超越上一代」、「高學歷未必能維持中產體面生活」、「育兒勞心勞力吃掉大塊收入」都是一樣的。大人收入不成長,對小孩投入的心血卻一直攀升,這也就構成「女人單身不生小孩才會快樂」的基礎。
有興趣,歡迎購買《被壓榨的一代》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